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的作家有三寶,路遙、陳忠實、賈平凹。
路遙自然不必多說,他的《人生》是陪伴我成長的一本書,而《平凡的世界》更是史詩一般的小說。
賈平凹的作品更是令人驚嘆,《廢都》一出,捨我其誰,新書《暫坐》也正在大賣。
而陳忠實在五十歲前,似乎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作品,比起路遙來,他真是自嘆不如,儘管路遙短命,但是他45歲寫完了《平凡的世界》,火的不得了,雖然人已故去,令人十分惋惜。
陳忠實壓力很大,都是陝西的作家,憑什麼我就不能獲個大獎,憑什麼我50歲前就不能一飛沖天?
他在和朋友交談的時候,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到了50歲還寫不出一部死了可以墊在棺材裡當枕頭的書,這輩子算白活了!
為了能潛心創作,陳忠實放下了所有,辭掉了區委副書記的職務,帶著妻子來到了白鹿原,隱居在一個農家小院裡。
他這是下了多大的決心啊!連官都不當了,如果這次還寫不出驚世駭俗的作品來,那可真是丟了夫人又折兵啊!
也許白鹿原是他的福地,在這塊土地上,他看透了百年滄桑,看到了歷史的車輪滾滾而行。
尤其是在這裡,他通過和當地人深入接觸,對白鹿原這塊土地的了解,達到了入木三分的地步。這裡有著民族的秘史,有著玄而又玄的民間故事。
在這裡呆了一段時間之後,陳忠實的腦海裡已經有了大概的輪廓,於是,娶了七房太太的白嘉軒,一生悲慘的田小娥,古怪精靈的白靈,超然於世的朱先生,全部躍然紙上。
這些人物的誕生,不是憑空捏造的,她們來源於生活,卻是高於生活,在陳忠實的藝術加工下,成了《白鹿原》一書當中的主角兒。
陳忠實果然老老實實的按照他的思想邏輯,如實的將這些人物寫在了書中,但因為對田小娥的描寫太過於真實,太過於大膽,導致差點就和國內文學最高獎項茅盾文學獎失之交臂。
成稿之後,陳忠實又經過多次修改,直到自己認為完全沒有瑕疵之後,這才給編輯部打電話,要求過來取稿。
憑著陳忠實這三個字,就是一個金字招牌,雖然,他沒有路遙出名,沒有賈平凹影響大,但是,他也是陝西鼎鼎大名的作家。
他在等待中煎熬,他天天坐臥不安,作為陝西文壇三駕馬車之一的他,從來都沒有這麼焦慮過,他擔心,他害怕,擔心的是這部作品能不能通過審核,害怕的是,他立下的誓言,要在50歲前弄出一部墊館之作,這是他最後的希望,一旦成功,自己也許就能實現願望,如果失敗,還有重來一次的機會嗎?
這次他確實是付出了太多太多。
其實,他的擔心完全是多餘的,當時他打電話的《當代》編輯部,對於他的手稿十分重視,立刻派了兩位資深的編輯過來取稿。
還記得當時陳忠實將自己的手稿交到編輯手中的時候,眼裡儘是渴望的目光,這是他最後的希望了。
陳忠實等待的過程中,他心急如焚,可是他卻不知道,這部作品已經引起了方方面面的重視,甚至像一顆炸彈引爆了文壇。
陳忠實終於得到了確切的回覆,這本書可以出版,這令陳忠實十分的激動,但是接下來,又是一盆冷水澆了下來。
因為出版可以,但不能宣傳,上面沒有下令,只能悄悄地出版,而且這部作品也無法獲得文壇大獎。
這讓陳忠實很鬱悶,自己這麼辛苦創作的作品,不就是為了獲獎嗎?不就是想在自己50歲前,給自己掙得一份可以炫耀的榮譽嗎?
可是,為什麼不能宣傳,也不能獲獎呢?
當時,有位編輯告訴陳忠實:「書好,也非常受讀者歡迎,但是,尺度太大,不能獲獎!」
陳忠實不明就裡,想要細問,編輯告訴他,上面有位影響力極大的領導說過,你這本書好是好,但是畫風不正啊!尤其是娶了七房太太的白嘉軒,和那放蕩的田小娥,這兩人的描寫太過於露骨,這有傷風化啊!成何體統?這更不能搬上螢屏,少兒不宜啊!
白嘉軒娶了七個老婆的事情,在白鹿原的前三章寫的很透徹,這個男人的命運也挺悲哀的,娶一個,死一個,而且,讓女人死去的原因很尷尬,是男人不能說的秘密。
這樣的開篇給人無限遐想,雖然很吸引人繼續看下去,但這樣低俗的開頭,對於文章又有何意義?
而且,隨著故事的展開,田小娥的悲劇人生也逐漸的呈現出來,她被利用,被佔有,被凌辱,被殘害,被築塔鎮壓,她的命運簡直就是女人的屈辱史。這是對女性的貶低,更是對人性的迫害。
儘管陳忠實用12個字概括田小娥的一生:生的痛苦,活的痛苦,死的痛苦。但這又有何意義呢?
太多直白的描寫,將這個女人的痛苦無限放大,各種各樣的男人都想佔她的便宜,都想從她的身上撈到自己需要的東西,是圖色,還是圖什麼?
各種屈辱佔據了田小娥的人生,她活著真是悲慘,沒有人會憐惜她,她雖然貌美如花,神態妖嬈,但也要嫁給七八十歲的舉人做妾,兒文化人的玩法更是新奇,根本沒有把她當人看,她只不過是被利用的工具而已。尤其是讓她泡棗的橋段,簡直令人髮指。
這真是活不如狗,紅顏薄命啊!
她想反抗,想逃離,但最終逃過不命運的枷鎖,哪怕她逃到了白鹿原,也遭受著非人的待遇,這就是命啊!
也許是因為愛,讓她遇到了黑娃,但是最後還是以悲劇收場,這個女人的命運,牽動著很多人的心。
有人說關于田小娥的描寫完全多餘,她的出現給整部作品蒙羞,若是把這個人物改一改,也許還能獲獎。
但陳忠實不這麼認為,田小娥是書中的關鍵人物,抹去了她就不是白鹿原了。
雙方堅持不下,最後各退一步,田小娥可以保留,但一些細節描寫必須刪除掉。
陳忠實妥協了,他為了獲獎,已經等了好多年了,所以,他不得不聽話。
經過修改的《白鹿原》終於獲茅盾文學獎,而且,喜訊一個接著一個,《白鹿原》被教育部列入「大學生必讀」系列,已發行逾160萬冊,被改編成秦腔、話劇、舞劇、電影等多種藝術形式。
據「2006第一屆中國作家富豪榜」,陳忠實有455萬元的版稅收入。
他終於了無遺憾,一書成名,2016年4月,陳忠實因病在西安西京醫院去世。臨走之前,陳忠實還帶著笑容,因為他已經完成了他的使命,他走了,《白鹿原》留了下來,成為不朽之作。
這本《白鹿原》就是他的心血,他的寶貝,他的一切。
這部作品深受好評,搜狐網評說:『』由作品的深度和小說的技巧來看,《白鹿原》肯定是大陸當代最好的小說之一,比之那些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小說並不遜色。」這樣的讚譽陳忠實擔得起,也算客觀。但是我希望有更深入的研究,尊重他的作品,而非泛泛談論他的偉大。
當然,很多人很好奇,完整版的《白鹿原》到底是什麼樣子?而刪除之後的《白鹿原》對於讀者的體驗有哪些影響?
其實,這些細節的刪除,雖然可以讓作品獲獎,但也讓作品少了一些味道,甚至有些地方讀起來有些不連貫,有些詞不達意,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有些細節描寫是承上啟下的,少了這些關鍵的細節,就會讓很多讀者雲裡霧裡,看不通透。
其實,整本《白鹿原》中有兩個關鍵人物,一個是娶了七個老婆的白嘉軒,他搖身一變成了禮教的代表人物,而另一個是以性為武器破壞傳統的田小娥。
一個是頂天立地的男人,一個是命運悲慘的女人,兩人的人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就是封建禮教下的悲哀,也是人性的悲哀。
其實,這本書的作者陳忠實在刪除部分細節之後,也很遺憾的表示,未刪減版的《白鹿原》可讀性和價值更勝一籌,因為關於」性「的描寫,不僅僅是吸引讀者的手段,更是一種文學手法,是與時代精神和歷史文化高度契合的產物,少了這些東西,就好像做菜裡少放了鹽巴和味素,缺少了很多的味道。
這部《白鹿原》的確是當代文學當中的扛鼎之作,搬上螢屏之後,更是好評如潮,但是從螢屏上,我們看不到文字中的細節描寫,也體會不到那種人性的複雜和心理的糾結,更感受不到史詩一般的敘述和描繪,這部陳忠實的墊館之作,更是中華文學史上的精華。
真心希望這部好作品不被埋沒,也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這本無刪減版的《白鹿原》。而且,這本書價格也非常實惠,只要點擊下面連結,你就可以擁有!
我是專注感情生活,每天分享不一樣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