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4日,隨著世界最大噸位級FPSO P70在青島成功交付巴西,中國海油所屬海油工程巴油FPSO項目基本收官。1400多個日夜,1800多個項目參與者,190多項技術革新和工藝創新……海油工程將「虧損工程」變成「效益工程」,把一度封塵的項目,翻盤成了中巴兩國高度關注的「明星項目」。
再過幾天,漂洋過海「回家」的世界最大噸位級FPSO(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P70,就要抵達巴西了。巴油FPSO項目詳細設計副經理華斌,也告別生活四年的青島,回到了天津的家。
回首與P70及其「姊妹船」P67 耳鬢廝磨這四年,華斌用「無限風光在險F」來概括。F,既是「峰」的拼音首字母,也是FPSO這四個字母的第一個。
「巨難」項目究竟有多難
2016 年 1 月 20 日,一條代號為P67的大「船」,歷經3個月,跨越11個時區,跋涉4萬裡大洋,從南半球巴西抵達北半球的中國青島。
確切地說,它不是船,而是FPSO;然而此時的它,又不能算作FPSO,因為它只是個半截子項目。
P67是巴西國家石油公司2009年擬自建自營8條船(P66-P73)的一員,卻在建造中途擱淺,一同淪為「棄兒」的還有但不限於其「姊妹船」P70。考慮到接手帶來的風險指數,國際工程巨頭均望而卻步。海油工程的及時「出手」讓項目重現曙光。
2015年5月,海油工程承攬了P67和P70「姊妹船」的詳細設計、採辦、部分模塊建造、運輸以及整船的集成、調試、拖航、交付等工作。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巴油FPSO項目。
為了進入拉美市場,從一開始,海油工程就做好了「交學費」的準備,但萬萬沒想到這個項目竟會那麼難。
在以後的日子裡,要集成P67這個「混血兒」17個完工狀態不一的模塊,從世界6個不同的建造場地輾轉而來,近百萬件散料填滿了整整258個貨櫃,各種型號的吊機折騰 5200多次才完全卸下……僅存放物料的場地布置圖就升版了42次。
同樣絕對考驗一個國家製造業水平的是,將17個千噸級的模塊、50個結構單體、上百臺大型裝備和上百萬個樂高積木一樣的零件,在波濤起伏的海況下,以近乎零誤差的要求,集成在不到三個足球場的侷促船舶空間裡,再連上超過北京到天津10倍距離的電纜,實現比佔地面積20平方公裡的油氣加工廠還要複雜的功能!
而上述難點和更大的難點相比,又不值得一提。項目人員在翻看巴方提供的資料時發現,由於此前項目中途擱淺,很多設計圖紙均已遺失,各種散料胡亂堆砌……僅其中裝滿80多個貨櫃的螺絲,就要一個一個地挑到什麼時候?
「P67來時,船身號稱已完成80%,我到現場一看,腦子就宕機了。合同上說的剩餘工作量和現場看到的,完全是兩個概念。於是我們做了現場的機械完整性排查。僅設計一路,摸查出的肉眼可見的問題,就得有上萬個。給我們的圖紙也只有過程版,一條船我們自己至少要出兩三萬張。」華斌說。
同時,P67存在著施工管理混亂、工作界面不清晰、過往完工質量不合格等諸多問題。僅P67船體和上部模塊未完工的電器儀表通訊設備就達8000多臺,這些設備分布在5000多個像迷宮一樣的子系統迴路裡,很多合同中明確已經完工的工作實際卻未完成,已經完工的質量卻不合格……
這還只是P67,如果再加上後來的P70呢?想一想就讓人頭皮發麻。
預計虧損的項目何以會「翻盤」
半路接手這樣一個FPSO項目的「爛攤子」,全世界都沒有先例,海油工程是做了「賠本賺吆喝」心理準備的,但在國際巨頭們看來,海油工程不僅會賠本,也賺不來「吆喝」,更談不上「翻盤」。網絡上,也不時出現「棄船」等悲觀論調。
「壓力山大」的海油工程,試圖與巴方在共同利益的框架下推動談判,表現出的態度相當於:我們可以「友情支持」,可以「交學費」,可以「頂著壓力上」,但絕不「背鍋」。
為此,巴油FPSO項目總經理陶付文曾一年七赴巴西,與巴西國家石油公司和原承包商反覆進行溝通,共同摸清P67的真實情況,同時專門成立了校核工作小組,針對原承包方遺留的問題逐項展開甄別。
「整個P67建造過程中僅使用的鋼材量就相當於3萬輛小汽車,校核工作量究竟有多大可想而知。」陶付文說。
覆核中,海油工程矯正了電纜清冊、布線圖等處設計中存在的3000餘項錯誤,修正電纜20萬米、儀表用取壓管9276米、管接頭1117個……為後期的建造環節節省了950萬元的材料成本。
這樣的「掃雷行動」,在巴油FPSO項目不是「一陣風」,始終是「進行時」,即便他們會和朋友「反目」。
梁偉是一名機械完工專業負責人,法比奧是巴方完工調試業主代表。2016年1月,二人相識、相交於巴西。等到巴方業主團隊進駐青島,兩個人又開始為P67 「戰鬥」。
此後這對老友一面做朋友,一面當「冤家」。
對梁偉來說,巴油項目機械完工最大的難點在於工作界面不清晰。他帶領20多人的機械完工小組每天早出晚歸,按照項目制訂的界面區分原則,帶著圖紙在迷宮似的FPSO內部逐項核對。
但當梁偉把梳理的問題提交給法比奧確認時,對方卻認為這些是海油工程自己的事。梁偉只得一面按計劃梳理問題,一面將界面不清楚的部分原封不動地保持現狀。
發現由界面混亂導致的大量問題後,法比奧向項目組發郵件投訴梁偉。梁偉不慌不忙地將早已梳理好的問題清單提交給項目組,藉機推動問題的解決。最終,業主同意籤署變更,海油工程按變更合同重新施工的方式合規合理地規避了風險。
這樣的故事,在巴油FPSO項目並不少見。
通過上下一心、深入細緻的篩查和推動談判,巴油FPSO項目竟從「二手項目」中挖出了超過合同多倍的潛在工作量。「經過一輪又一輪艱苦的談判,一次次說服巴方同意追加工作量,我們得以不斷轉化『拖累點』,消減『虧損源』、攤薄成本,一點一滴積累利潤,將『預虧工程』變成『效益工程』。」陶付文說。
四年「魔鬼訓練」到底練出了什麼
從2015年5月籤訂項目合同之日起,一場幾乎集中了海油工程所有精英的大會戰,在青島拉開了大幕。
1400多天,1800多個巴油FPSO項目參與者,他們的故事,足以寫出一本書:項目設計經理楊健4年在家待了不到100天;項目副經理高偉每遇困難總喜歡撓頭,原本茂盛的頭髮變得稀少可憐,他索性剃了光頭;質量經理辛宏光為了工作無法照顧手術的妻子,一個月暴瘦20多斤……
四年「魔鬼訓練」,到底練出了什麼?1800多個項目參與者,有1800多個答案。
在華斌看來,巴油FPSO是一個全新的窗口,通過它,海油工程在FPSO設計、建造等方面積累了許多寶貴的新經驗,並在對標「國際一流」中找準了差距。
「我們在項目運行期間,見到了許多過去沒見過或以前很少接觸的新東西。比如防火夾克,相當於給每一個閥門都穿上了防火衣。再比如火炬氣回收裝置。過去,熊熊燃燒的火炬塔常被視作海上平臺的標誌。但為避免向空中排放廢氣,巴油FPSO項目採用火炬氣回收裝置,使火炬氣無須燃燒排放,重新循環回到系統中,是一項實現了正常工況下零碳排放的世界級環保工藝,非常值得借鑑。
巴油FPSO項目也倒逼海油工程走出舒適區,到大海裡遊泳。
「我們從來沒做過船體,所以在要不要接P67船體工作的問題上糾結了好一陣子,結果接手時才發現,船體也沒那麼難。不逼一把自己,你怎麼就知道不行?正是這種思維的轉變,讓我們後來贏得P70船體市場,實現了過去想都沒想過的574公斤高壓氣密,以及過去從沒嘗試過的立管平臺等。」華斌說。
這四年,海油工程先後完成了190多項技術革新和工藝創新,並創新性地應用了智能化界面管理系統,藉助可視化、數位化、物聯網等技術,掌握了超大型FPSO工程的界面管理技術,實現了FPSO工程的動態化、規範化界面管理,海油工程項目管理水平有了一個質的飛躍……
這些都已是或將成為其未來「逐鹿」大型浮體市場的制勝法寶。
放眼世界,全球FPSO市場已大規模復甦,南美將成為未來五年FPSO市場的主要推動力,而中國正在承接全球油氣模塊建造的轉移。
華斌相信,通過巴油FPSO項目的磨礪,通過正在推進的圓筒型深水浮體項目企鵝FPSO、中國海油首個國內建造的內轉塔單點系泊系統流花16-2 FPSO、中國海油第一個自營深水氣田項目陵水17-2半潛平臺等的「大練兵」,在不久的將來,海油工程一定讓P70拖航儀式上巴方授予的「完工紀念牌」上的十二個字,在全球大型浮體市場深入人心,那就是——值得信賴的世界一流總包商。
【責任編輯:李子紅】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