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階位聖人是誰?

2021-02-07 普賢行願品淺釋

【聖人】:

聖人有世間聖人和出世間的聖人。

世間聖人:指的就是世間德高望重,有大智,已達到人類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資治通鑑》中說,才德全盡謂之聖人,比如我們中國的堯,舜,老子,孔子等,大家公認為聖人。

出世間聖人:有四聖的分別,聲聞,闢支佛是小乘聖人,菩薩是大乘聖人,佛是極聖,聖中之聖。

【十二階位聖人:序】

1.十二階位聖人指的是出世間聖人,有十地菩薩,等覺和妙覺。妙覺菩薩就是佛,是十二階位聖人之首。階位如同從幼兒園到學前班,再經過小學、中學、大學到研究生、博士、博士後等不同學位。(補充:菩薩道一共有五十二個階位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和妙覺。從初住至十回向,一共三十個階位,是菩薩道的賢者位,通常簡稱為三賢位,後十二個階位是四聖位。)

2.四聖人指的是小乘聖人,大乘聖人等覺,聖中之聖妙覺。十二階位聖人的前十位指的就是小乘聖人:一共有初地到十地菩薩,簡稱聲聞,闢支佛。

【十二階位聖人:前十位聖人淺釋】

代表了菩薩在修行中斷除煩惱的程度,也標誌著菩薩成就功德的程度。

一、初地歡喜地:

【諸菩薩住此地中,先已於心增上法行,善修治故;超過一切聲聞獨覺現觀,得諸菩薩現觀。由正證得無上現觀故;諸大菩薩,於此地中,住增上喜。是故此地,名為極喜。】

處在歡喜地的菩薩,是剛剛開悟了的行者。他對世間的一切生滅法,有了自己正確的體驗。除去了一般凡夫的妄執,真正明白了一切法本空、無我、與萬法唯心的真實意義。並且親歷了出世間的妙境,進入了一個與世間凡夫有別的,嶄新的精神領域。而內心喜不自勝,所以稱為歡喜地。

二、二地離垢地:

【謂諸菩薩,住此地中,先善修治初地行故;超過一切聲聞獨覺地,證得極淨妙尸羅蘊,對治一切微犯戒垢。是故此地,名為離垢。】

處在這一地階位的菩薩,了知你我同體的意義,思想言行因而得到了淨化。從前的染汙行為不再生起,一切身口意的活動,已經不再有過失汙垢。自然地依聖道而行事,成為了天人的楷模。

三、三地發光地:

【謂諸菩薩住此地中,先善修治第二地故;超過一切聲聞獨覺地。證得極淨三摩地蘊;大智光明之所依止。是故此地,名為發光。】

處在這一地階位的菩薩,通過實相的體證,看破了一切的虛妄,內心能忍一切凡夫所不能忍的一切事情,而且內心始終保持著湛然不動不受幹擾,反而伺機度化一切願得解脫法的眾生。他的智慧,對一切眾生的種種愚痴與過錯,都能了解。並且能夠無盡的寬容、容忍與憐憫。他的智慧,如同照亮願得解脫法的眾生的一盞明燈,光芒四射。照現眾生的痴迷顛倒,以智慧的光芒驅散黑暗與無明。

四、四地焰慧地

【謂諸菩薩住此地中,先善修治第三地故;超過一切聲聞獨覺地,證得極淨緣諸覺分能取法境微妙慧蘊,能現前燒一切煩惱。是故此地名為焰慧】

處在這一地階位的菩薩,已經親身證得了諸法與眾生的虛妄不實。對一切都無所畏懼,能起完全的勇毅。他能為解脫眾生而赴湯蹈火,粉身碎骨,而沒有絲毫的退卻。他越是為眾生做事吃苦,他的智慧與力量就越會相應地增長。他在救世的事業中,能夠鍛鍊出極高的智慧,他的智慧力量如同高漲巨大的火焰。

五、五地難勝地

【謂諸菩薩住此地中,先善修治第四地故;超過一切聲聞獨覺地,證得極淨緣諦所知諸法微妙慧蘊,成極難成不住流轉寂滅聖道。是故此地,名極難勝。】

處在這一地階位的菩薩,由於智慧得到了高漲,不再為虛妄而顛倒,修行到了極深的禪定境界。他在定中能夠全憑智慧的力量,觀照世間與出世間一切微妙難宣的法。他掌握了宇宙運行的原理,所以善能分別真偽,並且能以慧力引用禪定之力起極大的神通變化。他的慧力與神通,難測難量,宇宙之內能勝過他的已是寥寥無幾。

六、六地現前地

【謂諸菩薩住此地中,先善修治第五地故;超過一切聲聞獨覺地,證得極淨緣智非智二種所作諸行流轉止息法境微妙慧蘊,多分有相任運相續妙智現前,是故此地,名為現前。】

處在這一地階位的菩薩,已經得到了完全的三昧定力與智慧,一切世間與出世間法的本相,都難逃他的法眼,都會如實的出現在他的眼前,沒有矇騙欺詐他的可能。他的慧力與定力,使他能夠隨心所欲地應用宇宙的法則,成就他心中所想的一切現前。

七、七地遠行地

【謂諸菩薩住此地中,先善修治第六地故;超過一切聲聞獨覺地,證得極淨微妙解脫解脫智見蘊,由已遠入一切現行諸相解脫;是故此地,名為遠行。】

處在這一地階位的菩薩,私心泯滅,為了眾生無處不到,無時不在,恆以大慈悲之心、方便智慧,點化愚痴眾生,救災解困。又以智慧與定力指導後學菩薩,使他們能夠增長慧命,疾得聖果。他肩負著極重要的任務,他要教育與救度已發心和未發心修行的眾生,所以他任重而道遠。

八、八地不動地

【不動地。謂諸菩薩住此地中,先善修治第七地故;超過一切聲聞獨覺地,證得極淨微妙解脫解脫智見蘊,解脫一切相自在障故;得無功用任運相續道之所依止。是故此地,名為不動。】

處在這一地階位的菩薩,雖然道行深遠難測,且功德宏大。卻不恃己得一切智慧與神通,而生一點點的怠慢之意,對救世度生的努力,不減絲毫的鬆懈。對圓滿度世的宏願,能夠恆久的樂此不倦,道心永不動搖,永不退轉。

九、九地善慧地

【謂諸菩薩住此地中,先善修治第八地故;超過一切聲聞獨覺地,證得極淨微妙解脫解脫智見蘊,解脫一切無礙辯障無過廣慧之所依止,是故此地,名為善慧。】

處在這一地階位的菩薩,能夠善用一切智慧與神力,起無量的神變,進入了一個至善的境界之中。能夠弘法度生於十方無礙,為一切菩薩所敬重,他能教化菩薩與凡夫一體無誤,堪作大菩薩之師。

十、十地法雲地

【謂諸菩薩住此地中,先善修治第九地故;超過一切聲聞獨覺地,證得極淨微妙解脫解脫智見蘊,解脫髮起大神通智障;如雲法身,圓滿所依。是故此地,名為法雲地。】

處在這一地階位的菩薩,智慧、力量與解脫已達究竟,而且更加能夠善於運用這些能力。因此他的濟世功德便沒有窮盡,能夠利樂有情永無止境。

他的智慧與法力如同浮雲法雨一樣,為眾生遮去苦惱的逼迫,滋養眾生的慧命令得增長。他已經成為一切眾生的守護者,一切解脫智慧的源泉。

相關焦點

  • 佛法所說的出世間聖人,是指哪些聖人?
    佛法所說的出世間聖人,分為解脫道和佛菩提道兩方面。解脫道的聲聞四果人應算是聖人,然而這是指解脫道而言,若就佛菩提道而言,則不是如此。聲聞的果位分為四種,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這四種果都是聲聞、緣覺二乘的聖人,也就是解脫道上的聖人。二乘聲聞、緣覺的四種聖人,在大乘佛菩提道而言,並不是聖人,反而是愚人,因為即使聲聞阿羅漢都不曾證得大乘菩薩第一義諦之法界實相心,愚而不知此實相之境界,所以不名為聖人。聲聞阿羅漢都不知菩薩智慧的境界,何況初、二、三果人又怎麼可能了知呢?
  • 《長安十二時辰》:蕭規可以死,聖人不能殺
    熱劇《長安十二時辰》接近終局,彈幕裡很多朋友氣憤地說,算了吧,別看了,這劇爛尾啦。 究其原因: 一者,他們認為24集之後太拖沓了,很多劇情完全沒必要。 二者,前半程他們所喜歡的那個張小敬不見了,變成了個無法理喻的人。
  • 《長安十二時辰》:張小敬掐死李必,龍波劫走聖人,皇位花落誰家
    《長安十二時辰》從每周更四集加更到每周六集,這周更是直接播十集,臨近結局,長安究竟能否歸於平靜即將揭曉。上周播出的劇情中,龍波聯手毛順打造暗藏伏火雷的燈樓,欲一舉擊殺聖人。儘管李必和張小敬皆摸到線索進入燈樓,可卻無計可施,李必被抓,張小敬被聞染的香迷倒。
  • 《封神演義》中的第一聖人是誰,太上老君能排第幾?
    《封神演義》中,鴻鈞老祖之下的第一強者是誰?《封神演義》中的第一聖人是誰,太上老君能排第幾?論實力,此時的三界中以先天聖人為尊,他們自混沌未開就已出現,先天地而生,化生萬物,無所不能。許多聖人更是不再拘泥於此界,而是放眼更廣闊的宇宙,追求更高的大道。在中國古籍中,太上老君就曾化身天界主宰,更化生帝師,後來因為看到更廣闊的大道,才退出了三界的紛爭,了卻了俗事的羈絆,一心只為大道。
  • 洪荒中聖人之下到底誰是真正的第一
    下面就是六大聖人,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接引、準提和女媧。那麼六大聖人之下的諸多大神通者究竟誰才是聖人之下第一人呢?我們來盤點一下有資格的大神通者。第一位 孔宣孔宣出場時便被稱為「聖人之下第一人」,五色神光一出,神佛難擋。並且還曾經將接引道人困在五色神光內,不可謂不厲害。
  • 聖人究竟是什麼樣的人?孔子所說的西方聖人是誰?
    在《列子》中,記敘了一篇關於誰是聖人的故事。話說,宋國的太宰見到孔子後,開口問道:「孔子你是聖人嗎?」孔子回答:「我哪敢當聖人,我不過是博學多識的人罷了。」於是太宰又問:「那三王是聖人嗎?」孔子回答:「三王是善於使用智力和勇力的人,至於是不是聖人,我不知道。」太宰又問:「五帝是聖人嗎?」孔子回答:「五帝是善於推行仁義的人,至於是不是聖人,我不知道。」太宰繼續問道:「三皇是聖人嗎?」孔子回答:「三皇是順應時勢的人,至於是不是聖人,我不知道。」宋國太宰驚駭萬分,說道:「那麼誰是聖人呢?」
  • 誰才是聖人之下第一仙?此榜五人後來都成聖人!
    可是,就算三大士手中有聖人法寶,依然難以擊敗金靈聖母。最終還是靠著闡教最擅長下黑手、拍黑磚的燃燈道人,偷偷祭出定海珠,方才砸死了金靈聖母。  金靈聖母死後被封為坎宮聖母,統管普天星宿,在天庭八部正神中實際權力最大。是因為她不僅地位超然,是陣亡的截教群仙領袖,並且實力強悍,僅差一步就可以成聖。
  • 《封神演義》中有幾位聖人,他們的實力如何排行?
    《封神演義》中的十二大聖人,他們的實力誰強誰弱? 《封神演義》中有幾位聖人,他們的實力如何排行? 封神演義中,共出場了十二位聖人,他們分別是昊天上帝、瑤池金母、鴻鈞老祖、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接引道人、準提道人、女媧娘娘、火雲洞三聖皇(天皇伏羲、地皇神農、人皇軒轅)。 聖人又分先天聖人和後天聖人,他們的法力強弱往往與修煉年限及功德有關,先天聖人一般強於後天聖人。
  • 封神世界中聖人以下第一人究竟是誰
    那麼在封神世界裡聖人之下的第一人究竟是誰呢?今天小編和大家一起討論一下。第一位出場的是陸壓道人。民間有云:先有鴻鈞後有天,陸壓道君還在前。這兩句話表明了陸壓道人誕生的時間非常早,很有可能比鴻鈞老祖還要早,當然,《封神演義》原著中並未提及他誕生的具體時間。
  • 《白眉大俠》中有十二位武林聖人,南北二聖的武功能否排進前五?
    在白眉大俠這個故事裡,單論江湖中聖人級別的武林高手就多達十二位。最初閻王寨的十陣賭輸贏中,三教堂的三位堂主便是以武林聖人之姿現身,他們雖然是天德王黃倫請來給閻王寨「主持公道的」,但是在開封府群俠與閻王寨的比鬥中,這三位堂主自覺在江湖中的身份很高還是儘量維持了比較公平的立場。
  • 封神十二大聖人誰最強?鴻鈞老祖最忌憚的人是誰?女媧為何墊底?
    整個封神世界,達到此境界者一共有十二人,他們都被諸仙尊為聖人。  十二大聖人中,誰實力最高?誰實力最弱呢?  十二、女媧娘娘  在《封神演義》第一回中,女媧娘娘就已登場,與許多神話傳說不同的是,《封神演義》在提及女媧功勳時,只講補天不講造人。也就是說,在《封神演義》中,女媧並非人類始祖。
  • 《道德經》中的聖人到底指誰?
    何為聖人?聖人是個什麼樣的人?不同諸子,有不同的形象。本文則淺淡老子眼中的聖人。聖人一詞,在道德經中,共26章提到聖人,總共出現31次。那麼,它到底是指什麼樣的人呢?歷來都有不同的解釋。但不論哪種解釋,似乎都太完美了。完美到需要重新做一次深刻的總結才行。
  • 一地到十地菩薩階位!
    處在這一地階位的菩薩,已經親身證得了諸法與眾生的虛妄不實。對一切都無所畏懼,能起完全的勇毅。他能為解脫眾生而赴湯蹈火,粉身碎骨,而沒有絲毫的退卻。他越是為眾生做事吃苦,他的智慧與力量就越會相應地增長。他在救世的事業中,能夠鍛鍊出極高的智慧,他的智慧力量如同高漲巨大的火焰。
  • 長安十二時辰張小敬蕭規兄弟反目,倆人誰做的對,網友已經吵翻了
    長安十二時辰張小敬蕭規兄弟反目,倆人誰做的對,網友已經吵翻了文|閒雲《長安十二時辰》接近尾聲,真相越來越白,幕後元兇呼之欲出,只是背後的動機到底是什麼,現在還不清楚。龍波也就是蕭規這條線倒是很明了了,為的就是抓住聖人,給第八團的兄弟報仇,但同時這裡也有一個疑問,就是蕭規怎麼就變成了龍波?因為第八團差點覆滅,就要找聖人報仇?張小敬想要知道事實背後的真相到底是什麼?他也不明白,只為了給第八團報仇就要把長安弄得雞飛狗跳,還把全長安的人給卷了進來。
  • 昊天上帝與鴻鈞老祖誰更強?為何三教聖人要幫昊天封神?
    書中明確提到了兩個原因:其一、昊天上帝欲要十二金仙俯首稱臣;其二、十二金仙修行有虧,需渡殺劫;也就是說,之所以會有封神行動,是因為昊天上帝想要十二金仙稱臣,偏偏十二金仙自詡是元始天尊門下,竟拒絕去天庭上班。由此引得昊天上帝大怒,為平息昊天上帝怒火,同時留下十二金仙,元始天尊、老子等人共同謀劃了封神行動。
  • 《影之詩》SNC七月階位積分賽戰況回顧
    《影之詩》SNC 7月階位積分賽,由賽季指定飲品真茶真檸檬的維他檸檬茶全程支持。《影之詩》網易冠軍爭奪賽(SNC)7月階位積分賽經過上周末持續兩天的激烈角逐,終於落下帷幕。最終愛衣醬與茶葉QAQ技高一籌,分別獲得了無限制與指定系列的冠軍。
  • 為什麼說中國歷史上,只出過三個半聖人?這「半個聖人」是誰?
    導語:為什麼說中國歷史上,只出過三個半聖人?這「半個聖人」是誰? 說到聖人,可能大家都不會陌生了,因為聖人就是指被大眾認為具有特別美德和神聖的人,而且聖人的介定經常出現在諸子百家之書籍。
  • 閒聊:東西方預言中的「東方聖人」,究竟是誰?
    三:他的思想和著作已經或者正在影響這個世界,未來更將達到高峰,其實我相信這個時代,在我們中國,已經有真正聖人出現了,這個聖人,必然會是在思想上,著作上,言行上,對人類有極大的指導作用。而不會是什麼軍事家,政治家……這個聖人,只能出現在中國。因為中國是文化保留最好的國家。           ---清風 預言中的「東方聖人」!他究竟是誰?
  • 《影之詩》SNC六月階位積分賽戰況回顧
    《影之詩》SNC 6月階位積分賽,由賽季指定飲品真茶真檸檬的維他檸檬茶全程支持。《影之詩》網易冠軍爭奪賽(SNC)6月階位積分賽經過周六、周日兩天的激烈角逐,最終塵埃落定。選手「茶葉QAQ」獲得6月無限制階位積分賽冠軍,選手「勤學苦練」獲得6月指定階位積分賽冠軍。
  • 聖人到底有哪些?
    ,三位徒弟(盤古,女媧,太一)各得機緣,但是僅有女媧得證混元,另有準提,接引兩位道人搶佔了鯤鵬的證道機緣,後見菩提與蓮花,得證混元聖人。但是誰知道盤古因為根本無法承受這開天闢地的力量而亡,他的元神一分為三,這便誕生了三清(太上,原始,靈寶),身體精血大部分便化為十二祖巫。這三清秉承盤古遺力繼續開天闢地,最後藉助各種先天法寶劃日月星辰,分山川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