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程驚心動魄,馬龍依靠正手制勝,對手反手技術很優秀

2020-11-15 二郎神侃球

桌球男子世界盃八進四的比賽,馬龍對陣的是歐洲選手達科。雖然最終的比分是馬龍4:2獲勝,但要論過程雙方卻打得地驚心動魄。馬龍甚至在大比分7:1領先的情況下,被對手在第四局給逆轉。雙方從第二局到第五局,比分一直咬得很緊。馬龍最終依靠著正手的進攻拿下了對手,但對手的反手技術還是能夠壓制馬龍的。幸虧對手達科這場比賽正手的進攻一般,要是對手的進攻能力再強化一些,這場比賽勝負未知。

雙方第一局的比賽,開局打成了3:3。馬龍的正手進攻,達科的反手進攻互有勝負都出現了失誤。5平之後,馬龍打出了經典的正手側身、正手搶衝、正手變線,一度將比分擴大到9:5。之後的達科半出撞球直接得分,馬龍正手打飛。最後兩球馬龍正手變線,達科反手失誤下網,馬龍11:7拿下了第一局。這一局的比賽馬龍打出了特色,而達科還在適應當中。

進入第二局的比賽,開局雙方打成了三平。馬龍的正手搶衝挑打,正手扣殺連續得分,達科的反手變線也開始發威。儘管馬龍將比分擴大到6:4,隨後的達科反手變線將比分追平。此後雙方的比分從7平一直糾纏到了10平,馬龍依靠正手的搶衝,正手的連續進攻得分,但達科依靠自己的臺內球,以及反手技術壓制住了馬龍的進攻。11平之後,馬龍連續正手進攻得分,達科通過臺內的連續擺短正手變線,將比分追到了12平。

關鍵時刻達科反手壓馬龍的底線球,馬龍的正手打丟,從而達科以14:12拿下了第二局比賽。進入第三局的比賽,開局階段達科連續的反手變線失誤,馬龍取得了4:1的領先。此後的達科臺內球擺短下網,馬龍正手壓中路,將比分擴大到6:1。原以為大比分領先的馬龍會順利拿下這一局,隨後的馬龍反手連續失誤,達科的反手進攻,利用落點的變化將比分追成了6平,馬龍的中間位進攻被達科給防住了。

隨後的馬龍正手變線,正手側身將比分擴大到9:7。達科反手拉直線,馬龍的正手搶衝被達科正手反殺,雙方比分打成了9:9。關鍵時刻,馬龍連續的正手側身進攻,以11:9拿下了第三局的比賽。進入第四局的比賽,馬龍開局就取得了7:1的領先,馬龍連續的正手進攻,達科反手失誤不斷。然而這一局就像第三局的比賽一樣,儘管大比分落後,達科還是依靠他的反手變線扣殺,不知不覺慢慢將比分追到了9平。

雖然馬龍一開始大比分領先,可只要達科打出自己的正反手進攻,馬龍也是限制不住對手。馬龍正手接發球搶攻,隨後的正手側身進攻失誤,雙方打到了10平。馬龍正手挑打,達科反手變線,將比分追到了11平。最後兩球,馬龍反手中路下臺,之後的正手側身進攻也下臺,達科13:11拿下了第四局,頑強的將總比分扳成了2:2。

進入第五局的比賽,開局階段馬龍依然連續的正手進攻得分,取得了4:0的開局。達科隨後反手變線進攻,將比分追到了3:4。馬龍的正手拉直線正手,連續側身進攻將比分擴大到6:3。此後的達科利用發球連續得分,將比分追到了7平。而且達科反手壓制馬龍的中路,反手突然變線加力,牢牢地咬住了比分,雙方比分來到了9平。

馬龍發球直接得分,達科正手回頭殺,雙方比分打成了10平。馬龍在對攻當中反手中路失誤,隨後正手側身進攻得分。依靠連續的正手進攻,13:11拿下來第五局。進入第六局的比賽,達科開局階段還是連續的正反手失誤,馬龍取得了4:0的開局。達科反手變線得了一分,此後的馬龍正手連續進攻得分,將比分擴大到了9:1。無心戀戰的達科反手也出現了連續失誤,心態出現了焦急狀況,最終馬龍11:3速勝拿下了第六局,總比分4:2擊敗了對手。

通過這場比賽也可以看出,對手的反手技術能夠輕鬆地壓制馬龍。馬龍的正手搶攻意識很強,這是他能夠拿下比賽的根本原因。不過下一場如果面對反手技術更加出色的張本智和,雙方的比分結果真的很難預料。達科在這場比賽儘管大比分落後,但心態擺得很正,老能夠將比分扳平,體現了這名選手的大心臟能力。馬龍的反手技術是應該再練一練了,要強化。

所以說接下來的比賽,每一名對手對馬龍來說都要小心對待,外協選手可不比國乒的隊友。馬龍在這場比賽沒有打出多少落點的變化,歸根結底是對手不給你落點變化得太多好機會,對內的比賽跟對外的比賽還是有很大不同。不知道廣大的球迷朋友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關注二郎神侃球,帶給你不一樣的人生感悟與思考。

相關焦點

  • 技術進行升級,張本智和正反手在加強,正在突破馬龍
    特別是馬龍的正手側身進攻,以往還是很能克制張本智和的,可在這場比賽張本智和多數情況下能正手反殺,反而限制了馬龍。對於張本智和這種正手技術的改進,日本媒體認為,目前的張本智和正手揮拍的動作幅度做了技改,揮拍的動作幅度改小了。張本智和正手進攻起手的位置調高了,不僅增加了自己正手的發力點,在正反手的切換上速度更快了。
  • 現在國乒中還有哪些人正手實力強大的?
    現在的桌球職業球員基本都是橫板打法,而且現在的職業球員很多都是反手實力強大,正手實力強大的職業球員已經是日漸凋零,但在國乒中還有這幾位的正手型的實力球員。國乒男隊主力隊長馬龍各項技術實力都是一流,被稱為「六邊形戰士」,馬龍的正手實力可以說是他制勝法寶
  • 張本智和世界盃目標奪冠,稱又強化了反手技術!球迷:正手被打爛
    張繼科能夠在同時期對馬龍、王皓等頂尖球員的對決中爭取主動,就是他在接發球環節有聞名乒壇的反手「霸王擰」。國際乒聯還專門撰文稱,張繼科的反手技術改變了桌球以往唯正手獨大的思維。此後,像樊振東、梁靖崑、張本智和、林昀儒等都結合自己的特點,將反手提高到一個新的層面。
  • 張本智和世界盃目標奪冠,稱又強化了反手技術!球迷:正手被打爛
    張繼科能夠在同時期對馬龍、王皓等頂尖球員的對決中爭取主動,就是他在接發球環節有聞名乒壇的反手「霸王擰」。國際乒聯還專門撰文稱,張繼科的反手技術改變了桌球以往唯正手獨大的思維。此後,像樊振東、梁靖崑、張本智和、林昀儒等都結合自己的特點,將反手提高到一個新的層面。更令人覺得有些諷刺意味的是,張繼科職業生涯的最後一次比賽,正是負於了當時年僅14歲的張本智和!
  • 反手技術如何才能全面無死角,一起來學習馬龍反手技術
    馬龍反手橫撥動作示範馬龍反手前衝下旋球教學
  • 以張繼科為例,簡析橫板反手技術的重要性
    從防守技術來看,橫板主要是利用「推」「擋」「搓」等借力、卸力技術來達到防守的目的;從進攻技術來看,橫板主要是利用「擰」「拉」「切」等主動發力技術來強化進攻。由此觀之,欲成為一名優秀的橫板選手,需要有一個完美的反手,甚至要將其千錘百打,歷練成得分手段。
  • 世界知名專家如是說:正手是劍,反手是盾牌
    克雷格查閱了2018年所有大滿貫賽事中男、女球員正手和反手得分的相關數據,然後對2018年澳網的19場比賽的178個反手制勝球進行了分析。準備好永遠改變你在網球場上的思維方式吧……這是一個很好的類比,可以幫助你理解每一個擊球所承擔的角色和任務。
  • 以馬龍為例,簡析正手技術的重要性
    所以不論從種類還是威力來說,正手技術都是勝過反手技術的。與反手技術分為攻、防兩大類不同,正手技術常常是以攻代守、針鋒相對、短兵相接。單純的正手防守技術寥寥無幾,鮮有問津。故討論正手技術應該打破固有思維,從技術適用的時機、範圍,創造性地劃分為近臺、中遠臺技術。
  • 正手位的空隙,是樊振東、張本智和反手優勢的體現,馬龍要改變
    張本智和在跟馬龍的正手對攻當中絲毫不落下風,可以說隨著年齡的增長,馬龍的正手進攻對張本智和的威脅已經不大了。張本智和在前三板的落點變化以及速度,是讓馬龍最頭疼的地方。經常性地在比賽當中,馬龍只要一發球冒高,張本智和上手就正反手搶衝。比賽第二局到第四局,張本智和在技術上幾乎是碾壓馬龍的。
  • 日本乒壇名宿猛誇張本:贏馬龍說明他的反手實力已凌駕中國隊之上
    其中,他從比賽戰術的角度,著重分析了2019年世界盃張本智和擊敗馬龍一戰。他認為,張本智和依靠反手壓制了「世界最強」馬龍,也可以說張本的反手實力已經凌駕中國隊之上。一般會依靠自己的力量扭轉局勢的馬龍,這場比賽自始至終都沒能發揮出自己的風格。在這場比賽中,馬龍在正手方面其實不處下風,但反手和臺內球則是張本智和完全佔優。張本的反手擊球除了速度快、線路刁之外,還有很厲害的直線球,這連馬龍都無法應對,張本的技術實力實在讓人驚嘆。
  • 驚心動魄的大逆轉,從暫停開始,馬龍4-3險勝張本智和進入決賽
    5平之後,馬龍憑藉張本的2個失誤與一個運氣球,8-5領先。隨後張本智和打得較緊,7-11丟掉第一局。顯然,這不是張本的真實實力。通過壓反手、偷正手,張本智和第二局4-0領先開局。越打越順之後,張本智和的戰術越來越靈活,馬龍6-11再失一局。也許,馬龍的戰線還要提前,應該加強每一板的質量。馬龍在第四局加強前兩板的控制,然後加強了正手第一板的質量,雙方進入均勢,一路打到5平。率先跑開的仍然是張本智和,他的正手明顯進步了,7-5。
  • 正手攻球與反手撥球的技術要點
    正手攻球與反手撥球的技術要點 原標題:正手攻球與反手撥球的技術要點聲明:本文所有圖片來源網絡
  • 馬龍逆轉戰勝周啟豪,正手犀利、線路變化多端
    全錦賽男團決賽北京隊迎來了廣東隊的挑戰,馬龍作為一號單打首發對陣廣東隊的周啟豪。比賽中周啟豪給馬龍製造了很多的困難,但是馬龍依靠自己豐富的經驗擺脫了周啟豪的衝擊。他的發球、論點、力量、經驗心理等技術表現得非常地完美,讓周啟豪後幾局找不到絲毫的破綻。那個完美的六邊形戰士滿血復活了!
  • 除了反手技術好,王曼昱的正手進攻,也很有特色
    林高遠在她的社交媒體上誇讚了王曼昱反手的技術確實好,說明在國乒男主力選手的心目中,王曼昱的反手技術確實很火爆。畢竟林高遠就以反手見長,他說的話還是很有權威性的。而且林高遠跟王曼昱在混雙比賽合作過很多次,對於王曼昱的技術還是知根知底的。
  • 年輕選手的標杆,馬龍的成功不在於技術,而在於他的執著
    馬龍在男子世界盃跟日本年輕選手張本智和的比賽,在前三板速度的比拼上,張本智和優勢非常明顯。特別是馬龍的正手位,成了張本智和攻擊的重點區域。馬龍在第二局一直到第四局,幾乎毫無還手之力,在臺內反手技術的比拼上,馬龍無法像張本智和那樣,靈活的控制落點的變化。
  • 技術 | 側身正手Inside-out Forehand:底線中的殺手鐧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側身正手——Inside-out Forehand是相持底線最好一個快速積累優勢的技巧。先來了解什麼是側身正手。側身正手的英語稱作Inside-out Forehand,顧名思義就是反手的位置和反手擊球側身繞過來用正手擊球,擊球路線是對方的反手位置。解釋下我們為什麼要這樣做和這樣做的有什麼意義。
  • 馬龍戰例講解反手側切技術,桌球防守弧圈球高級技術
    今天通過馬龍的戰例,談一下桌球橫板反手側切,或稱為側磕,防守弧圈球的高級技術。很多優秀運動員都使用了此項技術,像馬龍比賽中使用較多,效果也很好。配合反手撕,反手拉,多種技術混合使用,比賽中效果很好,值得桌球業餘愛好者學習練習。
  • 反手是道坎,林昀儒對馬龍的壓制,集中在前3板
    其實馬龍之所以輸給林昀儒,主要是集中在反手,林昀儒的反手特別的犀利,接發球直接反手擰拉,讓馬龍只能望球興嘆。雖然林昀儒的正手是個短板,但在前三板的發球環節,林昀儒做得不錯。馬龍面對林昀儒始終不能迅速甩開比分,不斷的吃林昀儒的發球,所以說輸球再正常不過。雙方第一局的比賽,一直打的難解難分。可是馬龍的發球卻被林昀儒給算到了,在接發球環節反手擰拉讓馬龍全部丟分。
  • 張本智和為何不補充短板,反而強化反手技術,劉詩雯應該學習一下
    張本智和談到了自己這大半年的時間,都在家裡強化自己的反手技術。一直以來,球迷都戲稱張本智和正手殘廢,說的就是張本智和的正手技術不行。其實不光張本智和的正手技術不行,日本選手普遍存在著正手技術差的問題。,在比賽中,馬龍的正手確實能夠克制張本智和,但馬龍的反手技術差呀!
  • 想練好各項反手技術,重心一定要用對,馬龍、格林卡也不例外
    一、正反手重心區別反手和正手是有區別的,正手從右向左去轉動,手臂拉開,重心調整很明顯,正手攻和拉球也是從右腳到左腳,還。反手不一樣,反手的重心基本上就是在身體的中間。二、反手撥球重心轉換中近臺反手拉下旋球,重心也是在身體中間,能會稍微地蹲低一點,重心稍微壓在左腳一點,會有一點偏移,然後再起來到右腳,左腳,右腳,左腳,右腳。四、馬龍反手拉球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