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兩檔樂隊類綜藝正在上演一場正面對壘。一檔是7月11日在騰訊視頻開播的《明日之子樂團季》(下文簡稱《明日之子4》),另外一檔是7月25日在愛奇藝開播的《樂隊的夏天2》。《明日之子4》經過三周的發酵漸漸火出圈層,《樂隊的夏天2》首播後,在朋友圈也有刷屏之勢。同為樂隊類綜藝,這兩檔綜藝誰將在這個夏天爆火出圈?
嘉賓陣容強大 周迅和樸樹都自帶話題流量
《明日之子4》由鄧紫棋(唱作教授)、郎朗(樂器教授)、歐陽娜娜(實習老師)、周震南(實習老師)和梁龍(教導主任)組成「明日教師團」,樸樹原本只是「客座教授」,現在已成了教師團的固定成員。導師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謙遜,在點評每一位學員時都拿出了自己對音樂的敬畏,儘可能地幫助學員更好地展示自己。
郎朗在節目中說到,自己9歲時被鋼琴老師罵「這輩子都不可能成為鋼琴家」,給童年留下了很不愉快的記憶,於是面對年輕人時有了更多的寬容;首次擔任綜藝導師的梁龍,開場一句「學我者生,像我者死」精闢總結出原創音樂人的操守;鄧紫棋和歐陽娜娜分別用兩分鐘的時間展示了自己的業務水準;就連平時話少的樸樹,遇到精彩的表演都略帶磕巴地話多起來,對欣賞的選手說「一定要去一次古巴」「下次如果有需要,我邀請你來我的表演」「如果我組建樂隊,一定會邀請你」。所以,去年還因不熬夜,十點準時下班回家睡覺的樸樹,今年自願熬夜加班,用行動證明他對這檔節目、這群學員的喜愛。
而《樂隊的夏天2》同樣也將嘉賓陣容進行新的排兵布陣,除了馬東和張亞東之外,還新增了大張偉和周迅兩位常駐大樂迷。一位是十五歲就組樂隊的「碎嘴搖滾天才」;另一位從小就想組樂隊當貝斯手,長大後卻成了會唱歌的優質演員。在首期節目中,周迅神仙開嗓再唱經典《天涯歌女》,獨特的音線仿佛是留聲機播放出來的美麗樂章。
賽制上,《樂隊的夏天2》今年做了一些調整,這一季33支樂隊分為三組,每組11支樂隊,每一組排名前6晉級,後5淘汰。這就意味著第一期就有人淘汰了。但新賽制也有不合理之處——分組後的競爭性固然更強了,但這三組樂隊的綜合實力並不一定對等,如果分到死亡之組,一些有特色的樂隊很容易面臨淘汰。
與《樂隊的夏天》相比,《明日之子4》的節目模式並不新鮮,依然是對選手進行個人考核,擇優錄取,最終選拔出「F-man」(Frontman)。F-man優先選擇隊員,分別組隊PK,之後不斷地進行組合拆解或重組,最終組建一支有態度、有實力的五人新生代樂團。雖然是老套的節目模式,但總的來說還是挺有意思的。
為爭流量另闢新招 《明日之子4》主打校園熱血風
《樂隊的夏天2》涵蓋老、中、青三代樂隊,有玩民謠的,還有玩電子、重金屬和二次元的。舞臺上的樂器從吉他、貝司延展到了薩克斯風、豎琴。首播當天兩期連播,結束了第一組11支樂隊的表演,「重塑雕像的權利」奪得了小組頭名。除了他們以外, 福祿壽和Mandarin是整晚節目中最讓人回味的兩支樂隊,他們也是《樂隊的夏天2》中組建時間最短的兩支樂隊,分別成立於2018年和2019年。
如果說《樂隊的夏天》呈現的是樂隊的成熟狀態,那麼《明日之子》展示的是一支樂隊萌芽初期的成長曆程。該節目的選手是40位校園男孩,且每位選手有著不同的發展方向,如打擊樂、鼓手、鍵盤、貝斯、吉他等,經過一輪又一輪的比拼後,組建一支新樂團。
《明日之子4》選擇將目光放到初出茅廬的、甚至沒怎麼接觸過樂隊的年輕小夥子身上,樂手們的一個特點是:年輕。他們年齡段主要是00後,大部分都才十八九歲。雖然選手整體實力在同類節目中不算突出,但是最吸睛的正是年輕人的稚嫩。搭配這些初出茅廬年輕人,《明日之子》在物料、選曲和節目剪輯上,都做出了一種熱血日漫感。就像樸樹說的,「你們可能自己感覺不到,你們身上最可貴的地方就是青澀,有時候傻傻的,讓我很感動。時間還長,你們不用變得很熟練,不用變得很圓滑。」
此外,無論是《明日之子4》還是《樂隊的夏天2》,這兩檔綜藝均不約而同地將每期新節目的更新時間選擇在周六晚間。同檔打擂之下,題材相近的兩檔節目也將出現更為激烈的競爭,同時熱度分流的情況也較其他綜藝節目更為明顯。儘管從前期的播放情況來看,《明日之子4》獲得較高的熱度,但不可否認的是,《樂隊的夏天2》首期上線拿下熱度第一,接下來,《明日之子4》不知還能否保住自己此前的先發優勢。
(燕都融媒體記者張思思)
【來源:燕趙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