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曹露婷
「爸爸,我能看到最後一行字,你呢你呢?」 「不要看不起爸爸,現在我也能看到最後一行啦!」
上周,陳先生在浙二眼科中心完成了摘鏡手術,「戴了二十多年,現在還是忍不住要去用手扶一扶眼鏡,」他直言現在的視力比戴鏡要清楚得多,而這一切都是全飛秒近視雷射手術帶給他的。
這些天,他常常跟12歲的女兒比拼視力,還放出「狠話」:別看你年紀小,等我再恢復恢復,能看得比你遠!
圖片來源於視覺中國
近年來,全飛秒近視雷射手術因其良好的術後效果越來越熱門,成為越來越多二十出頭的年輕人摘鏡首選。陳先生今年40歲了,這次也來摘鏡,引起了記者的好奇。原來他十年前就有做雷射手術的想法,當時單位同事沒約到一起,這件事就被耽擱起來,直到他看到了錢江晚報與浙二眼科中心聯合發起的活動,「這次可以約伴一起做全飛秒,專家團隊也很厲害,另外,也很想借這個機會告訴女兒要好好愛護自己的眼睛。」
7月9日,一篇《全省最牛眼科團隊「拍了拍」你》讓浙二眼科中心屈光手術中心的四大專家又圈了一波粉,小時新聞官網,浙江新聞,浙二眼科中心微信及微博,百度百家號,手機浙江網等平臺紛紛轉發,不少粉絲表示,能請到如此權威的專家來為自己做摘鏡手術很放心。
粉絲群截圖
對許多愛美愛運動的朋友來說,摘掉眼鏡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但所有人都能做全飛秒近視雷射手術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浙二眼科中心屈光手術專家門診裡,有不少年輕人慕名而來摘鏡卻被各種各樣的原因拒之門外。
大家問的最多的是近視多少度可以做全飛秒,楊亞波主任解釋道,「全飛秒對度數矯正是有上限的,目前可治療1200 度以內的近視加散光度數,超過這個標準的便無法手術。」此外,近視度數太高不但影響選擇心儀的摘鏡手術,還容易引起複雜的眼底疾病,危害眾多。
另外,現在年輕人電子產品用得多,視頻終端相關性乾眼症狀非常普遍,這樣的患者想要立馬摘鏡就不太現實,需要多預留些時間先進行乾眼治療。如果幹眼情況嚴重,例如確診為風溼性關節炎繼發乾燥症候群等,強行手術會導致術後乾眼症狀加重,影響正常生活。
還有的患者角膜情況不達標,全飛秒手術原理是用飛秒雷射在角膜中間製作一個凸透鏡,手術時角膜中央部分會被削薄。若患者角膜原本過薄,低於手術標準460微米的極限,就不能手術了,這也是一些眼科醫生自己沒有去做摘鏡手術的原因。
此外,邱培瑾主任在雲診室提到的一個典型病例,一顆小痘痘竟然影響到了全飛秒手術,著實令人覺得不可思議……
其實做全飛秒手術有許多要注意的門道,術前必須經過嚴格的檢查以及醫生的專業評估,楊亞波主任表示「全飛秒也是一種個性化的手術,因為每個人的眼球都是不同的,好的醫生一定要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制定手術方案,而這些,需要在大量實戰經驗中慢慢體會,否則只能按照機器的操作規範來。」
這個暑假,錢江晚報聯合浙二眼科中心開啟「相聚同學會,相約SMILE手術」公益活動,順應愛眼護眼這一健康主題,首次放送全飛秒近視雷射手術百萬福利。
報紙版面截圖
7月14日,浙江大健康微信《高考結束女兒做了個決定,媽媽氣得衝進醫生診室:她才18歲人生還很長,快制止她!》解答了家長對於全飛秒手術的顧慮擔憂, 20分鐘閱讀即破萬,截止目前總閱讀量達6.4萬,後臺留言破百,吸引大波年輕人以及家長參與活動。
微信互動截圖
同天,小時新聞客戶端上線雲診室視頻「全飛秒近視雷射手術全程揭秘!眼科大咖給至親做手術到底是什麼體驗?」對全飛秒不了解,如何正確選擇摘鏡手術?記者走進浙二眼科中心診室,邀請全省最牛的屈光團隊專家在線科普,打消疑慮;準分子雷射手術室直拍,感受專家8年經驗,為摘鏡安全保駕護航。
擔心術中術後意外,如何確保手術安全? 雲診室歸納用戶提的最多的問題,上線第二期視頻「全球最多!中國全飛秒近視雷射手術已超150萬例,這種熱門的摘鏡手術究竟好在哪?」 記者邀請楊亞波教授,蔡司公司李寧先生做客演播廳,解讀全飛秒手術全程安全性問題,及李寧先生作為近視患者分享摘鏡體驗。兩期雲診室視頻閱讀破16萬,用戶紛紛為這個屈光手術天團瘋狂打call。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