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季前賽首日對決中,浙江男籃在第四節掀起一波13:0的攻擊波帶走了比賽,以93:79擊敗遼寧,取得開門紅。
此役,因為是季前賽。所以兩支球隊更多的都是在演練戰術,磨練隊伍,鍛鍊新人。所以,每當新人被換下場時,兩名主教練都會認真地向新人面授機宜,以幫助球隊後備力量快速成長。
除了球員、教練等人需要季前賽來適應之外,裁判以及技術臺也同樣需要提前尋找狀態。
這場比賽中,就發生了一次較真執裁的經典案例,裁判在2秒的比賽時間裡,三次吹停比賽兩次啟用錄像回放來保證判罰的公正性。
事情發生在第四節剩下最後42.4秒,浙江男籃的年輕球員林孝天接隊友傳球後,單打張鎮麟。結果,突破到籃下出手,打到了籃板側邊框後,籃球反彈到了左側底角位置。由此引發了遼寧球員鄢手騏與之爭搶籃球的一幕。
爭搶過程中,球被拍到了界外,裁判當即吹停了比賽。但因為動作太快,沒有看清楚是誰將球碰出的界外,因此裁判提請了錄像回放。此時,比賽時間剩餘42.4秒。
隨後,裁判經過觀看錄像回放,確認是鄢手騏將球碰出的界外, 便將球權吹給了浙江男籃。緊接著,裁判在觀看錄像過程中,發現有跳表的現象。在總時間走到42.9秒時,24秒計時器的1.5秒的進攻時間突然被清零變成了24秒。於是,裁判再經過仔細的觀看,確認球落地時的總時間為42.4秒。再用42.9秒剪掉1.5秒後,總時間為41.4秒。最後,用比賽時間42.4秒減去41.4秒,得出浙江還有1秒的進攻時間。
確定好球權,確定好比賽時間後,裁判示意比賽繼續,浙江開始執行底線球戰術。因為只剩下1秒的進攻時間,所以浙江選擇了直接傳球籃下進行進攻的戰術。
隨後,劉澤一藉助林孝天掩護後,空切籃下,接到王奕博傳球後及時出手,未能命中。隨後,又搶下了進攻籃板,進行二次補籃。當劉澤一進行二次補籃時,因為技術臺沒有看清劉澤一第一次投籃是否觸及籃筐,因此判罰進攻超時違例,未給浙江男籃14秒的二次進攻機會。
所以,劉澤一的二次進攻被判無效。
在這一球是「進攻違例」,將球權判給遼寧;還是」二次進攻「,將球權判給浙江的問題上,三名裁判之間發生了衝突。於是,裁判再次吹停了比賽,聚集到了一起進行商量。商量的結果是,球已經觸碰到了籃筐,浙江應該獲得一次14秒二次進攻的機會。
商量已定後,裁判給予浙江男籃一次14秒的二次進攻機會,來彌補之前錯判的失誤。
就當裁判示意比賽可以繼續進行時,技術臺的夏春指導又叫停了比賽。裁判無奈之下,也只得第三次吹停比賽,上前尋找夏春,詢問情況。
裁判經過與夏春的一番交流後,決定再次啟用錄像回放系統。重新觀看劉澤一投籃時發生的情況,以避免出現錯判漏判。
再經過反覆的錄像回看之後,裁判確認了劉澤一在進行第一次投籃時,籃球已經觸碰到了籃筐,應該給予14秒的二次進攻機會。隨後,浙江男籃執行了這一次進攻。
從42.4秒的出界球,到40秒的球權確認。2.4秒的進攻時間裡,裁判為了避免誤判,三次吹停比賽,兩次啟用錄像回放。這種較真的精神固然值得稱讚。但如果,大多數爭議判罰都這般吹罰的話,一場比賽要打到什麼時候才能結束呢?
所以,遼寧主教練楊鳴在看到裁判不斷地吹停比賽的一幕後,也是大聲的說了一句:「這時候,較上勁了」。
裁判需要有較真的精神,但同時也應具備執裁的藝術。如何在比賽的流暢性和比賽的公平性之間找到平衡點,是一名合格裁判所應具備的能力。
文/魏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