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故事 | 中山大學MBA校友鄒德育:職業生涯就是自我樹立個人品牌...

2020-12-23 MBA中國網

鄒德育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級 2001MBA校友

東旭藍天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

1996 年 , 鄒德育從華北電力大學本科畢業,一直在貴州從事電力工程建設管理工作。之所以選擇讀 MBA,他的目的和許多同學一樣,主要是為了有一個職業再選擇的機會。事實證明他的決定是正確的,鄒德育成功地從工程管理專業人員轉變為經營管理人才,成為上市公司高管。請他總結一下經驗,他謙虛的表示「自我反省」很重要,又勸年輕人「不要習慣於找藉口」,更不能「自作聰明」。

1、中大畢業迎轉折

二年的中大學習,讓鄒德育收穫很大,「之前我的知識和經驗基本上都是工程管理方面,對企業管理,包括財務、戰略、人力、市場等方面的東西都沒有概念,MBA 的學習讓我對企業管理有了全方位的認識。另外,中大的校友、同學資源也很強大,對我有很大幫助。」

事實上,讀 MBA 的經歷的確讓他迎來了事業的轉折點,從中大畢業後他進入珠江投資,負責電力項目開發,5 年後轉投中廣核,開始接觸新能源,4 年後又來到招商新能源……去年 3 月底,鄒德育進入深圳主板上市公司——東旭藍天任職執行副總裁,全面負責公司新能源板塊經營管理工作。

鄒德育一直專注於電力行業,很慶幸自己趕上了新能源大發展的機遇,是第一批進入該領域的從業者。如果說讀 MBA 是他的第一個事業轉折點,那麼第二個轉折點就是從中廣核到招商新能源。

在中廣核的時候,鄒德育負責全國太陽能項目開發工作,「自己做得不錯,在業內算是小有名氣吧」,到了 2012 年,他迎來了進入招商新能源任職副總裁的機會,「這是一次跨越,我從一個部門經理變成了公司高管。當時招商新能源雖然背靠央企,但它本身處於創業階段,需要一個熟悉新能源的負責人推動業務發展。」

進入招商新能源之後,等待他的既有機遇也有困難,包括截至目前為止他遇到過的一次最大挑戰:「當時公司剛起步,擬收購一個投資近 15 億元的項目。按慣例,收購一個項目,你必須先有 30% 左右的資金——15 億的話就是四五億——然後剩餘的部分才可以通過融資等方式來解決。可是,當時我們只有 5000 萬。」這是公司的第一個項目,必須按時完成,鄒德育只能硬著頭皮用盡渾身解數,包括找合作夥伴幫忙做擔保等,終於按時完成收購任務,「奠定了公司的發展基礎。」

2、堅定看好新能源

新能源領域,光伏和風電一直受到不少質疑,包括成本太高,生產能耗大、技術不成熟等等。不過,作為行內「老兵」,鄒德育對此有不同看法——光伏和風電都是新興事物,存在問題是可以理解的:「行內公認的『光伏元年』是2009年,風電則是在 2007 年開始大規模開發,兩個行業發展至今不過十年左右歷史。」

首先,相關技術在飛速發展,尤其是光伏,「2009 年前,光伏發電的電費是 4 塊錢一度,現在已經是 4 到 5 毛錢一度,降了 10 倍,已經無限接火電價格,很快可實現平價上網。」

第二,光伏、風電項目能量回收期大幅縮短。他舉例稱,「建一個光伏發電站所消耗的能量,與該發電站運行 1.5 年的發電量相當,而一個光伏發電站的經濟運行周期是 25 年,也就是說,光伏發電站有 23 年半產生的都是 100% 綠色電力。」

第三,美好生活最基本的要求是有一個良好的環境來保證,發展新能源,減少汙染物排放是國家能源戰略的必然選擇。

因此,他堅定地看好新能源的前途。

3、樹立職業生涯品牌

鄒德育一直把自己定位為職業經理人,一直用高標準來要求自己:「首先要有很高的職業素養,包括職業道德——說到底就是為誰負責,公司給你報酬,你就要從公司利益出發,不能有私心。第二是保持很高的專業素養,保持專注。第三,要善於帶團隊……」

鄒德育認為,作為職業經理人,職業生涯就是一個自我樹立品牌的過程。他奉勸年輕人,在工作中用高標準來要求自己,不要習慣於找藉口,推卸責任,要專注於把工作做好。只有這樣,才能在業內豎立自己的個人品牌,被更多人認可,才有可能迎來更多的發展機會。

4、90 後「輕鬆」管理

現在,鄒德育管理著近 500 人的團隊,他表示自己的團隊管理能力需要不斷提高,「我也是經常反省自己,想想哪裡還做得不夠理想」。團隊裡如今不乏 90 後年輕人,鄒德育表示管理方法也要與時俱進:「我自己是 70 後,曾經想當然地覺得 90 後和我們差不多,但其實不是。以前我們講奉獻,講責任,不會先談回報,加班是正常現象;而現在要 90 後加班,他們可能會有更多的想法。對於這種變化我們要去適應,比如制定更多的激勵措施,充分考慮年輕人的個性等。」

在業餘時間裡,鄒德育喜歡打籃球和下棋,可謂動靜皆宜。由於過多忙於工作,對於家庭,他一直心懷愧疚,「之前太忙了,這方面做得不太好。」

— end —

跟著前輩不迷路!更多校友故事請搜索公眾號「MBA網」,每天更新備考信息、招生政策、行業熱點等最新內容。

【更多校友故事】

★校友故事 | 中山大學MBA校友喬武康: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 校友故事 | 中山大學MBA校友王倫: 只用作品說話是一輩子的行為準則

★ 校友故事 | 中山大學MBA校友賈金華: 壓力最大的時候,恰恰收穫最大

★校友故事 | 中山大學MBA校友李躍軍:百戰歸來的鬥士

★ 校友故事 | 中山大學MBA校友楊稷:人生磨鍊是財富

★ 校友故事|中山大學MBA校友馮麗錦:工程機械共享,我的目標是 200 億

★ 校友故事|中山大學MBA校友王偉興:因為熱愛,所以有範兒

★校友故事 | 清華MBA學子潘林:求學水木,踏外交新徵程

相關焦點

  • 校友故事 | 中山大學MBA校友蘇曼:工作和生活不能兼顧,這是個謊言!
    1、三次選擇,人生沒有「兩難」本科畢業的時候,蘇曼面臨著三個職業方向上的選擇:到英國進修深造、到香港新東方公司擔任總經理秘書、考入外企寶潔公司。再三衡量之下,蘇曼去了寶潔,那是她職業生涯的第一次大抉擇。「雖然香港企業工資高,但我更看重的是職業發展。
  • 校友故事 | 中山大學MBA校友劉凱:幫了客戶,也等於幫了自己
    劉凱中山大學管理學院2001級MBA校友現為SGS中國工廠港口事業部總經理在中大的學習,讓劉凱覺得收穫匪淺,一是學到了理論,二是學會了從戰略高度看問題,三是認識了來自各行各業的同學,增長了見識,「對我個人來說有巨大的提升作用,看問題的角度開始變得更高。」
  • 校友故事 | 聶一拓:乘風破浪而來,只為在交大安泰尋找更好的自己
    首先是個人材料的梳理,申報所需的材料很龐雜,建議網申截止日前一個月就要開始準備。各項材料要實事求是,千萬不能弄虛作假,安泰老師的材料核查鑑別能力很強,一定不能心存僥倖!材料準備的過程就是被動梳理過往經歷的過程就是,其中關鍵部分是個人陳述,其核心是個人對自己的認知及自己對未來的規劃,這恰是我們日常思考中不易深入的部分。
  • 校友故事 |北大光華陶婷婷:縱使艱難,我依然選擇這滾燙的人生。
    光華的學生本身就是寶藏,他們的優秀與多樣性是你無法想像的。更多校友故事請搜索公眾號「MBA網」,每天更新備考信息、招生政策、行業熱點等最新內容。【更多校友故事】★校友故事 | 中山大學MBA校友胡華: 帶領中國動漫飛向世界的「超級飛俠★ 校友故事 | 聶一拓:乘風破浪而來,只為在交大安泰尋找更好的自己
  • 中山大學MBA校友曹連東:做事靠譜,機會自然就會來
    文章來自中山大學管理學院—MBA20年之傑出校友訪談。 MBA 之前,曹連東是山東的一位公務員,體制內的穩定生活並不讓他感到滿足,他希望能夠更充分地體現個人價值,實實在在地做點事,於是毅然選擇跳開「舒適圈」,2001 年來到中大管院讀全日制 MBA。
  • 校友故事 | 清華MBA學子潘林:求學水木,踏外交新徵程
    因為這裡有頂尖資源和寬廣平臺,可以直接和顧問委員會的國內外一流企業家交流,向師出同門的校友企業家導師討教管理之道,參與五彩斑斕的海外交流和商業、創業大賽,碰撞火花。還因為在這裡遇到了真正的同道,初見如久別重逢,一樣的不安於現狀,一樣的鄙於庸碌無為,一樣的渴望突破自我,亦師亦友,相伴成長。對於我來說,最重要的當屬內心的成長。
  • 中山大學抗疫答謝會暨96周年校友校慶晚會在穗舉辦
    晚會現場(央廣網發 校方供圖)央廣網廣州12月1日消息(記者鄭澍 通訊員曾秋意)11月29日晚,由中山大學校友會、中山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主辦的「『疫』路同行 感謝有您」抗疫答謝會暨中山大學96周年校友校慶晚會在廣州中山紀念堂舉行。
  • 廣州富力中山大學校友球迷會成立
    為慶祝中山大學建校96周年,中山大學校友足球隊與廣州富力足球俱樂部聯合舉辦了第七屆「校慶杯」足球邀請賽暨富力球迷會授牌儀式。參加比賽的隊伍有富力中山大學校友隊、中山大學東莞校友會足球隊、中山大學博學校友足球隊、中山大學逸仙校友足球隊。
  • 中山大學MBA校友賈金華:壓力最大的時候,恰恰收穫最大
    賈金華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 2003 級春季 MBA 丙班校友他是師範生出身,畢業後在江西當小學老師,接著又到廣東的中學任教;一度下海做生意,給學校供應學習用品;後來還是回到國企,因為做過政治老師,「寫材料寫得比較好」,被吸收進廣東省環境保護工程研究設計院;與此同時,他被中山大學管理學院 MBA 錄取,重新開始校園生涯。 要說人生最困難時期,賈金華表示,恰恰是自己在中大讀 MBA的那幾年。
  • 北師大實驗中學舉辦「生涯真人圖書館」校友專場活動
    「同學們好,我是你們的學長、今天的生涯課老師,也是一本真人圖書……讓咱們一起來看看從實驗中學出發後可能發生的故事吧……」11月23—24日,北師大實驗中學校園裡,11位校友應邀重返母校,參加「北師大實驗中學生涯真人圖書館」線下活動,把自己的人生經歷和生涯故事講給學習學妹們聽,和他們分享生命的喜樂酸甜
  • 中山大學MBA校友劉豔華:做公益永遠不會退休
    文章來自中山大學管理學院—MBA20年之傑出校友訪談。 劉豔華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 1998 級春 MBA校友
  • 中山大學MBA校友周兆全: 高山仰止,景行心致
    文章來自中山大學管理學院—MBA20年之傑出校友訪談。 周兆全 2003 級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全日制 MBA 班
  • 校友故事 |復旦MPAcc2013級校友邱靚: 「拾級而上,終可拿雲」突破...
    「幕後」的職業定位、較高的晉升門檻,讓他們止步於成功的大門前。翻開復旦MPAcc十五周年校友故事集,當初深陷事業「瓶頸期」的CCer中,已有不少校友拾級而上,成功問鼎財務金字塔。本次我們邀請到了復旦大學MPAcc2013級校友,軟銀機器人(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邱靚。
  • 中山大學MBA校友蘇曼:工作和生活可以兼顧!
    蘇曼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 1998 級 MBA校友 廣州春社茶業諮詢服務有限公司創始人兼總經理 曾任職於寶潔公司,並且有專業英語教師的從業經歷
  • 中山大學MBA校友喬武康: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文章來自中山大學管理學院—MBA20年之傑出校友訪談。 喬武康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 2002 級春 MBA 甲班學生
  • 校友故事 | 從復旦到MIT:挑戰新領域,持續自我「升級」
    它意味著自我突破,預示著或許「痛苦」但卻值得的蛻變。而復旦國際MBA為你帶來的,正是走出「舒適區」,迎來驚喜成長的種種可能。同時擁有兩所世界名校的碩士學位,正是這種種可能之一。成為復旦MBA的學生,你將有機會申請三所世界頂尖商學院,學習國際前沿的理論體系,提升自己的全球競爭力,完成學業之後還可以收穫復旦MBA和海外頂級商學院的第二學位。
  • 校友故事丨華東師範大學2015級MBA學員王曉峰:助人築夢 活出真實
    從CEO助理轉崗到HR,從集團選擇到單體酒店經歷不同品牌項目的重組和開業,最後回到集團負責整個亞太區的HR,每一次的選擇師姐跟隨內心、挑戰自我、勇往直前。多年的HR工作經驗讓她意識到,與做事相比,做與「人」相關的工作是她更感興趣的。於是在自主創業啟航時,便確立了「激發人們喚醒自己的潛能,做更好的自己」這一方向和目標。希望能夠助力更多人真正了解自己的獨特性和優勢,活出更真實和有意義的人生。
  • 2020年「國慶·中秋」汕頭市中山大學校友...
    10月2日,汕頭市中山大學校友聯誼活動在海悅度假村海上樓舉行。150多名中大汕頭校友齊聚一堂,共賀國慶中秋佳節。據悉,今年是中大汕頭校友聯誼活動連續舉辦的第六年。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到場的校友合唱《歌唱祖國》,對母校倡導的「家國情懷」有了更深切的體會。「活動有意義,吸引校友們堅持參加!代問候校友們好!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預祝活動圓滿成功!」中大校友總會秘書長黃瑞敏從中大康樂園發來祝福。
  • 賦能蓄勢,再啟徵程——2021年中山大學管理學院MBA/EMBA聯合招生...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EMBA教育中心學術主任、博士生導師、中國信息經濟學會理事長、前商務部電子商務高級顧問謝康教授,MBA教育中心學術主任、管理學博士朱仁宏副教授,MBA2014級校友、佛山紅獅陶瓷副總經理、第九屆聯合會副主席陳錦豪,MBA2017級校友、廣東聯通戰略客戶部行業經理、2020年度「MBA傑出貢獻獎」獲得者李敏,EMBA36期校友、拓普基因創始人兼董事長由曉斌,
  • 第11屆中國高校校友「翰林盃」收官,暨南大學捧杯奪冠
    2020年11月28-29日,第十一屆中國高校校友「翰林盃」高爾夫精英賽總決賽在廣州南沙高爾夫球會完美收官。南、北賽區預選賽晉級的27支球隊與上屆前三強,共30支球隊在南沙展開了為期兩天的激烈角逐,最終暨南大學憑藉團體總杆數1090桿,一舉奪得本屆「翰林盃」的最高榮譽。華中科技大學以兩桿之差惜獲本屆團體亞軍,而團體季軍則由中山大學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