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男人上限的,不是能力,而是風骨

2020-12-18 有書

有書君說

中國古代帝王殺人,大多都是「株連三族」。

其實這不算狠的,最狠的是滅九族。

「株連九族」,往往是那些殘暴的皇帝能夠想到的最重的刑罰。

但歷史上卻有這樣一位皇帝,滅了大臣九族還不解恨,又增加了一族,滅了十族。

這位大臣就是方孝孺。

方孝孺作為一代名臣,究竟做了什麼,竟讓明成祖朱棣痛下殺手。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方孝孺的故事。

自古忠孝難兩全,留得清名在人間。

登臺拜相,宰執天下,這是古代莘莘學子的最終理想。

他們在儒學思想的影響下,一生的追求,都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最後可以萬古流芳。

然而,伴君如伴虎,君王重利,重勢,重天下,卻唯獨不重人。

帝王不會因為你是清官,便對你信任有加;也不會因為你的風骨,便對你另眼相看。

若想要立足朝堂,不但要聽君令、行君事,順勢而為,更要學習謀劃與算計。

否則,若觸及到帝王逆鱗,哪怕再有才華,也會落得悽慘下場。

正如明朝時期的方孝孺,即便是「讀書種子」,天下讀書人的偶像,也因為不服朱棣,最終家滅族亡。

蔡東藩說方孝孺是一個迂儒,一個無用之人,但正是這個「迂腐」之人,卻將中華儒生的不屈志氣,貫徹下來。

他用死來告訴人們,所謂忠義者,其身可以滅,其志當永存。

方家有大才,卻當小吏用

方孝孺出生官宦之家,祖上四代皆從儒。

其父方克勤,曾任山東濟寧知府,一生為官清廉,為政有方,頗受百姓愛戴。

方孝孺從小受到父親影響,不但敏而好學,而且謙卑有禮。

雖然年紀小小,卻可每日讀書一寸有餘,鄉人都喚他為「小韓愈」。

韓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是所有讀書人的偶像,若是尋常孩子,聽得此等誇耀,必定驕傲自滿。

可方孝孺卻沒有絲毫得意,他學習學問,並不是為了文辭寫作,而是為了宣揚道義,治國安邦。

年紀稍長,方孝孺拜入了宋濂門下。

宋濂乃世之大儒,又是太子朱標的老師,門下弟子眾多,可方孝孺依舊憑藉自身努力,脫穎而出。

宋濂非常喜歡這個弟子,甚至認為他的學問在近代文人中,足以和歐陽修、蘇軾相媲美。

前有父親為榜樣,後有老師細心教導,再加上方孝孺自己的刻苦研讀,很快便名聲在外。

但是方孝孺從不是追名逐利之人,相比於獲得他人稱讚,他更重視自身的修行。

方孝孺18歲時,他父親方克勤因牽涉「空印案」獲罪被殺,方家開始衰落。

一日,方孝孺因病臥床,家中糧食斷絕。

僕人將情況報告於他,他聽後大笑道:

「古人三十天僅進食九次,貧窮困擾何止我家也!」

孟子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方孝孺在人生最艱苦的那些年,一直都潔身自好,用心修養自身品德。

後來因人舉薦,方孝孺被朱元璋所召見。朱元璋見他舉止嚴肅、品行端莊,心中已然認可了他,並對太子朱標說:「這個人可以大用。」

但是,朱元璋並沒有立刻重用他的打算。

一是因為大明初期,重法家而輕儒學,此時任用方孝孺有些得不償失;

二是方孝孺正值青年,心中難免有一份傲氣,朱元璋想要再磨練他一二;

三是朱元璋想將方孝孺留與太子朱標,讓朱標對他有知遇之恩,這樣方孝孺才能感恩戴德,成為新朝的股肱之臣。

1392年,太子朱標因病去世,這時又有人舉薦方孝孺。

朱元璋依舊打算讓他來輔佐新朝,仍沒有重用於他,只是授予他漢中教授之職,每天給眾儒學生員講學。

方孝孺並沒有絲毫沮喪,而是認真去對待這份工作。

漸漸地,他的名氣也越來越大,甚至蜀王都要聘請他作世子老師。

和許多讀書人一樣,方孝孺心中依舊想著安邦定國,可是他也明白,這個想法在洪武朝實現的機會不大了。

他開始將目光投到了朱允炆身上,希望可以在新朝有一番作為。

即得知遇恩,便付一心用

方孝孺想要有一番作為,朱允炆何嘗不是,朱元璋留給他的國家,看似國泰民安,實際卻是危機四伏。

他初登帝座,第一步便是要提拔良臣,搭建屬於自己的權力架構。

朱允炆召方孝孺為翰林侍講,很快又升調他做了侍講學士。

這樣,方孝孺便可以常伴在皇帝身邊。

建文帝對方孝孺的學問十分敬佩,無論是書中之事,還是朝廷之事,他都會向方孝孺請教。

逐漸地,方孝孺的思想,開始影響著建文帝的決策。

建文帝開始以「仁義」治國,推崇儒學,休養生息,這正和方孝孺所主張的治國之道相契合。

於是,方孝孺希望可以推崇周禮,用周朝禮樂文化來建立新王朝,並打算將建文帝打造成新聖賢之君。

但建文帝在這之前,還有更重要的事做,那便是「削藩」,將叔叔們的藩鎮收過,他才能安穩發展自己的國家。

但建文帝的叔叔們,又豈是易與之輩。很快,燕王朱棣便打著「清君側」的旗號,開始起兵造反。

這時,孝孺的學問又一次發揮了作用:朝廷討伐的詔令、檄文皆出於方孝孺之手。

方孝孺不但駁斥了燕王的「清君側」,還將他的野心公之於眾。

然而,方孝孺雖是良臣,卻並非謀士,他提出的一系列謀劃,都以失敗告終。

建文三年,朱棣率軍攻克大名府,方孝孺認為先下赦免朱棣之召,亂其君心,等到他將士心 意懈怠,便可一舉消滅。

奈何識人不明,公布詔書之人因為膽怯,並沒有拿出詔書,方孝孺計劃失敗。

之後,朱棣想要求和,可方孝孺卻認為這是朱棣的緩兵之計,於是讓建文帝殺了使者,拒絕求和。

方孝孺之後曾想過離間朱棣之子,但仍以失敗告終。

最後,朱棣勢如破竹,一路南下,方孝孺以割地求和來換取時間,奈何朱棣無動於衷,直取南京。

有人勸建文帝先走,然後尋找勤王之師,再試圖東山再起。

可方孝孺決意固守南京以待援軍,哪怕城破身死,也無愧於社稷重擔。

最終,朱棣攻破南京,建文帝不知所蹤。

有人說,方孝孺「雖有大志而才不及」,他的判斷選擇,皆是紙上談兵,並無實用。

可實際上,建文帝是他的知遇之君,他對建文帝忠心不二,他提出的每條謀劃,其實都有可行之處。

然而,機會,運氣都不在建文帝一邊,最後成王敗寇,所有的事情也就不值一提。

建文朝沒了,可方孝孺仍在,他並不想苟且偷生,他要在生命的最後一刻,給建文王朝留下最厚重的一筆。

始懷忠君心,留志不留命

若說方孝孺的謀劃策略,可能會有人不屑一顧;可提到他的氣節風骨,沒有人不敬佩嘆服。

南京淪陷後,朱棣成了永樂大帝,所有文臣武將都來朝拜新皇帝,只有方孝孺一人整日閉門不出,穿一身孝袍,為建文帝哭孝。

朱棣早知方孝孺大名,如今新皇登基,正缺一德高望重之人起草詔書,於是便派人請他前來。

方孝孺穿白戴孝,一進朝堂便悲從中來,嚎啕大哭。

以朱棣原有的脾氣,哪能容得下他人如此放肆。

可在他起兵前,他的謀士道衍和尚,就曾對他說過:

「你到了南京,千萬別殺方孝孺,否則天下的讀書種子就沒了。」

於是,朱棣只能陪著笑臉,安撫方孝孺:

「先生不必憂苦,我只是想要仿效周公輔佐成王而已。」

可方孝孺卻一再追問道:

「成王雖死,可立成王子,成王子幼,可立成王弟,正統為先,怎能立周公為皇?」

朱棣大怒:

「這是我們朱家的事,你儘管起詔書便好。」

可方孝孺依舊不從,他一邊哭一邊大罵:

「就算死,我也不會為你起草詔書!」

朱棣質問方孝孺:

「你不怕死,但你就不顧九族之親嗎?」

朱棣原以為拿住方孝孺的弱點,便可左右他的思想,可他萬萬沒想到的是,方孝孺大聲說到:「便十族奈我何?」

朱棣惱羞成怒,再也不顧及名聲承諾,下令車裂了方孝孺,還誅殺他十族之親,共計873人。

這次的大屠殺,雖然誅滅了與方孝孺有關的所有人,可卻也讓方孝孺以身殉道,印證了他的忠心與氣節。

也許有人罵方孝孺傻,覺得他牽連了太多人,是冷血的表現。

可所謂儒家,所謂死節,不正是在關鍵時刻,傳遞一種思想,釋放一種決心。

若人們只是在說聖賢之言,只是仗義死節,可家國滅亡之時,卻沒人願去做這些事,那又有何人還會信「忠義」,又有何人去相信「民族大道」。

方孝孺也許是傻,可正是因為有了他這種人,才會有後來人繼續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斯人早已去,風骨獨長存

留得歲寒風骨在,豈憂天邊黑與白。

方孝孺,字希直,號遜志,亦稱「正學先生」。

其實,單從他的名、字、號中,便可以窺得他風骨一二。

朱棣雖發動了「靖難之役」,可明朝實質上並沒有變動,若方孝孺如解縉一般,投靠朱棣,後人也並不會有太多非議,但方孝孺的執念與信仰,卻不讓他如此去做。

有人說,所謂信仰、所謂衛道,便是在適當的時候,死給你看。

方孝孺是聰明人,但他寧願做一個傻子,因為他知道,若天下都是聰明人,都是趨利避害之人,那又有誰來守道,誰來傳承。

該死之時不能退,這樣才能告訴世人,這儒家之道是真的,為氣節而死,為風骨而亡,這才算是為往聖繼絕學。

最後方孝孺與朱棣的對決,表面上是方孝孺輸了,敗得一無所有。

可朱棣又得到了什麼?不過是坐實了篡位亂臣的事實罷了。

方孝孺雖死,可他的氣節卻流傳千年而不朽,從這方面講,方孝孺卻又贏了。

是非有曲直,公道在人心。

方孝孺之後,世間再無「方孝孺」,可方孝孺之後,卻有了「中國的脊梁」。

相關焦點

  • 決定男人上限的,不是能力,而是……
    帝王不會因為你是清官,便對你信任有加;也不會因為你的風骨,便對你另眼相看。若想要立足朝堂,不但要聽君令、行君事,順勢而為,更要學習謀劃與算計。否則,若觸及到帝王逆鱗,哪怕再有才華,也會落得悽慘下場。可方孝孺卻沒有絲毫得意,他學習學問,並不是為了文辭寫作,而是為了宣揚道義,治國安邦。年紀稍長,方孝孺拜入了宋濂門下。宋濂乃世之大儒,又是太子朱標的老師,門下弟子眾多,可方孝孺依舊憑藉自身努力,脫穎而出。
  • 決定你上限的不是能力,而是格局!兩個故事告訴你,格局有多重要
    兩個故事告訴你,格局有多重要,看完我才明白:決定一個人上限的不是能力,而是格局。取決於你這個杯子有多大,而不是水有多少!擴大自己的格局,你就會發現,人生永遠都有著無限可能,沒有任何人、任何東西能限制你。故事二有一個小孩跟著父親去馬戲團看表演,看完後又跟著父親去看那些動物。
  • 選男人,不是看他成功上限有多高,而是看他失意時底限有多低
    文|木棉熱播劇《三十而已》近日已接近尾聲,除卻劇中三大女主引發熱議外,劇中的三個男人:許幻山、梁正賢、陳嶼也引發了觀眾關於「什麼樣的男人才可靠」的思考。而我也從顧佳、王漫妮、鍾曉芹的遭遇中,得出了一個選擇男人的黃金標準:選男人,不是看他的事業成功上限有多高,而是看他在失意時人品有多低。
  • 早安勵志句子,決定我們一生的,不是我們的能力,而是選擇
    三 *女人讓男人刮目相看的不是美麗,而是自信。女人讓男人俯首稱臣的不是霸氣,而是王者歸來的底氣,女人讓男人跪倒在石榴裙下的不是赤裸,而是嫵媚!早安!四 *抱怨是一種毒藥,它能摧毀你的意志,降低你的身價,摧殘你的身心,削減你的熱情,抱怨命運不如改變命運。抱怨生活不如改善生活,畢竟抱怨不等於解決。
  • 稻盛和夫:決定你人生高度的不是能力,而是這兩個字
    稻盛和夫:決定你人生高度的不是能力,而是這兩個字有人說做一個自律的人,就要過苦行僧般的日子。我可以變得不那麼美,不那麼聰明,不那麼有錢,頂多心中有些失落怨念。你錯了努力不是為了自虐,是為了讓我們堅持自己想做的事,活得更健康,更快樂。開始願望可能是會為了誰,但最終受益最多的是自己。
  • 心理學:決定一個男人品質高低的從來都不是長相,而是這3種特徵
    看男人是一門學問,當女人在挑選自己的終身伴侶,渴望找到一位值得託付終身的另一半時,更重要就是看這個男人的品質到底如何。一個品質卓絕的男人就算暫時身無長物,但他與生俱來的那種感染力與領導力也會帶動自己周圍的人。 從心理學來看,決定一個男人品質高低的從來都不是長相,而是這3種特徵。
  • 稻盛和夫:決定你能飛多高、走多遠的,不是能力,而是這兩個字
    但就是這樣一個普通甚至有點悲慘的命運的人,最終卻成為了一代經營之聖,從他的身上我能看到,決定我們人生上限的,不一定是現有的能力,而是稻盛和夫所秉持的「信念」。1.信念決定上限稻盛和夫:「執著而強烈的信念才是成功的基石。」
  • 大將軍喬治王者歸來吃餃子,決定快船上限的男人回來了
    昨天五星快船被一星獨行俠3.7s絕殺,可以說是被釘在了恥辱柱上了,但是這並不是五星快船的實力快船今天154-111屠殺獨行俠,獲勝第一人當然是大將軍保羅喬治,保羅-喬治25分鐘18投12中,三分8投4中,罰球7中7得到35分,也是打破了60多年記錄的,要知道大將軍喬治可是硬鋼詹姆斯韋德的男人
  • 稻盛和夫:決定你人生走多遠、飛多高的,不是能力,而是這2字
    很多人覺得人生想要有一番成就必須有聰明的頭腦,超群的能力,但是現實中很多賺大錢的人並不一定智商超高、能力超群。稻盛和夫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是兩家世界500強公司的老闆,還曾受日本首相邀請拯救快破產的日航。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他都是成功人士的代表。
  • 王陽明:決定一個人的高度與格局,並不是能力,而是內在的志向
    文/唐若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決定一個人是否有出息,內心是否強大,並不是能力。能力是一種後天學習的東西。志向才是決定一個人是否大有出息點根本。01你的志向決定你能走多遠一個人的理想往往決定了自身的高度。
  • 決定一個女人氣質的,從來不是長相,而是來自高級的習慣
    也許你顏值不佳,但你可曾知道,決定一個女人氣質的,從來都不是外表。如果你真正強大,如果你有征服全場的魅力,我們欣賞的,是你發自內心的自信和鎮定。容顏會老去,歲月會流逝,只停留在外表,你的人生太過膚淺。決定一個女人氣質的,從來都不是長相,而是來自四個高級的「習慣力 」。
  • 對男人更有吸引力的,不是清純,而是性感
    但是,願意承認性感才對男人更有吸引力的人,是不是更加勇敢一些呢?願意承認性感才是本質的人,往往更善於發現人性的弱點,並且從中知道男女相愛是怎麼回事。感情的最原始狀態,它一定不是靈魂上的高度一致,而是開始於衝動,發展于欣賞,終結於包容。
  • 王陽明:決定你人生能走多遠、飛多高的,不是能力,而是這2個字
    想要成就一番事業,很多人認為能力是最重要的,有了能力才能有成就。但實際上,想要在社會上有一席之地,能力固然重要,但卻不是唯一的因素。決定你人生能走多遠、飛多高的,關鍵就在於兩個字——志向。有能力卻沒有志向的人或許能夠一時風光,但是很快就會沉寂下去。志向決定上限一個人想要做成一件事,一定要有志向。志向決定著你努力的方向,志向的大小決定人生的高度和上限。從一個人的志向就能看出他今後將會有多大的發展。
  • 一個男人最大的魅力不是有錢,不是顏值高,而是這三樣
    一個男人的魅力,絕不是英俊的臉。雖然英俊的外表,可以給男人帶來加分項,但是最讓女人心動的還是一個男人身上的素養。有錢,只能算是一個男人的經濟條件,被男人金錢所吸引的女人,只能說是敗在了金錢的魅力上,跟男人無關。一個男人就算是再有錢,顏值再高,也不代表女人就會喜歡。
  • 決定一個女人氣質的,從來不是長相,而是來自這4個高級的習慣
    也許你顏值不佳,但你可曾知道,決定一個女人氣質的,從來都不是外表。如果你真正強大,如果你有征服全場的魅力,我們欣賞的,是你發自內心的自信和鎮定。 容顏會老去,歲月會流逝,只停留在外表,你的人生太過膚淺。決定一個女人氣質的,從來都不是長相,而是來自四個高級的「習慣力 」。
  • 王陽明:決定你人生走多遠、飛多高的,不是能力,而是這兩個字
    王陽明:決定你人生走多遠、飛多高的,不是能力,而是這兩個字王陽明(1472-1529),明朝人,名守仁,字伯安,浙江餘姚人,年輕時築室習靜于越之陽明洞,遂號陽明。王陽明是明代心學的集大成者,他的智慧和才能在明朝那個年代達到了別人難以及其的高度。
  • 西安財經大學 | 馬蒙:天賦決定下限,努力決定上限
    可是呀,我們都懂一個道理,光是靠天賦,總有一天會江郎才盡,在人生的賽道上,只有天賦未免過於單薄,馬蒙一早便明白,天賦決定下限,而努力決定上限,於是,他沒有過多的將精力放在迷茫、不適、難接受中,而是不斷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確定明確目標,走向更好的未來!
  • 從流浪漢到CBA月度MVP,季後賽攜郭艾倫決定遼籃上限
    OJ梅奧曾經的天才少年,2008年的探花秀,被譽為上限是喬丹,下限是科比男人。卻因為年少的放蕩不羈,導致自己的天賦遲遲不能兌現,2016年又因為違反禁毒協議被NBA聯盟取消比賽資格。從此之後梅奧就開始了自己的流浪生涯,波多黎各聯賽、臺灣SBL聯賽、中國NBL聯賽、東南亞ABL聯賽、可以說梅奧一直在低級別聯賽堅持自己的夢想。
  • 男人最在意的不是女人美麗的皮囊,而是這4個「地方」!
    男人最在意的不是女人美麗的皮囊,而是這4個「地方」!都說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而有趣的靈魂卻萬一裡挑一。但是又有人說倘若你沒有好看的皮囊的話,誰願意去了解,你有趣的靈魂呢?所以只要是人,肯定都會在乎外表的,因為人都是視覺動物,不然要眼睛幹嘛?
  • 米德爾頓:聯盟最好的二當家之一,關鍵球能力將決定雄鹿上限
    從米德爾頓的投籃熱區來看,他在進攻端幾乎沒有得分死角而言,正因為擁有超強的投籃水準,以及能夠運球單打的能力,他儼然成為了「字母哥」身邊最好的幫手。季後賽證明身價,關鍵球能力決定球隊上限5年1.78億美元的頂薪,並沒有讓米德爾頓被貼上「高薪低能」的標籤,相反在季後賽的「大腿表現」,讓眾多專家認為他決定了雄鹿季後賽成績的上限,畢竟阿德託昆博並不能在三分線外解決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