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萌萌噠湘妹子 湘妹子
文、圖:今日女報/鳳網記者 陳泱
9月24日這天,羅婷組織了一場座談會,推出她和湖南女子學院中青年骨幹教師用6年時間共同完成的《多維視角下的湖湘女性文化研究》一書。作為一名學者,羅婷長期在圍繞湖湘女性文學與文化開展理論研究與實踐推廣。
這一天,也是湖南女子學院建校35周年。從校長到黨委書記,羅婷與該校結緣的17年時光中,都在思考和探索「怎樣辦好女子大學」這樣一個命題。
羅婷身上的女性標籤不止於此。她還是第十二屆湖南省婦女聯合會兼職副主席、湖南省女性文化研究會會長,關注婦女教育與發展、婦女參政議政以及反對家庭暴力等社會問題。
生為女子,羅婷的女性情節無處不在;為女性事業,她同樣樂此不疲、追求不懈。
羅婷,「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
01
「研究湖湘女性文化的人太少了」
撰寫《多維視角下的湖湘女性文化研究》一書,在羅婷看來,是順勢而為,也是當務之急。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文化建設。在中央大力推進文化強國、提升文化軟實力的新形勢下,省委省政府把文化強省確定為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的一個重要戰略。」羅婷欣慰於學術界對湖湘文化的研究興趣日盛、研究成果不斷增多,但也憂心於對湖湘女性在政治、經濟、教育、文學、藝術等領域所取得成就的發掘不全。
作為一名學者,她能清晰地看到湖湘女性文化的厚重。歷史長河中,湘妃餘韻,忠貞懿德;屈原《山鬼》,湘女多情;江永女書,性別平等……及至晚清及近現代,湖湘女性投身革命洪流,唐群英、繆伯英、向警予、蔡暢、帥孟奇、李貞……這些名字後都是心憂天下的大愛情懷。新中國成立,不僅有八千湘女上天山屯墾戍邊,更有湖湘女性以「婦女能頂半邊天」的豪情馳騁於各行各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熠熠生輝。
「但我在知網搜索發現,近5年來,與湖湘文化研究相關的論文有1300餘篇,而與湖湘女性文化研究相關的論文只有160餘篇。」羅婷話語溫柔,卻是不折不扣的行動派。瞄準目標、整合力量,她圍繞湖湘女性文學與文化開展了積極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推廣。
著作《多維視角下的湖湘女性文化研究》
2011年,湖南省湖湘女性文化研究基地落戶湖南女子學院。隨後,羅婷組織撰寫《比較視域下的湖湘女性文學研究》,又推出《多維視角下的湖湘女性文化研究》——在對湖湘女性文化進行理論建構的基礎上,重點從倫理文化、政治文化、傳媒文化、服飾文化、教育文化、女書文化以及女性文學的文化特質、湖湘文化產業價值等方面,對湖湘女性文化進行多維度的梳理和探討。
02
「要把論文寫在大地上」
這樣一本專業書籍,它離普通人的生活有多遠?在羅婷看來,看似高深的研究實則連接民生,因為「論文要寫在大地上」。
「學術研究有兩個層面,一是基礎理論研究,二是把理論轉化為實際成果。」羅婷說,首先要用紮實的梳理、挖掘、創新、提煉構建起理論自信,並以此實現文化自信、產生思想引領,「讓老百姓看到獨樹一幟的湖湘女性文化,也讓他們意識到湖湘女性的不凡」。
通過理論研究擴大視野、提升認知後,新時代裡更強調成果的轉化。
天氣熱時,羅婷出門,手裡會拿一把小扇子,扇面上是湖南女子學院學生用女書撰寫的校訓——懿德睿智、篤行臻美。
起源於湖南江永的女書,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唯一女性文字,婚姻家庭、社會交往、幽怨私情、鄉裡逸聞、歌謠謎語……繡在布帕裡、寫在扇面上、繪於紙片中,是女子間的「悄悄話」。
擁有近2000個符碼,這般晦澀的文字,羅婷說,它離你我很近。
2012年11月15日,五名湖南女子學院的學生身著「女書」旗袍在校園裡亮相。(圖/中新網)
「女書的腳步並未只停留在我的摺扇上。它是好萊塢電影《雪花秘扇》中,李冰冰和全智賢所飾演的瑤族女孩間獨特的溝通密碼;她是流淌在音樂大師譚盾心裡的『眼淚之書』,他把它打造成交響詩,用音樂與之對話;2019年,我們藝術設計學院的師生把女書元素融入到旗袍中,讓它出現在第一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上。此外,我們還打造了青年眾創空間『女書咖啡館』等。」在羅婷眼裡,女書不僅僅是表達女子的喜怒哀樂,也蘊含著男女平等、經世致用的思想。而在理論挖掘的前提下搭上產業快車,才能推動女書文化在「後女書時代」的傳承發展。
「通過媒體推廣,讓文化引領時尚、引領進步;通過技術賦能,讓文化與現代產業融合,成為老百姓心中所念、生活所系,這就是理論與實踐結合,是真正促進湖湘女性文化的發展繁榮。」羅婷說,《多維視角下的湖湘女性文化研究》這本書所做的,就是「理論構建」這樣一個鋪墊性的、開創性的工作,「它來自於三湘大地,也將反哺於這片熱土」。
03
「世界婦女大會改變我的人生」
羅婷對湖湘女性文化研究的執著,源於她1995年參加在北京懷柔舉行的聯合國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以下簡稱「世婦會」)這一契機。
擁有英語語言文學碩士學位、比較文學博士學位,一開始,羅婷對中外女性文學和女性主義理論有著濃厚興趣,並出版了《女性文學與歐美文學研究》《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在西方與中國》等著作。但當置身於世界婦女發展的大論壇中,她的思想發生了轉變。
「我聽到了全球婦女追求平等、謀求發展、期盼和平的聲音,看到了中國執行《北京宣言》後全面推進性別平等和婦女發展的巨大成就。」在此過程中,羅婷也與湖南代表團的婦聯幹部有了更多接觸。
「她們紮根於廣大婦女群眾身邊,為婦兒權益奔走,為女性形象、男女平等發聲;她們紮實地解決著女性生產生活中的種種問題,也切實地推動著中國婦女社會地位不斷提升。」與婦聯的緣分自此後延續了許多年,羅婷更在2014年當選第十二屆湖南省婦女聯合會兼職副主席。
當困難與激勵相遇,當現實與理想交融,世婦會賦予了羅婷更為清晰的性別視角,她不僅從學術研究中去了解女性、關注女性問題,而且從現實層面關注婦女教育與發展、婦女參政議政以及反對家庭暴力等社會問題。
「我依舊是一名學者,但我的研究領域更加寬廣了。可以說,是世婦會改變了我的人生。」羅婷由衷感慨,研究越是深入,她越發意識到,身為中國女性是幸福的、也是幸運的,「因為我沒有因為性別而遭受歧視,我努力到何種程度,我就會有何種程度的收穫」。
04
「要做大女人,不做小月亮」
2003年,羅婷調任湖南女子大學(今湖南女子學院)校長,她也真正從學術理論的象牙塔走出,從文化研究的一隅走出,與女性教育和女性發展結下情緣,開始致力於「怎樣辦好女子大學」這一宏大課題,並主編了《女子高校發展戰略研究》等著作。
也許不少人會疑惑,當今社會,為什麼還要有這種全是女孩的學校?在羅婷看來,作為高等教育多樣化中的差異化選擇,女子學院依舊是培養高素質女性人才的渠道之一。
「女學特色,就是優勢。」有別於男女混合型高校,羅婷孜孜以求的,不僅是將學生培養成為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結合的高素質人才,也要培養兼具女性特質、情懷、修養的氣質型人才。「因此,我們不斷強化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女性『四自精神』,並把這個主旋律引入到整個學院的課程體系和校園文化中。」羅婷說。
女子院校本是先進性別文化傳播之地,學校引入馬克思主義婦女觀,把中西方女性發展歷程、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女性相關法律法規等知識帶入課堂;開設形體訓練課,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從各個層面宣揚女性主體意識。
「一方面,我告訴她們,女人不是月亮,不能借男人的光來照亮自己,而要通過自身的努力去『芙蓉國裡盡朝暉』。」羅婷希望學生成為能溫暖自己、幫助他人的陽光女人,要當一個「大女人」——所謂大女人,並非事事爭強好勝,而是有大的格局和胸懷。
另一方面,作為女性文化研究的先鋒人物,羅婷自認是一個傳統的人,她始終強調的,是現代女性意識與中華傳統美德的結合。「女子學院文化廣場前有三扇門,分別寫著善、智、和。與人為善、聰明智慧、尋求和諧,能做到這幾點,就是理想境界,就能以理性思維辯證看待問題,就能遇紛擾而心清明,有自己的判斷和立場,而非隨波逐流。」
丹麥哲學家克爾凱郭爾曾說:「你怎樣信仰,就怎樣生活。」在湖南女子學院的多次畢業典禮上,羅婷都提到了「夢想」一詞。幸福是一種能力,來源於素質的培養與提升;而夢想是人生航標,腳踏實地、志存高遠,用才智和雙手開創美好人生——不論是開展女性文化研究,還是送別離校學子,這都是她的初心與盼望。
領導說了
您點一個
小編工資漲5毛
小編:依依
點分享
點點讚
原標題:《「要把論文寫在大地上」!她為湖湘女子立言,鼓勵學生勇於逐夢…》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