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血常規和成人有什麼區別?化驗單怎麼看?

2020-12-16 騰訊網

小朋友去醫院看病,幾乎都要檢血常規,也就是全血細胞計數,這是檢查最多的項目,因為十分實用。對於一張兒童的血常規化驗單來說,家長可能對出現的箭頭極為敏感,有時即使是醫生說這個箭頭(高於或低於參考區間)沒有臨床意義,家長也仍然會擔心。為了消除家長的疑慮咱們簡單和大家聊一聊兒童血常規的化驗單如何看,以及正常情況下與成人的區別。

首先,咱們要明確,兒童血常規的正常範圍與成人不同,而且檢驗儀器的單次檢驗會存在一定的系統誤差和隨機誤差,而且要結合臨床表現和其他診斷指標綜合判斷,所以即使稍微超出正常範圍大家也大可不必過於緊張。

血紅蛋白:新生兒顯著高於成人上限,而嬰幼兒的正常範圍較成人低。

對於紅細胞和血小板來說,兒童與成人的參考區間差異不大,紅細胞的升高與降低的意義要結合血紅蛋白來綜合判斷,血小板變化的意義和成人類似。

白細胞的數量新生兒最高,隨著年齡逐漸下降,到一歲後達到成人水平。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等,兒童都高於成人,嗜酸性和嗜鹼性粒細胞和成人類似。所以大家要注意給出的正常範圍是否是兒童的參考區間。

而對於紅細胞參數平均值,比如:血細胞比容(HCT)、平均紅細胞體積(MCV)、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MCH)、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MCHC),要結合兒童血紅蛋白含量的特點綜合判斷,所以發現了上下箭頭大可不必過於緊張。

相關焦點

  • 手把手教家長讀懂血常規化驗單(上)
    家長經常有疑惑「為什麼每次帶寶寶去醫院看發熱,醫生老是讓我們化驗血常規?」「幾天不好,為什麼又讓我們複查血常規?」「我看化驗單沒有異常符號,為什麼醫生讓我們吃抗生素?」「健康體檢時,化驗單上上下下的箭頭那麼多,醫生為什麼說沒事?」……對於血常規上一排排的英文縮寫字母和數字在家長眼裡就像天書一般,總是很讓人頭疼。
  • 寶寶的血常規化驗單怎麼看?這篇全講清了!
    看著滿是數字又花花綠綠的檢驗單,很多家長懵圈了!別著急,這就教大家如何看血常規化驗單。血常規檢查有什麼用?首先,讓我們來認識一下血常規:△ 血常規是什麼?血常規是一種常見的臨床檢查手段,它包括紅細胞、血小板、血紅蛋白濃度、紅細胞比容、白細胞分類等參數。
  • 一文教你看懂寶寶血常規化驗單!
    孩子感冒發燒,帶到醫院去,醫生大多會讓做個血常規檢查。不過拿到那一紙報告,很多爸爸媽媽卻犯了愁。化驗單上密密麻麻的數字說明了什麼?白細胞升高是不是說明孩子被細菌感染了?要不要用抗生素? 看懂血常規報告,雖然不意味著就能診斷病情了,但至少可以讓家長對孩子身體狀況心裡有數。
  • 一圖解讀|血常規化驗單
    一圖解讀|血常規化驗單 2020-12-24 15: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手把手教你看寶寶的血常規化驗單
    朋友的寶寶6個月了,第一次做指尖採血,拿到血常規化驗單,咦,怎麼有幾項不在參考範圍內?寶寶不會有啥問題吧?朋友急性子,等不及排隊問醫生,隨手就把化驗單拍了照片給我看。這讓我想起咱們粉絲也在文章下留過幾次言,讓糕媽教大家解讀下血常規報告。
  • 同樣是看化驗單,住院醫師和主任醫師差距怎麼這麼大?
    化驗單,是醫生診治疾病必不可少的依據。每天查看大量化驗單的你,真的能準確解讀嗎? 白細胞升高就是感染? 肌鈣蛋白升高就是心梗? 血氣 pH 正常就是酸鹼平衡?
  • 每天進步一點點,跟著安安醫生解讀化驗單——今日血常規(上)
    每天進步一點點,跟著我一起開啟化驗單的學習之旅吧。今天,我們開啟的是「血常規」。這項化驗項目相信大家都接觸過,每年的體檢項目中必有它,而且血常規它太實用了,臨床診療中,當患者有「咳嗽咳痰、發熱、頭暈、噁心嘔吐」等很多症狀時,醫生都會考慮化驗它。
  • 孩子發燒,血常規和C反應蛋白是否有必要檢查?
    有什麼意義?出來的報告單該怎麼看?今天的科普小講堂裡,將給您提供答案!01C反應蛋白(CRP)是什麼?與超敏反應蛋白有區別嗎?C反應蛋白是一種感染標誌物,當體內急性炎症、較嚴重的細菌感染或組織損傷時,C反應蛋白會在數小時內出現並持續升高。而病毒感染時通常不升高或僅僅輕度升高。
  • 藏在血常規化驗單上的小秘密,腫瘤患者千萬不能大意
    「醫生,這是我剛做的血常規檢查,你幫我看看有沒有問題……」 「這張化驗單上有這麼多箭頭,是不是情況更差了……「 「醫生,昨天打了升白針,為什麼血小板還是這麼低……」 對於腫瘤患者而言,一定對上述對話不會陌生。
  • 孩子感冒為什麼總要扎手指 兒科醫生告訴你血常規報告怎麼看
    不少家長表示,每次孩子發燒感冒去醫院看病時,都有被要求化驗血常規的經歷。發燒感冒不是常見病嗎?直接開藥治病不行嗎?看著自己孩子被扎手指嚇得哇哇大叫時,家長更是既不理解也不情願。        為什麼孩子感冒發燒會經常被要求扎手指?聽聽清遠市人民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戴汝均怎麼說。
  • 血常規結果怎麼看?主要有三個指標,手把手教你
    血常規結果怎麼看?在教大家看血常規的結果之前,先教大家怎麼看化驗單。下面是一張血常規的化驗單,有五列,大家關注第一列和第三列,第一列是項目名稱,我們來看第一列第一行,白細胞計數,然後看第三列,可以得出,白細胞計數的結果為6.9,然後跳到最後一列參考值,白細胞計數的正常值範圍為4-10,6.9在這個範圍內,所以,白細胞計數是正常的。
  • 血常規化驗單該如何看?重點看4個指標,有病沒病一看便知
    在醫院掛門診後,很多時候會需要人們進行血常規的檢查。這也是醫院檢查最常見的一個項目。通過血常規化驗,可能通過檢查血液的成分以及變化,分析出人體內可能出現的一些疾病。但是這項報告中有著非常多的專業名詞,很多人拿到報告後手足無措,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些,血常規化驗單應該如何看?血常規的主要檢查目標有白細胞,血小板,紅細胞等,這些細胞的變化都能幫助醫生判斷患者的病情,了解身體內的變化,做出一個基礎的判斷。
  • 怎麼看懂孩子血常規?兒科醫生教你三分鐘看懂血常規化驗單
    先講最常見的,孩子發燒感冒時的血常規怎麼看。大家掌握後,後面還有拔高題目哦~好啦,下面開始了。目錄一、血常規裡都有什麼?發燒感冒看什麼?二、白細胞相關的參數及意義三、C反應蛋白是什麼?能提示感染嗎?四、感冒發燒需要檢查血常規嗎?多久檢查血常規?五、孩子感冒發燒時,醫生怎麼評估血常規?
  • 血常規檢查的意義是什麼?化驗單結果顯示正常,能排除哪些疾病?
    怎麼又查血常規?好在價格不貴,不然這麼頻繁查誰負擔得起啊?」小敏拿著醫生剛開的單子和閨蜜抱怨著,其實不僅僅是小敏一人會抱怨會疑惑,很多人都會有疑問,怎麼血常規查的次數這麼頻繁?血常規到底有什麼用?血常規就是一項很常見的檢查,幾乎每一種疾病都要查一下,外行人看血常規單子就是「天書」,醫生則能通過單子看出你身上是否患有疾病。如果你的化驗結果正常,恭喜你首先你排除了這些疾病。
  • 血常規化驗單看不懂?不要擔心,讀懂8個數據,基本就明白了
    血常規是最基本的血液檢驗,血液是由有形細胞和血液組成的。血液中有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三種不同功能的細胞,通過觀察數量變化和形態分布來判斷疾病。但很多人拿到血常規化驗單時,不知道該如何看,不妨多了解一下,在文章中找出答案。
  • 血常規看不懂?只需看這3個指標,其實很簡單
    每次來醫院醫生最喜歡開的一個檢查就是血常規,因為這項檢查方便快捷,裡面指標項目比較多,可以看出很多問題,有時候裡面的箭頭上上下下很多,讓人看了心裡發毛,總感覺自己是不是不正常。兒童的指標比成人更複雜,各個年齡段都有自己的正常範圍,但是作為普通人我們不需要全懂,只要有針對性地看這幾個指標就能看出問題。
  • 血常規報告單怎麼看?身體有沒有問題,也可以自己看到
    不論是感冒發燒這種小毛病,還是其他疾病的診斷,醫生一般都會要求病人做一份血常規。血常規上面的數值究竟是什麼意思,為什麼醫生一看這些指標就能判斷病情。對此,相信不少朋友都對血常規檢查單很好奇,今天就帶大家解讀血常規指標和數值背後的含義。
  • 肝功能化驗單 如何正確看肝功能化驗單
    很多人每次去看病都是檢查,但是因為看不懂,都是把化驗的單子送給醫生看是什麼情況,其實可以自己學會看化驗單,比如說肝功能化驗單,那您知道怎麼看肝功能化驗單才是正確的嗎?很多人不知道上面的數據哪一個是用得著的,哪一個是不用的,那就來學習一下如何看肝功能化驗單吧。
  • 每天進步一點點,跟著安安醫生解讀化驗單——今日血常規(下)
    每天進步一點點,跟著安安醫生解讀化驗單——今日血常規(上)。那今天我們則要了解了解血常規中的白細胞家族及血小板家族,因為血常規真的是太常用,且太實用了。跟著我學習,然後掌握它哦!白細胞(簡稱:WBC),是一類無色、球形、有核的血細胞。白細胞不是一個均一的細胞群,根據其形態、功能和來源部位可以分為三大類:粒細胞、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 其中粒細胞又分為中性粒細胞、嗜酸粒細胞和嗜鹼粒細胞三種。所以,白細胞一共有五種,分別是:淋巴細胞,嗜鹼性粒細胞,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單核細胞。
  • 超全解讀告訴你,血常規能檢查出什麼?
    血液相關的檢查有很多種,血常規檢查是對血液中的血細胞數量和種類進行分析的一種檢查。血常規有什麼用?我前幾天才做過一次,今天又讓我做,醫生是不是要騙我錢?3.動態觀察治療效果,指導醫生制訂和調整治療方案比如,如果有缺鐵性貧血,補鐵治療後對血常規的定期檢查可以幫助醫生判斷治療有沒有效果,如果沒有效果是什麼原因,以便在診斷和治療上做出調整。什麼情況需查血常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