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模巡禮
公廁管理水平是體現一座城市文明的「窗口」和「名片」,把公廁管理工作做好,為市民群眾提供便利,也是為城市建設添磚加瓦。
1997年,陳秋生進入汕頭當時的金園區環衛局,成為一名普通的基層工人。23年來,他以愛崗敬業、勤懇負責、求真務實、勇於奉獻的工作作風,當好金平區公廁管理的「大管家」,塑造出了新時代環衛工人的新形象。他說:「方便別人是一種善。」
公廁管理的「消防隊員」
陳秋生是現任汕頭市金平區環境衛生事務中心公廁管理一隊隊長,談起近二十多年的公廁管理工作,他笑笑說,「沒什麼,平平淡淡」。可身邊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陳秋生所在的公廁管理一隊主要負責汕頭原老金園區範圍內,六十幾座公廁的衛生質量和設施管養維護工作,並不輕鬆。由於公廁分散在城區各處,日常任務繁重,加上環衛工隊伍人員流動較大,時常要面臨人手不足問題,管理工作壓力不小。
為了做好公廁管養工作,按時保質完成任務,陳秋生和公廁管理一隊的工人們加班加點是「家常便飯」。每次接到故障報修,陳秋生就是公廁管理的「消防隊員」,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帶領其他隊員一起把異物清除,儘快讓公廁環境恢復正常。
在日常工作中,陳秋生一方面要做好人員調配,按工作實際科學安排作業班次,確保人員到位;另一方面要調配好廁紙、洗手液、消毒液、蚊蠅噴殺劑、小型維修器械及配件等瑣碎工作。
「這項工作沒有捷徑,只能一遍一遍地日常巡查」。陳秋生說。
節假日堅守崗位「有家沒法回」
在大部分人享受國家公休假期的時候,卻是環衛工人最忙、最不能鬆懈的時期。陳秋生和公廁管理一隊的工人們即使是在大年夜,也堅守崗位。
早上5點半出門,晚上12點半後回家。陳秋生開玩笑說,逢年過節,一些來汕務工人員可能因為各種原因沒法回家,而自己卻是「有家沒法回」。
近三年來,隨著汕頭市「創文強管」工作的開展,陳秋生作為公廁管理的「大管家」,從嚴落實各項公廁管理工作。每逢國檢、省檢、市檢、區檢等重要活動,他都時刻巡查在一線,圓滿完成各項環衛保障任務。
2016年,陳秋生和隊友們管理的「抽紗公廁」獲得了「全國最美公廁管理獎」,海濱路大華路口公廁獲得「全國最美公廁創意獎」。2017年,汕頭市創文強管工作先進典型評選活動中汕頭8所公廁被評為汕頭市文明示範公廁,該隊管轄的就佔5個。陳秋生本人也先後多次被評為汕頭市、區級勞動模範,「優秀共產黨員」「優秀清潔工」。
守護城市的逆行者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陳秋生充分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日夜堅守崗位,與工人們一起奮戰在一線。並臨時組建了一支公廁消殺隊伍,切實做好各公廁的消殺工作。
雖然疫情防控期間公廁的使用率在一段時間內有所減少,但由於每天需要開展高頻的消殺工作,工人的工作量激增。陳秋生主動帶領消殺隊伍的工人們根據如廁人流量,對公廁便池、門把手、洗手臺、水龍頭、排水管、化糞池等進行細緻的消毒作業。
「寧願一人髒,換來萬人潔」,陳秋生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平凡而樸實的崗位上,他和他的團隊默默地用雙手為「文明汕頭」貢獻著力量。
文/圖 南方日報記者 宋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