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察·揚面前,體育明星也是普通人,只要違法,就要付出代價。
文 | 王 嬙
上周末,孫楊被禁賽8年的事件刷屏。年少成名又個性張揚的孫楊及其過於主觀的豬隊友(包括他的母親、隊醫等)犯了不少錯誤(詳見撤銷CAS裁決的過往成功率約7%,孫楊能否「翻案」挽回運動員生涯?),更何況,他們面對的是世界反興奮劑機構(WADA)的首席律師——理察·揚(Richard. R. Young),一個在反興奮劑領域舉足輕重的人物。
2019年11月15日,國際體育仲裁法庭在瑞士蒙特勒舉行聽證會並進行全球直播。圖中紅圈位置的人物就是理察·揚
要知道,這個史丹福大學的高材生,算是世界反興奮劑方面的金牌大律師,他不僅參與起草WADA的反興奮劑規則條例,也曾將七屆環法車王阿姆斯特朗拉下馬。那麼,這個理察·揚為什麼會那麼厲害呢?
理察·揚所在Bryan Cave Leighton Paisner LLP律師事務所公布的照片
步步逼問,讓孫楊團隊節節頹敗
2018年9月4日當晚,國際興奮劑檢查管理公司(IDTM)的三名檢查人員對孫楊進行抽血檢查。由於血檢官和尿檢官未出示相關資質和授權,孫楊方拒絕接受進一步檢查,並要求檢查官留下已採集的血樣。隨後,孫楊的安保人員用錘子砸碎了已經密封的玻璃瓶。對此,孫楊一方認為:由於陪同檢查官不具備資質,已抽的血樣因缺乏程序而應視為作廢,孫楊不存在任何的抗拒檢查行為。
WADA則表示:根據《國際藥檢標準條例》(ISTI)規則,採樣人員中只要有一位具備授權資質即可,並未對血檢官和尿檢官作額外要求。而孫楊作為接受過上百次檢查的運動員,即使對檢查官的資質產生懷疑,也可以後續提出異議,而不是選擇幹擾採樣。因此WADA認為孫楊違反了反興奮劑條例。
雙方各執一詞,對簿公堂,而且是全球網絡直播。
在2019年11月15日的聽證會上,作為WADA的首席律師,理察·揚在短短幾分鐘內就給孫楊母親楊明、中國遊泳隊隊醫巴震等人拋出許多精彩問題,讓後者難以招架。
例如,在問孫楊母親楊明時,他主要是給出答案是「是」或「否」的封閉式問題,確認孫楊在多次獨自一人去洗手間前,主檢查官曾提出過異議,以及孫楊存在不讓檢查官帶走血樣、讓保安打碎玻璃瓶、撕碎檢查單等事實行為。
雖然楊明一再強調當時事出有因,需要從頭講起,但理察·揚並不給她機會,多次打斷,表示孫楊律師會給她機會解釋。對此,「劉思瑤Lawyer」指出,楊明可能由於不熟悉規則,其回答閃爍其詞,未能正面及合理解釋孫楊的「異常行為」,容易給仲裁員留下逃避直接回答問題的不好印象。
孫楊母子在聽證會現場
而對於隊醫巴震,通過理察·揚的犀利發問,巴震相當於直接承認:孫楊此前曾遇到過興奮劑檢查官沒有證件的情況,但當時孫楊還是配合了檢查並按規則在檢查單上提出抗議。這就讓孫楊本次的拒檢行為顯得不那麼合理。而巴震對主檢查官堅持要拍照回答中出現了前後矛盾的情況,也給仲裁員留下不誠實的印象。
聽證會現場不斷發問的理察·揚圖片來源|體壇網
值得注意的是,WADA勝訴的另一個原因,可能是理察·揚對國際泳聯知根知底。就在孫楊聽證會前,國際泳聯曾指出,理察·揚曾為國際泳聯工作,不適合出席聽證會。但瑞士聯邦法庭駁回了這項申訴。瑞士聯邦法院的文件稱,理察·揚在2019年2月份辭去了國際泳聯法律委員會內的職務,就是為了方便他在WADA作為首席律師的工作。
可以說,孫楊的運氣,從那一刻起就開始離他而去了。
低調的頂尖律師
在媒體面前十分低調的理察·揚,公開的資料十分有限。根據他所在律所網站公開的履歷,他1969年本科畢業於史丹福大學,並成為全美大學優等生榮譽協會(Phi Beta Kappa)成員,這意味著他是頂尖大學的頂尖學生。4年後的1973年,他又拿到了史丹福大學法學院的法律碩士學位(J.D.),並在法院開始自己的法律生涯。按此推算,如今的理察·揚已經過了古稀的年齡。
進入21世紀,年過半百的理察·揚離開了法院系統,加入了Bryan Cave Leighton Paisner LLP律師事務所。他的客戶除了WADA和美國反興奮劑機構,還有澳大利亞體育反興奮劑機構以及橄欖球、鐵人三項、世界衝浪聯賽、職業高爾夫組織、美國遊泳和美國籃球組織。可以說,理察·揚是最擅長打體育官司的美國律師之一。
此外,他還寫了一本關於世界反興奮劑政策的書,WADA在21世紀初還任命理察·揚為最初反興奮劑法規的主要起草者,使得世界範圍內的反興奮劑規則和處罰標準化,他還參與了2009年和2015年的規則修訂。據悉,2021年的修訂,也有他的參與。所以,孫楊團隊要在理察·揚面前討論反興奮劑方面的規則,簡直是雞蛋碰石頭,因為規則就是他定的!
在證據面前,沒有扳不倒的體育巨星
被禁賽8年的孫楊,並不是理察·揚扳倒的第一個體育巨星。
大家還記得那個曾經風光無限的七屆環法車王蘭斯·阿姆斯特朗嗎?這位1971年出生在美國的運動員,1992年開始職業生涯,1996年罹患睪丸癌,治療後重返賽場,1999年至2005年間連奪七次環法自行車賽冠軍,成為體壇傳奇和榜樣。
環法七冠王、美國公路自行車手蘭斯·阿姆斯特朗
但是,阿姆斯特朗在2011年退役後,第二年就被揭發在多項獲獎賽事中服用興奮劑。2012年10月11日,美國反興奮劑機構(USADA)公布了一份長達1000頁,包括26位證人證詞在內的調查報告,指證阿姆斯特朗從1998-2005年間長期使用興奮劑的事實,其中有15人能直接證明阿姆斯特朗在美國郵政車隊(後更名為電信車隊)期間曾服用禁藥。而這份調查的主要起草人就是理察·揚。
為此,阿姆斯特朗遭剝奪7個環法冠軍頭銜和終身禁賽懲罰。他在2013年不得不承認醜聞屬實,名聲盡毀。
因興奮劑醜聞而跌下神壇的阿姆斯特朗
對於女運動員,理察·揚也毫不手軟。
2000年12月27日,1975年出生的美國短跑健將馬利昂·瓊斯(Marion Jones)在雪梨奧運會上手舉三金兩銅五枚獎牌,美聯社立即將她冠以「女飛人」榮譽。
短跑健將馬利昂·瓊斯在雪梨奧運會上獲得三金兩銅的獎牌,成為美國「女飛人」
2003年,美國爆出了有史以來最大的興奮劑醜聞——巴爾科實驗室興奮劑事件。當年10月16日,美國FBI宣布,他們已掌握了巴爾科實驗室向眾多運動員提供禁藥的證據。該實驗室負責人供出了27名著名運動員的姓名,其中就包括瓊斯。但瓊斯當年逃過一劫。
到了2007年,瓊斯在與家人和密友的信中承認在雪梨奧運會之前使用過類固醇。為此,國際奧委會和國際田聯都宣布進行調查。美國反興奮劑機構(USADA)是理察·揚的客戶,這一次,他也自然讓瓊斯無處遁形。
2007年10月5日,瓊斯當眾承認在2000年雪梨奧運會期間服用禁藥,次日宣布退役
最終,一代短跑女將馬利昂·瓊斯2008年3月因在禁藥調查中撒謊而入獄6個月。
曾有一位法官對媒體表示,理察·揚是他接觸的最棒的體育律師,沒有之一。
在理察·揚面前,體育明星也是普通人,只要違法,就要付出代價。雖然孫楊通過了興奮劑檢查,但他的團隊在2018年9月4日犯下的錯誤,斷送了他的職業生涯。日益強大的中國體育,在國際法律法規方面還有許多課要補,而這一次理察·揚「開出的學費」未免太過昂貴。
參考資料:法夫人與律先生、紅星新聞、SwimSwam
徵集令
《新民周刊》現面向全國徵集新冠肺炎採訪對象和真實故事:
如果你是參與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醫護人員或其家屬,我們希望聆聽你的「戰疫」故事,也希望傳達你的訴求。
如果你是確診、疑似患者本人或家屬,我們希望了解你和家人如何「抗疫」的過程,讓外界了解你的真實經歷。
如果你是疫情嚴重地區的普通市民,我們希望展現你的樂觀,並傾聽你所需的幫助。
如果你是公共服務人員或各類捐助者,我們希望看到你的「最美逆行」,記錄下你的無私。
如今,各行各業開始陸續有序復工,如何在疫情中有序恢復經濟生產,我們希望了解其中的困難,或是暖心故事。
……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我們誠徵對疫情了解的社會各界人士,提供相關線索,說出你的故事,讓我們用新聞留存這一切。
《新民周刊》新冠肺炎線索徵集值班編輯聯繫方式(添加時請簡要自我介紹):
如你需要捐贈物資,可與以下兩位工作人員聯繫:王勇:WangYong-SH吳軼君:rommy150708(添加時請註明「捐物資」,方便工作人員快速通過您的申請,謝謝。)
新聞是歷史的底稿,你們是歷史的見證者。期待你的故事、你的線索!
▼
大家還都在看這些
▼
新民周刊所有平臺稿件,未經正式授權
一律不得轉載、出版、改編或進行
與新民周刊版權相關的其他行為,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