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義偉/文 7月2日,臺灣當局以從事與申請目的不相符的活動為由,要求大陸東南衛視兩名駐臺記者限期離境。7月3日,兩位大陸記者離開臺灣返回大陸。
這一起驅逐記者事件,在島內外引發很大的反響。國臺辦在第一時間發聲,嚴辭批駁臺灣當局「對大陸媒體及駐點記者的正常新聞報導活動進行蠻橫無理打壓,暴露了他們所謂『新聞自由』的虛偽性。」
此事過去三四天了,筆者迄今也沒有想明白,蔡英文當局此舉的目的是什麼。
首先,臺灣方面給出的理由是東南衛視在臺灣搭建攝影棚錄製節目,是違規的。但是,這並不是東南衛視第一次搭建攝影棚,這種操作方式早就存在了,為什麼以前的視而不見,現在突然就發現了、就違規了?另外,既然允許記者駐點採訪,在大街上採訪、或者到被訪者家裡採訪,與攝影棚內的採訪有何不同嗎?
其次,這樣的處分違背常識和常理。對於違規者,一般都是先提醒,要求改正,如果不改正,再處分,總得給對方一個修正的機會。此次事件則不同,不通知、不提醒,上來就把記者趕走了。
再次,這樣的處分和臺灣一再標榜的所謂「新聞自由」,確實形成了一種反諷。事實上,臺灣島內的一些新聞節目,對臺灣當局的批評、諷刺、挖苦,要比大陸的對臺節目嚴厲多了。新黨的媒體名人王炳忠在得知東南衛視的記者被驅逐後就發文指出,他曾經上過東南衛視的節目,對民進黨當局大加批評,反而是東南衛視的主持人提醒他,火力太猛了。
這一次驅逐記者,應當被看作是蔡英文當局主動發起的惡意挑釁。
這種惡意的挑釁,放在目前兩岸關係複雜敏感的大背景下,就顯得更加突兀。
首先就是兩岸經貿協議(ECFA)已屆10周年,臺灣方面十分擔心大陸會終止ECFA,蔡英文當局有關方面也反覆發出信號,希望ECFA能繼續。
其次就是香港國安法7月1日生效,臺灣駐港機構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不少專家學者提醒臺灣當局,臺灣的駐港機構應該謹言慎行,避免觸法,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在以上背景下,加上蔡英文每次談到兩岸關係,都會反覆強調「不挑釁」的原則,此次臺灣當局突然驅逐大陸記者,實在是太令人費解了。
如果說一定要分析出理由的話,筆者覺得,這可能和中美關係以及美臺互動有關。
中美關係最近摩擦較多,其中雙方互相限制對方的新聞機構是一個熱點。臺灣當局此時挑東南衛視入手,驅逐大陸記者,有向美國示好、站隊的意圖。加上蕭美琴剛剛被任命為臺灣駐美代表。這一成績也可以看作是蕭美琴給美國遞上的投名狀。
但無論如何,以完全站不住腳的理由、以突然襲擊的方式驅逐大陸記者,這對蔡英文當局而言,是一次嚴重的形象自毀,也讓外界感覺匪夷所思。
不止筆者一個人,很多媒體同行和專家學者都覺得蔡英文當局此舉令人費解。
難道這背後還有什麼更深的內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