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新「齊跡」| 高青縣常盛社區:再見,灘區 323戶村民圓了安居夢

2021-01-08 魯中網

  大眾日報淄博融媒體中心·魯中網12月17日訊(記者 張琦)「離開灘區搬進新家已經一年了,現在居住環境好了,心情也好了,附近還有學校,孩子上學很方便。」高青縣常盛社區居民吳玉霞向記者說道。

  17日上午,尋訪齊文化的改革開放基因 見證高質量發展的淄博作為——發現新「齊跡」大型融媒體採訪團來到高青縣常家鎮常盛社區採訪。

  高青縣是淄博市唯一的沿黃縣。高青縣常家鎮常盛社區是淄博市第一個完成整建制搬遷的社區。常家鎮的開河村、五合莊村323戶1050名村民都搬到了這裡。以前他們祖祖輩輩生活在黃河灘內,距離黃河只有不到500米,生活交通都非常不便。現在他們搬進了新社區,日子過得越來越好。

  記著了解到,常家鎮在進行土地流轉的同時,突出產業支撐,努力拓寬搬遷群眾就業渠道,依託經濟開發區黃三角藥谷產業園,組織企業開展「春風行動」,優先為灘區群眾提供適宜就業崗位500個。社區靠近城鎮,相對來說生產生活配套設施完善,公益崗位、家政服務、擺攤經商等就業門路多,方式靈活,外遷居民就業也能得到有效保障。常盛社區規劃既契合灘區村民對城鎮化生活的嚮往,又能最大限度增加搬遷群眾財產性收入,讓村民「遷得出、留得住、能致富」,凝聚了強大的搬遷動力。

相關焦點

  • 發現新「齊跡」|常盛社區:1443戶居民的「小城」
    大眾網·海報新聞 見習記者 趙汝鵬 淄博報導12月17日,尋訪齊文化的改革開放基因,見證高質量發展的淄博作為」——發現新「齊跡」大型融媒體採訪活動來到高青縣常家鎮常盛社區。一進入高青縣常家鎮常盛社區,記者們就被一棟棟嶄新樓房吸引,講解員介紹,社區於2017年10月舉行搬遷儀式,高青縣常家鎮、黑裡寨鎮、木李鎮3個鎮17個村1443戶5275人搬入社區。來到一戶居民家中,乾淨、整潔、溫暖的房間讓記者們體驗到了居民的幸福與滿足。
  • 中國夢·黃河情丨抓鬮選房、全程直播,看高青黃河灘區人民搬遷記
    黃河灘區作為全省較為集中連片的貧困地區,灘區遷建成為山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攻堅之戰。淄博市高青縣黃河灘區居民拆建工程涉及3個鎮17個村,經過近20個月的高質量建設,今年,1392套住宅樓將達到搬遷入住條件,讓灘區百姓追逐多年的「安居夢」、「致富夢」變成現實。從反對搬遷到全民遷入 經歷了什麼?
  • 東明縣668戶群眾遷出黃河灘 搬進新社區
    在東明縣黃河灘區內共居住了12萬人。為讓灘區居民早日實現「安居夢」,東明縣全力實施「灘區遷建工程」。1月5號,東明縣唯一外遷社區馬集社區的群眾陸續搬入新居,即將開啟他們的安居新生活。1月5號一大早,在新建成的馬集社區裡,鞭炮齊鳴,鑼鼓聲聲,668戶群眾遷出黃河灘,搬進新社區,開啟了幸福的新生活。東明縣沙窩鎮馬集村村民翟秋連:「拆遷的時候,我也是第一個,第一個拆的房子。這個地方是灘區,交通也不方便,孩子上學也不方便。多年的夢想就要實現了,馬上成市民了,儘快搬,越快越好。」
  • 大同市雲岡區318戶安置戶喜圓安居夢
    村民們根據徵收序號有序排隊,按照戶型確認情況對應依次選房,確認後由現場工作人員登記造冊籤章備案,並在選房登記單上按下手印。當天,318戶安置戶喜圓安居夢。為方便村民選房,提高選房效率,分房現場通過公布安置房戶型平面圖、房源戶型確認種類及房源信息一覽表等,讓居民能夠更直觀地了解小區環境及房源戶型等信息,快速選到心儀的房源。
  • 淤築大村臺 早圓安居夢--山東省東明縣黃河灘區脫貧遷建紀實
    新華社濟南4月12日電 題:淤築大村臺 早圓安居夢--山東省東明縣黃河灘區脫貧遷建紀實  新華社記者閆祥嶺  「過去,要三年築臺、三年蓋房、三年借錢、三年還帳。但按現在的進度,我們半年後就能在新村臺上建新房!」在山東省東明縣焦園鄉8號試點村臺,荊崗村村民陳彥賓滿面笑容。
  • 影像力|今天,東明縣668戶黃河灘區群眾喜搬新居:搬出「水窩子...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5日訊 1月5日,在菏澤市東明縣沙窩鎮新建成的馬集社區裡,鞭炮齊鳴,鑼鼓聲聲,668戶群眾遷出黃河灘,搬進新社區,開啟了幸福的新生活。馬集村外遷社區馬集外遷社區是東明縣黃河灘區遷建工程中唯一的外遷社區,外遷社區安置工程位於東明縣城關鎮馬莊村北,佔地面積106畝。社區規劃建設11層小高層安置樓房21棟,共946套(80㎡戶型220戶、120㎡戶型484戶、160㎡戶型242戶),總面積11.7萬平方米。社區建設有幼兒園、服務中心、衛生室、文化廣場等公共設施。
  • 大眾日報1.8萬字黃河灘區脫貧遷建紀實,全景記錄灘區遷建歷程
    2018年10月,田樓村整體搬進新社區。安居之後不到一年,娶親的就有20多戶人家,比此前3年的總數還要多。灘區百姓之難,在於豐收難。濟寧市梁山縣趙堌堆鄉郭蔡村,黃河漫灘時,一年只能收一季麥子,玉米、大豆、花生、地瓜等秋收作物基本收不了。
  • 發現新「齊跡」:「兩頭牛」發力鄉村振興
    一頭是「奶牛」帶動了59個村、3657戶、1.2萬餘農民每年增收2000萬元;一頭是「黑牛」,成為「盒馬」生鮮唯一的國產牛供應商,進入全國21個城市217家「盒馬」門店,今年「雙12」一天銷售2千4百餘萬。12月17日,尋訪齊文化的改革開放基因,見證高質量發展的淄博作為」——發現新「齊跡」大型融媒體採訪活動來到高青縣,見到了傳說中的二頭「金牛」。
  • 大眾日報1.8萬字黃河灘區脫貧遷建紀實,全景記錄波瀾壯闊灘區遷建...
    2018年10月,田樓村整體搬進新社區。安居之後不到一年,娶親的就有20多戶人家,比此前3年的總數還要多。灘區百姓之難,在於豐收難。濟寧市梁山縣趙堌堆鄉郭蔡村,黃河漫灘時,一年只能收一季麥子,玉米、大豆、花生、地瓜等秋收作物基本收不了。
  • 文登74戶村民喜分新樓房!
    日前,文登營鎮柯家莊村的74戶村民喜分新房,圓了多年的「安居夢」。12月13日,文登營鎮在區市民文化中心音樂廳召開柯家莊村棚改安置樓分房大會。為保證公平、公正,居民們按照抓鬮的方式依序抓取房號,選取樓房。據了解,此次分房按照三種戶型面積抓鬮,分別是63平米、95平米、107平米,共計對113套新房進行抓鬮。每組抓鬮均需先抽取順序號,隨後按照順序號依次抽取房號。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村村結對幫扶,千餘人圓了安居夢
    多人完成了危房改造,讓他們搬進新家,圓了安居夢。 最近,甘肅省隴西縣菜子鎮四店村村民申子明家有喜事,困擾他多年的危房拆除了,新建的一棟兩室一廳的住房,有80多平方米,還裝修了一番。
  • 菏澤東明668戶黃河灘區群眾喜搬新居
    ,始終堅持把灘區遷建作為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馬集外遷社區是東明縣灘區遷建工程中唯一的外遷社區,1月5日,668戶居民迎來了搬遷日。對於馬書記所說的情形,同村的邵玉香可以說是感同身受:「以前黃河灘區一漲水,漲那麼高,就包點土封上,最後屋子都塌了。在那住了50年了,蓋了四回房子。」
  • 城陽惜福鎮西荊社區居民喜圓安居夢
    半島全媒體記者 葛夢傑 12月20日早晨8點,室外的天氣非常寒冷,但惜福鎮街道西荊社區新建樓房的廣場上卻熱情四溢,一片洋洋喜氣。居民們早早地來到廣場上等待,因為他們迎來了期盼已久的大喜事——分房子。「我們七點多就過來了,盼了三年終於能住上新房子了,昨晚上都激動得沒睡著覺。」
  • 發現新「齊跡」丨兩頭牛,成就高青農牧生態樣板
    確保奶源的質量……奶牛「持證上崗」,全程實現無人化生產模式12月17日下午,由淄博市委網信辦主辦的「尋訪齊文化的改革開放基因,見證高質量發展的淄博作為」——發現新「齊跡」大型融媒體採訪活動前往高青,從源頭生產,體會高品質奶源背後的食品產業的變遷。
  • 發現新「齊跡」融媒體採訪在淄博啟動
    人民網濟南12月18日電(逄鑫珊)12月15日上午,尋訪齊文化的改革開放基因 見證高質量發展的淄博作為——發現新「齊跡」大型融媒體採訪活動在淄博啟動,該活動旨在傳承汲取齊文化「改革、創新、開放、務實、包容」的思想營養,感受淄博鳳凰涅槃和加速崛起的擔當和作為。
  • 視頻|守望黃河灘,山東黃河灘區遷建幹部的酸甜苦辣
    視頻|守望黃河灘,山東黃河灘區遷建幹部的酸甜苦辣大眾日報記者 單青 王志浩 楊學瑩 策劃 婁和軍2020-09-19 11:57:37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黃河灘區大遷建,對於灘區廣大黨員幹部來說
  • 發現新「齊跡」大型融媒體採訪活動正式啟動
    發現新「齊跡」大型融媒體採訪活動正式啟動 2020-12-15 13: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雙節前夕,春澤社區(建設)193戶村民喜圓新房夢
    建設)套式安置分房大會在區會展中心舉行,從早上8時30分到下午13時15分,將近5個小時的緊張與喜悅交織,193戶村民順利抽取新房,即將迎來新生活。   據了解,本次分房對象是桐嶼街道春澤社區(建設)已經公示參與套式分房的拆遷戶,共計193戶,安置小區為春澤園安置小區,共分房源180平方米戶型34套,120平方米戶型446套,60平方米戶型78套。
  • 鄄城縣舉行黃河灘區居民遷建「村臺社區」 搬遷入住啟動儀式
    幸福的笑臉露出來,歡快的鑼鼓敲起來,甜蜜的日子迎面來,9月29日上午,鄄城縣黃河灘區居民遷建「村臺社區」搬遷入住啟動儀式在舊城鎮六合社區舉行。他說,黃河灘區遷建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也是實現灘區群眾世代安居夢的重大民生工程。工程實施以來,從村臺淤築、臺體降水到地基強夯、社區建設,工程環環相扣,科學快速推進,目前,四個村臺社區全部高質量建成,完全具備入住條件。至此,鄄城縣黃河灘區4.1萬名群眾即將告別千百年的「水窩子」,全部搬入新居。
  • 權威發布|「十三五」期間山東投入扶貧資金323億 連續5年資金增幅...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3日訊 今天上午,閃電新聞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十三五」時期山東財政改革發展成就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山東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最大政治責任、最大民生工程,2016-2020年,山東省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增幅連續5年保持在10%以上,5年來山東各級財政累計投入專項扶貧資金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