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David 來自美國東北部的緬因州,學習中文至今已經 10 年。從大二選擇中文專業起,他先後去北大交換留學,前往南京讀研究生,在上海工作創業,南下深圳重新出發 …… 儘管走過了許多城市,David 的青春記憶始終與中國緊密相連。他說:" 我渴望不斷地成長和進步,不喜歡止步不前、等待『發黴』的感覺。深圳對我來說就是一個全新的環境和挑戰,讓我能夠重新出發,這就是她對我人生現階段的重要意義。"
▲《探深圳》David 中文海報
在來深圳前,David 已經在上海工作了 5 年,因為熱愛美食、精通中文,David 在上海的外籍居民圈裡小有名氣。業餘時間,他喜歡搜尋美食信息,特別是那些不太容易被外國人發現的、地地道道的中國美食,並為外媒線上平臺寫作美食評論。談起對美食的熱愛,David 說:" 來到中國以後,我開始對食物充滿熱情。在美國,去餐廳吃飯對學生而言比較奢侈。但是在中國,就算一個普通學生也可以當得起『吃貨』,這真的很酷。"2014 年,David 第一次來深圳出差。" 我記得那時上海天氣已經變冷,但深圳還像一個熱帶天堂。雖然只待了一天,但這座城市卻給我留下很好的印象,因為這裡到處是綠色,有很多棕櫚樹,空氣也非常乾淨。" 對深圳美好的初印象為 David 後來決定來深圳定居埋下了伏筆。後來,隨著公司被一家香港企業收購,David 決心來深圳常住。" 剛來深圳的時候,我人生地不熟。因為美食很容易把大家聚在一起,所以我就想組織一些面向在深外國人的美食活動。於是,我加入了一個外國人線上小組,並在這個小組下自發成立了『吃貨分組』,我們叫它 Shenzhen Supper Club。" 就這樣,David 平均每個月都要組織兩三場美食品鑑或者朋友聚會。" 我是個對食物比較『挑剔』的人,也喜歡和朋友分享對美食的見解。" 談起美食,David 總是滔滔不絕,並把 " 吃 " 作為了解中國文化的重要途徑。" 比如為什麼四川人喜歡吃辣,廣東人喜歡喝湯,要了解這些必須了解中國不同地域的氣候、農作物、風土人情。我感到這個過程非常有趣。我從不把自己僅僅當一名遊客,我希望像本地人一樣感受生活。" 他說。David 喜歡變化,充滿進取心,這與深圳這座城市的氣質不謀而合。" 深圳人口結構很年輕,城市又大又新,而且很漂亮。但我覺得最棒的一點是她還處於建設之中,如果你離開一兩年再回來,就會發現她又變了樣,生活在這裡你需要不斷更新自己的體驗清單。" 對 David 而言,深圳的關鍵詞是 " 振奮人心 ",因為每個人都充滿活力,想要有所作為。" 有的人想創辦公司,有的人想蓋新房子,每個人都在為夢想努力奮鬥,我喜歡這種氛圍。" 他說。
【閱讀延伸】 2021 年初,在深圳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的指導下,由深圳市國際交流合作基金會攜手深圳晚報打造,在喜馬拉雅平臺推出的深圳市最具 " 國際範兒 " 的雙語有聲電臺——《深聲入耳 The Voice of Shenzhen》正式上線。電臺下設三個專輯,分別為《聽深圳》《探深圳》和《看深圳》,集音頻、視頻、文字、圖片等多種傳播媒介為一體,發掘我們熟悉家園的別樣美好。其中,《探深圳》以音頻和視頻兩種呈現方式,邀請長期在深居住的十名 " 老外 ",講述他們與鵬城的動人交集,分享他們對這座 " 第二故鄉 " 的深情感悟。從即日起,我們將連續推出《探深圳》系列短片,從創客、音樂、繪畫、美食、公益、便利生活、戶外運動、商業環境等多元角度,展現外籍居民在深圳的精彩探索,呈現國際範的鵬城風貌,敬請關注!
深圳晚報記者 許嬌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