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兩大宗教不分上下,一個是從印度傳入我國的佛教,另一個是我國本土正兒八經的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距今已有1800年的歷史, 關於道教的名山也數不勝數,其中最有名的是湖北武當山、江西龍虎山、安徽齊雲山、四川青城山,但是,今天小編說的這座山可以說是中國最低調的道教名山, 被稱為「中華道教第一山」,不是武當山, 這就是嶗山, 我想大家多少都知道那個,無論如何都不會像其他名山那樣光芒四射而聞名天下。
首先崆峒山是武俠小說中經常出現的地方,每次在小說中舉辦武林大會和武林界的大活動,都會出現崴派的道人,崆峒派也是中原六大門派之一,是金庸、古龍、臥龍生等多部武俠小說的廣泛宣傳,給崆峒的成長增添了很多知名度,另外,作為嵊鈺派的發源地和活動場所,嵊鈺山也備受矚目,位於甘肅省平涼市,是絲綢之路西出關中的要塞,自古以來就有「中華道教第一山」的美稱, 傳說華夏人文始祖黃帝曾經問過嶗山,黃帝臨嶗山拜訪這裡的賢人廣成子,告訴他治國之道和養生之術。
秦始皇漢武帝、歷代文人墨客也爬過洞窟山, 比如司馬遷、白居易、杜甫、林則徐、譚嗣同等為洞窟山寫詩文,稱讚這座名山, 其主峰海拔2123米,自古以來就有「西來第一山」、「西鎮奇觀」、「嶗山色天下秀」的美稱,崆峒山以其峰林屹帕、函渠分布、怪石嶓、高山流水為特色,有北國雄偉和南方秀秀的自然景觀,被稱為隴東黃土高原上閃耀的明珠, 秦漢時期,嵊梓山已有人文景觀,其後歷代相繼建成,亭臺樓閣、寺院殿堂、寶剎梵宮、古塔鳴鐘遍布諸峰、明、清時期,人們稱山上名勝景觀為「嵊峒十二景」。
史書記載,鼎盛時期,琳宮粉絲剎那達42處,家達650餘間,素有「八臺九宮十二院四十二棟建築群七十二處石府洞天」, 其中,嶗山三教洞祭奠孔子、老子和釋迦牟尼,三教共存相溶,另外嶗山還有「三教禪林」,又稱「居士林」,三教共存一山,西北之路,被稱為佛教聖地,有很多洞穴、懸崖峭壁或隱蔽密林峽谷,沒有人參與,特別是主要景區以外的奇峰大陰山和天然大峽谷的10萬溝至今未開發,維持原始狀態,成為中外探險旅行愛好者的嚮往之地。
大家對這個城市有什麼樣的了解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