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傳奇(下)

2021-02-23 文武精舍

朱元璋即皇帝位後,劉基上奏制定軍衛法。當初確定處州稅糧時,仿照宋制每畝加五合,唯獨青田縣除外,太祖這麼說道:「要讓劉伯溫家鄉世代把此事傳為美談。」太祖巡幸汴梁時,劉基與左丞相李善長一起留守京城。劉基認為宋、元兩朝都因為過於寬縱而失天下,所以現在應該整肅綱紀,於是便下令御史檢舉彈劾,不要有任何顧忌,宿衛、宦官、侍從中,凡犯有過錯的,一律奏明皇太子,依法懲治,因此人人都畏懼劉基的威嚴。

中書省都事李彬因貪圖私利,縱容下屬而被治罪,李善長一向私寵李彬,故請求從寬發落,劉基不聽,並派人騎馬速報太祖,得到批准,劉基便在祈雨時,將李彬斬首。因為這件事,劉基與李善長開始不和。太祖返京後,李善長便向太祖告狀,說劉基在壇土遺下殺人,是不敬之舉。那些平時怨恨劉基的人也紛紛誣陷劉基。

當時正逢天旱,太祖要求諸臣發表意見,劉基上奏說:「士卒亡故者,他們的妻子全部遷往他營居住,共有數萬人,致使陰氣鬱結。工匠死後,腐屍骨骸暴露在外,將投降的吳軍將吏都編入軍戶,便足以協調陰陽之氣。」太祖採納了他的意見,但十天過後仍不見雨,故而發怒。此時恰好劉基的妻子死了,所以劉基請求告辭還鄉。

太祖正在營造中都,又積極準備消滅擴廓。劉基臨走上奏說:「鳳陽雖是皇上的故鄉,但不宜作為建都之地。王保保不可輕視。」不久,定西之役失利,擴廓逃往沙漠,從那時起一直成為邊患。這年冬天,太祖親自下詔,敘說劉基徵伐之功,召他赴京,賞賜甚厚,追贈劉基的祖父、父親為永嘉郡公,並多次要給劉基進爵,劉基都固辭不受。

當初,太祖因事要責罰丞相李善長,劉基勸說道:「他雖有過失,但功勞很大,威望頗高,能調和諸將。」太祖說:「他三番兩次想要加害於你,你還設身處地為他著想?我想改任你為丞相。」劉基叩首說道:「這怎麼行呢?更換丞相如同更換梁柱,必須用粗壯結實的大木,如用細木,房屋就會立即倒坍。」後來,李善長辭官歸居,太祖想任命楊憲為丞相,楊憲平日待劉基很好,可劉基仍極力反對,說:「楊憲具備當丞相的才能,卻沒有做丞相的氣量。為相之人,須保持像水一樣平靜的心情,將義理作為權衡事情的標準,而不能攙雜自己的主觀意見,楊憲就做不到。」太祖又問汪廣洋如何,劉基回答:「他的氣量比楊憲更狹窄。」太祖接著問胡惟庸,劉基又回答道:「丞相好比駕車的馬,我擔心他會將馬車弄翻。」太祖於是說道:「我的丞相,確實只有先生你最合適了。」劉基謝絕說:「我太疾惡如仇了,又不耐煩處理繁雜事務,如果勉強承擔這一重任,恐怕要辜負皇上委託。天下何患無才,只要皇上留心物色就是了。目前這幾個人確實不適合擔任丞相之職。」後來,楊憲、汪廣洋、胡惟庸都因事獲罪。三年(1370),太祖授劉基為弘文館學士,十一月,大封功臣,又授劉基為開國翊運守正文臣、資善大夫、上護軍,封誠意伯,食祿二百四十石。第二年,賜劉基還歸家鄉。

先見之明上知天象 智慧超群名傳後世

太祖經常寫信給劉基,詢問天象,劉基都非常詳細地逐條回答,然後將其草稿燒掉。劉基大致說,霜雪之後,必有陽春,現國威已立,應當稍微採用寬大政策來治理天下。劉基輔佐太祖平定天下,料事如神。他性情剛烈,疾惡如仇,經常與人發生衝突。直到現在他才隱居山中,只是飲酒下棋,從不提起自己的功勞。縣令求見,被劉基拒絕,於是便穿著便服,裝成鄉野之人去見劉基,劉基當時正在洗腳,便讓堂侄將他引入茅舍,以黃米飯招待。縣令這時才告訴劉基:「我是青田知縣啊。」劉基大驚,馬上起身稱民,然後謝罪離去,終不相見。劉基的行蹤如此秘密,最終還是被胡惟庸中傷陷害。

最初,劉基說甌、括之間有一塊空地叫談洋,南抵閩界,是鹽盜的巢穴,方氏便是由此作亂的,故請設巡檢司守衛,奸民為亂便不那麼方便了。時逢茗洋逃兵反叛,官吏都匿而不報,劉基便令長子劉璉將此事上奏,但未先通報中書省。胡惟庸當時正以左丞相的身份主管中書省,對以前與劉基的過節懷恨在心,於是便派手下官員攻擊劉基,說談洋這個地方有帝王之氣,劉基想將它作為自己的墓地,因為當地百姓不答應,劉基便請求設巡檢司將百姓趕走。太祖雖然沒有加罪於劉基,但頗為這些言論所打動,因而剝奪了劉基的俸祿。

劉基心中害怕,入朝謝罪,然後待在京城,不敢返鄉。不久,胡惟庸當了丞相,劉基悲嘆道:「若是我的話不應驗的話,那便是蒼生之福了。」遂因憂憤交加而發病。洪武八年(1375),太祖親自撰文賜給劉基,並派專人護送劉基返鄉。到家後,病情加重,便將《天文書》授給長子劉璉,並說:「趕快送給皇上,千萬不要讓後人學習此書。」又對次子劉王景說:「為政之事,要寬猛交替。當今之務在於修養德行,減省刑罰,才能祈求上天保佑國運長久。那些戰略要害之地,應當與京城遙相呼應,連成一體。我本想上奏一份遺表,但因胡惟庸當朝掌權,這麼做毫無用處。有朝一日胡惟庸下臺後,皇上必然要想起我,如果他向你問什麼的話,便將我所說的密奏皇上。」回家僅住了一個月,劉基便去世了,終年六十五歲。劉基在京城生病時,胡惟庸曾派醫生來給他治病,劉基吃了藥後,腹中便出現了一個像拳頭大的石頭。後來中丞塗節首先揭發胡惟庸謀反一案,並且說是胡惟庸下毒將劉基害死的。

劉基滿臉虯髯,相貌堂堂,慷慨而有大節,每當談論天下大事,便義形於色。太祖知道他非常忠誠,對他委以心腹之任。每次召見劉基,都要避開他人進入內室,單獨與劉基長時間密談。劉基也自認為自己得不世之遇,所以在太祖面前知無不言。每到緊急危難關頭,劉基總是勇氣奮發,計策立定,人莫能測,閒暇之時,便敷陳為王之道,而太祖每次都洗耳恭聽,常常稱劉基為老先生而不叫他的名字,並說:「你就是我的張子房啊。」又說:「老先生多次以孔子之言來勸導我。」所以,太祖與劉基的帳中密語,世人所知不詳,而世間所傳為神奇的,大多只是一些陰陽風水之說,並非劉基的至理名言。劉基的文章氣勢浩大而奇妙,與宋濂同為一代宗師,他的著作有《覆瓿集》、《犁眉公集》流傳於世。劉基有二子:劉璉、劉王景。 

相關焦點

  • 馬皇后通過水果暗示劉伯溫,讓劉伯溫逃過一劫
    劉伯溫功勞這麼大,能力又這麼強,朱元璋自然就對劉伯溫很不放心啊,萬一劉伯溫要是有造反之心可怎麼辦,那對朱元璋來說是很大的威脅啊,所以朱元璋就想除掉劉伯溫了,以防萬一,朱元璋要殺劉伯溫的這件事情被馬皇后知道後,她可不忍看到劉伯溫這樣有能力的人被害,所以就勸朱元璋放過劉伯溫,不要殺害他。
  • 劉伯溫預言福建出天子怎麼回事?揭劉伯溫推算的萬年中國是什麼樣
    劉伯溫真的那麼神奇嗎?讓"下面的男人世界網絡"的編輯為每個人分析一下吧!劉伯溫畫像劉伯溫對中國歷史的驚人預測是什麼?在中國歷史上,有兩個神預言,一個是唐朝的袁天罡和李淳風的預言,另一個是劉伯溫籤名的"煎餅歌"。為什麼這個名字像"煎餅歌"這樣奇怪?
  • 「斬龍狂人」劉伯溫
    "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提到中國古代的謀士,劉伯溫經常會與諸葛亮放在一起被後人拿來對比,從軍事指揮,戰略戰術,謀略心計等等方面進行比較。其中有一個地方是後人非常喜歡比較的,那就是七星燈續命,因為根據傳說,中國歷史上共有2個人用七星燈進行過續命,那就是諸葛亮與劉伯溫,當然最後的結果是諸葛亮失敗,最終死於五丈原。而劉伯溫續命成功,幫助朱元璋打下了天下。
  • 劉伯溫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
    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於世。劉伯溫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傳奇人物,至今在中國大陸、港澳臺乃至東南亞、日韓等地仍有廣泛深厚的民間影響力。
  • 張良和劉伯溫都是功成身退,為何張良能得善終,而劉伯溫卻不能?
    而朱元璋對於劉伯溫的重視程度並不高。儘管朱元璋稱讚劉伯溫為他的張良,但他只封劉伯溫為誠意伯,連個侯也不給,食邑也不多,不給劉伯溫像張良那樣的待遇。事實上,建國以後,劉伯溫的做法,和張良非常相似。張良知道劉邦能夠同甘共苦,不能同甘共苦,所以早歸山林,免得劉邦猜忌。其實劉伯溫也這麼想。
  • 明朝開國功臣劉伯溫是如何走上神壇的?
    在自己的一眾謀士中,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精通陰陽曆法當屬劉伯溫,他在擔任太史令時期除了編制曆書等,還負責觀察天象,同時兼管起草文書、策命、記史事、編史書、國家典籍、祭祀等。這麼好的人物IP一定要充分運用。於是乎,早在建立明朝政權之前,朱元璋就開始對劉伯溫的宣傳之旅,在稱讚李善長是自己的「蕭何」的同時,朱元璋還盛讚劉伯溫是自己的「子房」。
  • 劉伯溫出仕高安
    但在元朝那種環境下,蒙古人有著絕對的優先權,各地派有監官,只能由蒙古人擔任,稱為「達魯花赤」,擁有最好權利。瑞州路的辦公地點又在高安縣,於是,到高安縣丞劉伯溫手中的就是些小案、難案、疑案。然而,就是這些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案子。讓一心為民的劉伯溫有了初試身手,一展智慧的機會,也讓他更貼近了高安百姓。摘錄一個《劉伯溫智斷銅錢案》,元朝至正年間,劉伯溫任江西高安縣縣丞。
  • 神機妙算劉伯溫,機關算盡卻難逃厄運,開國皇帝明太祖難逃其咎!
    但好景不長,劉伯溫在大明王朝建立3年後,也就是60歲時就又辭官歸隱。後來在胡惟庸的誣陷下,被奪去俸祿,返京謝罪時,不幸逝世。但看他這一生的履歷,其實在穩定環境下的仕途總共沒呆過幾年。歷朝歷代開國皇帝對開國功臣都會採取一定的方法來進行處理,漢代劉邦、唐代李世民、宋代趙匡胤這幾個帝王對待開國功臣的所作所為,對於明太祖朱元璋來說心知肚明。
  • 揭秘劉伯溫之死玄機!
    洪武八年的正月下旬,劉伯溫的身體出現了不適,經檢查發現,只是普通的風寒罷了。朱元璋知道了劉伯溫生病了,於是就派胡惟庸帶上御醫到劉伯溫家中為劉伯溫治病。當時,當劉伯溫服用了御醫所開的藥方之後,發現病情越來越嚴重了,而且還發現肚子都中有堅硬的物品存在,這令劉伯溫感到十分痛苦。
  • 【歷史故事】神機妙算的劉伯溫
    劉伯溫並建議朱元璋一方面脫離「小明王」韓林兒自立勢力,卻另一方面以「大明」為國號來招攬天下義師的民心。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劉伯溫設立軍衛法,肅正紀綱,因為劉基認為宋、元兩朝都因為過於寬縱而失天下,所以應該整肅綱紀,於是便下令御史檢舉彈劾,不要有任何顧忌,宿衛、宦官、侍從中,凡犯有過錯的,一律奏明皇太子,依法懲治,因此人人都畏懼劉基的威嚴。可是,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開始論功行賞,劉伯溫並沒有得到應有的頭銜,朱元璋僅僅封他了一個城意伯,這個官職對劉伯溫來說是很低的。
  • 歷史解密:劉伯溫預言福建出天子怎麼回事?揭劉伯溫推算的萬年中國是什麼樣
    袮施陳憙岟屍斅貿躲燼章醫閼麎寋溪淈昖嶪舽噡衪刴哶嶈啲挄歝漸艓滸匯頪襘男姨惚灈提緲攌帿蕈坯敻粣掇堡瞢鎘因為在這首民謠中,劉伯文準確地預言了朱元璋身後大明王朝的歷史,即嚴王朱帝(年號永樂),在姚光孝顧問(禿頂人)的幫助下,試圖扭轉王位被篡奪的局面。
  • 劉伯溫預言2020年發生了什麼 劉伯溫的三大預言準確嗎?
    劉伯溫在書中預言難過豬鼠年,而2020年是鼠年,也就是在這一年會發生一些不好的事情。首先會發生地震,接著便是有怪疾,十分可怕,不過劉伯溫也道出了解救之道,也就是萬惡歸善,任何事情都逃不出一個善字,只要做好事,就能夠迎來光明。
  • 劉伯溫立下含冤而死,朱棣繼位後為什麼又處罰劉伯溫後代?
    在建國後不久,在朱元璋身邊建立了不世之功的劉伯溫,為何在開國不久後就被毒殺了呢? 洪武八年正月初,六十五歲的劉伯溫因染上風寒病倒在床上,監視他的劉伯溫知道了這一點,並立即派當時的丞相胡惟庸帶著太醫前去慰問,並給他開藥治療。
  • 朱元璋三請劉伯溫,劉伯溫拒絕兩次,為何第三次答應朱元璋
    1359年,朱元璋打下浙江金華之後,聽聞劉伯溫(劉基)、章溢、葉琛等名聲很大,於是派遣孫炎邀請他們加盟,其他人都答應了,但劉伯溫卻拒絕了。隨後,朱元璋再一次邀請,劉伯溫還是拒絕,直到第三次邀請,劉伯溫才答應出山。朱元璋三請劉伯溫,劉伯溫拒絕兩次,為何第三次答應了朱元璋?
  • 馬皇后送給劉伯溫2樣水果,劉伯溫看後明白她的深意,逃過一劫
    馬皇后送給劉伯溫2樣水果,劉伯溫看後明白她的深意,逃過一劫朱元璋在當上皇帝之後,對待大臣們都非常的殘暴,特別是跟著他一起共打天下手中有一些權力的大臣,他非常擔心這些人會將自己的王位奪走,所以將他們一個一個的都除掉,馬皇后一直跟隨在朱元璋的身邊,她寬容大度對待臣子也非常仁慈,在朝中和民間都備受好評
  • 燒餅歌:劉伯溫的預言
    這首預言可以在中國傳統的曆書『通勝』中找得到。它的名為何叫做「燒餅歌」呢?在其中也有提及,話說於公元1368年某一日的早上,明太祖在內殿裡吃燒餅,只咬了一口,便聽到內監會報劉基劉伯溫進見。太祖心想測試劉基一下,於是便以碗蓋著只咬了一口的燒餅,再召劉基入殿晉見。  劉基入殿後,太祖便問曰:「先生心明數理,可知碗中是何物件?」基乃掏指一算,對曰:「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龍咬一缺。」
  • 劉伯溫告老還鄉,臨走給朱元璋留下2句話,朱元璋不聽,吃了大虧
    劉伯溫是明朝歷史上的傳奇人物。後人眼中他仿佛是個具有超能力的「神人」,堪與三國時的諸葛亮齊名。其實客觀地說,劉伯溫才幹固然卓爾不群,與諸葛亮還是不可相提並論的。
  • 劉伯溫治家之道
    劉伯溫手跡 《春興八首詩卷》劉伯溫曾在元末擔任過縣丞等職,五十歲後成為朱元璋的謀臣,與朱元璋一起帶兵作戰,出謀劃策,取得龍灣之戰、江州之戰、鄱陽湖大戰等戰役勝利。他們消滅了陳友諒,為朱明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礎。後來,劉伯溫相繼出任太史令、御史中丞、弘文館學士,並首任考試官。
  • 福建出天子,天子還在外國登基了,這個預言真是劉伯溫說的嗎?
    朱元璋稱帝後,民間有了「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的說法。民間關於他的傳奇越來越多,甚至誇張到呼風喚雨、撒豆成兵的境界。其中又以朱元璋吃燒餅一事最為傳神,劉伯溫儼然成了能預知上下五千年的「預言帝」。劉伯溫還預言了明朝會在福建地區出現戰亂--「福建出天子,三山做戰場」,這詩真是劉伯溫所預言的嗎?
  • 朱元璋如何三招逼死劉伯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