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染坊》:大字不識的陳六子,憑啥從要飯的一躍成為大老闆?

2020-12-26 閒侃書

一個人的一生會是什麼樣?

誰也說不準。

這初看漫長,實則短暫的一生,是個人的天資、努力,和大大小小的機緣等多方的化學反應。

多少個天潢貴胄,由輝煌走向滅亡。

又有多少個人,從鄉野泥潭中走出來,成就一番偉業。

如乞丐皇帝朱元璋,痞子皇帝劉邦......

命運真是神奇。

《大染坊》的故事發生在清末民初,要飯的陳六子,設計暈倒在通和染坊前,被善良的周老闆夫婦收為乾兒子,賜名「陳壽亭」。

誰能想到,這個大字不識一個,「臭要飯「的,竟然在中國的布料行業掀起了一片巨浪,成了有頭有臉的人物。

陳六子自小在街上討飯,很多東西都是聽書聽來的,脾氣躁,說話直,愛罵人,常常不按常理出牌,但他又特別的重情,對弱者特別的具有同理心,矛盾又可愛。

1、「誰也不是帶著錢生下來的!我就不信我陳六子要一輩子飯!」

窮到吃不起飯,冬日夜晚要靠著茶爐灰禦寒的陳六子,對著救濟他的鎖子叔說,「誰也不是帶著錢生下來的!我就不信我陳六子要一輩子飯!」

在那樣的處境下,有幾個能敢像陳六子一樣「大言不慚」?

可他就有這種底氣,而且非常足。

朱元璋可以從乞丐做到皇帝,文盲痞子劉邦可以成為漢高祖,誰說他陳六子將來就不會有錢呢?

這股精氣神兒,這種傲氣,讓人不自覺地信任他、依賴他,覺著這人能成事兒。

畢竟,如果,一個人做什麼事兒都畏手畏腳,還沒開始,就先懷疑其自己,那大概率是要失敗的。

陳六子憑著這種信念,一路勇往直前,「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有必勝信念的人才能成為戰場上的勝利者。

前幾天,安徽省舉行了省公務員考試,A卷的作文就是關於「信念和夢想」的。

材料中,女碩士被貧困地區觸動,決心投入扶貧事業。

畢業後,她來到貧困區,卻被各種質疑。她默默忍下,最終,用行動獲得了老鄉們的認可。

貧困區改變了。

但她說自己的信念和理想沒有改變

而正是這不變的信念和理想,支持著她一路前行,成就了貧困區的變化。

2、仁義善良

陳六子在要飯時特別愛聽說書。他知道的很多大道理也是聽書聽來的。

說書的講道,朱元璋之所以從乞丐成為皇帝,不外乎兩個字:善和狠。

「狠」,陳六子學得不到家。

在和各個競爭者的交鋒中,除了壞事做絕的訾文海,他都是點到即止,甚至與他們成了非常好的朋友和夥伴。

「善」,陳六子則學了個十成十。

雖然他是窮過來的,但當上老闆後,在錢上卻一點兒不糾結。

路上遇到第一天上班還未開張的車夫,陳六子直接給了1毛錢,給人來個開門紅。(ps:那會兒一塊錢可以買三個丫頭)

晚上醉酒回家,救了要跳海的沈遠宜,安排到酒店,好吃好喝的伺候著。後來,又將誤入風塵的沈遠宜拽到正途上,還認作了妹子。

對廠裡的工人,薪水開得高,逢年過節還有肘子發。操作中失了左膀和右臂的工人也一直養著。

為什麼陳六子會這麼善良呢?

要飯時,鎖子叔的關懷、苗涵東的白面饃饃和周氏夫婦的收留,這些溫情,不僅讓他格外懂得感恩,也讓他的心變得異常柔軟。

因為自己的際遇,他知道一個舉手之勞,就有可能改變別人的一生,所以,他不吝於伸出援助之手,一次又一次。

作為受恩者,他知恩圖報,為鎖子叔夫婦養老送終,對苗涵東也一直尊敬有加。

作為施恩者,他的善舉也毫無意外地得到了回報,沈佳宜多次相助;工人們一路追隨,從張店到青島,再到濟南......

受到別人的恩惠,報之,「繼承、傳承」這種樂於助人的精神,對別人施予恩惠,這恰好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如果人人如此,這世界該是多麼美好啊!

3、該彎腰時,毫不含糊

韓信忍胯下之辱,越王勾踐臥薪嘗膽,每一個成大事者似乎都擁有一顆強心臟,忍常人不能忍。

正所謂,「丈夫之志,能屈能伸。」

通和布鋪,在陳六子接手前,一直依靠劉師傅。

劉師傅仗著手藝,平日裡諸多要求,吃得比掌柜一家還要好。

陳六子被掌柜的收留後,做小伏低,把劉師傅哄得服服帖帖,後來,他偷學到手藝後,立馬親自把人給辭了。

多年後,陳六子已自己辦了廠子,已經是圈子裡響噹噹的人物。平日裡,大傢伙也都仰仗著他。

為了學新技術,他跑到上海去找林祥榮談合作。旁的人都怕他脾氣不好別給談甭了,但他面對林祥榮的百般刁難和羞辱,硬是沒有當場發作。當然,最後,他還是找回了場子

林祥榮偷雞不成蝕把米,其父林伯清不得不出來收拾爛攤子。他請了苗涵東做中間人,親自到濟南見陳六子。

面對長者,陳六子先發制人,跪在酒店外請罪,又帶了補償金來,把林伯清給臊的沒邊兒。

林氏父子是徹底服了這陳六子。

當然,除了以上這些可貴的閃光點,作為一個企業的領導者,他時刻關注著國內外局勢的變化。不認識字沒關係,他找人每天讀報紙,了解最新資訊。

只可惜,這麼好的人物沒有遇到好的時局,日軍大舉入侵中國,佔領東三省,天津、北平、上海、南京相繼淪陷,濟南也面臨著失守的風險。

陳六子停了廠子裡的機器,遣散了工人,做了特別的安排,一旦濟南失守,炸了廠子也不能留給日本人。

但大家還都抱有最後的希望,希望韓復榘能夠守住濟南,誰成想這願望還正在向佛祖傳達,韓復榘就已棄城而逃。

陳六子悲嘆:「這是什麼軍隊!這是什麼國家!」一口鮮血噴了出來。

覆巢之下無完卵,即使是能夠影響大半個中國的企業家,在國家陷入生死存亡之際也無法獨善其身。

「國家,是人生活動的最終平臺,當這個平臺倒塌的時候,所有的一切,亦如流星逝去。能力、熱血、才華、激情,也僅是垂死者那慘白的面孔上,一縷燦爛的笑容!」

有國才有家。

祝願祖國越來越強大!

#讀書#

《大染坊》是先有的劇本,後有的小說,內容略有出入。電視劇由侯勇領銜主演,非常值得一看!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大染坊》中三個隱藏的高人,其智慧值得我們學一輩子
    《大染坊》是一部以商戰題材為主的經典電視劇。它講述了在山東周村一個叫陳壽亭的人從一個大字不識幾個的叫花子最終演變為一代商業奇才的故事。它憑藉著緊湊的故事情節和鮮明的主題,以及其中曲折的情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豆瓣拿到了高達9分的成績。
  • 真正的李衛並非大字不識,卻是捐資當官
    歡迎進入大古的歷史奇妙屋。 一部《李衛當官》,讓雍正眼前的大紅人一路火到現在。 電視劇裡那個要飯出身卻才幹過人、大字不識而幽默詼諧的李衛,贏得觀眾的青睞,也引起眾多的質疑:歷史上真實的李衛是這樣當官的嗎?
  • 20年前,火車偶遇的小夥拿《大染坊》劇本找電視臺,一開始被拒絕
    實際上那時候山東影視中心的電視劇儲備化已經做得比較好了,而且張宏森確實很忙,他覺得這個小夥子抱著一沓稿紙這麼多又不整齊,還要求他在三四個小時之內看完,這也太苛刻了,怎麼可能讀完呢?這個小夥子不太尊重自己啊。無奈,小夥子走了。
  • 這裡是電視劇《大染坊》的取景地,一座活著的古商城
    淄博周村大染坊位於銀子市街90號,是創辦於清道光年間的東來生綢布莊的舊址,業務主要是將收購來的絲綢、坯布進行整理染色加工,然後批發出去。清光緒年間,資金就已經達到三萬兩白銀,先後到濟南、天津、北京等地開設分號。
  • 《大染坊》最有智慧的5句話,深刻入骨,值得研讀一生
    18年前,電視劇《大染坊》橫空出世,成為商戰片的經典之作,今天我們談商道,《大染坊》是繞不過的坎,其中有太多思維與手段值得我們學習。陳六子、盧家駒、盧老爺子的為人之道,為商之道,格局魄力令人佩服。《大染坊》的句子更是令人刻骨銘心,看完猶如醍醐灌頂,令人猛然驚醒,今天就看看《大染坊》有智慧的5句話。1、一等人不用教,二等人用言教,三等人用棍教。
  • 《大染坊》陳壽亭的為人處事給我們哪些「啟示」
    最難吃的三碗面,孝義黑三郎就是一個不重錢財重情誼的「好哥哥」,很多人也許其他本事不行,但是為人處事,人情世故,那是沒得說。郭德綱曾說過,人可以不讀書但是不能不學習,那麼社會大熔爐也是一種另類的「教育」,所以紅塵、人生都是修行,了妄唯真,才能透過現象看本質。
  • 山影豆瓣評分最高的電視劇之一——《大染坊》,首屈一指的商戰片
    大染坊,由山東電影電視劇製作中心拍攝,也就是「山影」。《闖關東》、《溫州一家人》《父母愛情》都是出自山影。這一部大染坊是也是山影拍攝的電視劇中,豆瓣評分最高的電視劇之一(大染坊豆瓣評分9.1,戰長沙豆瓣評分9.1)。
  • 洋學生那麼難對付,你都弄回家了,我就不信你拉不回一個客商?
    這是《大染坊》裡的一句臺詞,這是故事的主人公陳六子怒懟東家說的話。今天我們不是討論商業話題,而是說一下男人之間的合作該怎樣相處?我們先看一下大染坊的案例:陳六子是染布行業的少有的傳奇人物,精通染織,能通過溫度靈活地調配出顏色。
  • 《大染坊》本來談好的九十斤小米算,為何掌柜又說按一百斤小米?
    《大染坊》是著名的商戰經典,也是近代民族輕工業創業史詩。雖然已經播出近17年了,但在豆瓣上評分仍然高達9.1分。15歲的小乞丐陳六子,差點凍死在那個寒夜,被染布作坊的掌柜周家通所救,認作義子,留再染布作坊,從而開始接觸了傳統的染織業;後來又偶然結識日後成為山東最大工業家的苗海東,以其為榜樣,最終開創了一代可以與洋印染媲美的民族染織業,完成了不可能的逆襲。
  • 《大染坊》:普通人可以從「商業奇才」陳壽亭身上學到什麼?
    一直想著給這部電視劇寫點東西,但框架太大,經典的太多,一時不知道該從哪裡說起,總是擱置。若問這部劇我看了多少遍,不多,也就20幾遍吧。如今,大劇泛濫,動輒70多集,但劇情拖拉,難脫湊集數多拉投資之嫌。早年的要飯為生,他知冷暖、懂人心,後來的知恩圖報,他有感情、有能力,再後來的出奇制勝,他閃轉騰挪、合縱連橫。作為一位名聲好為人仗義、商戰中自知進退的民間職業經理人,陳壽亭就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完人」。看《大染坊》過癮,在於演員們淋漓盡致、入木三分的演技。
  • 有一處古村,張藝謀為之驚嘆,拍下《活著》
    周村回報給他們絲絲入扣的場景和自不言說的厚重。那些周村的故事,交給影視劇,交給大銀幕,交給無數散落天南海北的觀眾去品讀。從《大染坊》看時代,絲綢之鄉的歲月縮影2003年,中央電視臺一套首播了一部由侯勇、孫儷等一眾實力派演員演繹的時代劇——《大染坊》。該劇講述了清末民初山東周村一個名叫陳壽亭的討飯少年胸懷大志,被周村通和染坊周掌柜收為義子後苦學染布手藝。
  • 貴州真正的首富,不是華為的任正非,而是一個大字都不識的老太太
    其實任木生完全有條件可以去大單位工作,然而他自己選擇去基層工作。不過事實上貴州的首富並不是任正非,而是一個大字不識的老太太。任正非持有華為的1%的股份而已,雖然華為的估值超過了萬億。不過因為任正非的持股非常少,所以任正非的身價也受到了影響。目前任正非的真正身家也才100多億而已。
  • 《大染坊續》發布會 王偉華贊有家的感覺
    王偉華贊有家的感覺  搜狐娛樂訊 昨日,大型連續電視劇《大染坊續》在橫店國貿會堂舉行了新聞發布會,侯勇、王偉華、姚安濂、高姝瑤、王嘉、海天、程實等一眾主創悉數到場助陣。  電視劇《大染坊續》延續了《大染坊》的故事脈絡,講述了1937年濟南淪陷,抗日戰爭全面展開,大量的軍需用品成為擺在日軍面前的一個難題,日軍機關長武田(王偉華飾)企圖將濟南的幾個大染廠統統收編,宏巨染坊大掌柜陳壽亭(侯勇飾)用自己特有的商業智慧和反抗方式,與其展開了一場扣人心弦的經濟智慧戰的故事。
  • 「大染坊絲綢微信商城平臺」 上線!
    7月17日,大染坊絲綢微信商城平臺
  • 新年獻詞丨寫給2021:縱萬千溝壑,憑一躍而過
    新年獻詞丨寫給2021:縱萬千溝壑,憑一躍而過 2020-12-31 17: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無生母出門拉棍去要飯
    老母娘我要飯那可是假,看民情探民心這才是真,無生母在門外左思右想,向東走向西行正北正南,一時間老無生無有主見。聲音落走出來了一男子漢,到門外他把我仔細來觀,看罷開口把我來問,你是哪來的要飯的,你的兒女哪裡去,為何不把你來管,來到俺的家門口前,不管別人煩不煩,無生母聽此言強忍難過,想說話老母娘無有開言,
  • 素人肖戰,憑啥從小透明一躍成為頂流男神?4位幕後大佬有話說
    我的皇帝陛下》中的北堂墨染一角開始為觀眾所熟知,《陳情令》的爆紅,則徹底讓肖戰這個小透明一躍成為頂流男神,如今,肖戰爆紅的態勢,繼續保持著。肖戰究竟有多火?被央視點名表揚,稱要學習肖戰的「偶像的自我素養」。
  • 《背叛》:入佛門六根不淨,進商界狼性不足,其實沒有那麼高深
    喜歡郭德綱的朋友,應該經常能聽到郭德綱說的一句話,「入佛門六根不淨,進商界狼性不足」。這句話是豆豆的《背叛》裡,男主角宋一坤評價好友方子云的。也就是因為這句話,讓女主角夏英傑不可救藥地愛上了宋一坤。因為用一句話就將一個人給說透了,這種人太難得。
  • 茅盾夫人孔德沚——婚前大字不識,卻為新中國奉獻一切
    1918年春他們在老家烏鎮結婚時,茅盾已經是小有名氣的文藝青年了,而孔德沚一個大字不識,不知道上海離烏鎮遠還是北京離烏鎮遠。那時茅盾一心關注自己的事業,覺得妻子識不識字無所謂,但孔德沚十分在意,嫁到沈家後,她從零開始,努力讀書認字。
  • 高質量發展看淄博之絲路篇丨化蝶而舞「大染坊」風靡世界
    半島全媒體記者 崔璞 鄭成海在淄博周村,有一家叫大染坊絲綢集團的企業,不斷創新激發活力,化蝶而舞傳承絲綢文化,演繹了現代絲綢之路的一個傳奇。8月27日,「高質量發展看淄博」大眾報業集團融媒體採訪團走進大染坊,體味絲綢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