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個網球運動員來說,賺取大量的比賽獎金並用於投資是走上成為大富豪道路的好方法。精明地經營個人財富和個人形象能讓一位網球運動員名利雙收,登頂福布斯全球運動員收入排行榜的費德勒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瀟灑飄逸的型男形象網球名片形象已經深入人心。不過縱使費德勒再有錢,拿到了再多冠軍,他也沒有成為任何一項賽事的擁有者。有一位前職業網球運動員、大滿貫冠軍在退役後成為了全國排名第一的富豪,並運作起了網球賽事,還是一站網球賽事的擁有者。他就是羅馬尼亞富豪伊翁·提利亞克。
一、成績尚可的職業生涯
伊翁·提利亞克職業生涯單打戰績是151勝159負,曾在1968年的法網闖入八強,奪得過1970年慕尼黑公開賽的冠軍——這也是他職業生涯唯一一個單打冠軍。在雙打賽事中他取得294勝141負,1968、1969連續兩年闖入法網雙打四強,並在1970年奪得法網雙打冠軍。而那一年與他隔網相對的球員裡,有一位就是是美國名宿阿瑟·阿什。此外他還在溫網闖入過一次雙打四強、一次雙打八強。在美網中也闖入入過兩次雙打八強。大滿貫雙打冠軍的榮譽、大滿貫單打八強的成績,伊翁·提利亞克也算是名副其實的「羅馬尼亞網球名宿」了。
二、初顯精明頭腦的經紀人生涯
成績算是尚可的網球生涯並沒有體現出伊翁精明過人的頭腦,而退役後擔任網球經紀人的生涯則展現了他在商業方面的聰明才智。四屆大滿貫冠軍、阿根廷名宿維拉斯是他合作過的第一個頂級網球運動員。在他的運作下,維拉斯成為阿根廷網球名片,甚至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阿根廷網球運動的發展。1984年開始,他成為德國名將貝克爾的經紀人,兩人一直合作到1993年。在這8年間,貝克爾奪得了五個大滿貫冠軍,帶領德國奪得第一個戴維斯杯。兩人合作時貝克爾還不到17歲,伊翁真可謂慧眼識珠。貝克爾「德國金童」的形象深入人心,也離不開伊翁的功勞。伊翁還發掘了同胞西蒙娜·哈勒普,如今哈勒普已經是兩屆大滿貫冠軍,登上過球後的寶座。
三、成為羅馬尼亞第一富豪
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後,伊翁·提利亞克成立了羅馬尼亞第一家私人銀行即提利亞克銀行。在其他行業,他也展開投資,建立了一個涵蓋零售、保險、汽車、航空產業的商業帝國,成為了羅馬尼亞首富。在商業上取得輝煌成就後,他開始重新經營自己心愛的網球事業。1996年,伊翁·提利亞克獲得網球賽事經營許可證,開始了自己的舉辦者生涯。那一年,他創辦了羅馬尼亞網球公開賽。伊萬尼塞維奇、費雷爾、西蒙等名將都曾在這站賽事奪冠。1998年,伊翁·提利亞克成為羅馬尼亞奧委會主席。
四、伊翁·提利亞克與馬德裡公開賽
2002年,伊翁·提利亞克接手經營馬德裡大師賽,成為馬德裡公開賽的擁有者。女子比賽又叫保時捷公開賽,冠軍既可選擇獎金,又可選擇一輛保時捷。莎娃曾在馬德裡公開賽完成三連冠,因此伊翁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非常享受在球場上看到長腿美女。馬德裡公開賽最大的爭議來自於2012年的藍土,身為商人的伊翁為了討好贊助商,將比賽用地從紅土換成了藍土,而招致許多球員的批評。對此,伊翁表示「藍土並沒有錯」。不過僅僅過了一年,馬德裡公開賽就又改回了紅土。對於近幾年費德勒帶頭退出紅土賽事的事,伊翁也表現的很不滿:「我希望費德勒亮相紅土賽季,過去他一直盡職盡責參加比賽,可現在打打停停。我們再也不能指望他(為票房作出貢獻)了。」除開這些爭議,馬德裡大師賽在近二十年的時間裡可以說被他們的老闆經營的有聲有色,叫好叫座。伊翁·提利亞克的確是個不錯的網球運動員,還是一個優秀的商人。兩者結合,才讓他擁有了如今在網球界重要的地位。(來源:網球之家 作者:刺蝟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