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南生今世說
按照美國人口普查局發布的信息,2019年第四季度,美國非農就業人口的「周薪」接近970美元。換算到一個月,那美國非農就業人口的月收入大概在4100美元左右,如果再除去稅收等,那實際到手的將更低。
美國人均年收入不是超過6.5萬美元了嗎?
南生注意到,網絡上有很多網友認為美國人年收入超過了6.5萬美元,即月收入超過了5000美元。這顯然與美國勞工部公布的數據差異很大,這或許是由於如下因素造成的。首先是混淆了收入和GDP的概念。
2019年美國GDP總量高達21.43萬億美元,全球佔比約四分之一,穩居世界第一位。按照略微超過3.28億人口,美國人均GDP超過了6.5萬美元——預計很多網友將人均收入與人均GDP混淆了。
實際上,人均GDP是平均到單個人「在一年時間內所創造的最終商品、服務的價值」。通常情況下,一個人的收入是要低於其創造的價值的。因此,人均收入基本都是低於人均GDP的,而且兩個數據差距較大。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混淆了「美國居民家庭收入中位數」。按照商務部普查局發布的信息,美國居民人均年收入超過了3.6萬美元,按照12個月平分,人均月收入只是約為3000美元(稅前)。
請注意:前面提到的人均月收入約為4100美元,指的是「非農就業人口」。如果看美國全體居民的,那人均月收入只是約3000美元——如果再扣除稅,實際到手金額要更低一些。
數據顯示,美國住戶家庭的「收入中位數是63179億美元」,換算到每個月正好約為5000美元。有可能一些網友就記錯了,將「中位數家庭」的年收入6萬多美元(月收入5000美元),當成了「人均年收入」。
為何40%美國居民拿不出400美元現金呢?
按照美國官方自己公開的數據推算,美國居民人均月收入約為3000美元,非農就業人口月收入約4100美元,雖然沒有我們之前想像的那麼高,但也不低啊——換算成人民幣,那月收入都超過2萬元了。
此外,大量網友給我們展示美國的豬肉價格是多麼的便宜,美國的服裝、汽車、手機的價格似乎也不是很高。那問題來了,收入相對不錯(月收入都超過2萬元人民幣),那為何40%美國居民拿不出400美元現金呢?
首先,我們不能談收入的時候,將其換算成人民幣。因為美國人掙的是美元,花的也是美元。將其換算後,會脫離實際情況。其次,我們不能只看到美國的具體實物商品(農產品、科技產品等),而忽視了服務。
在美國GDP結構中,高達81%是第三產業(俗稱服務業),其農產品、工業製成品在國民經濟中的比例不高。此外,在美國居民的實際消費中,用於服務方面的支出大約總支出的70%,只有大約30%用於購買具體的商品。
這意味著,如果我們只看糧食、肉價、汽車、手機、衣服等具體的實物商品,會發現美國商品的價格不是很高——但這類在美國GDP結構中佔比不到20%,在美國居民消費支出中佔比僅約為30%。
真正價格高的是美國的服務,比如醫療、律師、學費、餐館飲食、酒店(酒吧)、通下水道、理髮、旅行、通訊等等這些服務類商品才是美國居民消費支出中的「大頭」。這意味著美國居民實際支出並不低。
當您將目光由具體的實物商品,轉向服務類商品之後,再加上美國人沒有儲蓄的習慣,您就會立刻明白了「為什麼美國人月收入能達到3000美元,但40%人口拿不出400美元現金」的原因了。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