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洪相(左)與羅呢妹拉家常。
「太感謝你們了,不僅給我們修路、修房,還幫助我們發展產業增加收入……」水城縣順場鄉九歸村甲黑組村民楊秀庭拉著駐村「第一書記」黃先慶感激涕零地說。
九歸村由滑竹箐、紅巖兩個小村合併而成,全村最高海拔1890米,最低海拔800米,山高谷深交通不便。
「以前,道路不通,生產生活很不方便。現在好了,水泥路通到家家戶戶,出行不再愁。」說起變化,楊秀庭喜笑顏開。
近年來,九歸村村支兩委及駐村幹部圍繞脫貧攻堅工作,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開展,以行動踐行初心擔當使命,在工作中用心更用情,為老百姓辦實事、做好事,齊心協力提高群眾滿意度。
如今,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九歸村村莊面貌得到全面改觀,以前坑窪不平、晴灰雨阻的通組路,變成了平坦、寬敞的水泥硬化路;老瓦房、茅草屋被窗明几淨的「小洋房」取代;各種特色種植養殖產業發展得風生水起,群眾收入不斷攀升,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村寨變美,群眾生活變好,幸福感滿意度得到極大提升,這些都離不開基層幹部用心用情的服務,他們在用行動踐行初心使命的同時,也得到了老百姓的高度認可。
村幹部和駐村隊員通過走訪,得知羅納組的羅呢妹老人住的是一間破舊的老瓦房,房子透風漏雨,了解情況後,村幹部積極為其協調危房改造金。考慮到羅呢妹老人身邊沒有勞動力,大家又找來施工隊,幫助老人修建新房。
「沒有大家的幫忙,我家住不上這樣好的新房。」如今,住上新房的羅呢妹開心不已。前不久,她背上幾塊臘肉和自家種的花生,走了六七裡山路到村委會答謝「工作隊」,但她的好意被大家婉言謝絕了。
「全村已實施危房改造62戶,易扶搬遷91戶,拆除重建67戶,透風漏雨房屋整治85戶;修建組組通公路13條38公裡,串戶路及庭院硬化全部實施完畢,水、電、訊全覆蓋,群眾生活水平提高了,村莊也變美了!」看著逐漸變美的村子,黃先慶難掩喜悅之情。
順場鄉黨委副書記、駐九歸村脫貧攻堅決勝隊隊長餘洪相表示,九歸村工作隊嚴格按照「四個三」的攻堅法,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契機,集中開展大走訪、大排查,緊緊圍繞「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這個核心指標,按照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全力補齊各項短板,讓群眾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劉紅 蔣亞希)
相關熱詞搜索:初心 群眾 使命 貴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