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天下由於疫情的影響,世界大多數國家的聯賽不得不踩下「剎車」。歐洲杯、美洲杯、奧運會也不得不為抗擊新冠肺炎讓路。
足球比賽雖然按下了「暫停扭」,但是足球故事卻永遠不會停止。對於很多中國球迷來說,也許是因為疫情的影響,也許是因為籤證問題,也許是因為路途遙遠的經費問題,真正去一次自己主隊的主場朝聖或許是一件奢侈的事兒。但是,能夠擁有一件自己主隊的球衣也是一件幸福的事兒。在他們看來,主隊的球衣的顏色永遠是最美的。
球隊的主場球衣或許有某一種或者某幾種不同顏色組成。有的球隊,因為其球衣顏色的特殊,它才會令球迷更加印象深刻。每一件球衣的顏色背後,都有著這樣那樣的故事,等待我們去聆聽。
有這麼一種類型的球衣,它的主體顏色是白色,就像一層覆蓋在地面的冰一樣純淨。與其他以白色為主色調的球隊球衣不同,他們的白色球衣之上,有著一道紅色斜槓,宛如冰面上的一團烈火一樣顯眼。
擁有這樣球衣的球隊有兩支極其有名,一支是阿根廷的百年豪門河床;另一支則是南美洲的印加之鷹——秘魯。
今天的球衣故事,我們就一起走進這兩支球隊,了解球衣背後的故事。
河床——從純白到白色加紅色斜槓
說起阿根廷足球,河床永遠不缺少故事。這支阿根廷的百年豪門成立於1901年5月。最初球隊所在地也是位於布宜諾斯艾利斯郊外的貧民窟——博卡區。
河床最初也在博卡區
關於球隊的名稱的由來,有這麼說法。傳說,球隊的創始人馬丁內斯在拉普拉塔河上溜達,恰巧看見經過拉普拉塔河的船隻上有一群水手在踢球。就這樣,馬丁內斯將球隊的名字就被稱為「River Plate」,即中文河床。在阿根廷,很多人都把它稱為River。
俱樂部成立之後,就面臨著球隊的選擇問題。最初,俱樂部選擇了將白色作為球隊的球衣顏色。而當時在阿根廷,很多球隊的球衣的顏色都是白色,包括阿圭羅的母隊,曾經7次奪得南美解放者杯的獨立(1905年,球隊才把球衣顏色改成紅色至今)。
為了方便區分,也為了彰顯與眾不同的氣質。球隊選擇了在球衣的胸部加上一條紅色斜槓。從此,白色主體加上紅色斜槓成為了這支球隊主場球衣的標誌。
20世紀30年代,河床俱樂部從博卡區搬到了北部的富人區努涅斯區。搬到富人區之後,河床開啟了一系列豪購。那時候,河床花高價引進了塞珀爾和費雷拉,他們的薪水居然都是用黃金來支付,可見當時的河床是多麼富有。
這個舉動,為河床俱樂部贏得了「百萬富翁」的稱號,這個綽號一直沿用至今,河床俱樂部官網也用這個稱呼自己。
在西班牙文化中,斜槓極其類似過去的綬帶,是榮譽的象徵。白色與紅色綬帶的結合,盡顯球隊高貴的氣質,與球隊的「百萬富翁」外號不謀而合。
多次在阿根廷足球頂級聯賽賽場奪魁。此外,他們曾經在南美解放者杯賽場上4次奪得冠軍。他們也是藍白軍團的重要人才輸入地。菲洛爾、肯佩斯、帕薩雷拉、戈耶切亞、奧特佳、坎比亞索、阿亞拉、艾馬爾、馬斯切拉諾、伊瓜因等球星都是從河床走向世界。
除了河床之外,俱樂部領域也有一支球隊也是白色與紅色斜條的搭配。這支球隊就是西班牙球隊巴列卡諾。這支球隊目前在西乙,而且歷史成就還是榮耀地位都無法與河床相提並論。
秘魯——國家隊的特色
2007年委內瑞拉美洲杯的一場比賽爆出了大冷門,塔瓦雷斯二次執掌的烏拉圭在那一年美洲杯的首戰0-3不敵秘魯,遭遇開門黑。
烏拉圭的失利卻遭到了阿根廷媒體的惡搞。賽後,阿根廷著名的媒體《奧萊報》竟登出了一個「河床大勝」的標題。那麼,阿根廷媒體的這個梗又是從何而來呢?經常看南美區比賽和美洲杯的朋友不難發現,秘魯的球衣也是白色球衣上加上一條紅色綬帶。這與阿根廷百年豪門河床的球衣十分相似。而烏拉圭主帥塔瓦雷斯則曾經執教過河床的百年宿敵博卡青年。
雖然秘魯國家隊和河床俱樂部都是白色與紅色斜槓的對搭,但是來源卻截然不同。秘魯在過去是印加文明的發源地。但是,自從哥倫布發現了美洲大陸之後,秘魯逐漸淪為了西班牙的殖民地。
此後的幾百年裡,西班牙文化也逐漸融入到了秘魯人的生活之中。秘魯大部分居民的母語也不是印加語,而是西班牙語。在河床球衣的來源中,我們說過,斜向綬帶代表著一種榮譽,凱旋的象徵。
秘魯的國旗顏色以紅白為主。因此,秘魯的球衣一開始就以紅色與白色的搭配為主。秘魯第一次把紅色變成斜向綬帶要追溯到1939年美洲杯上。為榮譽而戰的秘魯選擇了把白色為主體,紅色為綬帶的球衣出場。這一次改變,讓秘魯國家隊奪得了隊史上的第一座冠軍獎盃。
為了紀念這一次榮譽的經歷。從此,秘魯國家隊把白色與紅色斜向綬帶融合加入了自己的球衣之中。成為了國家隊的不同風景。
秘魯與河床最大的不同,就在客場球衣的選擇上。河床的客場球衣不同色款,而秘魯的客場球衣也始終堅持這一種顏色主體加上斜向綬帶搭配的旋律。即便今天已經無法複製當年的榮耀和驕傲,秘魯依然堅持這顆初心。對於球迷來說,這就是他們支持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