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回顧
周四市場呈現衝高回落又翹尾的格局,投資者可以看到,早盤滬指高開2點,創業板低開8點;
早盤市場衝高,出現3562點的分時線高點之後回落翻綠,盤中消化以後再上,上午盤尾再次出現3566點的分時線高點;
午後3567點確認後回踩,最低3527點附近(實際最低3526點)出現分時線低點以後市場支撐翹尾,並且再創新高,各大指數均收於全天相對高位!
值得注意的是,今日市場一度給人的感覺就像「漲出來的股災」一樣;
盤中漲幅大於5%的不足100家,跌幅大於5%近1300家了,而依舊是3000多家公司下跌,而僅有少數個股上漲,如果抓不上市場的主流,那麼牛市當中也是虧錢的。
此外,今日盤中,滬深300指數創13年來新高,在投資者普遍認為市場賺指數不賺錢的時候;
其實看看滬深300,之所以不斷新高,其實還是順應了經濟結構升級,如過去10年滬深300指數成分股中科技類佔比逐步提升;
消費類的可選消費開始增加,未來這種趨勢依然有望延續甚至加速。
板塊熱點
盤面上看:鋰電、光伏、風電、軍工等主線板塊迎來修復,受益漲價的鋰、鈷等有色資源股再度走強;
白酒股大幅分化,水產、航運、鋼鐵等板塊盤中拉升;
個股上,資金繼續以大為美,抱團高價股。
漲幅超9%個股逾50家,跌幅9%以上個股近70家,市場兩極分化嚴重。
綜合來看,市場依舊是結構性行情。
兩市個股分化嚴重,市場繼續擁抱大而美,機構抱團現象繼續上演,但高位籌碼出現鬆動跡象,博弈方面以低吸熱點板塊個股為主,逢高獲利。
市場走勢雖然趨勢性良好,但整體賺錢效應極低,需要良性調整後方可走的更長遠。
消息面
資金入市熱情高百億級私募有意封盤「降溫」
2021年A股開年行情火爆,私募發行市場也頗為火熱,有私募市場人士直言:「如今渠道搶著給績優私募發產品。」
不過,近期多位百億級私募人士透露,資金的迅速湧入使得公司資管規模迅速提升,可基金經理和研究人員存在能力邊界;
管理規模過大將導致其業績下滑,因此後續會選擇階段性封盤,增配研究員、基金經理,並在A股結構性估值偏高的背景下,加強個股的研究深度。
資金面上,央行1月7日公告稱,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今日央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100億元7天期逆回購博弈,中標利率2.2%,與上次持平。
另外,今日有1200億元逆回購到期,央行公開市場實現淨回籠1100億元。
核心觀點
大盤近期持續走強,滬深300指數創下2015年以來的新高,北向資金年底持續流入。
最近幾個交易日領漲的板塊主要集中在關注度很高的新能源,白酒,軍工等行業,有龍頭抱團的趨勢,但是也要警惕留意市場估值切換的動向。
市場普遍關注春季躁動行情有望帶來的超額收益,其中重點關注半導體,新能源,軍工上遊材料及醫療等板塊。
考慮到今年還處於經濟復甦周期,順周期板塊包括材料,工業,能源及公用事業等領域或存在上漲機會。
另外,全球疫苗進入發展成熟期,國內疫苗也將會進入行業黃金期,繼續看好疫苗行業前景。
新的一年國際環境依舊變幻莫測,充滿不確定性,但是新冠疫苗的前景和持續的政策支持,都為今年股市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對全年的行情持謹慎樂觀態度。
策略應對
市場目前的節奏大家不是很理解,可能這是市場需要的。這種行情造成了很多個股出現急殺,短期風險釋放充分,可以考慮適當介入。
市場規則在變,資金集中度進一步提高,使得資金抱團更趨於集中。
從需求來看,指數可能會維持著一個強勢格局。最後給大家一個提示:指數風險不大,導致強者恆強
心得體會
炒股不要單方面認為它何時是底,而應學會順勢而為,找那些剛啟動又有量的個股,只看量還不夠,還要看形態和量放大後其漲幅是否同步。
選股是一個較為系統的工作,它涉及到一個人的心態、看盤的經驗、對個股形態的理解和把握,還有大盤所處的位置以及量和價的關係等等。
有些投資人選好的股票沒敢買,怕跌,錯過了第一買點,心慌意亂匆忙去追高買入,卻沒注意此時的現價和均價的關係,結果追了高。
有些股票買錯了又不肯認錯,任其下跌,最後被迫長線投資。
碼字很辛苦,認同觀點的可以點讚,點讚支持一下,謝謝。
大家可以點擊頂部藍色關注兩個字,關注我,有問題也可以給我發消息,我每個交易日都會給大家分享股市解讀!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下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