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機動戰士高達》系列中,賽克繆系統是一種相當帶超脫現實的設計,簡單說就是靠腦波或者說感應波,直接來駕馭機體的一種機制。理論上來說,靠腦的感應波來駕馭機械,現實也可能,但可以運用到如何程度,《高達》系列中給出了更大膽的設想。
最早的應用,就是在初代《機動戰士高達》中艾美號上搭載的「比特」,不過早期的比特由於體積較大,一般搭載在巨大的MA上。
還有夏亞的座駕,吉恩號,吉恩號所展開的有線誘導式的手部光束炮,類似比特的機制,當然是採用賽克繆系統來完善的。
而在第二部《機動戰士高達ZZ》中,Z高達搭載的「生物傳感器」,就是賽克繆系統的活用,它可以說是一種簡易的賽克繆系統,利用駕駛員的腦波,提高機體操作性的。
同樣,《機動戰士高達Z》的時代,卡碧尼這樣的MS,已經可以採用小型化的比特,也就是浮遊炮來進行全方位攻擊,此時已經完成了將浮遊炮從MA使用變成MS使用的小型化和高機動化。
到了UC0093的時代,聯邦的王牌駕駛員阿姆羅親自設計的牛高達,使用了夏亞透露出的精神力框架的技術,簡單說就是把賽克繆系統的微電腦做到金屬粒子的大小水平,這樣機體全體就可以靠感應波來駕馭。但牛高達的時代,這種技術的完成度並不高。
真正的完成品恐怕是UC0096時代的獨角獸高達,它全身都由精神力框架完成,將腦感應波最大程度的放大,可以說是將精神力量物質化的終極兵器。在和超大的MA新吉恩號的對決中展現出了可怕的性能。
而聯邦也因為這種技術的未知性過強,而決定封印這種技術的開發,在《高達NT》中有詳細的描述。
但這也只是表面。賽克繆技術還是運用在了在《閃光的哈薩維》裡。主力機的柯西高達和勁敵機的佩妮洛佩,都搭載了賽克繆技術。
UC123年的鐵甲面駕駛的宇宙妖花,也是利用腦波來控制的,當然,是搭載了賽克繆系統的。在舊設定中,F91高達也搭載了精神力框架,不過新的設定中F91高達並不算精神力骨架的機體。
《倒A高達》中的倒X就搭載了賽克繆系統,因此可以分體進行全方位攻擊……不過倒X本身也是謎團多多的機體,具體技術恐怕連挖出他的月歸民都不能完全理解吧。
但我一直不知道為什麼,這種這麼強大的技術,UC153時代的《高達V》中,主角機V2AB高達居然沒有搭載這種逆天的技術。
事實上到了UC153年時代,《高達V》的背景下,MS贊涅克依然使用賽克繆技術,靠腦波控制機體武裝。
按照《高達UC》的說法,精神力框架可以帶來無限的可能性……靠感應波操縱機體,可以實現一些逆天的操作,例如徒手擋衛星炮,徒手拆MA等操作,甚至可以時間逆行……機體分解……既然這麼強大,並且這種技術在後續作品(富野親筆的)《閃光的哈薩維》中也展現了浮遊飛彈等技術,為什麼在《高達V》的時代反而不是尖端技術的體現?
不過想想長谷川塑造的《海盜高達》的系列,近身肉搏或者一擊擊斃成為了當時的主流,至少《海盜高達》全系列的主角機都不是賽克繆系統搭載機,或許之後的時代,賽克繆系統已經不這麼被重視也說不定。
再看看V2高達的設計,最強的MEGA粒子炮,超長的機身,有失平衡的設計,大輸出功率的盾牌,V2高達的時代,似乎更加注重物理上的火力和防禦力,反而沒有賽克繆這種神棍的系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