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楊利偉登上太空卻聽到「敲門聲」,專家:幸虧當時跑得快

2021-01-17 阿旺讀書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我國人民的飛天夢,從古至今都未曾中斷過,我們會想起嫦娥奔月,孫悟空的筋鬥雲,墨子的木鴛,張恆的木鳥……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不再需要再神話故事裡,繼續找尋希冀,飛機、火箭、飛船等,人類終於可以向鳥兒一樣飛上藍天,遨遊太空!

實現中國人民飛天夢的航天英雄楊利偉,更是讓我們難以忘懷,人類從沒有停止探索世界的腳步,但奧妙的宇宙仍存在太多的未知,而在太空的一念之差,往往要改寫人類歷史,多年後,得知真相的楊利偉,都不由有劫後餘生的慶幸!

01探索太空,人類飛天夢

我們總在說人類科技進步神速,但在浩瀚的宇宙面前,卻顯得嬌弱無比。

以我們目前的技術,探索到的宇宙直徑大概是930億光年,1光年的遙遠已超過了絕大多數人的認知,而930億更是令人目瞪口呆,即便是如今有人豪擲930億人民幣,我們都自問數不清。

而如今宇宙的形成,又在經歷了大爆炸之後,大概138億年的演化,每一個數字都足以把我們普通人嚇暈,但科學家面對無法逾越的未知,卻依舊勇往直前,讓人油然升起崇高的敬意。

如今人類的科技水平連光速的1%尚且無法達到,我們自詡世界的主宰,但在面對大自然的餘威和宇宙的浩瀚與奧妙時,便顯得渺小而無助,簡直是螳臂當車,可是不去挑戰,永遠都不會有所進展,而弱小和無知也從不是生存的障礙。

在人類不斷的努力和探索下,我們終於不再局限於"猴子撈月"的美好想像,而是"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

雖然我國曾經歷閉關鎖國,科學技術一度落伍,但古人的智慧仍舊是不可小覷的。

明朝時,陶成道便成為了第一個發明"火箭"雛形的人,甚至還為科學獻身,敢為天下人不敢為之事,他不僅把"火箭"綁在椅子上發射,還親自乘坐,只是不成熟的技術和條件,終究沒能收穫可喜的成果。

不過,他卻是世界上第一個模仿出載人航天雛形的人,只是在世界大戰的硝煙中,中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根本無力發展科技,因而最早在航天技術上,取得卓越成績的則是蘇聯和美國,兩個超級大國。

1957年,蘇聯發射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4年後,創造出了第一艘航天載人飛船,而人類踏入太空的歷史也真正拉開了帷幕。

02楊利偉的航天夢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人民迅速崛起,無論是科技,還是建築、軍事等,都在迎頭趕上,只是巨大的差距總需要更多的時間去追趕,而這一追便是40年,直到2003年,中國的第一艘載人航天飛船才發射成功,上面乘坐的便是我國航天第一人楊利偉。

1965年,伴隨著一聲啼哭,楊利偉誕生在遼寧省綏中縣的一個小鎮上,童年時的他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只是比同齡人更喜歡看書罷了,不過卻長得十分柔弱,性格內向,還缺少膽量,這樣的男孩子誰也沒想到有一天會成為中國航天事業上的奠基人。

為了讓楊利偉長成一個有膽識的男子漢,曾在中學當教師的爸爸媽媽,總會趁著寒暑假,帶他去登山望遠,帶他去河中遊泳,漸漸的他不再是躲在父母背後的小男生,反而對探險和運動充滿了興趣,他會主動邀約小夥伴,去跋山涉水,探索自然的奧妙。

在他年幼的心底,還悄悄埋下了一個夢想的種子,那便是有一天能夠像海鷗一樣飛向藍天!

天道酬勤,1983年,他從高中畢業後,恰巧趕上空軍學院在招生,喜出望外的他,果斷報名參考。

優異的成績,健碩的身體,讓他經過層層考驗,如願以償的成為中國空軍飛行學院的一員。

可是他的夢想,並非僅僅是一名飛行員,而是航天員,可是兩者之間卻有著千差萬別,航天員的篩選更為苛刻,要求超乎常人的心理、身理素質和專業知識,不過,他最終經受住了層層考驗,脫穎而出,在1998年時,成為我國第一代航天員。

楊利偉無疑是優秀的,在2003年時,就被授予三級航天員資格,享有中校軍銜,被列入神舟五號飛船的候選人,在眾多佼佼者中,對非常的敬畏和愛護之心,讓他再次脫穎而出,成為中國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太空人。

03太空奇遇記

這是我國首次發射航天載人飛船,技術並不夠嫻熟,而在浩瀚的宇宙中,存在著太多的未知,也存在著太多的風險,即便真正發生什麼,國家也鞭長莫及無法救援。

可即便如此,楊利偉仍舊堅定的踏上航天飛船開啟航天夢,2003年10月15日,隨著神舟五號飛船順利進入太空,他和技術專家的壯舉,讓中國成為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強國。

為中國的航天技術在國際上贏得一席之地,可看似一帆風順的航天之旅,其實也有著背後不為人知的驚心動魄。

由於是首次登上太空,楊利偉在太空中逗留的時間並不長,而這也讓他成功與死神擦肩而過,而不是被永遠留在太空之中,成為一個悲壯的英雄。

在太空中,他曾聽到幾聲連續不斷的"敲門聲",這突然響起的聲音,令他詫異不已,不過卻因接收到總部的返航指令而來不及探索,只能帶著疑惑回到地球。

這陣詭異的"敲門聲",一度引得大眾腦洞大開,得出各種各樣的結論和猜測,甚至很多人認為是外星人的造訪,不過由於技術不夠發達,一度沒能找出真正的結論。

直到17年後,專家和學者通過不斷的研究和探索,才找出真正的答案,原來飛船在外太空,由於環境的改變,在氣溫和壓強的作用下,是飛船本身發生了形變,敲門聲則是飛船出現問題機身開始扭曲而發出的聲響。

若非返航及時,將給我國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而航天員更是無法在太空中獨善其身,畢竟歷史上的航天事故也有很多,不少航天員在太空中罹難,連屍體都無法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

如果楊利偉在收到指令後,並沒有立刻返航,那麼後果將不堪設想,如今想想都不由為他感到後怕,英雄背後是膽戰心驚,死裡逃生勇氣和魄力。

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而人的天職便是勇於探索真理!不因渺小和柔弱而放棄,堅持將是最終取勝的法寶!

相關焦點

  • 楊利偉在太空中聽到的「敲門聲」是什麼?17年答案揭曉,很驚險
    前蘇聯壓根就沒有登上過月球,並且當時冷戰正酣美國怎麼可能和死對頭前蘇聯共享探月技術?這一謠言也隨著我國的嫦娥衛星拍下最新月球背面的照片而最終不攻自破。 這件事情到現在也沒有一個結論,進而導致楊利偉2003在太空中聽到的那一陣詭異「敲門聲」的往事也被拔了出來,那麼真的有外星人存在嗎?
  • 楊利偉在太空聽到「敲門聲」,17年後謎題揭曉,幸虧當年返航及時
    02楊利偉的航天夢新中國成立後,中國人民迅速崛起,無論是科技,還是建築、軍事等,都在迎頭趕上,只是巨大的差距總需要更多的時間去追趕,而這一追便是40年,直到2003年,中國的第一艘載人航天飛船才發射成功,上面乘坐的便是我國航天第一人楊利偉。
  • 楊利偉在太空聽到「敲門」聲,是怎麼回事?多年後專家揭秘
    在中國古代就有嫦娥奔月的故事,美麗的嫦娥在吃了藥之後輕飄飄的飛向了月球,可見當時人們就已經有了對於月亮的美好嚮往。時間往後推移,到了十四世紀末,一位明朝的官吏萬戶想要飛上天空,當時社會上已經出現了火箭,於是萬戶坐在一把椅子上,周圍是捆綁住的火箭,他讓別人點燃了火箭,嗖的一下,萬戶直衝天空。
  • 楊利偉太空聽到神秘「敲窗」聲,17年後揭開真相,慶幸躲了過去
    2003年神舟5號的發射成功,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3個載人航天成功的國家。楊利偉是本次的功臣,也是我國航天的第一人,是一名當之無愧的英雄。楊利偉進入太空聽到莫名其妙的「敲窗」聲音,後來是如何解釋的?楊利偉從小出生生活在海邊,海洋的廣闊讓他無數次幻想,幻想自己也可以向海鷗一樣,向著藍天飛翔。為了能夠成為太空人。他去了空軍學院,參加了預選航天員,經過5年零6個月的訓練,楊利偉獲得了綜合成績第一2003年在很多人的注視下,乘坐「神舟5號」進入太空,抱著整個中國的夢想,飛向神秘的星空。地面上的每個人都盯著屏幕。
  • 楊利偉在太空聽到神秘「敲窗」聲,16年後得知真相:萬幸撿回一命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升空,這是中國航空史上首次載人航空飛行,航天員楊利偉成為中國「飛天第一人」。「神舟五號」載人工程的成功,對中國人來說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件。然而,中國首次載人航天任務背後有很多不為人知的故事。
  • 楊利偉在太空聽到「敲門聲」,還帶著手槍,落地後才知道有多危險
    二、楊利偉的經歷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帶著所有人的祝福,正式飛向太空,開啟了屬於我們,也是全人類的又一次宇宙之旅。作為訓練有素的資深航天員,楊利偉開始在宇宙中完成一系列動作和指示。任務非常圓滿的完成後,身處狹小太空艙的楊利偉,卻突然聽到「叮」的一聲,緊接著又連續響了幾次,很像有人「敲門」,難道是外星人?可以想像,寒冷孤寂的真空中出現這樣的聲音有多恐怖。
  • 2003年楊利偉登上太空,為什麼帶一把手槍,他要打外星人嗎?
    清朝末期的歷史讓國人明白了一個道理「落後就要挨打」,自新中國成立來,我們用了71年時間的不懈努力,終於成功屹立在世界科技強國之列,2003年10月15日9點是國人驕傲且難忘的一刻,楊利偉代表中國人乘坐神州五號首次踏入太空,飛行1350小時後安全回歸,成為了全國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
  • 楊利偉在太空聽到「敲窗」聲,17年後揭開真相,慶幸當年安全回來
    在航空領域人才的不懈的努力下,這個夢想實現了,甚至太空人還能飛上太空,以偉大的行為,證明了人類科技力量的進步。奇特的「敲窗聲」作為我國首位登上太空的人,楊利偉以自己的努力,與出色的表現,讓人們記住了他,也代表著我國在探索宇宙上跨出了文明的一步。
  • 楊利偉在太空被「敲窗」?17年後謎底揭曉,幸好回來得早
    2003年10月15日9時,航天英雄楊利偉乘坐著由長江2號F火箭運載的神舟5號首次進入了太空,實現了中國多年來的「飛天夢想」,他在太空中探索到了古人未知的奧秘。2003年10月15日9時,雖然我國已經達成了登月夢想,但由於航天技術尚未成熟,再加上浩瀚的宇宙中潛藏著諸多未知危險,所以楊利偉在太空中並沒有停留太長時間,2003年10月16日5時35分接到返航指令後,便立刻回到地球了。
  • 楊利偉在太空聽到「敲窗」聲?17年後揭曉真相,慶幸飛船未留太久
    楊利偉在宇宙中聽到非常神秘的"敲窗"聲嗎?17年後,真相揭開,慶幸他回來得早,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先來看看楊利偉的生平。他的家裡距離大海非常的近,小時候,他沒事就來到海邊遊玩。他對很多事情都非常的好奇。或許是命運中冥冥的安排,讓他和天空有了一生的緣分。
  • 太空人楊利偉在太空聽到「敲窗」聲,17年後終查明,真慶幸沒出事
    我們國家第一位進入太空的航天員是楊利偉少將。他說在飛行期間他總能聽見砰砰的敲窗戶聲,16年後專家解釋說幸虧安全回來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遨遊太空除了需要強大的技術支撐外,還需要培養特殊的人才,不是什麼人都能進入太空。
  • 為國爭光的楊利偉,曾聽到太空有敲窗聲,背後真相是什麼?
    為國爭光的楊利偉,曾聽到太空有敲窗聲,背後真相是什麼?小時候,當老師詢問我們有什麼夢想,很多小夥伴都會異口同聲的說,長大之後想當太空人。太空人是一項偉大的職業,它比我們想像中的複雜多了。自科技水平有了跨越式的進步後,我國的載人航天事業也開始起步了,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速度極快,2003年神舟5號的發射成功,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3個載人航天成功的國家。楊利偉是本次的功臣,也是我國航天的第一人,是一名當之無愧的英雄。
  • 楊利偉在太空曾聽到敲窗聲?多年後真相揭開,慶幸回來得早
    2021-01-05 15:19:07 來源: 史之歷史事 舉報   2003
  • 宇宙中的4種「怪異聲音」,楊利偉也曾聽到!是誰傳來的?
    在我們看來宇宙是神秘莫測的,即使有很多太空人都進入過太空,但太空的環境畢竟是未知的,他們或許在太空中會遭遇不同反響的經歷。在宇宙中就曾出現過4種恐怖的聲音,就連我國的太空人楊利偉夜也曾聽到過。「敲門聲」楊利偉所聽到的這個恐怖的聲音,便是來自宇宙的「敲門聲」。
  • 細思極恐的回憶,楊利偉在太空聽到「敲窗」聲怎麼回事?打破局限
    在這種好奇心的驅使下,人類掌握了踏入太空的技術。隨著第一枚載人火箭進入太空,蘇聯太空人加加林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之後,經過不懈努力,中國也掌握了載人航天技術,楊利偉成為中國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然而,回到地球多年後,楊利偉曾經說過,他聽到有人在太空敲窗戶。這件事讓大家好奇,開始揣測。但10年後,專家們終於發現了真相,謎團也終於解開了。
  • 楊利偉當年進太空,為何一定要隨身攜帶手槍?情況遠比想像更危險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時間9點,我國首位太空人楊利偉乘坐神舟5號飛船進入太空,這是我國首次載人飛船進入太空。零幾年的時候,科研條件、科研技術都不如現在發展得好,何況我們又是第一次踏上太空,在許多方面,我們充滿了疑問,當時也沒有什麼可借鑑的東西,因此,面對許多困難,我們只能自己鑽研,自己扛。
  • 楊利偉當年進入太空,為何一定要攜帶手槍?情況遠比想像中更危險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時間9點,我國第一位太空人楊利偉搭乘神舟五號飛船進入太空,這也是我國第一次有載人飛船進入太空。當然,關於安全方面的問題,百姓能夠想到的,在升空之前,航天工作小組、航天專家們也都早就有所預料。無論是火箭、飛船還是降落的環境上,負責相關工作的工作人員都力爭做到萬無一失。值得一提的是,專家們還特意給楊利偉配備了一把槍枝。這時人們就不禁發問,為什麼要給太空人配上槍枝呢?
  • 為什麼楊利偉上太空要帶槍?蘇聯航天員的教訓,全世界引以為戒
    新中國成立之後,國人對於天的探索愈發強烈,1970年,我國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1999年,無人飛船發射成功;2003年,載人飛船進入太空,中國對於天的探索和渴望終於有一天得以實現。    尤其是隨著其他國家的太空人陸陸續續的登上太空,我們國家也不甘示弱,一直在不斷的研究探索,  從無人飛船到載人飛船,直到2003年,中國的太空探索才終於取得成功,  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也終於取得裡程碑式的勝利
  • 楊利偉返回地球,為啥17年都再不上天?太空後遺症對他影響很大
    2003年,當我國第一艘載人航天飛船成功降落時,整個國家沸騰了!而作為中國飛天第一人的楊利偉無疑也成為了整個國家的英雄,那為什麼自此之後他又再也沒有去過太空呢?驚險的旅程載人飛船和無人飛船在技術上其實是一個巨大的分水嶺,很多國家歷經十幾年或者幾十年都很難突破這一難關,而我國從1995年開始啟動載人飛船計劃,到2003年便成功,其中無數科學家和飛行員所付出的努力和貢獻是十分巨大的。而作為中國進入太空第一人的楊利偉也成為民族英雄,但他又為何在這之後再也沒有上天呢?這其實與那次的飛行經歷有著很大的關係。
  • 神舟五號搭載楊利偉,他聽到「敲窗」聲是什麼?飛船上還有哪些東西
    "神舟"五號是我國的第1艘載人飛船,乘有1名航天員:楊利偉,在軌道運行了1天。整個飛行期間為航天員提供了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條件,同時將航天員的生理數據、電視圖像發送地面,並確保航天員安全返回。此次飛行標誌著中國成為第三個有能力獨自將人送上太空的國家,打破了由美國和前蘇聯(俄羅斯)在載人航天領域的獨霸局面,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