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納的認知表徵理論

2020-12-26 中公教師網

在歷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中,布魯納的理論觀點是一個重要的考查點,關於布魯納的認知表徵理論多以理解性的題目考查為主,理解起來較難,特此對布魯納的認知表徵理論做一個總結,希望對各位考生的備考能夠有所幫助!

一、考情介紹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多以考查客觀題為主,三種表徵系統要進行識記,每個類型要進行理解記憶,考試多以考查例子類的單選題。

二、知識點解釋

在布魯納看來,人類對其環境中周遭事物,經知覺而將外在物體或事件轉換為內在心理事件的過程,稱為認知表徵,意指人類經由認知表徵的過程獲得知識。按布魯納的研究,人類的認知表徵方式是隨年齡而發展的,可以劃分為三個發展階段。

1、動作性表徵

動作性表徵階段:大致相當於皮亞傑的感覺運動階段。在這個時期,兒童通過做和通過看別人做什麼而學習。如兒童用手去觸摸抓取,用口去啃咬舔嘗。幼兒經由坐的動作了解椅子的意義,經由手觸口嘗的動作了解冷熱的感覺。動作性表徵最早出現在幼兒期,直至終生。

2、映象性表徵

映象性表徵:相當於皮亞傑的前運算階段的早期。兒童開始形成圖像或表象去表現他們的世界中所發生的事件。他們能記住過去發生了的事件並能根據對可能再發生的事的想像力(遠見)去想像出來。如兒童只須憑想像就可以回答兩隻手共有十個指頭,而不需要像幼兒扳手指的動作那樣去計算數量。

3、符號性表徵

符號性表徵階段:大體相當於皮亞傑的前運算階段的後期以及一直到以後的年齡。這時兒童能夠通過符號再現他們的世界,這些符號中最重要的是語言。因為,當一個年輕人達到布魯納所稱的第三階段時,並不意味著認知發展就停止了,它只是意味著這個人具備了進一步理解世界所需要的基本的工具。這個基本工具就是語言。通過語言,人們能為將來做計劃,能從其他人的行為中抽象出意義和打算,並能與別人交流,從而知道不同時代、世界和觀念。此時兒童可按邏輯思維去推理解釋周圍的事物,不必再靠動作或圖像的幫助,即可直接從事抽象思維。例如,若已知X>Y,Y>Z,則可推知X>Z。

三、考題再現

1、(單選題)某幼兒爬凳子摔著了,該幼兒記住了這次教訓,此後有一段時間離凳子遠遠地,根據布魯納的認知表徵理論,這屬於( )階段。

A、動作性表徵 B、符號性表徵 C、映象性表徵 D、聯合表徵

【答案】C

2、(多選題)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表徵可分為( )。

A、認知性表徵 B、動作性表徵 C、符號性表徵 D、映象性表徵

【答案】BCD

中公講師解析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招聘考試

回復【時政】即可查看每日時政新聞+時政模擬

回復【資料】即可免費獲取各省備考資料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布魯納:學習的三過程和認知表徵的三階段
    一、學習的過程1.考情介紹客觀題備考,多選直接考查布魯納認為學習包括哪三個過程。單選考查定義反選和例子反選,需要大家掌握每個過程的關鍵詞,並且能夠理解。例子反選題中,三個階段的含義不易理解。在此舉例介紹。2.理論詳解布魯納認,學習包括新知識的獲得、轉化和評價三個基本的過程。學習活動首先是新知識的獲得。
  • 布魯納認知結構的三種表徵
    布魯納認為,在人類智慧生長期間,經歷了三種表徵系統的階段,分別是動作性表徵、映象性表徵、符號性表徵。接下來我們學習一下相關知識。一、動作性表徵這一階段大致相當於皮亞傑的感覺運動階段,在這個階段兒童通過作用於事物而學習表徵它們,以後能通過合適的動作反應再現過去的事物。
  • 布魯納認知結構遷移理論
    布魯納作為認知主義學習理論典型代表人物,需要我們更加深入更加準確的掌握,今天給大家帶來布魯納核心點。一、認知結構認知結構是人關於現實世界的內在編碼系統,是一系列相互關聯的、非具體性的類目,它是人用以感知外界的分類模式,是新信息藉以加工的依據,也是人的推理活動參照的框架。(見圖1)
  •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布魯納的認知結構學習理論...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備戰甘肅中小學教師招聘考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廣大考生準備了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公共基礎知識:布魯納的認知結構學習理論考點梳理,望各位考生及時查看。布魯納的知識點在講義中的不同章節都有所涉及,而且基本都是高頻考點,尤其是他的認知結構學習理論是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一向在考編路上助大家一臂之力的小編今天就帶領大家梳理一下這部分的知識。
  • 布魯納的認知結構理論(上)
    今天我們來學習布魯納的理論,說到布魯納,就會提到他與美國課程改革之間的關係。美國從50年代下半葉起,特別是在蘇聯發射衛星後,為了美蘇爭霸,獲得霸主地位。有意想要改革中小學課程,試圖培養大批量科技尖端人才。於是,在1959年美國科學院召開了會議討論如何進行教育課程改革。在這個會議中擔任主席的就是美國知名心理學家布魯納。
  •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布魯納的認知結構理論(上)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備戰甘肅中小學教師招聘考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廣大考生準備了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公共基礎知識:布魯納的認知結構理論(上),望各位考生及時查看。今天我們來學習布魯納的理論,說到布魯納,就會提到他與美國課程改革之間的關係。美國從50年代下半葉起,特別是在蘇聯發射衛星後,為了美蘇爭霸,獲得霸主地位。
  • 每日一練認知派學習理論
    【每日一練】認知派學習理論認知主義學習理論(單選題)在格式塔心理學家看來,學習就是知覺的重新組織。格式塔的學習理論又稱( )論。A. 試誤B. 頓悟C. 聯結D. 反射【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格式塔的學習理論。格式塔心理學家認為,學習就是對情境的重新組織,對情境之間關係的頓悟,因此,有「頓悟論」之稱。因此本題選 B。(單選題)下列理論不屬於認知派學習理論的是( )。A.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B. 格式塔的完形學習理論C. 布魯納的發現學習理論D.
  • 美國教育家杜威和布魯納有什麼教育理論?對後世教育界有什麼影響
    杜威在芝加哥大學任教期間創立了芝加哥大學附屬實驗學校,作為作為他教育理論的實驗基地。杜威的思想曾對二十世紀前期的中國教育界、思想界產生過重大影響,也曾到訪中國,見證了五四運動並與國父孫中山會面,培養了包括胡適、馮友蘭、陶行知、郭秉文、張伯苓、蔣夢麟等一批國學大師和學者。
  • 布魯姆與布魯納
    他所創立的理論有:(1)教育目標分類學,按照教育目標分類的對象和應遵循的原則,布魯姆等人構建了完整的教育目標分類學。他們將教育應實現的目標,分成三個領域: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和動作技能領域。在這三個領域中,布魯姆本人的貢獻主要是認知領域,他又將認知領域分為知識、領會、運用、分析、綜合、評價六個層次。
  • 2021寧夏特崗教師招聘_布盧姆及布魯納的教育思想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華圖教師發布:2021寧夏特崗教師招聘_布盧姆及布魯納的教育思想,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二、布魯納的教育思想 【單選】結構主義教育理論強調教授基本結構,即構成學科基本概念、基本原則、基本形式、基本法則以及他們之間的相互關係和規律性。以下屬於結構主義教育理論的代表人物是( )。   A.杜威B.布魯納   C.布盧姆D.贊科夫   1.【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布魯納的教育思想。
  • 奧蘇貝爾的認知同化學習理論
    奧蘇貝爾的認知同化學習理論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奧蘇貝爾的認知同化學習理論也是一個重要的考試內容,常見題型為單選題、多選題、判斷題。考查形式比較簡單和固定,但學生容易發生錯亂,因此在備考過程中需要引起大家充分的重視,理解並熟記。
  • ...認知學派 之 C3 認知信息處理論 & C4 對認知理論的總體評價
    2.人格的表徵內隱人格理論是指每個人都有一套自己的人格理論,之所以稱之為內隱,是因為大多數人並不清楚他們的人格特質分類或並未把這些特質組織成正式的人格理論。自我圖式是指有關自我的概念化的認知組織。四、理論評價(一)理論貢獻1.人格與認知的有機結合;2.研究人格的重要層面;3.對臨床領域的重要貢獻。(二)理論缺點1.以電腦為理論模型的問題;2.忽略情緒與動機;3.治療作用不明。
  • 心理表徵:高手與普通人的區別,在於他們擁有更好的心理表徵
    從那以後,我心裡就一直有個疑惑,到底什麼是心理表徵?好像很多人都在說心理表徵,但大家好像都是道聽途說,其實並沒有真正明白。前段時間,我終於忍不住了,就上「知網」搜,打算徹底把心理表徵搞懂。這一搜,竟讓我發現了新大陸——認知心理學。原來20世紀50年代,就興起了一門學科,這門學科專門研究人類是如何學習的,如何記憶的,叫做「認知心理學」。
  • 2021教師招聘備考——快速掌握學習理論核心考點
    主要是桑代克的嘗試錯誤學習理論、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作用、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苛勒完型頓悟學習理論、託爾曼符號學習理論,布魯納認知結構學習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馬斯洛自我實現理論、羅傑斯學生中心等。   1.如有意義接受學習的提出者是( )。   A.斯金納 B.奧蘇貝爾 C.布魯納 D.羅傑斯   【答案】B。
  • 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
    皮亞傑(Jean Piaget,1896年8月9日-1980年9月16日),全名讓·威廉·弗裡茲·皮亞傑(Jean William Fritz Piaget),瑞士人,一名偉大的認知心理學家。他的認知發展理論成為了這個學科的典範。發生認識論是研究心理起源的學說,其任務就是研究知識增長的心理機制。
  • 哲學與認知科學交叉融合的途徑
    廣義理解的認知科學如前所述,是一個還未形成統一範式的多學科交叉集群,是利用不同學科的方法對認知的不同側面,如注意、記憶、學習、推理、問題求解、以及動機理論、行為理論和感知及語言加工的綜合研究。狹義理解的認知科學可以說是一種理論假設,即將認知看作信息處理過程對內在心理表徵的一種計算,這裡的計算包括符號計算和聯結計算兩種取向。
  • 《守夜人長夜》布魯納的日記下怎麼得 布魯納的日記下獲得攻略大全
    導 讀 《守夜人:長夜》中布魯納的日記下是整部日記的下篇,很多玩家都不太清楚這個道具的具體獲得方法是什麼
  • 2020國家教師資格證筆試_常考點之「學習與學習理論」
    學習是重點把握學習理論的構成有聯結主義學習理論、認知學習理論、建構學習理論和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四大模塊,如圖2。接著,需要了解每個理論的代表人物,代表思想以及相對應的著名的實驗,將大框架下的枝葉展開串起來。
  • 吳傑、劉超:大腦如何產生和表徵情緒?
    此後,隨著認知神經科學的發展,研究者開始使用神經科學的方法,結合社會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發展心理學等分支理論,對情緒是什麼,其起源與發展,以及情緒與其他心理過程的關係等問題展開了討論,成果頗豐。最初,尋找基本情緒表徵的元分析研究大多沒有得出十分有力的結果。這些研究不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其為單變量分析,且混合了情緒的不同方面。而神經科學則為基本情緒表徵提供了可靠的證據。近期的很多研究也表明,情緒不是由單一的腦區負責的,對情緒神經基礎的研究也轉向不同情緒神經活動的差異和相互有重合的部分。恐懼與杏仁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