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士兵帶著東北口音?電影字幕靠手寫……這座城市藏了一塊老少...

2020-12-26 上觀

在吉林長春,有一座博物館———長影舊址博物館,記錄著中國電影的前世今生。這座博物館,承載著長春電影製片廠的記憶。長影,是新中國第一家電影製片廠,創造了新中國電影史上的多個「第一」。這座博物館裡藏著哪些時光記憶?為何能成為中國電影的「藝術殿堂」?

長影是一部濃縮的電影史

「我是『90後』,愛看電影,對經典老電影並不熟悉。若不是來到長春,或許不會打開這扇光影之門,了解背後的故事。」一位年輕影迷在旅行論壇上留言。

長春電影製片廠,是伴隨經典老電影而存在的名字,也是新中國電影的搖籃。長影拍攝了《五朵金花》《上甘嶺》《英雄兒女》《劉三姐》等一大批優秀作品,影響了幾代人的成長。長影舊址博物館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修繕完成,記錄了長影的發軔、進展、繁榮和變遷的歷史。

走進這座博物館,仿佛走入了一段歲月。對許多影迷和參觀者而言,博物館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條「時光長廊」:在這條長長的走廊兩旁掛滿了老電影的海報,頂部射燈組成了一扇銀色的大門,一層疊著一層,既有時空穿越之意,也有朦朧的懷舊意境;這條走廊的盡頭,用射燈再現了從前人們走進電影院的場景。「就像『時光機』,帶我們走入電影情節,走進那些年代。」這是許多人的參觀感受。

長影舊址博物館一樓的電影走廊。

歷史圖片、視頻資料、實物道具……長影舊址博物館保存著這些光景記憶,就是一部濃縮的中國電影歷史。

長影舊址博物館的前身是1937年偽滿洲國時期建立的「株式會社滿洲映畫協會」,簡稱「滿映」。1946年4月,中共中央東北局接管「滿映」,成立東北電影公司,並於當年10月改稱「東北電影製片廠」,簡稱「東影」。1946年7月,長春電影製片廠成立,於1948年10月被東影接收。1955年2月,原文化部又將東影改為長春電影製片廠。1999年,成立長影集團。

2018年9月2日,電影表演藝術家田華參觀長影舊址博物館,在其銀幕處女作《白毛女》展位前留影。

博物館還原了許多時代元素。電影藝術館、攝影棚、洗印車間、文化街區等,這些博物館場景的組成,讓人真切觸摸和感受當時的藝術氛圍。縱然對老電影一知半解,也能放慢腳步細細探究。

戰爭年代,拍電影付出生命

「電影幕後的故事,我們沒有太多機會了解,這裡就像一扇窗口,讓我們得以一窺。」參觀者口口相傳這裡的神奇之處。長影舊址博物館如同一本會說話的書,徐徐地展開時代主旋律的演變,訴說電影背後的故事。

長影舊址博物館中的電影《英雄兒女》展位。

「為了勝利,向我開炮!」這是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電影《英雄兒女》裡一句讓人熱血沸騰的臺詞。在長影舊址博物館展廳,留存了一件珍貴的手稿展品,上面詳細記錄了該電影創作過程中各方專家對劇中人物、情節設置等的討論和修改意見。

長影舊址博物館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孫野光告訴記者,電影《英雄兒女》改編自著名作家巴金的中篇小說《團圓》。看過小說的人都知道,原作中,對於「王成」的著墨並不多。在改編後的劇本裡,王成貫穿了影片始終,成了最重要的男主角。當時導演挑選男演員時的要求是,將王成塑造成一個普通的戰士形象,而不是一出場就展示英雄的形象。

在拍攝「為了勝利,向我開炮」這一最經典的場景時,這個鏡頭是一次拍攝成功的。電影演員和戰士一樣「拼命」,當時布了100多個爆炸點,開拍後,炸點起爆,演員闖入火陣,連眉毛也燒著了,胳膊燒起了泡。

博物館中的老工作照「魔方群」。

在不少人看來,拍攝電影是一件風光的事情。可在戰爭年代,電影人可能會付出生命的代價。

在解放戰爭期間,長影前身的東北電影製片廠攝製了17輯新聞紀錄片《民主東北》,先後派出了32支攝影小分隊,深入前線、工廠和農村,拍攝了大量珍貴的歷史文獻資料。攝製期間,許多攝影師冒著炮火衝鋒陷陣。其中,張紹柯、王靜安、楊蔭萱等3名攝影師就在戰場上光榮犧牲。如今,博物館陳列的一本《東影通訊》上,就介紹了這3名犧牲烈士的名字和事跡。

此後,《民主東北》成為新中國第一部新聞紀錄片。長影還創造了新中國電影史上的多項第一:第一部木偶片《皇帝夢》,第一部科教片《預防鼠疫》,第一部動畫片《甕中捉鱉》,第一部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蔣》,第一部長故事片《橋》,第一部譯製片《普通一兵》

改革開放以來,長影創作拍攝了《人到中年》《蔣築英》《開國大典》等優秀影片。

長影舊址博物館第三攝影棚。

曾經的字幕靠「手寫」

每部電影都有不同的角色,而電影人也有分工的不同。博物館的呈現,在影片之外,也能看到電影發展的歷史。

電影字幕,是電影中必不可少的一環。在長春電影製片廠,曾經的電影字幕是由字幕美術師親自設計,一筆一畫寫出來的。長影高級字幕美術師吳自然就曾介紹過關於字幕鮮為人知的幕後工作。

「先在紙上打上格,上面放上一塊透明的玻璃板,用描筆蘸上白色顏料,在玻璃板上寫字,再用攝影機拍到膠片上。因為玻璃透明度好,拍出來對字幕的背景沒有影響。」他說,每個字都要寫出來,一部戲大概得寫半個月。歌舞片、戲曲片從頭唱到尾,需要3個人分著寫字幕,而且要求字號特別小、特別細,跟指甲差不多大小。

長影舊址博物館道具展區。

電影字幕師們總結了一條規律:字體的風格要和電影風格相匹配。比如,驚險片的字幕可以不規整,稜角多一點;喜劇片,可以寫得幽默、俏皮些。工作之餘,他們會對各種字體鑽研對比,找到最適合銀幕表現的字體。

1949年國內上映的《普通一兵》,是新中國第一部譯製片。影片中的外國演員們「說話」,都帶著濃濃的東北口音,用現在的話來說比較「魔性」,但是在那個年代,配音聽起來很親切。長影原配音演員胡連華揭秘,當時,外國演員有一句臺詞是說「勝利了」,俄語叫「烏拉」。用國語講「勝利」和「烏拉」的嘴型不一樣,導演和工作人員研究「烏拉」翻譯成中國字,如何念最合適。經過集體研究,譯製時改成「衝啊」

長影舊址博物館譯製片展區。

在配音演員看來,他們的工作是為聲音「化妝」。在配一般人物時,他們會運用自己的自然聲調,而配一些領袖或者特殊人物時,語氣會放低一些,發音位置靠後一些,語言速度穩重一些。這樣,在感情上才能儘量靠近人物和情節的需要。

厚重與新穎並存

長影舊址博物館有厚重的歷史感。今年長春電影節期間,導演謝飛在微博上推薦:「博物館保留了建於20世紀30年代的製片廠老建築,又詳細豐富地介紹了長影75年的輝煌歷史業績,圖片、手跡、器具、視聽史料豐富,可看可研。」他認為,這裡是國內保存最好的膠片電影時期資料及建築的電影寶庫,很值得參觀

長影舊址博物館老影廳街景。

在長影舊址博物館,謝飛還找到了58年前,20歲的他隨父親謝覺哉參觀長影時的照片和父親的題字:「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其味無窮,皆實學也。」他說,這句《中庸》裡的古語,道出了電影的真諦。

年輕影迷們認為,除了厚重,博物館還很新穎。它不只是展出歷史和情懷,而是以一種新型的方式存在,即便是沒有經歷過曾經的電影歲月,也很容易走進這裡,完整地了解電影藝術、道具、特技、工藝、生產等多重主題,激起探究電影的興趣。比如,在攝影棚展區,可以看到許多經典電影裡的道具,探秘電影傳統生產工藝流程和電影拍攝的奧秘;還能觀看錄音、配音、譯製等電影後期製作的場景;如果有雅興,還能當一回演員,參與現場擬音和配音表演。

(文內圖片均由長影舊址博物館提供,題圖為長影舊址博物館三樓展廳)

相關焦點

  • 東北的這座城市很「富有」,東北話說得也不地道,適合外地人居住
    東北的這座城市很「富有」,東北話說得也不地道,適合外地人居住東北「富得流油「的城市」,當地人的東北話說得也不地道提起東北,首先想到的是地道的東北話,然後是那裡的冷。大連作為東北的一個城市,有著非常優越的地理位置:地處黃渤海之濱,也是集經濟、貿易、工業、旅遊於一體的非常重要的發達城市。一系列客觀因素帶來了其經濟發展走在前列,GDP也相當高的突出成績,所以可以說大連是東北最富有的城市之一。雖然我們通常以口音來判斷東北人,但大連人很少說東北話,說話帶著淡淡的口音,也被稱為東北最少的城市。
  • 遼寧「最低調」的城市,除了東北口音,夜市燒烤也讓人終生難忘!
    在遼寧有一座低調的城市,東北口音超濃,夜市燒烤超好吃。這座城市就是錦州。它不像瀋陽那麼有名氣,但是說到東北口音的濃鬱,錦州稱第二,怕是沒有哪個城市敢稱第一。不信你來看看下面這三句話你聽得懂幾句。你擱那旮瘩幹啥?小心馬路牙子別卡禿嚕皮嘍。回家你爹還得躍拜你。
  • 最不像東北的東北城市:冬暖夏涼還有海,說話也不怎麼帶東北音
    大家都知道,由於我國土地遼闊,地域遼闊,所以各地區都有各自的地域特點,比如東北是一個地域優勢明顯的地方,東北的文化底蘊深厚,比如東北的話誠實直率,東北人也慷慨豪爽,但是,今天想介紹一下,地理位置在東北,但覺得城市不太像東北。
  • 東北「最獨特」城市,隨處可見歐式建築,當地幾乎聽不到東北口音
    我們的國家的範圍非常大,各自的地形環境都是不同的,還有哪個城市中也會有一定的差距,整體的容貌或者文化的規矩的方面存在巨大的差異,比較表明知道相信,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南方是一個很溫柔的水鄉鎮,但是北方不同,更多的還是豪爽的性格,做什麼都大大咧咧的。
  • 東北「唯一」充滿浪漫風情的城市,不像東北,還不說東北話
    說到東北,我相信大家都不知道, 東北是我國有名的城市之一,特別是其獨特的方言就像洗腦一樣的存在,如果和東北人長期接觸,口音也會馬上改變, 東北也曾經是我國重工業最發達的地方之一,主要城市有瀋陽、哈爾濱、大連、長春等,來東北旅行的人都說東北人民風淳樸,人非常正義,但東北人的脾氣也非常火爆
  • 東北「唯」一不說「東北話」的城市:人口90%靠移民而來
    可能會聽「口音」,地方不同的城市,甚至不同的縣和區,「口音」也不同,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方言」,在中國這麼多省市地區裡,有一個地區的方言可以說是最通俗的,它是東北方言!東北方言分布範圍很廣,不僅包括東北三省,還包括內蒙省和河北省的一部分地區,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東北地區都使用東北方言,例外地是大連,大連是遼寧省著名的城市,是我國沿海城市之一,在發源地東北都市,大部分大連人說的是山東膠東言。
  • 東北被看好的三座城市,瀋陽、長春和哈爾濱,未來你更看好誰?
    我們國家有一個地區的人是被大家很容易識別出來的,這就是我們經常提到的東北。這個地方的人只是聽口音就與其他地方有著明顯的差異。並且他們總是被大家說成是光是說話就像說段子一樣,非常的有趣。那在這個地區當中,有這樣的三個城市,是這一區在未來被看好的城市,那你更支持它們其中的哪一個呢?第一個城市是哈爾濱,這一城市在近些年來被大家更熟悉的,特別是它相當出名的雪景,每當下起雪的時候這一座城市就是別樣的風情。
  • 中國「最適合養老」的城市,第一座因電影出名,第二座東北人最愛
    事實上,只要自己幸福就行了,無論在哪裡,能和家人在一起都很幸福,但是今天,我將介紹中國最適合養老的城市。第一座城市就是因為電影而出名的大理。大理白族自治州地處雲南省中部偏西,是中國西南邊疆開發較早的地區之一,大理山川秀麗,氣候宜人,上關花、下關風、蒼山雪、洱海月,構成了大理「四絕」,素有「東方瑞士」之稱,大理是一個非常適合養老的城市。
  • 東北最強勁省會城市:不是瀋陽不是哈爾濱,而是這座北國的春城
    東北地區常指的是黑吉遼這三個省份,這三個省份因為常常綁定在一起,所以很多小夥伴都把這三個省份看作是一個整體,再加上這裡的文化,生活習慣優勢如此的相似。但其實這三個省份差距還是有的,至少在經濟實力方面三個省份就是有差距的,不過今天小編要跟大家介紹的是東北地區最強勁的省會城市。
  • 中國最尷尬的城市,屬於東北卻又不想承認,不吃東北菜不說東北話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現象就是東北人給人一種很團結的感覺,東北其實不是一個省,而是三個省組成,但是這裡的人都統稱自己是東北人,不像別地方,會說自己是某某省的人,這讓外人覺得很是團結,不過有一個城市很特別,那就是大連,因為去過大連人,問他們是哪地方人,一般都會說是大連人,甚至都不認為自己是東北人,這讓人很是詫異。
  • 被管虎和他的士兵改變的東北小村-虎嗅網
    圍繞這座橋,山上守著炮的吳京、張譯,橋上拿著錘的魏晨,還有天上開著飛機的美國人,在兩個小時裡,不計生死地膠著、鬥爭。現實中,管虎帶著數千人的電影製作團隊,圍繞著這座橋,在這個寧靜的小村子裡與時間賽跑。丹東,這座與朝鮮隔江相望,在上世紀50年代抗美援朝中付出過沉重代價的「英雄城市」,當仁不讓地成了《金剛川》的取景地。
  • 這座被繞著走的東北城市,榮登冬季旅遊第一名城,有哪些遊玩景點
    如今旅遊業盛行,我國不少城市都成為了旅遊熱門城市,要說冬季最受歡迎的遊玩城市,除了三亞,可能就是東北地區的城市,不少人在冬季比較畏懼感冷,因此會在冬季來臨時,去到三亞避寒,而有些人反而更喜歡東北的雪景,因此東北的城市成了不少人冬季遊玩的選擇。像長春和哈爾濱都是很受歡迎的冬季旅遊城市了。
  • 東北最「另類」的城市,不說東北話、不吃東北菜,還滿嘴山東味
    談到東北,越來越多的人對二人轉印象深刻,東北大漢,活雷鋒,對接地氣的東北方言印象深刻,在我們的印象中,東北人雖然脾氣有點暴躁,但他們熱情、講義氣,與東北人相處無拘無束,但在中國東北,有一個城市似乎不合時宜,當地人不僅沒有東北口音,而且也不吃東北菜,甚至當地的建築也基本上是歐式的,這讓人懷疑這個城市是否真的屬於東北
  • 中國的這座城市:滿大街的俄羅斯美女,說東北話,最想嫁給東北人
    和外國城市很像,事實上,它位於我國內蒙古呼倫貝爾大草原的西北部,只能說是一座具有百年歷史的港口城市,而且,融合中俄蒙三國風潮,一直被譽為「東亞之窗」,如果你是第一次從滿洲來到這個城市,你會以為你來到了俄羅斯村莊,不要驚訝,因為滿洲裡的街道上到處都是高個子、金髮碧眼的俄羅斯美女,所以美女可能不想再睜開眼睛了。
  • 瀋陽、長春和哈爾濱,這3大省會城市,誰能夠擔任東北代表
    旅遊業的興旺給很多城市的經濟發展帶來了很大的助力,很多旅遊熱度比較高的城市,都帶著別樣的魅力,而在東北地區這三大省會,誰能夠擔任東北的代表呢?首先咱們來說說瀋陽這裡是遼寧的省會,也被稱之為千年古都。然後咱們再來說說吉林省的省會長春,這裡是整個東北的地理中心,也是我們國家新中國成立之初最早的汽車工業基地,和電影製作基地,被稱之為東方底特律以及東方好萊塢,除此之外,這裡的文化底蘊也非常深厚。
  • 鞍山若「合併」這座城市,一旦合併成功,東北又將誕生一大城市
    在中國現在一個城市的發展進步很明顯,並非所有城市都能取得很大的進步,但這主要與中國現在大環境的發展趨勢密切相關, 而且,在中國很多城市,如果合併這個城市,將趕超瀋陽,成為東北又一特大城市。鞍山市——遼寧省第三大城市以鋼鐵城市聞名,是東北地區最大的鋼鐵工業城市,也是中國綜合實力30強的城市, 不僅如此,鞍山擁有世界第一的玉佛,亞洲有名的溫泉, 經濟實力更不可小覷,在省內位居第三,成績1751.1億元,增長率超過8.5個百分點, 人均GDP省內第六位是4.8萬元,處於中等水平, 要進一步發展這個城市,與這個城市合併是最好的方法。
  • 東北最具潛力的城市,低調遊客少,10次蟬聯中國最幸福城市!
    但東北不僅僅只有這些風景東北藏了一座「塞外春城」一年四季景色各不相同來了就會愛上這座城市這裡有東北的豪邁,也有南方的婉約這裡有厚重的文化遺留,也有絕色自然風光的綻放少有遊客到來,但來過的人都對這裡著迷長春曾10次入選十大幸福城市,是中國最幸福的城市之一!
  • 一塊僅89元的手寫板,到底能做什麼?我認為這是你手中一塊生產力
    一塊售價僅僅89元的手寫板,能做什麼,也許很多人都並不知道。作為一名大學生在家裡閒待了兩個月過後出於無聊,我在網上買了這款手寫板,用來寫寫畫畫。其實之前對於手寫板也有過使用經歷,只不過當時買的那塊雜牌的感覺使用效果並不理想,而這次選購的360的手寫板收到貨的那一刻就十分驚豔。
  • 東北哈爾濱這座城市,地鐵修6年一成不變,高校畢業生也走了
    ,那個城市的地鐵修好了幼年也原地踏步,一件事也不變,當地的大學生也紛紛選擇其他城市的發展,不肯留下。這個城市來自東北地區的一個省,大家談論東北的城市時首先想到的城市是哪裡,瀋陽、長春、哈爾濱?其實說到這些城市,小編今天的「目標城市」也已經出現了,是的,這個最醜陋的城市其實是哈爾濱,說到這座城市,相信這座城市給人們留下了最深的印象可能是冰雪世界,哈爾濱是黑龍江的省會城市,其雪景之美確實不減,但是在城市的經濟實力方面看起來有點困難。
  • 這座越寒冷越美麗的冰雪童話城市,也太太太好吃了吧!
    酷似莫斯科的中央大街上,夜晚燈火照亮巴洛克風情的建築,抬頭看雪花緩緩飄落,像極了電影中的夢幻場景。而聖索菲亞大教堂在紛飛的大雪中沉默,古典優雅仿佛中世紀的城堡,美得驚心動魄。這裡是哈爾濱,一座越寒冷就越美麗的城市!但冬天的哈爾濱,和它的顏值一樣能打的,還有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