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葉物語39︱四條河原

2021-02-16 KeliStudio

東坡曰:江山風月,本無常主,閒者便是主人

所以無論江山風月,還是花開葉落

其實皆可一讀

有閒有緣地拾到或遇到哪葉,便讀哪葉

『物語』,日文漢詞,其實就是瞎白話

講講故事的意思

在我老家四川方言,則叫『龍門陣』

——筆者按:

庶務雜蕪,這公眾號也就久疏打理。昨天忽想起,登錄下後臺看看,粉絲不僅沒掉光,居然還漲了近百人。

想想,真是慚愧得緊。趕緊翻翻箱底,尋出篇還是去年末,成都機場候機,延誤無聊,手機亂敲小文。夜半,細心尋圖配圖,一一注釋加工。如此這般,稍解愧疚。且算歉意,給諸位,作揖,鞠躬。也且算春假前,小小的問候吧:

狗年大吉!家旺人旺,財旺福旺!

——京都,四條河原大橋。攝影:掃舍

風葉物語之三十九 | 四條河原

成都乘地鐵,刷手機,見朋友微信圈裡,剛發的京都此刻,四條河原大橋邊,年終化緣的僧人。這和尚身後,河對岸的四條通大街上,華燈初放。再往後的天空,漫天晚雲,夕陽西下。

從這四條河原大橋,東行不數步,南折,即是花見小路。小路到底,便是建仁寺(1)。京都建仁寺,臨濟宗大本山,蜀地宋僧蘭溪道隆大覺禪師(2),嘗駐錫於此。

此刻,恰好正在這濃厚得爆表的,霧霾的成都。地鐵,剛開過春熙路站。由這裡,出站不遠,即是成都大慈寺(3),道隆和尚的出家之地。唐時的皇家叢林。

初夏時,與友人至鐮倉(4),幕府歷史濫觴之地,「武家古都」的海濱小城。特意尋去「鐮倉五山第一」的「巨福山」建長禪寺(5)。寺中方丈庭院,其名曰「蘸碧池」,亦道隆禪師所築。四周清寂,與友人憑欄,靜坐良久。在我,分明能看見依稀的巴山和蜀水。

七百年前,道隆於榮西忌辰時,上堂說法,有偈云:「蜀地雲高,扶桑水快。前身後身,一彩兩賽。昔年今日,死而不亡今日斯晨,在而不在。」

清風鳥鳴裡,七百年後,置身靜坐於這蘸碧池前。一片山青樹翠水綠。而我,只是相向默然,無言,而去。

這鴨川河邊,祗園四條大橋的西北角,藏條小巷,自古即美食街,其名「先鬥町」(6)。石迭小街,需時時側身而行,茶屋食肆,老鋪林立,頗值得一走一看,一茶一食。冬日天寒,可惜不宜露天,體會不到夏夜河岸,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的鴨川「京川床料理」。

數年前,偕家人暑遊,小住京都。時逢七夕,先鬥町小街裡,人頭燈籠攢動,商家們擠出地方,掛出竹枝,案幾紙筆備好,供人自己寫上祈願字條,再紐結掛在竹枝上。是個習俗,也是個意思。

又恰逢一年一度的「鴨川納涼會」。近暮時分,這橋下河堤之上,早已搭好舞臺、攤位,齊整整一字排開。烏泱泱的人,四處湧來,熙攘擁擠在夜色河岸的歌舞美食小吃之中,皆是歡聲笑語。牽著我家小米,漫步閑坐,看水看人,看天看景,看這房舍屋瓦之上,夜色燈火的落升。搖扇等候歌舞的開場與演出,各式各地的小吃美食,消暑甜點,林林總總,那個夏夜,實在是把孩子開心得不行。

出先鬥町,再往西,過個路口,即是河原町通。往北的三條方向,行不遠,大街西側的街角,能尋見座小石碑。石碑底座旁,幾乎隨時都會有拜奉的花束。若是歷史控,這裡,你該停步,一望一拜。此地,即幕末志士、傳奇人物阪本龍馬的殉難遇刺之地,近江屋故址(7)。

在成都,「天府之國」的古都,錦官蓉城,淪陷在厚重無解的重重霧霾裡。擠在地鐵車廂角落,手機螢幕上,忽閃出的另一個夕陽西下,此刻彼地的四條河原。這晚雲漫天的清朗天空,就這般無端無形地籠罩下來。讓人,措不及防,在這古都,念想起,另外的,一座座古都。

2016-12-21,雙流機場

(1)建仁寺,京都最古老的禪寺,已800餘年歷史,臨濟宗建仁寺總本山,山號為「東山「。其開山鼻祖為榮西禪師,創設於鎌倉時代的建仁二年(1202年),寺名即當時年號。創建之初,為天台、密宗、禪宗「三宗兼學」。自第十一世住持蘭溪道隆時代,則衍變為純粹臨濟禪宗道場。

(2)蘭溪道隆,1213年生於四川涪江郡蘭溪邑(今綿陽),俗姓冉。1226年(南宋寶慶二年)十三歲於成都大慈寺出家,法名道隆,因籍貫而號蘭溪。成年後離蜀,遊歷江南諸名剎,遍求佛法。結識日僧月翁智鏡,於1246年(南宋淳佑六年)赴日。

道隆在日三十二年,廣傳佛法,弟子眾多,為禪宗傳播東瀛的樞紐人物。1249年(建長元年),於鎌倉開山住持,創建建長寺。1278年卒,後宇多天皇賜諡「大覺禪師」之號。這也是皇室「禪師」諡號之始。

——蘭溪道隆禪師書法;圖自網絡。

(3)大慈寺,西蜀著名古剎,位於成都市中心,世傳「震旦第一叢林」。相傳始建於隋唐,由唐玄宗賜名「敕建大聖慈寺」。三藏法師玄奘曾於此學法、受戒。唐宋時期的大慈寺,乃東亞,中韓日三國佛教學術重地,規模宏大,凡九十六院八千五百四十二間;宋代李之純《大聖慈寺書記》載:「舉天下之言唐畫者,莫如成都之多;就成都較之,莫如大聖慈寺之盛。」

吾友冉雲飛,於數年前著有《古蜀之肺:大慈寺傳》一書。讀之悵然。推薦。

(4)鎌倉,かまくら,神奈川縣的海濱城市,千年歷史古城。12世紀末,源賴朝於此創建「鎌倉幕府」,為武家政治之始。由此而成為日本中世紀初的政治、宗教與文化中心,曾繁盛一時。是京都、奈良之後的日本「第三古都」。

(5)鎌倉建長寺,於1249年(建長元年)由皈依道隆禪師的鎌倉幕府第五代執權北條時賴發願,迎請道隆開山創建。1253年完工,道隆作建長寺鐘銘,署名曰:「建長禪寺住持宋沙門道隆」,為日本第一所南宋風格的純粹禪宗道場,日本禪寺之名由此而始。後深草天皇御敕此寺「大建長興國禪寺」匾額。

(6)先鬥町,ぽんとちょう,為京都市中京區鴨川和木屋町通之間的花街。原本是鴨川河畔的沙洲,江戶初,因水利工事而立,也稱作新河原町通。之後發展成茶屋、旅籠、酒肆林立的繁華街,公許藝妓營業後,成為有名的花街。

(7)坂本龍馬(1836-1867),さかもとりょうま,土佐藩鄉士,後脫藩。明治維新時代的維新志士,活動家,思想家。1867年12月10日(慶應三年),於京都四條河原町醬油店「近江屋」與中岡慎太郎,一同遇刺身亡。

——鎌倉,長谷寺。紫陽花步道。2016

——鎌倉,長谷寺前小街,同遊友人,湖州老費。曝光一哈。:)

——鎌倉,五山第一「巨福山」,建長寺。2016

——鎌倉,建長寺。方丈庭院「蘸碧池」。2016

——鎌倉,建長寺。國定重要文化財「唐門」,原位於東京芝「增上寺」,1647年遷建於此。

——鎌倉,建長寺「山門」。依稀可見南宋建築風貌。

下圖,為版畫大師齋藤清(1907-1997)創作之《鎌倉建長寺》。

——京都,東山。高臺寺茶寮的小米。2014

——京都,先鬥町夜色。2014

——京都,鴨川納涼會。2014

延展閱讀

本來筆記︱風葉物語之七︱無知走過

風葉物語37︱吾土吾民,大好河山,何以至此?


本來無一 | 微信公眾號:RooteeSpace

相關焦點

  • 風葉物語42︱你應該知道的十七歲少年之死:山口二矢
    便讀那葉物語,日文漢詞,其實就是瞎白話講講故事的意思在我老家四川方言,則叫龍門陣風葉物語42︱你應該知道的十七歲少年之死:山口二矢週末,帶孩子往原宿,看北齋的浮世繪美展。午後,春日陽光大好,便往北漫步逛逛街景。
  • 本來筆記︱風葉物語之七︱無知走過
    穿過四條大街,明顯就熙攘熱鬧幾分。斜陽西下,屋瓦牆壁皆是溫暖,一盞盞街燈,店招幌子皆齊齊亮起來。街邊料亭,和服女將正灑掃門庭,預備迎客。再南行,花見小路的盡頭,一座門樓,便是建仁寺。步進去,古木參天,清幽朦朧。天空夕陽只是明亮在樹梢上,庭園殿舍美得讓人想起古畫裡竹林七賢,看你走過,都不說話,只遠遠幾聲鴉鳴。
  • 1960,山口二矢刺殺淺沼稲次郎事件︱6」紀錄短片
    風葉物語42︱你應該知道的十七歲少年之死:山口二矢1960,山口二矢刺殺淺沼稲次郎事件︱6」紀錄短片本來一會︱齋藤清作品之三︱古都系列-上本來一會︱版畫大師齋藤清之二︱異國系列本來一會︱齋藤清版畫作品之︱會津の四季
  • 山手線物語、豆典故與豆知識 | 上篇
    山手線物語、豆典故與豆知識  | 上篇今春,種種的庶務與公幹,逗留東京半月多。於是,今日這條東京交通命脈的環狀鐵道,百餘年前的1909年起,便有了「山手線(やまのてせん)」這一名稱。習慣上,山手線環內的中心城區,也被稱做東京的「都心」,即都市核心中心區。但是,這樣的歷史淵源也就留下一些錯位。譬如黃金商區的銀座、淺草一帶,則恰在山手線的外側。
  • 本來主人筆記-風葉物語 之三 手造梅花與反動歌曲
    風葉物語|之三|手造梅花與反動歌曲前日閑時,手機裡敲了則故土梅花的筆記小文
  • 山手線物語、豆典故與豆知識 | 下篇
    JY29 / 新橋、しんばしJR山手線「新橋站」在日本的鐵道歷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872年10月14日,「新橋」至「橫濱」鐵道通車,這是日本的第一條鐵路。由此,這些屋敷跡被稱為「有樂原」,明治後,正式將「有樂町」作為地名。
  • 感謝關注「葉大師今晚試菜」!
    葉大師衣食無憂,閒來無所追求,唯自掏腰包四尋美食悅心。我在這裡分享各種尋味體驗,夾雜七情六慾,粗暴主觀武斷意見,嬉笑怒罵但憑個人喜惡!不接受廣告軟文!但歡迎各位館主邀約試菜。歡迎加入葉大師的美食世界。讓我們做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吃貨,體驗人生最質樸的快樂!請先關注「葉大師今晚試菜」微信公眾號:yipfood,在公眾號手機頁面對話框內回復對應的三位數字(如「001」)瀏覽相關文章。
  • 本來筆記︱風葉物語之五︱真田六連錢及其它
    ——NHK-2016大河劇《真田丸》劇照1614年,因關原之戰西軍失敗而被流放十餘年的幸村,受邀加入豐臣陣營,於大阪冬之陣中,城南小山築「真田丸」城砦,率軍以寡擊眾,名震天下,被對手德川軍譽之「日本第一兵」美名
  • 經驗貼| 如何備考日語專四專八考試?(文末附文學史複習提綱)
    懐風藻(751):日本最古の漢詩集。    萬葉集(759):日本最古の歌集である。成立年代は定かでない。約4500首、二十巻。表記:萬葉仮名。柿本人麻呂(かきのもとのひとまろ)は萬葉中最高の歌人と見られ、歌聖だと言われている。    歌経標式(772):日本最初の歌學書。作者:藤原浜成。
  • 陳侃理:「葉書」與「諜記」
    [2] 見李零《視日、日書和葉書——三種簡帛文獻的區別和定名》,《文物》2008年第12期,第77-78頁。[3] 見陳偉《秦漢簡牘〈葉書〉芻議》,《簡帛》第10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88-89頁。[4] 該文修訂後收入田煒主編《文字·文獻·文明》,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
  • [部品情報] KOSO輕量化導風傳動外蓋II x 五代勁戰
    繼2016年第一批for四代勁戰和BwsR的『KOSO輕量化導風傳動外蓋』誕生以來也將近兩年了,在這段時間裡KOSO也不斷推出不同車款的輕量化導風傳動外蓋
  • 第一百二十七話『四條河原』
    四條河原,即使在京都之內,也是一個非常美的地方。
  • 坂口尚:12色物語之《鋼筆》
    原曲由俄羅斯著名詩人Dmitry Nikolayevich Sadovnikov作詞,歌詞則根據荷蘭探險家Jan Janszoon Struys回憶錄中拉辛把俘獲的波斯公主扔下伏爾加河的故事改編。而日本版填詞只是用了故事中「拉辛」「波斯公主」「伏爾加河」的元素並沒有去描繪這個故事。
  • 《16葉》
    別找我麻煩蔓延再也不見紅色的河你的影子是我的海傷心節目與寂寞碼頭太空人#吳青峰 冊葉一:一與一##吳青峰16葉#@吳青峰 10/16 第1葉影像留存 01📷主唱:青峰吉他/Band Leader:小洋第3葉🍃主唱:青峰吉他/Band Leader:小洋貝斯:大單鼓手:亮傑鍵盤:少瑜合聲:玠瑋電子鼓:小潘📷 攝影:吳仲倫#吳青峰 冊葉一:一與一##吳青峰 二專# 16葉演唱會歌單  第3葉🍃2020.10.20   Legacy
  • 南非葉 健康的植物
    植 物:扁桃斑鳩菊《南非葉》 科 屬:菊科.斑鳩菊屬性 味:性寒涼、味苦甘南非葉為菊科斑鳩菊屬,植物扁桃斑鳩菊(Vernoniaarnygdalina De1.)的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