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至和元年,也就是公元1054年。宋仁宗下詔,將報恩鎮、興平鄉、永豐鄉、雲蓋鄉、龍雲鄉、明德鄉從吉水縣劃出來,設立了永豐縣。
南宋紹興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148年。一張喜報傳到永豐縣令吳南老手裡:「永豐縣雲蓋鄉學子董德元,高中恩科狀元。」
永豐縣建縣近百年,才出了一個狀元,這麼大的喜事,必須隆重慶祝。吳縣令帶領永豐人民,在恩江之濱建立狀元樓,以此紀念永豐縣第一位狀元。
圖為狀元樓,是永豐縣文物保護單位。
南宋紹興十九年,也就是公元1149年。宋高宗下詔,把崇仁縣的樂安鄉、天授鄉、忠義鄉、外加永豐縣的雲蓋鄉,劃在一起設立樂安縣。
董德元是永豐縣第一位狀元,也是樂安縣第一位狀元。他的名字,卻被《江西通志》抹去。永豐縣和樂安縣,宣傳董德元的時候,也只說他高中狀元,不說他官居副宰相。
任何一個省份修撰通志,都會把狀元的名字寫進去。任何一個縣出了一個副宰相,都會大肆宣傳。董德元為何會被省志除名,永豐縣和樂安縣為何不宣傳董德元是副宰相呢?
圖為董德元雕像,拍攝於永豐縣狀元文化園。
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董德元步入仕途之後成了秦檜黨羽。董德元幹的事情讓家鄉蒙羞,家鄉實在是沒法宣傳,只能是儘量冷處理。
說到秦檜黨羽,人們首先會想起害死嶽飛的那一撥人。嶽飛薨於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也就是公元1142年1月份。當時的董德元,還是寒窗苦讀的學子,沒有參與謀害嶽飛的事情。
古代的讀書人,像歐陽修、蘇東坡那樣少年中進士的人很少。大部分的讀書人,都是皓首窮經,才能金榜題名。董德元中狀元的時候,已經是虛歲53歲,周歲52歲了。
圖為歐陽修雕像,拍攝於永豐縣沙溪鎮歐陽文忠祠。
53歲才中狀元的人,仕途一般起步於七品。如果一步一步按部就班往上爬,起碼要二三十年,才能做到副宰相的位置。董德元為了尋找快速升遷的門路,就拜到秦檜門下。
秦檜害死嶽飛之後,成了朝廷中說一不二的人物。宋高宗雖然是皇帝,也忌憚秦檜。秦檜雖然權傾朝野,但是被士大夫們瞧不起。
陸遊就是罵秦檜的積極分子,以陸遊為代表的士子,不願意跟秦檜同流合汙。陸遊在秦檜活著的時候,被壓得死死的,根本就沒有出頭之日。直到秦檜死了,陸遊才得到出任寧德縣令的機會。
圖為歐陽修雕像,拍攝於永豐縣歐陽修紀念館。
董德元沒有陸遊那樣的骨氣,他跟秦檜同流合汙。秦檜迫切需要有影響力的士子,給他撐門面。身為狀元的董德元,成了秦檜的金字招牌,結果得到了飛速的提拔。
董德元只用了六年時間,就做到參知政事(副宰相)的職位。永豐縣最有名的歐陽修,1030年金榜題名,直到1061年才官拜參知政事。
歐陽修31年才走完的路,董德元只用6年就走完了。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董德元替秦檜幹了許多缺德事。他是在用自己的名節,換取仕途的助推器。
圖為重修的文天祥題字門坊,拍攝於永豐縣沙溪鎮歐陽修中學。
舉個例子,當時有位士大夫,名叫趙令衿。趙令衿罵了秦檜一句「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就被董德元彈劾。可憐的趙令衿,因此被發配福建,成為階下囚。
董德元幹了很多陷害忠良的事情,就不一一列舉了。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秦檜剛咽氣,宋高宗就清算秦檜黨羽。董德元是秦黨重要成員,因此被宋高宗罷免一切官職。
董德元被免官之後,無顏以見江東父老。董德元沒有回到永豐定居,也沒有回到故鄉流坑村定居。董德元在永豐縣隔壁的吉水縣定居,八年後就去世了。
董德元畢竟是狀元,接替宋高宗的宋孝宗,在董德元死後,還是給了他「左中大夫、提舉太平興國宮復端明殿學士」的哀榮。
圖為永豐縣狀元文化園,拍攝於永豐縣恩江古城。
宋孝宗不跟董德元一般見識,但是江西人以董德元是秦檜黨羽為恥。江西的賢良祠,沒有董德元的位置。江西的通志,也不願意記載董德元。
永豐縣和樂安縣,只宣傳董德元寒窗苦讀金榜題名,卻不宣傳董德元官拜參知政事,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董德元金榜題名的時候,是家鄉的榮譽。只過了七年,就因為秦黨的身份,成了家鄉的恥辱,當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本文史料來源:《宋史》《江西通志》《吉安府志》《永豐縣誌》《樂安縣誌》。
本文由王福星原創。碼字不易,請尊重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本人已經和版權公司籤約,委託版權公司代表本人維護原創權益。未經授權轉載者,版權公司會代表本人維護原創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