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專稿武漢的那些日夜,你曾如何度過?特殊的日子裡,每個人都有屬於他們的日與夜,而電影人則用光影,把這些身影銘刻在記憶之中。
在這些身影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被稱為「生命的擺渡人」,奔忙於醫院內外,穿梭在武漢大街小巷,迎接這一個又一個嶄新的生命,為他們隔絕病痛,帶來溫暖,也為這座城市,延續著希望。
每一段特殊的時間都需要被記錄,而電影頻道的職責也是記錄時代的故事,傳遞時代的精神。這些「生命的擺渡人」們,也成為了電影頻道出品紀錄電影《武漢日夜》中的動人一幕。
據悉,全國首部戰疫紀錄電影《武漢日夜》將會在1月22日在全國院線公映。《今日影評》將邀請紀錄電影《武漢日夜》主創人員帶我們走進影片的臺前幕後,一起見證曾經發生的每一刻。
關於《武漢日夜》,第一個故事是——憧憬。
《今日影評》邀請到了《武漢日夜》中出現的志願者代表——W大武漢緊急救援隊隊長王紫懿及隊員王震做客演播室,共話那些武漢日夜。
談到「W大武漢緊急救援隊」的起名,王紫懿解釋,「W」是武漢的拼音首寫,隊伍裡5個司機名字裡也都有一個「W」,就設計了這個車標。「後來很多志願者隊和孕婦看到我們的車標就非常安心,因為他們知道這支隊伍的特殊性」,她補充道。
彼時成立的這支特殊救援隊,是一支專門為臨產孕婦用車提供緊急救援的隊伍。
顯然,在當時情況下,這也是志願者們共同作出的一個大膽決定。「當時我們想著援漢的志願者那麼多,醫護、物資等方面,好像不缺我們這幾個人,當時又接到現場志願者的求助,就成立了這個隊伍」,王紫懿回憶道,「但這個隊伍始終規模都拉不大,因為我們的隊規非常嚴格」。
對此,王震體會很深,「她要求我們其他活動都不做,只能在家待命,司機一般要堅守到凌晨三點,因為很多孕婦生孩子就在三到五點的時間段」。
正是在這高標準、嚴要求的隊規保護下,在W大武漢緊急救援隊的護送下,41個寶寶無一感染,順利降生。「送完產婦,當他們給我們報喜說孩子出生了,男孩或女孩,多少斤重,這個時候就是我們最喜悅的時候」,王震動情地說。
在這不平凡的救援過程中,王紫懿和王震結為夫妻。「從認識到我跟她表白,只過了77天,就是我們做志願者的這段時間」,王震回憶道,「表白之後14天我們就領證了,就很多人都想不到」。
隊友李文建和朱偉在視頻連線過程中,也提到隊中夫妻的出現是最令他們驚喜的事情,「他們兩人能把友情轉換成愛情,是非常非常不錯的」。
聊到這裡,訊號突然中斷。王紫懿和王震沒想到的是,這是《今日影評》欄目組送給他們的驚喜——
許久未見的兩位隊友來到了演播室!
久別的意外驚喜與相擁過後,王紫懿的聲音有些哽咽,「我一直想讓大家都來,因為我覺得這件事不是我一個人做成的,他們在背後支持我,給我信心和力量,我代表不了他們,沒有他們我做不下去,所以我覺得這是他們的時刻」。
而這,並不是唯一的驚喜。
王紫懿最喜歡的電影演員沈騰在得知愛心車隊事跡後,主動聯繫《今日影評》,希望與他們通話。電話裡,沈騰和她約定在紀錄電影《武漢日夜》上映後,一定要去影院「三刷」電影。電話最後,王紫懿帶著隊員向他揮手道別,還是那句擲地有聲的話——「我們是W大武漢緊急救援隊」。
關於「憧憬」的故事,才剛剛開始。紀錄電影《武漢日夜》中的溫暖與愛也仍在延續。因為,只要心裡有彼此,今後的每一天都是值得憧憬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