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昭陵多次被盜,大量珍貴文物流失海外,其頭骨淪為玩物

2020-12-16 馬遷品歷史

太宗皇帝李世民一生勵精圖治,被稱為「天可汗」,一生功績矚目,在太宗皇帝死後,就與長孫皇后一起葬進昭陵,而作為歷史上有名的皇帝,其陵寢自然是無比繁華的,自然而然就會招惹到盜墓賊,那麼太宗皇帝的昭陵有沒有被盜?答案是肯定的,而且不止一次。

李世民的昭陵至少被盜過三次,最慘的一次其屍骨都被盜,頭顱都淪為後世富人的玩物。直到北宋一個叫趙普的宰相,曾經花費重金才重新搜取李世民的遺骨重新安葬的昭陵中。昭陵,素有「天下名陵」之稱,位於陝西省禮泉縣東22公裡九嵕山的主峰,昭陵的地宮就鑿建於九嵕山南坡的山腰間,陵園方圓60公裡,雄偉壯觀,超過以往歷朝帝陵。長孫皇后死後隨後下葬昭陵,李世民曾在陵前立碑寫著:「王者以天下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為己有。今因九嵕山為陵,不藏金玉、人馬、器皿,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幾好盜息心,存沒無累。」意思就是說,此墓無金銀玉器,就是為了防止盜墓賊打起注意,但這依舊不能抵擋盜墓賊的野心。

昭陵受到最嚴重的一次破壞是在五代十國時期被軍閥溫韜給盜了,溫韜曾親自下達昭陵地宮,把昭陵中的珍貴文物都洗劫一空,其中包括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和鍾繇等許多的書畫古玩。傳聞溫韜昭陵中盜出的寶物用馬車裝載,動用幾千位士兵,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才全部運完。

最令人可惜的便是「昭陵六駿」石刻了。昭陵六駿原型本是李世民最喜愛的六匹戰馬,它們跟隨李世民徵戰天下,但在黃巢和溫韜時期都遭到破壞,也相對比較完整,到民國時期,昭陵六駿被文物販子砸成多塊,「颯露紫」和「拳毛騧」被偷運到美國紐約,後來被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收藏,其它四西安圖書館中收藏。不過我相信終有一天「颯露紫」和「拳毛騧」會被迎回祖國。若讀者還喜歡李世民的其他故事,可以在下方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大唐的背影——尋訪唐帝陵」之二 唐太宗李世民昭陵
    昭陵有沒有被盜 《蘭亭序》還在不在 千百年來,文人墨客對昭陵可謂是魂牽夢縈。他們關心的不是唐太宗這位盛世帝王陵寢的規模有多宏偉,他們僅僅是惦念相傳陪葬於陵寢的「一紙書」——《蘭亭序》。「昭陵早都被溫韜盜了,哪裡還有《蘭亭序》!」
  • 全國被盜文物信息平臺首建功 流失32年珍貴文物正式回歸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近日,出土於安徽阜陽的被盜文物商代獸面紋銅鬲於正式回歸安徽博物院,這是全國被盜文物信息平臺建立後第一例成功追索的被盜文物。這也意味著,這件被盜流失32年的珍貴文物終於正式回歸了故鄉。
  • 唐太宗昭陵的陪葬墓
    唐太宗昭陵在唐代帝陵中規模最大,陵園總面積30萬畝,陪葬墓近200座,目前已知墓主姓名、身份的墓葬有70餘座。昭陵陵園的陪葬墓的分布和形制不僅體現了封建宗法思想,還再現了封建帝王無法逾越的封建古制以及森嚴的等級制度。
  • 流失海外的文物,那些藏有重要中國文物的海外博物館!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海外各主要博物館收藏的中國文物達十萬件以上,這僅僅是統計在冊的,真實流失海外文物數量無法統計,只能說「海量」!中國歷史悠久,文物浩如煙海,為外國博物館及公私機構收藏是不可避免的,並不全都是「流失海外」。本文為您詳細介紹了目前中國文物的海外收藏現狀,並整理出藏有較重要中國文物的海外博物館名單,以供諸君參考。亞瑟 賽克勒大廳是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陳列中國佛教藝術的特別展廳,出自山西廣勝寺的元代壁畫、雲岡造像、河南淇縣東魏李道贊等五百人造像碑等傑作濟濟一堂。
  • 存活了千年的6匹馬,原是唐太宗坐騎,卻被盜墓賊賣了12萬美元
    戰爭,可以說是古代的家常便飯,一個帝王幾十或是幾百年的苦心經營,一場戰爭就可以將其毀於一旦,而戰爭除了大量的人力,馬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要說戰場上最能得到皇帝信任的,不是大將君臣,而是他們的坐騎——馬。唐朝是我國歷史上一個極具傳奇色彩的朝代,而說起唐朝的馬,就不得不說到唐太宗的六匹駿馬。
  • 唐昭陵被匪星瘋狂盜掘《蘭亭序》被棄之如屐,命運多舛的昭陵六駿
    唐昭陵期初,唐太宗想仿效劉邦的長陵封土而建。但大臣虞世南提出反對意見,認為漢制皇陵既勞費民力,又使盜賊生心,所以漢陵大都被盜,帝王屍骨也被棄之荒野。他建議唐太宗仿效堯帝那樣,因山為陵。既能節省民力又能防盜。後來長孫皇后臨終對唐太宗也說過:「願因山為壠,無起墳,無用棺槨,器以瓦木,結費送終,是妾不見忘也」唐太宗聽後,遂選九嵕山建昭陵,作為他和長孫皇后的陵地。並昭告子孫:以後都因山為陵,簡葬薄葬。
  • 昭陵六駿惟難記:六駿天各一方,險些全部流失海外
    四年前,中國北京古董商趙福齡勾結袁世凱之子袁克文,通過專做古董出口生意的盧芹齋將昭陵六駿中颯露紫和拳毛打碎裝箱,賣給美國人。自此之後,二駿流失海外。消息傳到昭陵附近的村莊後,百姓們無不咬牙切齒,咒罵民族敗類的可恥行徑。沒想到四年後,貪婪成性的古董商再次勾結民族敗類,秘密進人昭陵盜寶。
  • 流失海外珍貴壁畫的另類回歸
    菩薩(殘片)179.0cm×86.0cm / 泥地古代壁畫是傳統文化的載體,近年來,隨著國家實力的提升,民族自信心顯著增強,在傳統文化成為顯學的背景下,以王巖松老師領銜的江蘇理工學院傳統壁畫研究團隊集多年積累的壁畫臨摹與複製成果,與中央美術學院修復研究院等專業團體合作申報了國家藝術基金傳播交流推廣項目,這是國內首次將流失海外的珍貴壁畫通過再現複製的方式進行集中展覽和傳播。
  • 中國流失海外的文物為什麼能賣出天價?真的是老外識貨?
    從一八四零年以來,中國進入了近代史,伴隨而來的是西方的侵略和壓迫,數以萬計的珍貴文物流落海外。侵華期間的外國士兵無所不用其極,搶了滿懷銀子,看到金子,扔掉銀子再去搶金子,看到寶石首飾,扔掉首飾再去搶珠寶首飾,精美的琺瑯彩太大,搬不動,就地砸碎,實在帶不走的,一把火全都燒掉。中國千千萬萬的珍寶被擄走,流亡海外。很多中國人,也加入到把自己的文物賣出去的行列。最有名的大家都應該知道,末代皇帝溥儀,他對於自己的未來跟明鏡似的,知道自己退位後就是普通人。
  • 92年前洛陽金村驚現8座東周天子墓,5年被盜空,絕世珍寶流失海外
    金村詭異現象謎底迎刃而解,可是古墓中珍貴陪葬品,卻引來大量貪婪之徒肆意盜挖,竟然挖空八座古墓導致大量文物流失,成為我國歷史上最大的文物之殤,造成的損失迄今都無法彌補。01 洛陽金村古墓被盜,斬斷了考古研究連續性出現諸多缺失與空白。
  • 唐建陵兩石獅被盜十年仍未追回,百萬懸賞背後……
    公安部和國家文物局曾多次派官員前往禮泉督辦此案,鹹陽市、禮泉縣兩級公安機關均投入了大量的警力和物力來偵破此案。 禮泉縣公安局負責宣傳的工作人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說,被盜十年間,為破此案,曾提高過三次懸賞金額,從2010年5月17日發布的10萬元獎勵,到2010年11月的20萬元獎勵,再到2012年1月1日將懸賞金額提高至30萬元,可謂層層加碼了。
  • 仔細觀察「昭陵六駿」,為什麼6匹馬中間還站著一個人?
    昭陵六駿,是唐太宗李世民徵戰天下時騎過的6匹戰馬,名字分別為白蹄烏、特勒驃、青騅、什伐赤、拳毛騧和颯露紫。這6匹馬曾經隨著李世民徵戰天下,戰功赫赫,因此被刻在了昭陵陵園的石壁上,成為了歷經千年滄桑的珍貴文物。
  • 流失文物「回家」不再遙遙無期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介紹,今年1月以來,國家文物局與外交、海關等部門緊密合作,在我駐英國使館大力支持下,近期成功將流失英國25年的68件走私文物追索回國。每有「遊子」歸來,總讓人心緒難平。為數以千萬計的流失海外文物找到歸鄉路,堵住文物流失的漏洞,才能不辜負每一趟遠隔重洋的回家之路。
  • 唐建陵兩石獅被盜十年仍未追回,百萬懸賞背後唐陵石刻陷保護困局
    公安部和國家文物局曾多次派官員前往禮泉督辦此案,鹹陽市、禮泉縣兩級公安機關均投入了大量的警力和物力來偵破此案。 禮泉縣公安局負責宣傳的工作人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說,被盜十年間,為破此案,曾提高過三次懸賞金額,從2010年5月17日發布的10萬元獎勵,到2010年11月的20萬元獎勵,再到2012年1月1日將懸賞金額提高至30萬元,可謂層層加碼了。
  • 法國搶走我國遠古文物,價值超380萬,拒不歸還後一夜被盜
    確實,中國作為一個有著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國家,其悠久的歷史可不是隨便說說而已的,時至今日,我們也敢說自己是一個文化大國。但這數量龐大的古代文物,也引發了很多人的嫉妒和眼紅,也導致了我國文物的流失。在我國的歷史上,盜墓現象屢禁不止,而文物的流失也是常有的,只不過要說到文物遭遇的浩劫,在歷史上一共發生了三次,一次是近代列強的搶奪,二是抗日戰爭時期,日本的掠奪;三則是八九十年代,大量盜墓賊的出現,使得文物一次次流失。上個世紀三十年代中期,我國學者施昕更在良渚進行了三次考古挖掘,出土了大量的石器和陶器,由此引出了我國一個古代大型遺址——良渚遺址。
  • 「古代名畫」昭陵六駿圖卷.金.趙霖作(高清)
    昭陵六駿是指陝西醴泉唐太宗李世民陵墓昭陵北面祭壇東西兩側的六塊駿馬青石浮雕石刻。每塊石刻寬約2米,高約1.7米。「昭陵六駿」造型優美,雕刻線條流暢,刀工精細、圓潤,是珍貴的古代石刻藝術珍品。這組石刻分別表現了唐太宗在開國重大戰役中的所乘戰馬的英姿。六駿中的「颯露紫」、「拳毛騧」1914年被打碎裝箱盜運到美國,現藏於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其餘四塊也曾被打碎裝箱,盜運時被截獲,現陳列在西安碑林博物館。羅振玉在其著作《石交錄》中記載袁世凱之子袁克文令文物商人將昭陵六駿運往洹上村,文物商因石體重大不方便,將「颯露紫」、「拳毛騧」二石剖而運之。袁克文「怒估人之剖石也,斥不受。」
  • 關中地區唐代十八帝陵之太宗李世民昭陵 (二)
    從唐貞觀十年太宗文德皇后長孫氏首葬到開元的二十九年,昭陵陵園建設持續107年之久,地上地下遺存了大量的文物。它是初唐走向盛唐的實物見證,是我們了解、研究唐代乃至中國封建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文物寶庫。九嵕山主峰上海拔1188米,氣勢雄偉,高聳挺拔,兩側山巒起伏,溝壑縱橫。
  • 獨家探秘:古墓被盜文物流失海外,墓葬原址深藏大山人跡罕至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國博舉辦的70件流失海外回歸文物展中,有一件雕刻十分精美的古墓甬道彩繪浮雕武士像,文物指向河北省保定市曲陽縣靈山鎮西燕川村西部山裡的一座古墓。該墓1994年被盜,後經過考古發掘,出土壙志,證實墓主是唐末五代時期河北地區的大軍閥王處直。
  • 昭陵六駿為何有兩個在美國?如果沒有他們,其他四個也會流落海外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和他的皇后長孫氏的合葬陵墓,位於陝西省禮泉縣,而昭陵六駿則是這座墓裡的石雕。這六駿都是李世民生前的愛馬,它們幫著李世民創下了赫赫戰功。這六匹馬分別是颯露紫、拳毛騧、青騅、什伐赤、特勒驃和白蹄烏。昭陵六駿的雕刻水平非常高超,也是中國古代雕塑史上的傑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