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12節好課,12個主題,央視綜藝頻道用「課堂」點亮年輕人之光。
溫玉泉大叔
文化節目一度在螢屏上熱播,激起了一股文化熱潮。由於創作模式的瓶頸,能讓人開朗的文化節目屈指可數。作為文化類節目的行業標杆,曾經推出《朗讀者》《國家寶藏》的央視綜藝頻道,再次創造了一部轟動一時的《一堂好課》。
不同於以往文化節目的相對焦點,這部節目徹底釋放了節目的文化視角和相關領域,12期思政、軍事、漢學、文學、體育、美術……12節目將通過綜合文化分析,為年輕觀眾呈現一場知識文化的盛宴。
在一個問題和另一個問題之間,
如何點燃思想之火?
正如「人生處處是課堂,人生處處遇名師。古往今來,變化萬千。唯有名師好課,熠熠生輝。」和「好課班主任」康輝之前《一堂好課》所說,「課堂」是點燃思想和啟迪生命智慧的唯一地方。然而傳統的「課堂」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即使有名師能讓人受益匪淺,卻也無法實現普世廣為播撒。
中央電視臺綜藝頻道《一堂好課》將電視的傳播優勢注入「課堂」,用流動的「課堂」進入、收聽和理解年輕人來喚起他們的集體共鳴。在康輝的帶領下,「好課主講人」和數字課堂的代表將一起走進中國頂尖的高校之一,啟迪年輕人的新一代。同時,這個文件節目穿插在班級之間的一系列環節中,通過對前人人生哲學的理解,思想之船駛向更深層次,不斷尋求思想的力量。
更可貴的是《一堂好課》不局限於某一方面,而是儘可能開闊我們的視野,去探索、呈現和探索與現實密切相關的日常問題。節目邀請的12位發言者包括各領域的領導人,例如,第一個節目演講者是國防大學的金一南教授,他從軍曾獲人民解放軍少將軍銜,也是全國模範教師、全軍優秀教師。
為什麼星星之火引發了一場大草原大火?如何復活中華民族?金一南攜手黃景瑜、屈楚蕭來到航天工程大學軍士學校,為學生們帶來了一門獨特的思政課程,並對這些問題給予了鏗鏘有力的回應——信仰,共產黨人看到他是因為他們的信仰,他們也用信仰表現來改變世界,消滅死者。
在金一南的敘述中,觀眾對中華民族過去千年的動蕩局勢、中國共產黨的藍線、新中國的輝煌有了更深的理解。在這個思政課程中,思想之光慢慢投射到觀眾身上,成功點燃了他們的思想之火。
在後續的節目中,更多的名師將帶著他們的「一堂好課」到高校面對年輕群體。在北京外國語中的單霽翔課程文博、陳凱歌時代視頻課程、北京理工大學的範迪安美育課程都將一一亮相,帶來不同的人生感悟和終極文化內涵。
超過一堂好課,
這也是深度的自我對話
古人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至於《一堂好課》,請一個好老師來上好課並不容易。
然而節目後,許多專家學者對節目的創新精神和思想價值表示高度認可節目文學評論家協會主席仲呈祥表示《一堂好課》具有精神高度、文化內涵和藝術魅力;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處書記協會閻晶明還指出,節目平衡了多樣性、文化感和正能量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郭運德特別讚揚了中央電視臺綜藝頻道……腳踏實地創作的精神《一堂好課》不僅如此,《一堂好課》還引發了廣泛的社會討論,這可以從巧思和技能中看出。
一方面,《一堂好課》找出具有討論意義的公共話題的基礎上,並找到具有「舉一反三」功能的代言人。來到現場的12位演講者在社會上的知名度非常高,此外,他們還支持以明星類為代表的影響力,這在很大程度上聚集了節目的相當數量的年輕觀眾群體。
另一方面,《一堂好課》的「課堂」模型並不僅僅是一種形式,而是不斷地在平衡中做正確的「加法」。
講師不僅在敘述中融入了大量的細節案例,而且還從課堂延伸出「課外」環節來調節課程節奏,幫助節目挖掘出滲透觀眾內心的力量,「課堂」洞察力,經驗積累和智慧火可以潛移默化地改變受眾的認知行為和認知行為。
伴隨著這部情景喜劇引發的思考,金一南打開了「怎麼樣做才能在這個新時代做到真正的愛國?」……的第二類,可以看出,在節目中,一個又一個時代的問題被拋出和回答,更多的時代命題將不斷出現,考驗著年輕一代。
實際上,《一堂好課》的值也位於「授之以魚」和「授之以漁」,他為年輕人提供深度與自己對話的空間,讓他們循著回顧自己現有的人生道路,展望未來,瞄準方向在前人的肩上,努力交出一份無愧於自己和時代的答卷。
在教室裡看到社會,
央視綜藝節目更有感觸
如果從更宏觀的角度看《一堂好課》,則此文件節目從「小課堂」開始,但對「大社會」和「大情懷」有深入了解。
此外,在每個「好課」中,也有學生將智慧啟迪帶給年輕觀眾。在課堂討論中,當被問及自己的責任和義務時,一名邊防戰士和一名基層保安戰士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了堅持本職工作的可貴之處。
不僅如此,《一堂好課》從每個班級延伸大視野、大格局,在祖國建設中立足偉大事業,鼓勵年輕一代貢獻自己的力量。這正是金一南在「我們身處百年變局的大時代,國際力量格局在較量中劇烈地演變。我們正在參與,中華民族正在一步步實現復興,(這)也是一次新的長徵。」教學過程中不斷強調的
當然,對於每個人,「日常的平淡能殺滅所有的志氣」。作為一個社會螺絲釘,我們應該如何從平凡走向非凡?金一南也給了大多數年輕觀眾答案:自我挑戰,追求卓越。他說他是普通的一名車床工人、技術員和圖書管理員,最終成為一名教授並完成了「逆襲」。
俗話說,方得總是。
其實,這就是《一堂好課》最重要的意思——讓年輕人看到自己和自己在時代潮流中的地位,從而迸發出自己的激情,動力實現自己參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價值。
這也是央視綜藝頻道一貫堅持的。中央電視臺綜藝頻道繼續面向年輕觀眾,推出了《朗讀者》《國家寶藏》等一系列精品,《一堂好課》的出現,極大地拓展了央視綜藝節目原有的文化節目。特別是在《朗讀者》《國家寶藏》新一季播出時,《一堂好課》率先開啟新一輪文化洗禮。
不僅如此,圍繞愛國主義教育主題的《中國閱兵》也是中央電視臺綜藝頻道積極響應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實施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落實「生動講好愛國故事、大力傳播主流價值觀」要求的精心安排。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綜藝頻道通過塑造大規模、系統化的思潮,不斷創造以《一堂好課》為代表的高質量節目,並將新時代價值傳遞給年輕人實現年輕人的積極引導。《一堂好課》的課堂不容錯過;央視綜藝頻道的後續亮點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