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到古巴首都哈瓦那旅遊,你會覺得像穿越了時空,整個城市的讓人感覺似乎回到了四五十年代,有濃濃的懷舊氣息。走在城市的街頭,隨處可見距今已超出半個世紀多的老爺車,置身於在車來車往的街道上,猶如在一座會移動的博物館裡。這些老爺車對於愛車的人來說,是一場奢侈的視覺享受。可以說,全世界古董車最多,款式最齊全的地方就是古巴了。
這些歐美的古董車是古巴1959年革命勝利以前留下來的。據不完全統計,迄今為止,古巴各地仍然保存了約20萬輛老式汽車,包括從1915年至1960年生產的雪佛萊、福特、卡迪拉克和奔馳系列的各式汽車。
由於美國40多年的禁運,古巴幾乎沒有現代的汽車。這些美國老車仍然被用作計程車和私人交通工具。因為同樣的原因,高質量的維修零件在古巴也幾乎找不到,但是習慣了在逆境中解決問題的古巴人就用能想到用到的各種各樣的東西來維修他們的老車。古老的中式發動機,用過的機器舊零件,鐵絲,菸捲紙,材料應有盡有,信手拈來。由此看來,古巴人對汽車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敏感,只要手裡用東西,都能把一輛老掉牙的車擺弄好,這些五花八門的改裝連原廠的工程師都覺得不可思議。
古巴人如果要想擁有一輛車是很難的事,他們無法買到新車是因為除了生活貧窮;最重要的是手續繁瑣。古巴人基本上一生只能擁有一輛車,要想換一輛新車需要重重審批,付擔保費、申請費,然後不知要等多少年後,才能審獲批准。雖然在去年9月份,古巴政府大大放寬了私人購買汽車的政策,但對於大多數月收入不到20美元的古巴人而言,購買新車仍是一個遙遠的夢想。所以他們唯有將這些古董車好好地維修,好好地保養下去,用到不能再用為止。
乍眼看上去,我們這些外地人還以為每輛車都是新的。因為這些古董車有著跟哈瓦那老房子一樣的豔麗的顏色。亮綠的,粉紫的,明黃的,玫紅的……令哈瓦那的街頭充滿跳躍的色彩。假如這些車放在世界別的地方,每臺都是價值連城的。這些古董車現是古巴文化象徵之一和旅遊業的重要組成部分。1989年古巴政府頒布規定,將老式汽車定為國家文化遺產,禁止其出口。當地人們只能用它來做代步的工具。
古巴的古董車裡有一些非常經典的車型。雖然美國的收藏家們想方設法要得到它們,但是至今為止因為貿易壁壘的存在而望洋興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