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冷知識:你知道「豎中指」手勢的由來嗎?

2021-02-07 歷史鏡鑑

手勢是人類最早使用的,而且至今仍被廣泛運用的一種交際工具,我們每天都在不知不覺地使用大量手勢,但是你有沒有想過這些習以為常的手勢在歷史上到底是怎麼來的?有什麼不為人知的故事嗎?

其實大多數的手勢標誌的含義,比我們認知的要深得多。

一、「OK」手勢

比方說最簡單的「OK」手勢,「OK」本是西方人的口頭禪,如今也變成了咱們中國人的日常用語,「OK」也可以寫成「okey」,發音不變,也是除了「YES」「NO」以外在世界上流傳最廣的英文單詞了。因為「OK」這個手勢跟英文的「OK」這兩個英文字母非常像,所以這個手勢就被發明出來,沿用至今。

但是在一些國家和地區,是不能夠亂用「OK」這個手勢的,你以為是」歐了「的意思,人家就覺得你是鄙視他,揍你沒商量。比方說,在法國「OK」的手勢表示微不足道或一錢不值;在土耳其,突尼西亞,俄羅斯,希臘和義大利的薩丁島「OK」手勢,這是一種令人厭惡的汙穢手勢;在德國和巴西的某些地方表示,人體上非常隱蔽的孔,比如說肛門;在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這個手勢,被認為是非常粗魯、沒有教養的姿態,所以請慎重使用,否則沒有朋友。

二、「V」字手勢

據史料記載,早在1337年,當年曠日持久的英法百年戰爭當中,英軍士兵就已經用上了「V」字手勢。這場戰爭爆發的原因錯綜複雜,反正就是為了爭地盤、爭王位、爭財富,包含著國家的這種政治、經濟、社會國際關係等各種因素。儘管通常認為百年戰爭始於1337年終於1453年,但在此前,英國和法國早已經累積多年恩,新仇舊怨一塊兒算,這是人類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大戰。

百年的英法戰爭有很多場戰役,我們今天重點講的是阿金庫爾戰役。在1415年8月,當時的英國國王亨利五世整點軍馬,親自率領大軍渡過英吉利海峽向法軍發起進攻,但沒想到剛開戰的時候,軍隊裡就爆發了痢疾,減員嚴重。亨利五世率軍沿著塞納河北上,意圖深入法國腹地攻佔戰略要地某港口,這是一場風險極大的軍事冒險行動,搞不好可能會全軍覆沒。可是亨利五世不管,率軍前進,於是大軍艱難地走了兩個多月,當疲憊不堪的英軍抵達阿金庫爾森林附近時,他們發現法國軍隊早就磨刀霍霍,嚴陣以待,等候多時,決戰不可避免地爆發了。

從當時雙方兵力來分析,法軍是有3.6萬人,其中7000位弓弩手,1.1萬名騎兵,1.8萬名重甲騎兵和輕裝步兵,而英王帶領的入侵者只有5900人,包括了900位徒步騎士和5000位長弓手。我們掰掰手指算算就知道,法軍那佔有絕對優勢,更何況英軍是遠道而來,士氣低落,法軍是以逸待勞,所以法軍的勝率是非常非常高的。

還有一點,就是法國的軍隊當中,有相當多的貴族,而英軍的人數相對較少,長弓手的比例比較高,但是長弓手裝備簡陋,跟法軍的騎士全身甲冑,威風凌凌沒法比,啥防護也沒有,寒磣的要命。因為外國人打仗跟咱們中國人不一樣,外國人打仗都需要自備裝備,英軍中的長弓手很多都是貧民出生,身份卑微哪有錢去給自己添置好的裝備呢。

所以當戰役打響前,法國這些貴族老爺們就放出狠話說,你們英軍不是弓箭手多嗎?等我們把你們都俘虜了,把你們的弓箭手常用拉弓的食指和中指全剁嘍,讓你們一輩子都不能拉弓射箭。咱們中國有句老話叫做「驕兵必敗」,所以在戰役打響之後,過度輕敵的法國貴族們組成的騎士方隊根本不管其他本方的參戰部隊率先發動進攻,這就擾亂了法軍的隊形。要知道,那個時候打仗要求紀律性,要求軍陣對戰的集體協同作戰能力,法軍就先犯了兵家大忌。

英軍數量你別看很少,大部分還只是長弓手,可是英國的這位國王亨利五世指揮水平絕佳,不知道他沒看過《孫子兵法》,孫子曰:「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敵制勝,計險厄,遠近,上將之道也。知此而用戰者必勝,不知此而用戰者必敗」,可見地形對作戰的重要性。亨利五世他前期是仔細地考察了阿金庫爾森林的地形,他看法軍一味的往前衝,那索性就把他們引入到一條狹長的地帶。果真,法軍求勝心切,結果整支軍隊幾萬人全都衝進了狹小的包圍圈,這下可壞了,隊形全散。就在這個時候,一聲「嗡嗡」的號角聲響起,英軍牢牢的把進口綁緊,居高臨下,長弓手們是拉弓射箭,毫不留情,利箭向雨點般射進法軍士兵的身體裡,頓時戰場上哀嚎遍野,法軍潰不成軍,死傷慘重。

此戰,英軍以少勝多,奇蹟的擊敗了法軍,法軍優勢佔盡,沒有想到竟然恥辱的慘敗,傷亡1.8萬人,幾乎一半人見了上帝,包括高傲的5000名貴族,而英軍則只傷亡了幾百人!

當成群的法軍俘虜經過英軍弓箭手們面前的時候,長弓手們是開懷大笑,紛紛舉起自己的食指和中指向法軍展示手指仍然完好,嘲諷他們的慘敗,這也是當年的微軟熱門遊戲《帝國時代》英格蘭的特殊兵種是長弓手的原因。

這就是「V」字手勢表示勝利的歷史由來,不過請注意,比劃「V」字手勢的時候,一定不能手背朝外,因為手背向外的「V」字手勢表示見鬼去,手心向外的「V」字手勢才表示勝利,所以你一定要告訴身邊人,以後在表示勝利的時候,千萬別搞反了,那就尷尬了。

三、比中指手勢

說到比中指這個手勢,我們還得再回到剛才講到的著名的阿金庫爾戰役,這一戰法國元氣大傷,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直到很多很多年之後的1427年的奧爾良之戰,在聖女貞德的帶領下,法國軍隊終於一血前恥,大敗英軍,這一次戰爭也是百年戰爭的重大轉折點。一直到了1453年,英國人開始在法國大陸節節敗退,到最後英軍最終投降,從此退居英倫三島,失去了所有大陸的據點。

經過了100多年時間,法國也終於贏回了主權,想當年英軍的長弓手讓法軍傷亡慘重,聞之色變,所以,法軍曾經發誓,若終有一日取得勝利,咱就直接硬生生地掰斷他們的手指。但是真的等到勝利那一天到來的時候,法王命令一定要好生對待,不可虐囚,法軍也就沒有把英軍弓箭手的手指都給掰折了。在臨撤退的時候,英軍雖然敗了,但還是驕傲地高昂著頭撤離的,還不忘對當時的法軍伸出拉弓的中指來炫耀自己的手指還在,當時的法軍很受侮辱,後來,比中指這一侮辱性的手勢就一直流傳開來了。

好了,今天的故事講完了,如果您喜歡今天的內容可以分享給您的好朋友,大家一起長知識;如果您對今天的內容有任何想,可以在評論區裡留言哦!

相關焦點

  • 端午節的由來是什麼? 關於端午節的這些冷知識你造嗎?
    端午節的由來是什麼? 關於端午節的這些冷知識你造嗎?時間:2020-06-25 10:1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的由來是什麼? 關於端午節的這些冷知識你造嗎?
  • 【知識】「剪刀手」「反V字」「愛」這些手勢究竟什麼含義?
    它的由來正如前文引用媒體報導中所寫的那樣,在冷兵器時代著名的英格蘭長弓手們戰勝了不可一世的法國騎兵,在法國人被迫撤退的時候,長弓手們一邊歡呼一邊高舉食指和中指,表示「我們拉弓的兩個指頭是完整的,勝利屬於我們!」。
  • 為什麼豎中指是在罵人?英法的百年戰爭留下了這一侮辱性的手勢
    在現實中,衝著別人豎中指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尤其是在外國,這會被視為你在公然辱罵他人,是一種侮辱且帶有挑釁性的行為。可是你知道為什麼這種行為會成為罵人的象徵嗎?換句話說就算是罵人,為什麼是豎中指,而不是別的指頭呢?
  • 有關清朝的歷史冷知識,你知道幾個?
    清朝,作為中國封建歷史上最後一個王朝,會有哪些令人大開眼界的歷史冷知識呢?今天我們就來探究一下清朝到歷史冷知識。1、在電視劇《龍珠傳奇》中,有一個內容是康熙與明朝公主拜把子,但在真實歷史上,清朝規定國人是禁止拜把子的,因為是怕拜把子人們成群結隊的在一起,容易發生叛亂,不利於統治。2、清朝第六位皇帝乾隆於1799年去世,而遠在大陸另一邊的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也是於這一年去世,不知道兩位偉人在陰間會不會說了一句:「好巧啊!」
  • 兩個你不知道的有關馬拉松的冷知識!
    因為馬拉松這項比賽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非常適合的,不管你是什麼年齡階段的人,只要你的身體健康,你的身體達到了跑馬拉松的要求,不管你多少歲,你都可以去參加馬拉松。有很多人不了解馬拉松一些比較冷門的知識,小編採訪過很多的人,大部分的人都不是很了解馬拉松這項運動,為了廣大參加馬拉松比賽的跑者們能夠更全面的了解馬拉松這項運動,下面就由小編來給大家科普一下兩個有關馬拉松的冷知識吧。
  • 盤點NBA6個有趣的冷知識:三分球大賽最低分創造者,你知道是誰?
    當你認真的去了解NBA的時候,你會發現很多很有趣的時期,就比如說NBA的一些冷知識,知道的人不多,但是卻很有趣,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盤點下,6個有趣的冷知識請大家收好。第一個:科比名字的由來很多人可能知道科比的名字,但是相信很少有人知道他名字的由來,在我國大人給小孩取名的時候都會查字典,或者是去請人取,可是科比的父母卻沒有這麼麻煩,他們當初給科比取名的時候就很任性,因為他們很喜歡吃日本的神戶牛肉,而神戶的英文翻譯是「kobe」,於是他就給科比取名
  • FOX電視臺為轉播壞小子豎中指道歉 歌手本人無解釋
    歌手羅比-威廉士做出不雅手勢  FOX電視臺告訴好萊塢記者:「因為俄羅斯世界盃是現場直播,我們不知道表演期間會發生什麼,我們為此而道歉。」威廉士和他的經紀人還沒有對為何豎中指做出任何解釋。儘管英國的觀眾並沒有在直播中看到這一幕,當威廉士豎中指的時候ITV已經離開了開幕式,但是威廉士豎中指已經在網上泛濫。  在俄羅斯世界盃上,威廉士演唱他的名曲「"Rock DJ」時,44歲的壞小子改變了這首歌的歌詞,在添加了「但是我是免費的」這句歌詞之後,對著鏡頭豎起了他的中指。在世界範圍內,豎中指被認為是侮辱人的標誌。
  • 這些手勢,你都懂嗎?
    熱愛旅遊的你一定知道,去一個國家/地區之前,首先了解當地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在語言不通的時候,身體語言有助於打破彼此交流之間的尷尬,但如果不先了解當地文化,可能你比劃半天對方都不知道你的意思,同樣的手勢,有可能意味著友好,但同樣也可能讓你身處困境。為了避免惹「禍」上身我們快來了解一下各國對一些手勢不同的含義。
  • 很難注意到的動漫冷知識,你都知道嗎?
    看動漫有時候會忽略一些有趣的細節,也因為不容易注意到,所以一些動漫即使全部看過,還是會有一些動漫冷知識鮮為人知,那麼,下面這些動漫冷知識,你都知道嗎?#冷知識#你看到光滑表面的皮卡丘其實是有毛的在動漫中,你看到的皮卡丘是不是都是光滑的?
  • 二戰時期,邱吉爾的一個手勢成為了熱點話題,至今手勢也很經典!
    但是各位觀眾老爺知道這個手勢第一次出現是在什麼時候嗎?相信大部分的人都肯定覺得是在二戰將要結束的時候,反法西斯戰爭快要勝利了,邱吉爾比劃了一個勝利的手勢「V」!笑容迎面的邱吉爾看到這裡大家是不是覺得原來代表勝利的手勢原來是邱吉爾創立的,其實並不是的!這個手勢的由來也是有點特別,有著自己的故事!
  • 同為靈長目,沒想到我們豎中指這麼差勁
    我曾經以為豎中指是人類專屬憤怒底褲,是語言盡頭藉助行為表達輕蔑符號的手勢。直到我看見與人同歸靈長目的猩猩猴子,也會在情緒激動時順手反手比出中指。更氣人的是,它們手和腳同時豎起中指,四重結印法力無邊。文明都脫胎自骯髒,知道哪些是罵人的話,才能規避出教養。而豎中指絕對是髒話教學裡的形體課,入門即巔峰。人類花了幾百萬年才學會直立行走,而只需一秒就能學會豎中指。但沒人說得清自己在什麼時候學會這一套等價情緒交換動作,但每個人都很清楚,一旦學會就變成了本能技術。
  • 國際通用「友好」手勢為什麼具有國際認可的攻擊性?
    有一種手勢是國際通用的,儘管可能大家地域文化不同,但是這個手勢表達的意思一定可以準確無誤地傳達給來自世界的每個人。你可能已經猜到了,沒錯,就是——豎中指。這一手勢在全世界都是具有侮辱性的。不過為什麼地球人都知道呢?
  • 【足球冷知識】你知道嗎?巴薩的年輕人安蘇法蒂和他...
    懂球帝首頁>足球新聞> 【足球冷知識】你知道嗎?巴薩的年輕人安蘇法蒂和他... 【足球冷知識】你知道嗎?巴薩的年輕人安蘇法蒂和他... Laoshu 09-04 13:53 【足球冷知識】你知道嗎?
  • 熱愛跑步的你,知道這3個跑步冷知識嗎?
    提到今天的內容,我先得給大家普及一個日常詞彙,即「冷知識」。冷知識,指的是那些表現為偏門的、瑣碎的、龐雜的知識跟事情。這些知識看似有些稀奇古怪,或饒富趣味、並隨時充斥在我們的生活周遭,卻鮮少人會去注意。它可以引發我們對一些事物的興趣,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每一天都是不一樣的體驗。
  • 你知道嗎?5個有關臺灣的「冷知識」,沒有阿里山,七星潭不是潭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肖萌/文視頻 見習編輯 孫凱傑/剪輯「豫見臺灣 同根同源」2020年河南「網絡涉臺知識大賽」來開帷幕,推出系列首個短視頻——5個有關臺灣的「冷知識」。你對臺灣了解多少?下面的5個「冷知識」,你知道嗎?1、在臺灣,不少閩南人都自稱為「河洛郎」。河洛文化起源河南,而客家人的祖籍就在河南。因歷史原因,不少客家人遷往福建,後輩又到了臺灣,他們至今還稱自己為「河洛郎」。
  • 解密搖滾音樂會手勢:庾澄慶迷戀「金屬禮」(圖)
    深圳的音樂會演唱會那麼多,你確定自己真的會玩嗎?跟著歌手搖擺揮手、玩Pogo,你確定自己不會出錯?深圳接踵而來的諸多音樂會,樂迷們要不要提前預習音樂現場的不同手勢,裝得很專業的樣子?慢慢地,這個手勢在各大搖滾音樂節上逐漸流行開來,成為金屬搖滾現場的代表性手勢。 我愛你這個手勢用途廣泛其實,金屬禮也有分支,「愛與和平」的手勢算一個。它正確的姿勢是把「金屬禮」手勢中的大拇指伸開,各大搖滾現場也常見這個手勢,當然,也有一些歌迷認為是「土鱉版的金屬禮」而不屑於用它。
  • 豎中指罵人和拍馬屁的來歷
    豎中指罵人的來歷 提到現在流行的罵人手勢,那肯定是豎中指了。想必很多朋友也都知道,這個手勢是從國外傳進來的,因為太多國外電視中出現這個動作,中國以前是沒有的。
  • 動漫中的超級「冷知識」,這9條你都知道嗎?奇怪的知識增加了!
    導讀語:歡迎來到二次元小柯南的世界,每天為你帶來新鮮刺激的動漫趣題,今天我們的主題是「你知道嗎,其實動漫中也有很多不被注意的冷知識。而這些冷知識極少有人知道,下面這9條冷知識,你是不是現在才知道呢」。而這些不被大多數人注意的知識,也就變成了動漫冷知識。關於「動漫冷知識」,你究竟知道多少呢?關於下面9條冷知識,有人全部都知道嗎?1《一拳超人》中的埼玉老師,真實名字是「埼玉」,是土字旁,而不是王字旁。很多人一直將「埼玉」和「琦玉」難以區分,一直將他稱呼為琦玉老師。
  • 這3個關於茶葉的冷知識,80%的人都不知道,你了解嗎?
    茶是中國的一種傳統飲品,是很多人在招待客人時必不可少的,它在中國的普及範圍也非常廣,發展到今天,中國茶文化可以說是博大精深了,但日常生活中,我們只會喝茶,並不會太多追究茶葉背後的知識或者過於追求泡茶時的手法及品質,所以很多關於茶葉的知識也逐漸變得鮮為人知了,這3個關於茶葉的冷知識,
  • 雙語:「豎中指」的由來與含義詳解(圖)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英美文化>正文雙語:「豎中指」的由來與含義詳解(圖) 2012-06-08 15:53 來源:太傻網 作者:BBC+老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