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希望的田野上——記邵東市簡家隴惠農永盛合作社負責人簡景傑

2020-12-14 今日傳媒

今日傳媒網訊(全媒體記者 肖華東通訊員 胡國英)簡景傑,在廣袤的農村大地一個再樸實不過的名字,人如其名,一個憨厚、少言、皮膚黝黑的普通農民,卻有著顛覆農業生產方式的非凡志向:「把人生的命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走出一條糧食生產可持續發展之路;實現服務社會的人生價值是他的志向寫照。

幾年時間,從一個外出務工人員變身成時髦家庭農場主,成為擁有1350畝流轉土地的「大地主」,成立「惠農永盛合作社」,無人機、大型自走式噴霧機,無人噴霧機,旋耕機,收割機等現代化裝備應有盡有,年產糧食達到1500噸,年產值280萬元。

惠農永盛合作社負責人簡景傑

2018年至2020年連續三年被邵東市農業局評為「全市種糧大戶」;市農業農村局領導視察他的家庭農場時,給予肯定和高度讚揚!

趕上國家好政策,由土農民變身成農場主,48歲的簡景傑老總,出生在邵東巿簡家隴鎮簡家隴居委會,這個美麗的村莊以耕田耕地為主, 耳濡目染, 簡總也對耕種在行,為了把田地種的更好,2014年開始小打小鬧的承包一些田土,幹了幾年,掙了點錢,開闊了眼界,也更加關注國家農業政策,讓簡總隱約感受到國家對農業的不斷重視,加上種糧相對效益的降低,農民外出務工人數的增加,許多土地被擱置無人耕種甚至出現棄地撂耕現象。他看到了機會,「作為農民怎麼能不跟土地打交道?怎麼能讓土地撂荒呢?那將來吃什麼?土田是公民的的「命根子」呀?他得地租我得糧,還可以為國家糧食生產做貢獻,一舉三得的好事,為什麼不做呢?」正是懷著這樣樸素的想法,2016年,簡總毅然放棄其它的事業,便開始上門給村裡組裡的戶主談條件租地,集中流轉土地,合併連片,再徵求農業局技術人員意見,進行了大面積承包。

兩年時光,汗水沒白流。從規模化種糧中嘗到甜頭的他,堅定了種糧的信心和決心,又把種糧賺到的錢投入到土地流轉中去,進一步擴大了種植規模,實現了良性循環。十八大召開後,中央出臺鼓勵土地流轉和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政策,簡總瞄準機遇,在巿農業部門的協助下,2018年種植面積突破1000畝,糧食產量達1100噸,2019年耕地達到1100 畝,產量1250噸, 2020年達到1350畝,年產值達到280萬元,這時的簡總,已然成為了人們口中的「大地主」。

市局領導檢查油菜工作

一心只為糧豐產,創新管理成行家。正可謂「手中有糧,心中不慌」,飯碗穩穩的攥在了自己手裡的簡總,思想又開始活躍起來了。20年底開始,如何走出一條糧食生產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這個問題在他腦海中縈繞不去?這個想法在家人看來有點不可思議,家人說:「你個農民老實種地才是本分, 想那麼多幹嘛?那些大事讓那些領導們去思考吧」。他聽著只是一笑而過,而實際上,簡總把更多的時間放在了他的大田裡,如何才能讓地塊更高產?如何提高機械化作業效率而且不降低耕地地力?如何才能更加節約成本?一個個問題在他腦海中飄蕩著。有了一定的流轉土地後,他就經常和朋友圈大戶討論如何豐產增收,還不停的跑去外縣、外地借鑑他人的成功經驗。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創新採用了油菜無畦全密種植新模式,即全田不留壟溝和畦埂,比傳統一家一戶種植油菜提高土地利用率10%以上,這樣就相當於增產10%,他深知要想使農業增產豐收,良種良法良肥一樣都不能少,於是優種、高效低毒農藥、優質化肥、移動式噴灌、秸稈還田等綠色新技術,在他的近二千畝地輪番上演,不但節水節藥節肥,還培肥地力,保證了農產品質量;在耕、種、收、每個環節更是一律採用機械化作業,提高勞動效率和降低人工成本。單就這一項,他給我們算了一筆帳:「規模種植地面平整地塊大,降低了機械調頭和空轉次數,非常適宜大型機械作業,這樣不但農機合作社都願意為我服務,而且還收費低,機收、秸稈還田、耕地、播種等機械作業費比一個單戶每畝節省167元,就這一項就省了不少呢」 。

惠農永盛合作社籤約儀式

正所謂半路出家成行家,隨著種糧規模的不斷擴大,簡總在生產中也遇到了難題。在糧食生產上植保社會化服務相對滯後,耕、種、收、一條龍式全部機械化後,唯獨在病蟲害防治上,還在使用傳統背負式噴霧器,需要人背手搖,勞動強度大,效率低,費用高,嚴重製約了生產的發展,如何實現病蟲害防治現代化成為他的一塊心病。為尋求解決辦法,他自己嘗試著改裝舊機械進行機動噴藥,但防治效果和生產效率不太理想, 後在植保站的幫扶下,多次外出考察後,率先引進了5臺自走式噴杆噴霧機,由農場技人員,統一配藥、統一噴施,日噴藥面積300餘畝,不但省工、省藥,還大大提高防治效率和效果,獲得了成功。正是由於他邁出的創新一步,讓自己的合作社務工人員從「人背機器」步入「機器背人」的新時代,實現了糧食生產發展的新跨越。

惠農永盛合作社無人機噴藥治蟲現場

周邊的散戶、合作社等看著簡總把良種良法良肥在他租種的黃土地上發揮的淋漓盡致,再加上他的樂於助人,簡總成了大家眼裡的行家,哪家大田有蟲災了該用什麼藥?今年油菜那個品種高產了?今年打算施什麼肥好?大家有事就想起了簡專家,不過對這個稱號憨厚的簡景傑有時候會解釋一下說「我只不過經歷的多,把我知道的告訴大家,免得老農民再走彎路,有事還得問農業局技術專家呢」。

瞄準市場轉思想,拓展服務謀發展。經過簡總的不斷努力,他把種地當成了自己的事業。也由一名「需要社會提供服務」的種糧大戶,轉變成為了一個「我為社會提供服務」的「種糧+服務」型農業經營大戶,實現了從膚淺到專業的轉型發展歷程!

今年一來,簡總經過多方面了解,根據本鎮的實際情況,又成功的把現代化育秧中心項目引進了本鎮,佔地120畝,總投資1200多萬元,年育秧(供秧)能力達到12萬畝,為市多個農業合作社或種田散戶提高優質秧苗服務,大大解決了勞力,人力問題,同時節省了更多的生產成本;是一項劃時代的新興高科技產業。在此,簡總由衷的感謝市農業農村局及各級部門的大力支持,感謝本鎮全體領導和農業站的親切關懷。

種糧大戶簡景傑的先進事跡,體現了一個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讓我們悟出這樣一個道理:在山靠吃山,在水靠吃水,擼起袖子幹,發展才是硬道理;政府歷來重視三農工作,服務於三農,出臺了很多關於三農的優惠政策,針對如何增加農民收入,穩定糧食生產,做出了新的指示,要讓農民群眾,儘快富起來,脫貧致富;靠勤勞的雙手,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致富路!

相關焦點

  • 奇花初胎 矞矞皇皇——城區二中——簡家隴鎮「1+1+N」(2020)教師...
    本網訊(通訊員 甘書中 龍夢佳)11月25-26日,城區二中——簡家隴鎮「1+1+N」(2020)教師研修共同體項目研課磨課活動在簡家隴中學成功舉行。接培學校——簡家隴中學和皇帝嶺中學的教師們在磨課、研課、聽課和評課的過程中,吸收了送培專家團隊的教學理念和經驗,認真實踐並加以創新,呈現出「奇花初胎 矞矞皇皇」之可喜景象。
  • 這裡,「頭腦風暴」颳得正旺——邵東市「1+1+N」(2020)城區二中送...
    本網訊(通訊員 甘書中 龍夢佳)11月6日,為期2天的邵東市「1+1+N」(2020)城區二中—簡家隴鎮教師研修共同體項目第三階段——示範教學活動勝利完成。雙方教師,在這個邊遠山區學校裡,掀起了一場「頭腦風暴」!
  • 《在希望的田野上》誕生記
    希望在田野上萌發,希望在心底裡流淌。詞作家曉光曉光抑制不住創作靈感的衝動,馬上奮筆疾書。雖然三段24句歌詞在三個鐘頭的時間裡奔湧而出、一揮而就,但醞釀構思的過程卻如心路歷程般長達十多年之久。生活賦予、人生閱歷、感情積澱在生機勃發的農村新貌的推動下,曉光創作生涯迎來一次跨越式大爆發,青春激情與生命活力在廣袤無垠的大地上盡情書寫和綻放。
  • 國足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在世預賽日益臨近之時,一首《在希望的田野上》送給國家隊隊員們。歌詞很適合國足的過去和現在,符合當下的心情。希望如歌詞一樣,走在了希望的田野上!國家隊在最年輕主教練李鐵的帶領下,是否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 綠盛現代農機合作社理事長石宇鋒:在希望的田野上「放飛」創業富民夢
    綠盛現代農機合作社理事長石宇鋒:在希望的田野上「放飛」創業富民夢 中國農機化導報2018-09-03 08:15:48 閱讀(4132)
  • 「新詩採擷」範德雲|在希望的田野上
    我們的田野,在希望的大地上。惠農政策把農民心暖,多種經營在鄉鎮開花。我們在這片田野上耕耘,我們在這片土地上收穫。我們用勤勞創造幸福,我們用智慧增添力量。我們用汗水澆灌,我們用實幹撒播。一片片良田,一片片希望。江南魚米香,草原牛羊壯。森林吐氧吧,湖泊閃磷光。
  • 尊師情意濃,馨香滿校園——簡家隴鎮雙板橋小學慶祝第36個教師節活動
    本網訊(通訊員 蔣玉榮)9月10日上午9時,簡家隴鎮雙板橋小學在學校禮堂隆重舉行「慶祝第三十六個教師節」活動。參加這次慶祝活動的有簡隴鎮中心學校領導、三村委領導、邵東市愛心義工聯愛心人士與全體師生,活動現場隆重而熱烈。
  • 我們的萬春,在希望的田野上
    「我們的家鄉,在希望的田野上……」——《在希望的田野上》誕生於近四十年前被大家爭相傳唱的這首《在希望的田野上》順著改革開放的春風紅遍祖國大江南北孰不知,歌中描繪的「希望的田野」指的是成都的溫江萬春鎮!「春氣為詩人所覺」,1980年,當陳曉光先生來到溫江的萬春鎮幸福村,有感於農村的巨變,也被眼底的田園美景深深折服,於是激動地揮筆鑄就了歌詞《在希望的田野上》。這樣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如何不令人嚮往,如何不給予人希望。一首佳作應該是作者思想和感情的真誠抒發。陳曉光說,雖然歌詞寫出來所用時間不長,但這思想和情感卻在胸中醞釀了二三十年。
  • 招遠市阜山鎮:電商惠農打通便民服務「最後一公裡」
    在2019年成立16家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基礎上,新成立15家黨支部領辦合作社,並依託聯合社成立電商服務中心,聘請電商辦負責人積極與電商公司對接服務,成功引入惠農購物平臺康潔商貿公司。有效帶動了農業轉型升級和農民增收,電子商務進農村建設初顯成效。
  • 廣東省級惠農信息社(農業部門推薦類)名單及(籤約單位推薦類)名單
    >揭陽市 28 軍埔村惠農信息社 揭陽市 29 軍田村惠農信息社 揭陽市 30 老桃村惠農信息社 揭陽市 31 隴埔村惠農信息社 揭陽市 32 隴上村惠農信息社 揭陽市 33揭陽市 44 潤豐信息社 揭陽市 45 三友惠農信息社 揭陽市 46 上圍社區惠農信息社 揭陽市 47 石洋村惠農信息社 揭陽市 48 潭王村惠農信息社 揭陽市 49
  • 小劇場 | 在希望的田野上
    陳曉光 詩人,發表詩歌近千首,著名曲目有《在希望的田野上》等。01序章時間:2020年5月2日晚場景:陽陽的臥室人物:陽陽夜深了,書桌前。陽(斜靠在椅子上):一直很敬慕施光南先生,他的歌曲展現出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讓每個人都對生活充滿希望。今年是先生誕辰80周年,他離開也整整30載。陽陽又望著手中的票根出神,思緒久久未能平靜。陽:記得我曾和亮亮去天津歌舞劇院觀看紀念演出,《在希望的田野上》真美啊~好想親眼見見本人呢。
  • 種糧大戶鍾育賢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
    大益陽客戶端記者 夏訓武 通訊員 鍾凱3月16日,資陽區長春鎮打傘樹村段子堤組,區中正糧食種植合作社董事長鍾育賢正在秧田指導農民平整秧田,播谷種。鍾育賢告訴記者,今年,他的1100畝早稻育秧工作已全部到位,只等苗壯時,拋撒至大田。
  • 萊陽農商銀行「惠農貸」 帶給百姓真實惠、新希望
    「隨著天氣越來越冷,再不將雞舍改造完畢,等上凍了就更沒法幹活了,來年也就上不了雞苗,多虧了萊陽農商銀行的惠農貸,放款快,有貼息,幫我解決了資金困難的大問題。」近日,山東萊陽姜疃鎮上夼村的養殖專業戶王先生高興地說道。  王先生目前共有兩個雞舍,每個雞舍能養2.7萬隻雞。
  • 歷史回顧之慕壽祺與《記隴上地震》
    文章採用集古句詩鈔的形式作《地大震舊作集古體詩一首》,前面作《記隴上地震》的序文。餘幸於1987年4月在新城,得覽慕壽祺《求是齋叢稿》卷壹、卷貳,抄得全文,現輯錄以呈世。   一、原文輯錄   《記隴上地震》   餘家寄寓蘭州二十有七年矣,民國庚申入冬,無雪寒而不慄。仲冬朔後七日晨,日色昏黃,亭午風霾晦暝,晚不見月。
  • 豐收中國,希望田野的最美畫卷
    農場負責人黎可學說,年初,農場提早備好種子和魚苗,農業部門提供技術指導,幫助對接商超,黎可學嘗到了稻魚共生的甜頭。  回望田野,一幕幕場景歷歷在目。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抗擊嚴重洪澇、蟲口奪糧,今年的豐收尤其來之不易。
  • 丁岱調研簡家衝河九渡港河河湖長制工作
    12月11日,副市長丁岱對簡家衝河、九渡港河河湖長制工作進行了調研。丁岱帶領市交通運輸局、市生態環境局、市水利和湖泊局相關負責人,先後查看了簡家衝河紅廟段河堤整治情況、簡家衝河華陽段清淤除障情況、九渡港河金榜(姚南河)河堤整治情況、簡家衝河經建村段清淤除障情況。
  • 田野上的生命讚歌——追記湖北省監利縣農機站長夏宜龍
    新華社北京12月12日電  題:田野上的生命讚歌——追記湖北省監利縣農機站長夏宜龍   新華社記者胡璐、董峻  「他又下鄉去了,晚些會回家吃飯吧?」但是猛然間會回過神,思念和悲傷在瞬間如潮水般湧上心頭:他再也不會回來了!  就在今年春耕期間,她的丈夫,湖北省監利縣農機站長夏宜龍,突發心肌梗塞倒在工作崗位,將背影定格在春耕備耕的路上,也永遠地離開了楊小蔓和年僅10歲的孩子。去世時,夏宜龍年僅45歲。
  • 寒地黑土上希望的田野
    寒地黑土上希望的田野——綏化市「十三五」綜述之現代農業發展篇隋政言張鈞鍵  農業興則基礎牢。綏化寒地黑土及其生態化豐富物產是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希望所在。訂單農業、線上直營、網紅帶貨等模式在綏化風生水起。「五穀雜糧」下江南越叫越響,綏化的農產品走進了全國200多個地級市。  我們搶抓鄉村振興機遇,推動農業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現代農業的「領跑者」蹄疾步穩。
  • 湖南這些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獲表彰
    株洲千金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省天宏藥業有限公司 南竹產業 湖南風河竹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商貿物流 長沙馬王堆農產品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惠農物流有限責任公司
  • 江畔美宿,品茗聲聲慢|在希望的田野上
    在希望的田野上 清平樂·品茗香這茶顏色綠如翡翠,品一口茶入口微苦,回味甘甜,感覺有點高級呢,這就是咱們平樂鼎鼎有名的石崖茶。這茶來頭可不小,不到深山峻岭都採不著它。現在,平樂縣全縣有800多傾茶園,年收益可達上億。這小小一片葉,成就了一個產業,富裕了一方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