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信息人士向36氪證實,新零售生態企業KK集團已於近日完成最新一筆融資:由CMC資本領投,黑蟻資本、渶策資本和部分老股東跟投,融資額約莫為10億人民幣。
KK集團官方對36氪表示:「不予置評」。
KK集團成立於2014年,創始人是連續創業者吳悅寧。最初,這家公司通過零食、美妝、個護等進口快消品類打入實體零售領域,並在供應鏈端則主打標準化店鋪和貨品直採,亦較早開始嘗試線上線下的打通融合。在上次融資發布後,吳悅寧曾對36氪表示,KK集團新階段的戰略主要包含三部分:持續投入多品牌矩陣戰略升級、加強海外供應鏈和渠道體系的建設。去年5月,KK集團先後推出 「KKV」 和「THE COLORIST調色師」兩個新品牌,面向家居生活和時尚彩妝兩個領域,故而其品牌也由原來的「KK館」升級為「KK集團」。
公開信息顯示,KK集團旗下三個品牌KK館、KKV、THE COLORIST調色師已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武漢等全國100多個城市開設了數百家線下門店。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KK集團自2019年至今的第三筆大額融資。去年的3月和10月,它分別引進了兩輪金額為4億人民幣和1億美元的融資——近三輪融資總額已經超過20億人民幣。與之相較的是,KK集團在最初的三年裡則基本保持著「一年一融」的平穩節奏。其無論是頻度還是金額的提檔背後,除了得益於公司本身的基本面狀況之外,也在很大程度上表明著新消費領域的熱火朝天。
KK集團的歷史融資記錄
2020年開年至今,即便中國創投市場始終籠罩在新冠疫情的氤氳之中,但新消費卻保持著令人咋舌的強勁活力。36氪此前也陸續披露了喜茶、泡泡瑪特、每日優鮮、奈雪的茶等公司的最新融資進展。其中,喜茶更是以「一年不到、暴漲8成」的估值驚人增速,達到「超過160億人民幣」的投後估值。即便是與時下最炙手可熱的平臺類公司相比,這一估值增幅也屬絕對醒目。
不同之處在於,喜茶、完美日記等品牌與KK集團恰代表著新消費的兩股勢力——前者依靠強產品和品牌強勢崛起,而後者則代表著新渠道品牌的快速興起。有業內人士認為,在渠道為王的實體零售業,這樣的更替也是具有具代表性的。尤其是疫後購物中心逐漸走高的「掉鋪率」,讓原本屬於快時尚和奢侈品們的黃金位置加速騰挪到新物種手中,彈藥充足的新勢力們能夠藉此快速卡位。
新消費的資本熱度,通過KK集團本輪融資的三位新晉投資方也能窺得一二。
CMC資本,一家最初以大文娛投資見長的基金,如今在消費領域已布局甚眾,比如:叮咚買菜、洪九果品、完美日記等。而渶策資本則是由啟明創投原主管合伙人甘劍平創辦的新基金。作為TMT時代的大贏家之一,甘劍平曾以投資大眾點評、美圖、Bilibili而聞名,其對KK集團的下注也能極大印證投資行業賽道風向的遷移,不久前渶策還投資了社區生鮮團購領域的十薈團。
尤為值得一說的是黑蟻資本。這個名字有些搞怪的基金,已經成為新消費領域最不可忽視的新銳機構之一。自2016年創辦至今,其投資幾乎覆蓋了該領域——尤其是新品牌的多數頭部公司,比如喜茶、泡泡瑪特、江小白、簡愛、王飽飽等。黑蟻的創始合伙人有三人,其中陳峰是木九十等多個新型消費品牌的創始人,何愚和張沛元則都曾就職於蘭馨亞洲,何愚後來還在字節跳動負責過戰略投資。他們曾在接受36氪採訪時表示,黑蟻從成立的第一天起就決定all in消費,他們認為未來中國的消費一定是「產融一體化的,資本產業化,產業資本化」。
在過去20年的中國創投進程中,大消費投資雖是一個永恆主題,但並未出現過如此大範圍而密集的投資熱潮,且此前的消費基金多為中後期機構。有數據顯示,在2019年——這個過去五年基金投資熱情最低的年份,新消費領域的融資事件卻高達477個,總金額超過500億。多位投資人士向36氪指出,伴隨著代際更替、小紅書KOL、微信私域流量、網紅直播等新型營銷方式的出現,當然也有部分源於TMT創新機會的暫時乏力,新消費行業的火熱是歷史的必然。
新一代的基金必須抓住最屬於這個時代的機會。可以預見,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新消費投資都將是創投圈的核心主題之一。據36氪了解,有多家該領域的公司也都已逼近新一輪融資的關鍵時刻。
(來源:36氪 劉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