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9月16日6時訊(特約通訊員 李慧敏)「網速真快!沒想到在農村地區還有無線網絡。」9月13日下午,正在銅梁西郊綠道荷和原鄉景區參觀的遊客,一邊通過I-chongqing連上無線網絡上網,一邊感慨地說。
為大力推進鄉村振興西郊示範片建設,銅梁在示範片的熱點區域實現了免費WiFi全覆蓋。如今在西郊綠道沿線8個會客廳以及室外休憩區,三角梅基地、荷和原鄉、玫瑰島等多個鄉村旅遊景區的遊客休憩區、停車場等區域,當地居民和遊客均可連入免費WiFi,掃碼二維碼收聽到片區各個景點的解說介紹。
「數字鄉村」不僅是讓網絡暢通,更是在鄉村治理、產業振興、城鄉融合等方面發力,融入鄉村生活的每個場景,也改變著老百姓的點點滴滴。
9月14日上午,在重慶銅梁區新陸有機蔬菜基地智能化草莓大棚裡,技術人員正通過「神農大腦」平臺的手機端,查看剛栽培下十來天的草莓苗長勢情況。
「有了這個『神農大腦』平臺手機埠,我們就可以實時感知大棚內的溫度、溼度、光照、水分和養份等數據,並通過大棚中心控制系統,讓大棚的水肥控制系統、環境控制系統和採光系統自動運行。」技術員劉鵬說,這個手機端還可通過平臺內的農產品追溯功能,記錄農事操作,建立標準化的農業生產管理模式。「智慧農業不僅節省人力、提高效率,還能有效減少病蟲害,提高產業產量和質量。」
不僅是通過數字服務指導精準生產,推動了農業生產智慧化,在為產業主體提供數字品牌營銷服務方面,「神農大腦」也初顯成效,銅梁依託農業大數據構建的「農業大腦」,以精準需求帶動精準供給。通過「神農大腦」,銅梁摸清了農業資源底數,掌握農業資源時空分布和變化,並繪製農業資源監測一張圖。在需求側,運用大數據進行客戶識別和精準營銷,以銷帶產;在供給側,要通過結構性改革,用大數據、智能化精準指導、監控農業生產,切實解決為誰種、種什麼、怎麼種的問題。
這些通過大數據精準定位產出的銅梁農特產品、扶貧農產品,正通過網絡走向全國各地。「這是來自原鄉小艾的艾條,艾灸可以起到溫經通絡、補中益氣的作用……」「這是銅梁特有的小吃蘭花根,甜而不膩……」9月14日上午,在位於銅梁南城街道黃桷門村的電商直播基地,多名網紅主播面對鏡頭侃侃而談,在各個網絡直播間為龍鄉特產帶貨。
利用「直播帶貨」這一銷售形式,宣傳銅梁優質農旅產品,銅梁在黃桷門村建起的直播基地,依託黃桷門風情小鎮豐富的旅遊資源,已有京東、盤古、琥珀茶油、中華味道等50家網際網路企業入駐黃桷門村,全國各地的農產品在這裡進行線下展示和線上交易。不僅為電商企業提供了完善、精準的配套服務,而且隨著入駐企業的增多,逐漸形成了農村電商生態圈,大家資源共享、抱團發展,黃桷門村已經是名副其實的「電商小鎮」。直播基地與電商小鎮「強強聯手」,打通了線上線下的銷售渠道,助力本地特色產品走向全國各地。
據銅梁區電商辦負責人王守軍介紹,今年上半年,銅梁區利用網際網路銷售農產品1.5億元,其中通過直播帶貨已帶動銅梁特色農旅產業銷售超過一千萬元,總共預計今年直播銷售將達1500萬,流通電商化、服務多元化、生產智能化、產業生態化正逐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