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嶽禹王城古道探幽

2021-02-17 南嶽旅遊

去過無數次南嶽,但每一次走的都是從南嶽大廟上祝融峰頂的前山主道。朋友告訴我,後山有一條幽靜神秘的禹王城古道,也可以登頂祝融峰,還可以領略到南嶽不一樣的美。於是炎炎夏日,我們在禹王城古道探幽,感受著穿行在千年古道中的另一番滋味。

   禹王城古道因地處禹王城而出名。禹王城,又名「毗盧洞」。其實不是一個洞,而是祝融、喜陽、金簡、紫蓋諸峰夾抱的一個狹長谷地,長達20餘裡,其形狀似洞,故以洞名。相傳這20餘裡的峽谷,是當年大禹殺白馬祭天得金簡玉書獲治水秘訣之地。

   禹王城古道,從龍鳳鄉政府出發,沿龍鳳溪逆流而上達龍鳳潭, 然後經過毗盧茶園而至廣濟寺,再從「洞水逆流」石刻處向上爬可達祝融峰。據說以前湘潭、益陽的香客都是走此古道上祝融峰頂朝聖的。此條古道,由於對外宣傳較少,所以「養在深閨無人知」,但它是目前南嶽景區中,保持原生態、風景最幽美的一條線路。

  沿著龍鳳溪邊滿是青苔的麻石小路,我們向上步行前進。古道的多數路段,路面皆以條狀麻石鋪砌而成,平坦而舒緩;而有的路段則是直接在巖石上鑿出了臺階,陡峭而險峻。那一塊塊原滋原味道的麻石板,估計至少有上百年歷史了。

   途間我們穿越了南嶽廣濟寺原始次森林。據說原始次森林中一年之中只有六十天左右的時間是晴朗的,其他的日子都是陰雲蔽天,白霧瀰漫。古道兩旁參天的樹木枝繁葉茂,即使此刻外面是陽光普照,而林子裡也是幽暗深邃,霧氣氤氳。這給我們的探幽之行又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我們途經的這片原始次森林,278年樹齡的雲山青岡、238年樹齡的細齒稠李、253年樹齡的水絲梨等參天古樹隨處可見。據說地球上僅存的四株、堪稱植物界的大熊貓的瀕危珍稀植物___絨毛皂莢也生長在這附近。此時此刻,當只有幾十年生命的你,與這些有著數百年記憶的古松、古道處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時,你會感知到人生瞬間的閃爍:從你耳畔拂過的,究竟是今天的風還是遠古的風?

   行走在古道上,欣賞秀麗自然風光,簡直是一種享受。古道旁綠樹成蔭,涓涓的山溪,譁譁的從山澗奔了下來,歡快地流淌著。這裡有脫離塵世的寧靜,不需要接受喧囂煎熬,不需要躲避滾滾而來的汽車尾氣的襲擊……就這樣把整個身心融入在自然裡,浮躁的心自然也安靜下來。就這樣悠閒地行走,用自己的雙眼和內心來捕捉古道上的點點滴滴。就這樣我們領略到了那種「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的意境。

   就這樣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一方面體會著在登山過程中一處一景帶來的快樂;另一方面,那些流傳在古道上的故事也在松濤的吹拂中傳到了耳畔。據說當年毛主席和兩個弟弟曾走此古道上祝融峰頂,極其虔誠地為母親拜佛進香還願祈福求壽。那麼,這條古道被稱為「孝心古道」也是名副其實的。

   漫步在古道中,最「爽」的還是那種遮天蔽日、撲面而來的涼意。那天氣溫有30多度,我們走得大汗淋漓。但只要在山溪邊小小休息一會,便立刻心曠神怡起來。然後在山溪裡掬起一捧山泉痛飲著,那可真是甜到了心坎裡!

   瀑布從竹、樹、巖石間穿過,我們忘卻了旅途的艱難,陶醉於這仙境般的美景中。古道兩旁的石刻眾多,有的已經風化較為嚴重,也不知是何時、何人之佳作。不一會兒,我們到了南嶽的瑰寶禹碑石刻處。在短短幾分鐘內,我們又一次領略到大自然的神奇。幾分鐘前,禹碑被白霧籠罩著,象一位羞答答的少女,遮遮掩掩,不願以真面目示人。突然一陣風吹來,雲開霧散,禹碑清清楚楚地展示在我們眼前,展示著它的古老容顏。

   兩個小時後,順利到達了喜陽峰側的禹王城石碑處。這是古道的出口。這條古道承載著太多的期盼和夢想。我仿佛看到了香客們拿著小木凳,三步一叩、九步一拜虔誠朝聖的場景。千百年以來,正是一代代的傳承,南嶽的朝聖文化才得以不斷弘揚。

文/圖 林小漁

文章來源 新浪網

南嶽旅遊公眾號現正式開通投稿渠道,不管你是來自南嶽的朋友還是鍾愛南嶽的粉絲,都可將你對南嶽的情感和旅遊心得等一切關於南嶽的記憶發送給我們,凡是流露出真感情的將有機會在我們的公眾平臺上看到你的文章哦,愛就大聲說出來吧!

我們的投稿郵箱:tougao@zzhsh.cc


南嶽旅遊諮詢熱線:0734-5673377

南嶽旅遊投訴熱線:0734-5671111

南嶽區旅遊局辦公室:0734-5662250

南嶽區汽車站:0734-5662320

如需諮詢更具體的門票政策,請諮詢景區門票處(0734-5685628)

如需諮詢景區交通等問題,請諮詢景區環保車運營(0734-5670101)

湖南中慧廣告傳媒(慧生活)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支持

相關焦點

  • 寧波古道探幽|大松灣古道:茂林修竹寂靜處
    所謂「風景處處有,古道不常在」,隱沒在大山峽谷中的寧波古道曾經迴響著歷史的腳步,記載著諸多故事,徜徉其間,或許在某個時點會觸動你的心弦,引發思緒,如煙往事會縷縷飄來——大松灣古道近日,記者探訪了寧波十大古道之一的大松灣古道。
  • 行走丨南嶽二月天之:魅力中山溝
    古道蜿蜒於群山之中,花崗巖石板一塊連接一塊搭成通往祝融峰的雲梯。為了不破壞大自然,前人在修建此古道時,並沒有採用山上的石頭,而是一塊塊從山腳下搬運上來。並且在古道的路旁地勢險峻有懸崖的地方還修建了青石護欄。朝聖古道體現的人文關懷、環境保護意識和高超的勘測技術可見非同一般。
  • 南方霧凇首推觀賞地,霧凇雪景的季節登五嶽之南嶽暢享衡山風景
    另闢蹊徑,徒步曾國藩古道「千百年來,這條古道,在眾多香客們心中,更是一條無比神聖的「朝聖天路」◎如果天氣晴朗,從望峰鄉就可以看到古道一直沿著祝融殿,在群山的山脊上蜿蜒盤旋冬季來到衡山,不與遊人爭道。徒步朝聖古道攀登祝融峰。風雪中的南嶽曾國藩古道被眾多網友稱之為「天路」。其實,數百年來,南嶽曾國藩古道,在眾多香客們心中,更是一條無比神聖的「朝聖天路」。古道蜿蜒於群山之中,青石板一塊連接一塊搭成通往祝融峰的雲梯。登南嶽祝融峰曾有四條古道,但隨著歲月的流逝,大部分都已經遭到破壞,「曾國藩古道」是保存絕完好的一條古道。
  • 資訊丨「南嶽衡山」高鐵冠名列車首發 南嶽文旅發展跑出「高鐵」速度
    據悉,「南嶽衡山」高鐵冠名列車的首發,是衡陽市南嶽區提振旅遊經濟的重要舉措,是南嶽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打造國際文旅康養基地的具體行動。 該列車主要運行區域為深圳至長沙、廣州至武漢、廣州至宣城,途經廣東、湖南、湖北、安徽四省。南嶽區旨在通過這張「流動的名片」,讓更多的遊客進一步了解南嶽、熟知南嶽、走進南嶽、體驗南嶽。
  • 湖南衡陽南嶽衡山旅遊景區導遊詞
    南嶽是中華文化的寶庫,以「文明奧區」享譽天下。歷朝歷代的帝王天子、達官貴人來此祭拜的歷史記載屢見不鮮,而文人騷客、鴻儒巨學的來訪更是不計其數。他們立碑建祠、訪古探幽、吟詩作賦,給衡山留下了寶貴的物質和精神財富,也使衡山成為湖湘文化名山。
  • 南嶽佛教紀錄片——南嶽梵音
    一千五百年前,慧思大師拉開了中國佛教在南嶽發雷音、做獅子吼的序幕,而在大師來嶽百年後,禪宗一花五葉的繁盛,帶來南嶽佛教新的生機與輝煌。唐先天二年,懷讓禪師來到南嶽。《傳燈錄》載:「懷讓,姓杜氏,金州人,即七祖也。」懷讓禪師為六祖慧能法嗣,曾隨侍六祖十餘載。六祖圓寂後,懷讓禪師自曹溪來南嶽,住般若寺(今福嚴寺),傳頓悟法門,開南嶽一系。
  • 【舌尖上的南嶽】南嶽雁鵝菌
    雁鵝菌呈淺棕色,形狀如傘,小至銅錢,大至菜碗,均質松肉肥,鮮嫩可口,下面、調湯、炒肉,無一不宜。也可把雁菌製成菌油,即把新鮮的雁菌,放在燒沸的茶油中炸熟,然後連同少許茶油用罈子貯藏起來。這種油只要滴少許在菜上,便覺芳香撲鼻,清涼生津,脾胃大開。過去南嶽山上的寺觀,常把這種雁菌和菌油作為素食中的佳品。
  • 遇見最美春天,湖州的古道走一走~趁著暖陽馬上出發!
    九度嶺古道為古代杭州至德清武康的交通要道之一,是「杭寧古道」必經之地。也是古道關隘、要扼之地。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史上亦稱「安溪關」。站在九度關隘上,南北群山起伏,四周林木蔥蘢,松濤陣陣波動,讓人們遙想起當年雄關內外馬蹄聲聲,戰車轔轔的鏖戰場景。
  • 【悠遊南嶽】方廣寺:盛開之蓮,花開見佛
    深山之中的南嶽方廣寺,似乎可以遙想當年梁王金鑾至此參拜的畫面。如今的方廣寺,早已沒有了當年的繁華。也正因此,深居幽林的方廣寺多了幾分蓮心的幽美。 圖文/老魚(yuhugo)*****微信推薦給朋友公眾微信名:南嶽旅遊或搜微信號:nanyuelvyou99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關注官方微博隨時互動新浪微博:@南嶽旅遊******南嶽旅遊最新動態及優惠,第一時間掌握信息南嶽旅遊諮詢熱線:0734
  • 南嶽衡山的霧凇璀璨奪目,每年都有這些攻略不可錯過
    對於很多南方人來說,看霧凇是一個很難的機緣,因為除了海拔因素之外,還有就是你很難找到合適並且景色優美的地方,而南嶽衡山每年僅僅不多的時間裡,成為眾多長江以南人們選擇最近的霧凇打卡地!今天我們就帶大家一起來南嶽衡山看霧凇,根據以往的經驗,也分享一些技巧和攻略,希望在今年趕不上看的你,未來可以有機會去看!
  • 【賽事報導】三豐故裡群英聚會,和平古鎮聲動江湖.2020片仔癀·張三丰故裡邵武古道越野賽成功舉辦!
    三豐故裡群俠聚會,和平古鎮聲動江湖。
  • 南嶽方廣寺
    坐落在南嶽蓮花峰下的方廣寺,以幽深稱最,是南嶽衡山的第一座寺院。滿窗月明,佛殿峨峨。若有若無的佛磬聲,敲響佛堂,敲響山巒林木,音聲起處,方知寺之寂靜,山之清幽。巍巍衡嶽七十二峰,回雁為首,嶽麓為足,蓮花峰,為其一。方廣寺,就坐落在蓮花峰下。清代李元度所編《南嶽志》載:「蓮花峰在嶽廟西,峰狀如蓮花,其下即方廣寺,寺如在蓮花心。」
  • 南嶽忠烈祠
    遊南嶽衡山,主人安排我等看忠烈祠,才知曉在南嶽的青山綠水懷抱中,還有這樣一個所在。向保家衛國的先烈們,脫帽三鞠躬後,老樹心中無比羞愧。對於安放侵略者靈魂的日本靖國神社,中國的大人小孩可說是無人不知,可是對於安放中國抗日將士英魂的忠烈祠卻冷冷清清無人知曉。這是誰之過?
  • 南嶽衡山「八絕」—藏經殿之秀 悠遊南嶽
  • 高顏值女副區長邀您來南嶽進行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壽比南山 南嶽衡山在「壽比南山南嶽衡山」(深圳)文旅推介會上,南嶽副區長王翊安,對南嶽進行了一場精彩且深情的推介。漢之《星經》記載,南嶽衡山主管人間蒼生壽命;宋徽宗留下「壽嶽」石刻;清康熙稱「南嶽為天南巨鎮,上應北鬥玉衡,亦名壽嶽」;江澤民親題「壽嶽衡山」。道教三十六洞天,南嶽有其二,七十二福地,南嶽有其四,是養生益壽的首選之地。這裡有長壽茶——唐代「貢茶」南嶽高山雲霧茶,這裡有長壽菜一一廟中齋菜長壽素席,系「中國素食之鄉」,這裡還有世界最大的萬壽大鼎。
  • 登上海拔1300米的南嶽衡山,終於見到了2019年的第一縷陽光
    衡山,不用做更多介紹,大家都知道,我國壯麗山河中著名的五嶽之一,又名南嶽、壽嶽、南山,衡山景區在湖南衡陽市南嶽區,是聞名海內外的旅遊景區。自古就是遊覽勝地,最好遊山玩水的詩仙李白以及詩聖杜甫等歷史文化名人都曾多次遊歷衡山,留下多首詩篇讚頌南嶽。衡山從古代就是佛教文化、道教文化、書院文化、福壽文化盛行之地,景區內古寺、古廟、古道觀遍布,超過兩百處,另外還保存有古書院一座。
  • 文化藝術攀登新高峰 「南嶽衡山」首屆全國中國畫雙年展籤約南嶽
    1月16日,「南嶽衡山」首屆全國中國畫雙年展籤約儀式在衡陽市南嶽區舉行,儀式上,中國美協與南嶽區人民政府籤訂合作協議。紅網時刻衡陽1月16日訊(記者 石珊 通訊員 文蘭 曾小豔)南嶽衡山七十二峰,神採奕奕,群賢畢至。
  • 張新山:南嶽衡山贊【2229】
    南嶽悠久山嶽文化、祭祀文化、農耕文化為湖湘文化形成提供深厚沃土。最早將南嶽衡山稱為"文明奧區"是明湖廣提學副使管大勳。現"南嶽衡山"牌樓為1988年重建,正面"南嶽衡山"為劉海粟書,背面"文明奧區"為吳作人書。        佛教文化進入南嶽比道家約遲200多年,最早到達南嶽惠海、希遁,在梁天監年間,後慧思則於陳光來嶽。
  • 探尋古道 礬山拾遺 記蒼南徒步活動
    2016年4月,樂途邦行走蒼南,探幽在礬都古道。世界上六成的礬蘊藏於此,六百多年的礦業採掘,積澱出豐厚的礬山文化。
  • 南嶽衡山司天昭聖大帝,安邦護國大天尊
    南嶽衡山司天昭聖大帝,安邦護國大天尊 南嶽大帝又稱南嶽聖帝,全稱南嶽衡山司天昭聖大帝。是中國民間重要的信仰之一。南嶽衡山為五嶽之一,而南嶽大帝為古代中國神話人物之一。如今,在衡山景區有兩座標誌性的南嶽大帝像,一座位於祝融峰頂的老殿,一座位于衡山腳下的南嶽大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