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投資報
作者:劉柯
貴州茅臺股價再創歷史新高,其背景是高端醬香白酒因為元旦春節即將到來而銷售火爆甚至一瓶難求,平均漲價10%。受此鼓舞,貴州茅臺股價上破1866元,市值突破2.3萬億元,讓為信仰買入茅臺的投資者樂開了懷。
無獨有偶,因為產品漲價催生相關上市公司股價上漲的邏輯已經在股市蔓延開來,從化工產品到煤炭,從紙張到白酒,從豬肉到蔬菜,只要一沾「漲價」二字,股價便一飛沖天。這裡面的邏輯很容易理解,產品漲價則企業效益增加,營收和利潤雙增,所以股價便「打提前量」。比如今年以來歷經了7次漲價的鈦白粉,龍頭公司龍蟒佰利成為牛股,即便從最新的漲價周期11月開始算起,一個月漲幅也高達30%左右;再如可能受益今年冷冬的煤炭板塊,最近也是牛股頻出,鄭州煤電從11月中旬開始到現在,最高漲幅翻番;白酒就更不用說了,在雙節漲價預期下,不僅高端醬香白酒股上漲,高端濃香白酒股也在漲,中低端濃香白酒也不甘落後,牛得一塌糊塗。
但市場似乎忽略了一個更有潛力的漲價板塊,那就是半導體晶片產業,因為最近通用晶片、車用晶片和半導體晶圓漲價也很厲害。從中長期角度看,這波上漲還不是季節性的,比起化工產品、煤炭、白酒等因為環保和季節性因素短期上漲而言,晶片、半導體晶圓的價格上漲是因為實質性需求的增加,屬於中長期支撐的價格上漲,而且很多電子產品是從歷史性的大底向上反彈,空間非常大。舉一個例子,最近以8英寸為主的晶圓產品全線短缺,薩瑞電子、恩智浦等紛紛發出漲價函,而且還需要籤訂一年不可撤銷的合同,為什麼?照理說大家都在談臺積電的12英寸先進位程晶片的美好前景,怎麼會是成熟技術製程的8英寸晶圓短缺?道理很簡單,大家都在擴產12英寸先進位程,8英寸晶圓線很多年都沒有擴產了,一旦遭遇物聯網通用晶片需求端擴容,產能完全跟不上也很正常,畢竟像汽車電子晶片這樣的產品根本不需要12英寸5納米的技術。
這種晶片的短缺會有什麼影響呢?網絡風傳大眾汽車12月將會因為汽車電子晶片的短缺而停產,因為每輛汽車都必須有電子穩定程序系統(ESP)和電子控制單元(ECU)等模塊,而這些模塊的生產巨頭大陸集團、博世集團相繼發出預警,由於全球範圍的汽車晶片的短缺,可能會影響汽車生產,相關影響可能持續6-9個月左右。雖然是不是全面停產尚不得而知,但受影響是肯定的,而且可能還不是短期的。
回過頭來看看資本市場,海外半導體晶片企業因此是持續上漲,恩智浦並不是頂尖的晶片設計製造企業,但其股價已經從3月的低點漲了3倍多!反觀A股相關半導體產業和晶片股,完全沒有任何起色,仿佛這波產品漲價和自己毫無關係。當然,也許會有人說國產晶片都不入流,無法分享這波晶片產品漲價的紅利。此言差矣,如果說7納米以下12英寸高端晶片國產無法競爭那是正確的,但通用晶片不需要這麼高的技術門檻,國產晶片完全可以實現替代,而且隨著中微、中芯、長江存儲等一大批產業鏈企業的崛起,國產晶片剛好能趕上這波產品價格上漲的紅利。至於市場最終會怎麼表現,那就看資金的興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