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兵日,印度大亂!

2021-02-06 龍的傳人 漢化世界2

來源丨文子稻(wenzidao666)

作者丨子稻

1月26日,印度國慶日,首都新德裡街頭大亂。

一邊是正在舉行的盛大閱兵式。

一邊是成千上萬印度農民的拖拉機開進新德裡進行示威遊行。

印度ANI電視臺報導,來自印度北方邦、旁遮普邦及哈裡亞納邦等多個地區的幾十萬農民衝破警方設置的路障,湧入新德裡,同警察爆發肢體衝突。

示威活動越來越暴力。

警方為了驅散人群,向抗議的農民發射催淚彈。

憤怒的威者開始破壞市內公交車、襲擊警方、打砸警車。

視頻來源:海客新聞

還有憤怒的農民則駕駛著拖拉機衝撞警察。

視頻來源:青蜂俠

還有抗議者衝進位於新德裡的世界文化遺產——莫臥兒帝國皇宮德裡紅堡。

他們揮舞著旗幟,爬上皇宮城牆,將自己的旗幟插上紅堡的圓頂。

是什麼激起印度農民的憤怒?

是印度總理莫迪在2020年9月推出的農業改革法案。

莫迪要打破印度一直實施的「最低保證價格」(MSP)政策。

新法律規定,農民可以自由地將其農產品出售到任何地方,包括向大型企業出售,而不是僅僅以「最低保證價格」出售。

但是,在印度農民看來,一旦失去「保證價格」,他們將會遭受大資本的剝削。因為農民在市場上根本沒有議價能力。

這一點,看看我國的糧食最低收購價格就明白了。

穀賤傷農的道理,中國人自古就明白。

現在,新的農業改革法案讓印度農民失去了「保證價格」,所以,他們認為,新法案必將損害自己的利益,很多農民會破產、失去土地。抗議農民領袖蘇克德夫·辛格(Sukhdev Singh)批評稱:「本屆印度政府不關心農民,它正在試圖幫助大公司摧毀我們」。在2020年11月28號的抗議活動中,印度農民在新德裡與哈裡亞納邦交界處集會時,焚燒莫迪塑像,並高喊「打倒莫迪」。還有示威者打出印度共產黨農民陣線(AIKS)的紅色大旗。目前,在這場激烈的「印度農民起義」中已經出現了傷亡。受新冠疫情、旱災和蟲災等的影響,印度的自耕農正在遭遇史無前例的土地兼併危機。你沒看錯,中國歷史上影響封建王朝根基穩定的土地兼併問題,正在影響當今的印度。據美國《外交政策》雜誌文章顯示,印度13.5億人口中有一半從事農業,農業對印度2.7萬億美元GDP的貢獻接近15%。由於歉收、乾旱和不斷增長的債務,印度很多農民不得不賣掉土地。據印度內政部國家犯罪檔案局(NCRB)公布的數據,印度在2013年共有11744名農民自殺,比2012年的13754名略有下降,大多數案件都與負債有關。如果你覺得這個數字觸目驚心,其實,在印度金奈亞洲新聞學院的納加拉傑教授看來,這還是印度政府篡改數據結果。作為印度的經濟學家,以及長期研究印度農民自殺問題的專家,納加拉傑教授認為,印度農民自殺的數據要比政府公布的嚴重的多。事實上,莫迪的農業改革法案,的確是想藉助大資本兼併土地,進行土地改革。這一點,作為印度昔日的宗主國--英國歷史上就幹過血腥的圈地運動。但是,作為現代社會,莫迪政府如果不顧農民的死活,強行推進新農業法,肯定會遭到農民的強烈反抗。印度農民、農村問題的根本癥結就在於沒有進過過徹底的土地革命。現在,一方面農民視土地為生存根本,另一方面,需要土地建廠的印度政府又不能為失去土地的農民提供更多保障。最後,被資本擠壓失去土地的農民只能流落大城市的街頭,稍微好一點的,或能「幸運」的住進貧民窟。據《印度快報》報導,1月19日清晨,在印度總理莫迪的家鄉古吉拉特邦蘇拉特區,睡在人行道上的15名印度民工,被路過的卡車碾壓致死!這些人在印度稱之為流民,因為付不起房租,只能露宿街頭。這種結果,對於農民來說根本不是幸福的選擇,而是地獄。要知道,印度剛剛公布的一項調查,新德裡超過一半的市民都感染過新冠病毒!在文子稻前天的文章《印度,讓人倒吸一口涼氣!》中,據《今日印度》報導,印度首都新德裡在1月份進行的第五輪新冠病毒血清抗體檢測顯示:有60%的被檢人群的血清抗體為陽性!因為,這意味著偌大一個新德裡已經超過一半人口感染了新冠病毒。大家看上面的視頻,示威的印度農民幾乎都沒帶口罩,他們在新德裡街頭狂飆,更加速了疫情的傳播。印度已經有多位部長級人物感染新冠病毒,而鐵道部國務部長蘇雷希·安加迪(Suresh Angadi)已經在去年9月23日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政府高層尚且如此,無人管,沒人問的印度底層民眾的處境可想而知。依照印度這次的檢測結果,新德裡已經感染60%的話,意味著,僅僅在印度首都就至少有1500萬人已經感染過新冠病毒。(新德裡人口2500萬)因為,印度現在的數據就是嚴格依照「不檢測、不治療、不統計」三不原則,人為「製造」出來的。依照印度當下的醫療條件和政府的漠不關心,印度疫情的實際感染人數和死亡人數絕對是一個可怕的數據。如果按照新德裡的調查數據,在打個對摺30%的話,印度感染人數也要在4億以上。據美國著名人口統計學家金斯利·戴維斯後來根據印度歷年人口普查數據估算,大流感期間印度至少有2000多萬人喪生。翻閱印度衛生專員的1918年度報告,裡面有許多讓人毛骨悚然的描述,比如印度當時所有的江河都被屍體堵塞了。更可怕的是,英國出現的新冠變種病毒不僅在傳播速度上提高了70%,更恐怖的是還在致死率上提高了30%!目前,整個新冠疫情的死亡率已經遠遠高於西班牙流感,所以,印度未來恐怕會有大麻煩。而且作為政治強人,對待農民的暴力抗議,莫迪肯定不會妥協。

當時,為了競選連任,推出過製造民族對立的「排穆」法案。一邊要對農民強硬,一邊要掩蓋疫情真相,唯一的辦法就是對外轉嫁國內危機。
而最好的辦法就是把中國樹立成敵人,通過對中國的強硬,換取國內的支持。雖然,解放軍20多人受傷的消息是假,但是,中印兩軍雙方在邊境錫金段的納庫拉地區發生衝突是真。只不過現場的衝突可能規模不大,但是不妨礙印媒藉機誇大其詞,煽動民族主義情緒。同時,為了顯示對中國的強硬,莫迪政府再一次打起了中國手機APP的主意。
據印媒體1月26號報到,印度電子和信息技術部已發布最新通知,將在今年6月永久禁止59款中國手機應用程式,包括TikTok(抖音海外版)、百度、Wechat(微信)和UC瀏覽器等。印度政府這個舉動,無論是對印度網民,還是中國公司來說,都算是黑到家了。因為中國的網際網路應用平臺同樣在造福印度的網民。沒有中國的手機應用程式,印度網民很難找到替代者。造成了印度很多公司倒閉,員工失業,大量依靠網際網路平臺做生意的人陷入困頓。早在2020年,當時印度政府宣布的是臨時禁止,這一次,乾脆變成了永久禁止。要知道,在去年疫情乍現之時,印度政府不僅出動黑客攻擊我國的醫療系統,危害我國抗疫事業。甚至還妄想聯合其他國家向中國索賠20萬億美元。
當時,印度甚至已經做好了承接從中國轉移出來的製造業產能的準備。沒想到的是,中國卻率先控制住了疫情,而在一旁看笑話的印度和西方國家卻疫情失控。對印度來說,當下最重要的是吸引外資,發展經濟,但是,莫迪卻為了煽動國內民族情緒以及向新上任的美國總統白登納投名狀,不惜把中國企業拒之門外。而中國不僅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2020年,還是全球最大的外資流入國。

孰輕孰重,看起來,莫迪根本拎不清。

現在,疫情和經濟雙重壓力下啊,莫迪究竟是要「攘外必先安內」,還是想通過「攘外來安內」?在文子稻看來,作為一個民族主義者莫迪恐怕會選擇後者。

印度繼承英殖民思想之後,對周邊領土極其貪婪,幾十年來醉心於蠶食周邊領土,卻空守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人口優勢,難以轉化為發展紅利。

正是印度人格局上的狹隘,讓這個區域性大國,永遠也難以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大國!

但是,自負的印度人又不甘寂寞,縱觀印度歷史,這個國家有一個特點:每當中國有難,印必搗亂;每當印度有難,必在邊境搗亂。

所以,印度就像眼鏡蛇一樣,只要不打死,它永遠就在你身邊,隨時都可能對你發起突然襲擊!

所以,對印度,和平從來不是談出來。

一定要放下幻想,準備鬥爭!

作者簡介:文子稻,前報社媒體人,每日解讀財經熱點、國際風雲。文章視角刁鑽,文筆犀利,剖析真相。作者微信公眾號:文子稻(ID:wenzidao666)









相關焦點

  • 印度一年一度的閱兵遭抵制,印議員:英國首相都不來了,頂著疫情閱給...
    【環球網軍事頻道】據《印度時報》報導,印度「共和國日」閱兵臨近,受邀出席慶祝活動的英國首相詹森1月5日早些時候宣布取消原定的訪印行程。隨後多名印度議員表態,既然英國首相不來了,疫情之下人員聚集也不合時宜,建議政府直接取消慶祝活動。
  • 印度共和國日閱兵即將到來 新德裡士兵進行彩排準備
    印度共和國日閱兵即將到來 新德裡士兵進行彩排準備 2021-01-12 18:04:13來自:海外網評論全屏下載 1/4
  • 印度男子發明摩天輪摩託 網友:閱兵又有新表演了
    看過印度閱兵的同學,一定會對堪比雜技的摩託車表演印象深刻。而在印度民間對摩託車改造的痴迷,同樣讓人稱奇。近日,一則印度男子發明摩天輪摩託的視頻登上微博熱搜,視頻中,印度男子將摩託車改造發揮到極致。不僅兩輪變四輪,還額外增加了方向盤,十分拉風。
  • 別人閱兵都是威武霸氣,為何印度不一樣,每次閱兵都要表演雜技
    201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的閱兵式,先進的軍備、英姿颯爽的軍人們,各自從廣場前緩緩經過,回顧我國以前的艱難歲月,不禁讓人百感交集。閱兵式,是對武裝力量進行檢閱的儀式,它不僅展示了各國部隊的建設成就,而且可以振軍威、鼓士氣。
  • 印議員建議取消共和國日閱兵:疫情下不宜聚眾,英首相都不來了
    莫迪與詹森(印媒資料圖) 海外網1月6日電 綜合《印度時報》《印度自由新聞報》報導,印度共和國日閱兵臨近,受邀出席慶祝活動的英國首相詹森5日宣布取消原定的訪印行程印度國會議員沙希·塔魯爾(Shashi Tharoor)5日表示,鑑於英首相取消的訪印行程,共和國日的慶祝活動沒有主要嘉賓,政府應該取消活動,而且在疫情期間舉行遊行活動對民眾是「不負責任的」。
  • 喜事變喪事,印度閱兵彩排成聚集性感染,印度這顆雷什麼時候炸
    印度這個國家,一貫喜歡好大喜功,本事沒有,吹起牛來倒是全球知名。「桑事喜辦」更是出了名,前線打不過?沒關係!拍部電影就好,在電影裡虎軀一震,敵人就紛紛投降。而最近,印度意外地出現了一起喜事變喪事的事故。
  • 5月9日的勝利日閱兵:俄羅斯將如何給世界帶來驚喜?
    蘇-25在為紀念偉大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的勝利日閱兵式排練 5月4日,星期一,在莫斯科舉行了一次彩排,慶祝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 當然並非所有戰機都要飛過紅場,5月9日早上,150架戰機將飛過紅場。
  • 印度3天內2次挑釁試圖開戰,專家:莫迪一旦撤兵,國內必將大亂
    本期精彩:印度三番五次挑釁試圖開戰,物資緊缺不敢撤兵,一旦撤兵國內必將大亂 最近,印度面臨比冬季來臨還要嚴重的問題,有聲音稱,印度在邊境地區三番五次的挑釁鄰國原因有二,其一,就是想侵佔爭議領土,其二,是想通過戰爭緩解國內矛盾。
  • 不要低估了印度!印度大閱兵最耀眼的明星曾被其矢口否認
    一直以來,印度的軍工水平一直是坊間談論的笑話,甚至一度成為粗製濫造的代名詞。與之相比,印度國內的大閱兵似乎更具有喜劇元素,令人匪夷所思的摩託車表演一直是很多人茶餘飯後的談資。就在當地時間1月26號,也就是印度建國以來第71個「共和國日」當天,印度首都新德裡舉行了盛大規模的閱兵式,在本年度的閱兵式中,除了一如既往的摩託車表演,還包括採購自美國的支奴幹運輸直升機、阿帕奇武裝直升機,不過最吸引人眼球的明星產品莫過於印度成功進行反衛星試驗令印度人信心大振的PDV-MK-II型攔截彈。
  • 5月9日的勝日閱兵:俄羅斯將如何給世界帶來驚喜?
    蘇-25在為紀念偉大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的勝利日閱兵式排練  5月4日,星期一,在莫斯科舉行了一次彩排,慶祝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  當然並非所有戰機都要飛過紅場,5月9日早上,150架戰機將飛過紅場。
  • 俄羅斯閱兵中國方隊
    當日,5月9日勝利日 閱兵夜間彩排在 俄羅斯首都莫斯科紅場舉行。 山東濟南上演千...月05日 07:575月4日,5月9日勝利日 閱兵夜間彩排在 俄羅斯首都莫斯科紅場舉行。...5月4日,在 俄羅斯首都莫斯科, 中國方陣參加彩排。當日,5月9日勝利日 閱兵夜間彩排在 俄羅斯首都莫斯科...
  • 俄羅斯勝利日閱兵——照舊
    回溯事件脈絡,俄羅斯人把勝利日閱兵當成「神聖宗教」,4月1日俄軍T-34坦克都還在莫斯科郊外閱兵村搞隊形合練,此時疫情已經起來了,可俄羅斯無論政府還是民間都努力不讓疫情衝擊5·9閱兵。然而形勢比人強,莫斯科防疫形勢在4月底達到高峰,連總理米舒斯京也被感染,依照公衛專家的估算,紅場閱兵如按原計劃實施,受閱軍人1.4萬,群眾遊行30萬,這就很嚴峻了。
  • 中國儀仗隊紅場閱兵帥氣吸睛
    扯遠了,說回這次的俄羅斯紅場閱兵。今年的紅場閱兵是歷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參加的士兵就有1萬4千人,比十年前的60周年閱兵多了一半。而且今年閱兵不只在紅場有,俄羅斯全國上下28個城市都會舉行閱兵,70多個城市都有慶祝活動。我就關心一個問題,你們放假放幾天?
  • 各國大閱兵,比比正步哪家強
    2009年國慶閱兵前,士兵在閱兵村進行嚴格的訓練。2012年5月9日,俄羅斯莫斯科,紅場舉行閱兵式紀念戰勝納粹德國67周年,分列行進時,士兵持槍,頭部高昂看向右側。2014年5月5日,俄羅斯聖彼得堡,俄羅斯軍隊在正式閱兵前彩排訓練。 東方IC 圖
  • 紅場閱兵,中印防長、兩國三軍儀仗隊都來了
    撰文 | 薛離 董鑫北京時間6月24日15時,俄羅斯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閱兵在莫斯科紅場舉行。幾乎是在閱兵開始的同時,國防部新聞局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發布消息,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魏鳳和赴俄羅斯出席紀念蘇聯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閱兵活動。與此同時,印度國防部長拉傑納特·辛格也在俄羅斯出席24日的閱兵活動。
  • 俄總統強調捍衛二戰歷史 俄羅斯舉行勝利日大閱兵
    紀念偉大衛國戰爭勝利的大閱兵24日在莫斯科舉行。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蓋·紹伊古(Sergey Shoygu)大將為閱兵首長,陸軍總司令奧列格·薩柳科夫(Oleg Saluykov)大將為閱兵總指揮。紹伊古和薩柳科夫乘坐最新式俄產敞篷車「奧魯斯」(Aurus)巡視了受閱隊伍。
  • 閱兵儀式開始,中印防長亮相莫斯科紅場,剛好坐下來談一談?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在6月24號報導,在這次勝利日紅場閱兵中,我國的三軍儀仗隊將受邀參與,參與這次活動的我軍人員,平均年齡僅僅只有20歲,這也是我國新一代軍人首次亮相莫斯科,也是時隔5年,中國軍人再次參加勝利日閱兵活動。
  • 9月3號閱兵節目單早知道(閱兵時間+閱兵規定+閱兵亮點)
    【聯合軍樂團為閱兵重新編配樂曲首次有女性參加】此次閱兵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15次抽組聯合軍樂團,首次有部分女演奏員參加,據介紹,聯合軍樂團主要擔負紀念大會開始前合唱伴奏和閱兵全過程的音樂演奏任務,在紀念大會上共演奏30首樂曲。演奏精準對於確保閱兵方隊步伐整齊、銜接緊密意義重大。
  • 跨過凱旋—門的高盧雄雞 法國閱兵側記
    而一年一度的國慶閱兵已成為法國展示大國形象的最佳窗口。 為紀念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打開了法國大革命的大門,1880年的6月,法國議會正式通過法令,將這一天定為法國國慶日,並於每年7月14日舉辦盛大的閱兵式。 法國閱兵的標誌地—凱旋門 凱旋門,位於巴黎12條大道的匯集點。
  • 高踢腿、扛斧頭、萌犬助陣,一文看遍全球閱兵儀式-虎嗅網
    在冬宮廣場舉行的勝利日閱兵儀式上,人群裡一名海軍軍校的學生忍不住打了個哈欠。莫斯科阿拉比諾靶場的閱兵隊伍整齊劃一,慶祝勝利日。攝影師:Narinder Nan在印度,閱兵更像一場戶外演出和武器展覽,可謂別具一格。民眾可以買票觀賞,而最大的特色,莫過於摩託車特技隊的表演。倒立騎行、多人騎行、鑽火圈等等,這些開掛表演出神入化足以驚呆雜技隊。雜技表演等屬於印度國慶閱兵中花車巡遊部分,類似於中國國慶閱兵結束後的遊行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