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時光頭條
在今年8月份《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公布的2018-2019「全美最佳醫院」排名中,Mayo Clinic再次榮登綜合排名榜首,且排名第一的科室數量超過美國國內其他醫院。
Mayo Clinic已成立逾155年,目前擁有63,000餘名員工,年收入近120億美元,每年為全美50個州和近140個國家和地區的130多萬患者提供醫療服務。
Mayo Clinic被稱為醫療界的「麥加」,一直秉承「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為確保這一價值觀能落地並延續,Mayo Clinic始終堅持由醫生來主導運營。而且,Mayo Clinic實行「團隊協作式醫療」,亦是其「以患者為中心」的最佳體現。
這種團隊式協作醫療自Mayo Clinic創立之初就提出,良性運轉百年,有一個關鍵因素不能忽視,那就是Mayo Clinic的醫生領取固定年薪,團隊協作醫療中也不會根據貢獻多少來做調整。吸引優秀醫生的,是在Mayo Clinic能夠心無旁騖幫病患解決問題,不會因為經濟壓力而左右患者醫療決定的情況。
因此,Mayo Clinic選擇合作夥伴最看中的,也是對方是否能夠充分理解「患者需求至上」並且將其付諸行動。「這一點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作為管理層的一員,Mayo Clinic公共事務與市場拓展部醫學總監約翰·瓦爾德(John T. Wald M.D.)近日接受健康點訪問時表示。
△ Mayo Clinic公共事務與市場拓展部醫學總監約翰·瓦爾德(John T. Wald M.D.)
堅持做一家由醫生主導的醫療機構
Mayo Clinic能夠始終堅持「以患者為中心」,與其內部的人才選拔機制有一定關係。上百年以來,Mayo Clinic核心領導層多數都是醫生出身。
瓦爾德醫生告訴健康點,Mayo Clinic是一家由醫生領導的機構。醫生的領導角色發揮在機構的各個方面——除了科學研究、臨床護理以及教育培訓,醫生還活躍在多個商業運籌領域。「這一方式可以確保領導層做出的決定不僅僅有利於機構的發展,更可以遵循Mayo Clinic一直以來堅持的價值觀和企業文化。」
瓦爾德醫生本人是一名神經科醫生。據他介紹,身兼領導層職位的醫生需要定期輪崗。這種模式使得Mayo Clinic能持續收穫創新的想法,且使得多元經驗能在整個體系內部擴散。「而行政和管理人員也有機會輪換任務,從而提升員工保有率,積累豐富經驗,更好地保留制度的傳承性。醫生與行政管理人員之間的協同合作是Mayo Clinic不斷取得進步的重要原因之一。」
據介紹,明年初將新任Mayo Clinic 總裁兼執行長的醫學博士吉安裡克·法儒吉雅(Gianrico Farrugia)也是一名醫生。
踐行患者需求至上
早在 1910 年,Mayo Clinic 創始人William J. Mayo醫生就曾許諾,「患者的最佳利益是醫者唯一需要關注的利益,唯有如此,患者才能夠從先進的知識與臨床技術中切實獲益。」 百餘年來,這一信條一直深深植根於每一位Mayo Clinic醫生的心中。
目前,早期以心臟內外科著稱於世的Mayo Clinic,如今已經成為集醫療、科研、教育為一體的機構。而「患者需求至上」這一價值觀一直體現在Mayo Clinic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
比如在約診過程中,Mayo Clinic會了解患者的實際需求,進而安排患者進行必要的檢查,且全部檢查會儘可能安排在同一家院區完成。
各個科室之間團隊協作的方式,使得患者就診成為了一個無縫銜接的過程。此外,Mayo Clinic會堅持制定方便患者的治療日程安排。儘量減少患者前往醫院的次數,節省患者時間。「Mayo Clinic接待來自全球各地的患者,作為最終的醫療服務提供地,我們深刻了解一站式服務對患者的重要性。」 瓦爾德醫生說道。
拿乳腺癌的治療舉例來說,在進行乳房腫瘤切除術時,醫生為患者提供加速部分乳腺照射治療,在進行乳房切除術時提供即刻乳房再造術。為免去患者不必要的旅途勞頓,Mayo Clinic的醫生們還會與患者所在地的當地醫生進行協調,邀請當地醫生提供化療和其他藥物治療。
但是,對於參與部門的貢獻程度,Mayo Clinic並沒有非常具體的量化標準。「Mayo Clinic專注於最終我們可以為患者帶來什麼。我們聚焦於通過團隊無縫協作的方式,在第一時間探尋真實的病因。」 瓦爾德醫生說道。
健康點了解到,Mayo Clinic的醫生為年薪制,其薪資與檢查、開藥等無關,收入在美國社會處於較高等級且比較穩定。比如Mayo Clinic的骨科、神經科醫生收入大約在50萬~60萬美元,相對較小的科室醫生年薪在20萬~30萬美元。由此確保醫護人員將全部精力投入到對於患者的診治護理當中,保證高水準的醫療服務質量。
Mayo Clinic在美國目前擁有三大院區,分別位於明尼蘇達州、亞利桑那州以及佛羅裡達州,其醫療體系覆蓋美國整個中西部地區。但Mayo Clinic僅擁有一個理事會對機構進行管理、運營。
Mayo Clinic有一個由32人組成的醫院董事會(Mayo Clinic Board of Trustees),對醫院重大決策負責。作為一家非營利醫療機構,Mayo Clinic所有的收益均用於下一財年的科研和醫院建設。
超乎尋常的IT投入
多學科診療模式的建設除了優秀醫生的通力合作以外,離不開IT技術的支持。Mayo Clinic數年以來在醫院信息化建設的投入是驚人的。
Mayo Clinic有6萬多員工,但其中醫生只有4200人(7%),IT人員卻有7000餘人(11.7%)。Mayo Clinic提供大量APP給患者、醫生,包括教育、健康管理等APP,提供十億美金級別的IT服務。
舉例來說,2014年蘋果公司發布的移動應用平臺Healthkit,便是由Mayo Clinic參與開發的。搭載Healthkit的應用軟體可以為患者提供量身定製的健康管理方案。除此之外,作為谷歌醫療信息的主要來源,Mayo Clinic詳細地為其提供關於疾病症狀以及治療手段的各種信息——包括該疾病是否具有致命危險性,是否具有傳染性,以及最容易影響哪一年齡段的人群等等。Mayo Clinic還與亞馬遜合作,在其語音助手Alexa上提供急救技能。
瓦爾德醫生進一步介紹道,Mayo Clinic最近安裝了世界上第一臺臨床7T MRI機器,它增強了醫生們識別大腦細微變化的能力。這對癲癇患者特別有幫助。Mayo Clinic還將MRI成像與手術實踐相結合。這有助於利用成像技術實行腦部雷射手術,或更準確地將電極放置在的運動障礙患者顱中。「3D成像也顯著改善了我們的外科手術實踐以及對我們在外科手術方面的教育培訓。」瓦爾德醫生介紹道。
得益於其在基因研究方面的專長以及豐富的臨床數據,Mayo Clinic在精準醫療時代能夠站在行業前列,也是少數幾家使用並不斷升級電子病歷的醫院。
此外,利用網際網路技術,Mayo Clinic正在全球通過旗下醫療網絡(Mayo Clinic Care Network,以下簡稱MCCN)建立一種獨特的「醫聯體」模式。具體來說,Mayo Clinic輸出自己的品牌、醫療經驗給「醫聯體」成員,還可以藉助遠程醫療來讓患者做二次診療。這種模式下,Mayo Clinic的服務網絡可以不受地理區域限制而快速實現全球擴張;另一方面,更多的「醫聯體」成員因為加入Mayo Clinic而獲得醫療技術水平提升、降低患者的就醫成本。
2017年9月,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和Mayo Clinic成功「牽手」,成了中國首家加入MCCN的醫療機構,邵逸夫醫院也是中國首家通過JCI認證的公立醫院。
「中國對於Mayo Clinic而言是一個重要的戰略市場。在中國,Mayo Clinic持續探索如何以最佳方式將世界一流的醫療護理帶給中國患者。」 瓦爾德醫生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