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齡前培養孩子這5種「能力」,提升智力水平,上小學不吃力

2020-12-22 小青育兒世界

孩子在幼兒園的時候最主要的是玩樂,一般沒有什麼壓力,學的東西也不多。到了上小學的年齡,家長就很擔心孩子在學習上會吃力。所以,有些家長就選擇送孩子去上輔導課,認為這樣孩子就能在小學學習中得心應手。

其實,家長在家也能提升孩子的智力水平。學齡前家長要著重培養孩子以下5種能力,孩子上小學才不會吃力。

一、語言能力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孩子的 詞彙量在一歲半時就已經有了明顯的差距,年齡越大差距越大。

所以,從孩子生下來之後,家長就要注重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

美國兒童教育網站,發表的文章「你需要知道的兒童語言發展歷程」一文提出了這樣一個實驗:尋找一些來自英語家庭的九個月大的孩子,並把這些孩子平分成三個部分,放入不同的環境中就行語言測試。

第一批孩子會有精通中文的老師來跟孩子們一起做遊戲和讀書;

第二批孩子選擇觀看第一批老師的錄像,老師講話的內容與第一批相同;

第三批只聽相同內容的錄音。

12個月之後,實驗人員發現第一批孩子能夠像當地人一樣區分中文的相似讀音,而另外兩批孩子卻沒有這樣的能力。

實驗結果顯示:提升孩子語言能力最好的方式就是跟孩子進行互動交流。所以,家長要在日常生活中,多聽孩子說話,並且給予積極的回應。

二、抗挫折能力

雜誌《哈佛商業評論》文章提出:一個人的抗挫折能力的水平能夠決定著他是否能夠成功,其影響力超過學歷、經驗以及接受過的培訓。

由此可見,提升孩子的抗挫折能力能夠增加孩子成功的機率。

孩子在5-6歲之間,處在成長的關鍵時期。如果家長能夠正確地引導孩子,孩子的人格才能發展得比較健全。如果家長不重視,則孩子就容易變得心理脆弱,在遇到挫折時就很容易壓垮自己。

提升孩子的抗挫折能力,首先就是家長要起好榜樣作用。

鄭淵潔曾說過:孩子具有很強的模仿能力,只要是選擇了要孩子,家長就要變成演員。如果家長自身就很優秀,那麼在孩子面前選擇本色出演即可;如果想要孩子變得比家長更優秀,那麼家長就要提升演技,在孩子面前為孩子做好榜樣。

其次,家長開闊孩子的視野,讓孩子在遇到問題時能夠選擇向前看,積極地尋找解決的辦法,而不是沉浸在挫折情緒中不能自拔。

最後,家長要學會包容孩子,為孩子的心靈提供一個棲息的場所。

3、觀察力

麻省理工大學學者Hal Gregersen曾說過:

新時代的優秀人才,都是善於觀察的。孩子的觀察力很好,那麼相對應的記憶力、自控力也會比較好,在解決問題的時候更能夠得心應手。

由此可見,觀察力是非常重要的。

那麼,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呢?家長可以選擇跟孩子一起玩遊戲,讓孩子在輕鬆歡快的環境中提高觀察力。

比如:家長在桌子上擺放好一些孩子喜歡的玩具,孩子觀察一段時間之後,讓孩子去其他地方玩耍。家長可以趁此機會,拿走幾個玩具,等孩子回來後再讓孩子觀察。如果孩子發現不對,家長可以給予孩子適當的鼓勵。

4、專注力

蒙臺梭利說過:孩子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要讓孩子專注地去學習。

培養孩子的這種能力,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當孩子全神貫注地做事情時,家長不要幹預孩子。最好的方法是跟在6歲前對孩子的專注力進行專項訓練

家長可以選擇專注力相關的遊戲書、貼紙書等,來跟孩子一起去玩、去閱讀,不斷地通過繪本的內容來提升自己的專注力。

這裡萍萍媽媽推薦《德國全景腦力開放紙板書》,用非常細緻的情景主題畫面,在故事中鍛鍊孩子的專注力,場景有很多的細節,同時也能鍛鍊孩子的觀察力。

5、科學探索能力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探索的情感是最深刻的情感,如果缺乏,那麼這個人就會喪失心靈中神聖的能力,就可以被認為是死人。

孩子只有擁有探索的能力,才會有求知慾,才能去探索世界,才能獲得成功。

孩子的科學能力也是現在教育部重點關注的能力之一,現代教育非常注重孩子的科學素養。提升孩子的這種能力,家長就需要認真對待的孩子的好奇心,並增加孩子實踐的機會。

想要鍛鍊孩子的科學探索能力,給孩子看一些優質的科普書是必不可少的。

萍萍媽媽推薦《第一次遇見科學》,5-12歲的孩子都能看共有12冊,96個主題,涵蓋了地球、物質、生命、社會四大主題,由美國國家地理學習公司提供的權威實景圖,讓孩子近距離接觸自然和動物,更容易培養孩子的科學素養。

相關焦點

  • 學齡前孩子,日常玩些小遊戲,將來上小學數學不吃力
    文|文兒目前形勢特殊,雖然小學陸續開學,但幼兒園的開學時間還沒有確定,這可苦了家長們,尤其是孩子下半年就要上小學的家長們,比如我。作為一名上班族媽媽,我所能做的只是將孩子送回老家由老人帶著。老人帶娃,能讓孩子吃好喝好玩好就已經很感恩了,但是想要讓孩子在學業上更進一步,顯然有點為難老人家。不過,有心的父母可以提前設計一些有趣的數學遊戲,讓孩子在日常裡玩,這樣,能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他的數學能力,等小學開學,也就不用發愁他的數學成績了。
  • 學齡前孩子學什麼?掌握認知規律,培養六項能力,別盲目雞娃
    創造力說的是用活用自己的知識,去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如果啥也不學,用什麼來發散角什麼來創造呢?第二:上幼兒園後教育就是老師的事兒。私信裡來問學前寶寶該學點什麼的爸爸媽媽,很多都是幼兒園以前的家長。大家似乎普遍認為:找個好點的幼兒園就能解決孩子學前啟蒙的問題,爸爸媽媽只需要考慮興趣班就行了。
  • 6歲前,不培養孩子閱讀能力,上小學後追悔莫及
    秋天一到,又一批孩子從幼兒園升入了小學。新一批4、5歲孩子的家長,開始為寶寶上小學做準備。我們都知道,孩子的幼小銜接很重要。閱讀能力強的孩子,上學後更加輕鬆,得心應手。而且,閱讀能力也會影響孩子入學後的自信心!如果孩子缺乏閱讀的基礎,一上學閱讀量增大,難免手忙腳亂,產生牴觸情緒。甚至連考試都應付不了。但學齡前,一共認識不了幾個字的寶貝,到底要怎麼培養「閱讀能力」?
  • 孩子反應和表達能力沒同齡人靈敏,學齡前智力發育要注意些什麼?
    孩子反應和表達能力沒同齡人靈敏,學齡前智力發育要注意些什麼? 1、可以帶孩子到醫院的兒童保健科裡面去做做智商測試,兩歲的孩子已經可以去做這種測試了,檢查孩子是否有智力方面的問題。
  • 這項能力小學數學和智力測驗都要考,每天5分鐘,訓練起來很簡單
    今天是《6歲前這樣教數學,小學不吃力》專欄的第六節課,我們來聊一聊怎麼教孩子「模式」的概念。「模式」這個詞你可能會覺得陌生,但如果換成「找規律」,你就能馬上明白了。先給大家看兩道題,都是找規律填數。題是做出來了,不過你知道嗎,上面這兩道題,第一題是小學一年級課本中的內容,第二題是智力測驗中的內容。也就是說,找規律這件事,不管和孩子的學業成績,還是和他的智力發展都是息息相關的。
  • 孩子智力不好怎麼辦?家長別著急,這5個經典遊戲能夠提升智力
    這些都會導致寶寶智力不好3、孕期營養孕婦營養不良,或者患上其他疾病都會間接影響到孩子的智力。當面對孩子智力不足的情況下,如何提高寶寶的智力?聽他們說刺激感官就等同於提高智力,這5種遊戲能夠刺激感官。這樣做的效果是:當孩子尋找聲源的時候,正是孩子集中注意力,聽覺和方向感也在提升,最重要的是在不斷的提升智力。
  • 如何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這三條很關鍵,建議收藏
    從字面意義上講,邏輯和思維一定都是跟大腦有關,處理問題和面對事情的一個思考能力,邏輯思維強的人,分析、判斷、推理的能力相對強一些,如果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強,在學習方面是可以進行有效分類和計劃的,處理日常的生活問題,也不會雜亂無 章,能把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條。那麼,為什麼要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呢?
  • 孩子不適應幼兒園怎麼辦?這「4種能力」,父母一定要及早培養
    這主要是因為孩子缺少上幼兒園的基礎能力導致的。 最後老師和王女士說,讓她先把孩子接回家,培養好了再送來上學。 無奈之下,王女士只好把女兒接回家,等到孩子擁有了一定的基礎能力之後才把女兒重新送去幼兒園。 這個時候,孩子比之前要適應得多,再去幼兒園的時候也不哭不鬧了。
  • 提升孩子邏輯思維能力就是培養潛在學霸,這4個鍛鍊方法簡單實用
    邏輯思維能力是孩子智力活動能力的核心,也是智力結構的核心,因而邏輯思維能力是孩子成才最重要的智力因素之一。邏輯思維能力在一個人一生的任何階段都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在幼兒發展思維能力的早期,如果爸爸媽媽注意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那麼這對於孩子的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奠基性的作用。
  • 牢記6個常識,學齡前識字1000不是夢
    每位父母都期盼著孩子在上小學之前能夠多認識一些漢字,據研究表明3~6歲是孩子認字的黃金年齡段,建議父母牢牢抓住孩子3~6歲這個黃金年齡段對孩子進行漢字培養,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育兒有方法#在1976年的日本,有多家幼兒園聯合舉行了一項研究,證實了孩子在5歲時開始學習漢字智力水平能夠達到95,在4歲開始學習漢字的孩子智力水平能夠達到120,在三歲開始學習漢字的孩子智力能夠提升到130!
  • 孩子理解力差,不會舉一反三是智力偏弱?原因也許不是你想的那樣
    最近遇到一個媽媽,她的孩子上三年級。她知道我是做兒童能力教育提升後,馬上跟我大倒苦水。我耐心的聽完了媽媽的無奈訴苦,整理了一下零碎的語言,拼出完整的孩子圖樣。這位媽媽的孩子目前上小學三年級,但是在學習方面感覺特別吃力。孩子性子慢,學習不走心,學啥啥不會。
  • 可以開發孩子智力的5種玩具,戒掉了手機還越來越聰明
    我想了辦法,分散孩子的焦點,給他買一些比較能開發智力的玩具,希望能讓他電子產品轉移的玩具,沒想到還真有效,玩手機的時間漸漸的減少,在此買的玩具我給媽媽們推薦這5種開發智力玩具
  • 學齡前孩子識字難?如何能讓孩子有興趣,這篇漢字啟蒙攻略告訴你
    學齡前孩子識字難?如何能讓孩子有興趣,這篇漢字啟蒙攻略告訴你養娃這麼久我算是發現了一個規律,隨便找一個5、6歲孩子的家長問問,最關心的問題是啥?基本上都會說是幼小銜接。孩子在幼兒園基本上算是邊玩邊學,可孩子一旦上了小學,就要經歷質的飛躍,很多家長都跟我一樣,擔心孩子不能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選擇讓孩子上幼小銜接班,希望孩子能在熟悉學習節奏的同時,也能為小學要學的知識,打下好的基礎。但是,關於幼小銜接的爭論,在家長圈裡就沒停過;比如,到底應該讓孩子提前掌握多少知識才合適?
  • 小學一二年級常考滿分,將來是學霸?先自查孩子是否具備這些能力
    我有一位當小學老師的朋友,她做了10年左右的班主任,前幾年已經升任年級主任,她卻直言:小學一二年級的成績具有一定欺騙性,有的孩子在這個階段成績優異,到了三四年級開始成績下滑,到了五六年級學習起來更加吃力,後勁不足;而有的孩子卻後勁十足,在一二年級時成績不顯山不露水,到了三四年級開始發力,穩步上升,到了五六年級晉級為班裡甚至整個年級的尖子生
  • 為何別人家孩子的智力那麼高?想發展孩子的智力,這樣做就對了
    因此,父母想把孩子培養得更好,孩子的智力發展是不可忽視的。孩子年齡小,很自然注意力持續的時間不會很長,這是很正常的。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孩子注意力的時間:一、注意力。孩子注意力的時間因年齡不同而不同。上小學的孩子注意力時間能達到30分鐘以上。研究發現,0~6歲是孩子專注力形成的關鍵期,家長如果能抓住這個時期進行培養,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生活中,我們確實會看到有些孩子的記憶力、觀察力和專注力都非常強。這樣的孩子在學習的時候會非常有優勢,不過,有些孩子是有天賦的,但是也要進行訓練。
  • 牢記4個啟蒙技巧,學齡前流利算數不是夢
    1958年新加坡多加幼稚園(幼兒園)一同做了一項研究,證明了6歲前教孩子數學思維,能提升孩子對知識的記憶印象,8歲具備數學思維的孩子記憶水平能達到95,6歲具備數學思維的孩子記憶水平能達到120,4歲能提升到130左右!
  • 3招提升孩子的情緒認知能力,培養高情商的娃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局面,是因為很多家長只重視智力因素的開發和培養,而忽視非智力因素對孩子未來成功與命運的影響。其實,早在許多年前,英國著名教育家斯賓塞就說過:「孩子健康人格的培養,是父母家教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比孩子智力的教育要重要得多。」
  • 這些運動,多和孩子一起做做,孩子上小學後優勢會很明顯
    美國《Early Childhoon Research Quarterly》上曾發表過這樣一份報告,研究人員跟蹤監測了430名孩子從幼兒園到大學畢業,研究哪些學齡前因素是對孩子學業成績起決定性作用的,包括什麼時候開始識字、算術,閱讀,一直到各方面的認知能力,都在研究範圍內。最終,測試顯示「專注力」「自控力」與學業成績具有很高的相關性。
  • 孩子若具備這3種「關鍵力」,數學成績多半不會差,家長要早培養
    有的孩子數學成績不好,有的孩子英語成績不好,要說哪科最不如願,相信最多的回答還是「數學」這門學科。我的朋友他家孩子現在上了小學三年級,最近他就因為孩子的數學成績很差而煩惱。為了提升孩子的數學成績,這位朋友也開始孩子報補課班兒,但是半年下來孩子的數學成績一點兒提升都沒有。每次看到孩子試卷上的錯誤,朋友都氣得不打一處來。
  • 有心的媽咪這樣培養孩子,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語言表達能力
    這說明了語言表達能力的強弱,已經成為一個人生活及事業優劣成敗的關鍵因素。當今社會人際交往對孩子口語表達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今天的口語表達訓練已不同於過去地說話訓練,它是一種動態地言語實踐活動,因此,口語表達能力地訓練,絕不能紙上談兵,我們必須精心設計大量地言語實踐活動,讓孩子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口語表達的水平和能力。那如何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