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應該幾歲開始學英語?看看美國專家怎麼說

2020-12-26 騰訊網

所有重視英語教育的父母都有一個共同的疑問:「孩子應該幾歲開始學英語呢?」

關於這個問題的回答,一度有3歲、6歲、12歲等各種各樣的說法。

其實,對於這個問題,我們應該從孩子語言學習的規律說起。

美國語言與神經科學專家懷爾德·彭菲爾德(Wilder Penfield)與拉爾馬·羅伯茨(Lamar Roberts)在1959年率先提出了「語言學習具有關鍵期」(CriticalPeriod Hypothesis)理論:

在關鍵期內,由於生理因素的作用,語言的習得最為容易;一旦錯過這段時間,語言的習得能力就會減弱。他們認為,孩子在幼年時的語言學習是「純自然」的行為。

觀察發現,在相同的學習時間內,孩子能比成人更熟練地掌握和使用第二語言。他們還通過大量實驗推斷,大腦對於「語言」的自然可塑性會在9歲時關閉。他們認為,任何外語學習都應該發生在9歲之前。

關於孩子學習外語的敏感期到底截至幾歲,目前尚無公認的說法,但比較多的研究認為是在「青春期」(puberty)以前。

然而,「青春期」是一個比較泛的概念,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其定義為10~20歲。所以,上述那段話可以理解為,在10歲以前開始學外語,才比較有可能在語法、語音等方面達到與本土人士相仿的水平;而在此之後,不管在此外語環境下居住多少年,都很難實現這個目標。

事實上,「10歲以前開始學外語」已經是一個相當寬泛的指南了,我們接下來看幾個關於辨音、語法、口音方面的「敏感期」更細化的研究分別是怎麼說的。

1.1歲以前:分辨語言發音微妙差別的敏感期

華盛頓大學的學習和腦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帕特麗夏·庫爾(Patricia Kuhl)研究指出:每個嬰兒剛生下來都可以分辨世界上所有語言的發音,但這種能力在6~12個月的時候急劇下降。在1歲以前,如果孩子沒有聽過某種語言的發音,在1歲時他很可能就喪失了分辨這種語言發音中微妙差別的能力。

比如,日語的發音中沒有[r]和[l]的區分,而英語中是有的。如果一個日本的嬰兒在1歲以前沒有聽過英語中[r]和[l]發音的話,很可能在1歲後,他就無法區別「rake」和「lake」中的發音差別了。其實不用去看日本人的例子,我們身邊就有很多南方人n和l不分,前鼻音和後鼻音不分。

其實他們可能不光是嘴巴發不準這幾個音,而且耳朵也聽不出這幾個音的區別。由於他們從小聽到的方言裡並沒有[n]和[l]、前鼻音和後鼻音的區別,所以從聽覺上就已經喪失了區別這種微妙差別的能力了。

當然,通過後天的訓練,還是有可能重拾這種能力的,畢竟孩子小的時候腦部發育很快,可塑性還很強。但是年齡越大,重拾這種能力需要付出的努力就越大(甚至可能再也無法獲得)。

2.7歲以前:內化語法結構的敏感期

美國羅切斯特大學對一群中國和韓國的移民進行研究,發現這些移民人士對英語語法的敏感度與其受到的語言訓練的多少、努力程度、在美國的生活時間等基本無關,而與其移民到美國時的年齡密切相關。

研究人員發現,只有在7歲以前移民的那些人,對英語語法的敏感度可以和本土人士相媲美。7歲以後移民的人,其語法的敏感度隨著其移民年齡的增加明顯下降。

一些在美國生活很久的中國人,或者國內頂尖外語學校專業八級水平的人說英語,乍一聽說得都很流利,但是仔細一聽,各種單複數不分、「He」和「She」不分的情況比比皆是。

因為在中文裡,沒有單複數的概念,而「他」和「她」也是同一個發音。所以,很多初中以後再學習英語的人,即使是成年後在美國生活多年,說英語的時候受中文的影響還是非常嚴重;不管多努力,其語法的敏感度想要達到美國小學生的水平,都是非常困難的。

3.英語啟蒙越晚,口音問題越嚴重

在學習發音的問題上,美國雙語習得領域的專家湯姆·斯哥沃(Tom Scovel)率先提出一個觀點,他把人們說話發音的過程看作是一個純「物理」動作。就好比我們張嘴吃飯、眨眼睛一樣,發音也是一項動作,是神經控制肌肉的結果,而與人的認知發展無關。

斯哥沃認為,如果我們小時候只有母語的輸入,那麼大腦對於母語發音的神經肌肉活動會特別熟悉;而當人們很晚再進行第二語言的輸入時,大腦需要克服原來已經熟悉的神經肌肉活動路徑,再創造出一套新的路徑來。這種改變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變得越發困難。

因此,大部分的第二語言學習者都無法擺脫「說外語有口音」這一現象,並且外語學得越晚,口音問題就會變得越嚴重。

這一點也很容易理解。比如很多南方人到北京上大學之後留下來工作生活,即使定居多年,說起普通話來也還是會帶有明顯的南方口音,兒化音永遠說不地道,一聽就知道是南方人;但是當他們的孩子在北京出生後,從小耳濡目染北京本地人的普通話,很容易就習得了一口地道的京腔兒化音。

再比如從小移民國外的孩子,說起英語來也往往非常地道,只聽聲音不看臉基本聽不出來是亞裔。

當然萬事總有例外,十多歲移民美國後發音依然地道的也大有人在。

艾倫·莫耶(Alen Moyer)專門對這些「大神」們做了研究,他發現錯過了關鍵期依然發音地道的外語學習者有兩大共性:

第一,他們對語言學習有非常大的內在動力或需求,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特別喜歡說外語,不說外語就無法生存;

第二,他們大多都有一個階段刻意模仿本地人發音,然後認真修正自己的發音。

這種刻意修正與語言的自然發音習得過程有很大的區別,所以這個正音過程是相當痛苦的。

所以,既然研究者已經告訴了我們一條比較容易的路徑,就是讓孩子在母語發音還沒有那麼頑固的時候就開始輸入第二語言的發音啟蒙,讓他們有機會說一口純正地道的外語,不用等到過了「敏感期」再破釜沉舟痛苦地硬練發音,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相關焦點

  • 如何快速學英語?孩子應該幾歲開始學英語?看看美國專家怎麼說
    所有重視英語教育的父母都有一個共同的疑問:「孩子應該幾歲開始學英語呢?」關於這個問題的回答,一度有3歲、6歲、12歲等各種各樣的說法。其實,對於這個問題,我們應該從孩子語言學習的規律說起。他們認為,孩子在幼年時的語言學習是「純自然」的行為。觀察發現,在相同的學習時間內,孩子能比成人更熟練地掌握和使用第二語言。他們還通過大量實驗推斷,大腦對於「語言」的自然可塑性會在9歲時關閉。他們認為,任何外語學習都應該發生在9歲之前。
  • 孩子的英語學習應該從幾歲開始?(少兒英語系列01)
    英語,作為世界上使用範圍最廣的語言(漢語是作為母語使用的第一大國),不僅是發達國家諸如: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的母語;也是超過半數的非洲國家,印度和新加坡的官方語言。英語學習不僅關係到孩子學校成績,以後的升學,還關係長遠的工作發展。
  • 孩子什麼時候開始學英語最好?看看心理學專家怎麼說的!
    孩子什麼時候開始學英語最好?目前主流的認為適合開始英語啟蒙的時間有三種。有人認為越早越好,從胎教就開始讓孩子學習英語了,這樣就會像學母語一樣習得英語;有人則認為三歲開始啟蒙比較穩妥,理由是這時候孩子有了一定的漢語基礎,學英語不會干擾母語;另外還有部分家長認為,英語學習不緊急,或者條件還不具備,等到孩子快上小學再開始啟蒙,或者覺得英語啟蒙是專業的事情,交給學校或機構去做就好了。對此我的看法是:英語啟蒙的早或晚沒有對錯之分,只是合不合適的問題。
  • 科學家:孩子3歲以前開始學英語最好,過了7歲就晚了!
    在說為什麼孩子得在這幾個時間之前學英語,英語一般/不好的父母怎麼教孩子學英語之前,我先問個問題——你為什麼堅持要讓孩子學英語?是為了以後英語能拿高分?是為了以後可以出國留學?還是為了以後可以和外國友人無障礙交流?或是為了可以直接閱讀英文原版書籍,獲得第一手知識啊!
  • 孩子幾歲學英語最好?專家教你抓住黃金期!
    孩子幾歲學英語最好?這可能是家長們對於學習方面問得最多的問題之一了!一、家長們需要知道:10歲前是學習語言的最佳年齡!關於"孩子幾歲開始學英語最好"這個問題,不知道爸爸媽媽們有沒有看過很火的一個TED演講,美國華盛頓大學認知與大腦科學研究所副主任、言語聽覺學教授帕特裡夏·庫爾(Patricia Kuhl),以科學家的角度證明了:嬰兒是完全有可能同時習得兩門語言的!
  • 孩子最好幾歲開始學英語?心理研究表明,不要晚於這個年齡
    用什麼樣的方式培養更利於孩子的英語學習?上英語培訓班還是在家裡自己教育更合適?今天我們就結合一些科學研究的經驗,解答父母的困惑,幫助父母更好的教育孩子學好英語。什麼年齡段適合開始學英語我們首先要知道,語言的學習是有敏感期的。來自美國的一項調查研究。在2周歲的前半年裡,孩子的詞彙增長十分緩慢,他們每月大概能學會8個新詞。
  • 專家:孩子越早學習英語越好,家長:我初中開始學,英語也很好
    部分家長一聽到專家建議孩子越早接觸英語,越利於孩子語言學習,這時家長便會有一些緊張。當然,也有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太小,根本無法學習英文。反例是你看我們初中開始學習英語,很多同學的英語也很好,有的同學出了國,還有的同學做了翻譯或英語教師。那麼究竟誰的想法更科學合理呢?在此,我們先不忙著下結論。
  • 英語要不要從娃娃抓起? 看看專家怎麼說
    「看來還是學了點兒東西的」,豆媽對孩子的語言學習效果很滿意。去年進入幼兒園之後,豆豆開始接觸英語。在讓這麼小的孩子學習英語這件事情上,豆媽的心態擺得很正。「語言重要的是應用和語感,讓他這麼小學也不是為了認識多少單詞,只是告訴他世界上有很多種語言,學習之後可以和更多人交流。」
  • 希望孩子從小學會說英語,應該從幾歲開始啟蒙?這裡有秘訣
    許多的人家長在自己的孩子小的時候便會幫助孩子去學習一些技能,語言便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塊。家長們時常會思考到底應該什麼時候開始讓小孩學英語,因為小孩接觸英語的環境是需要被刻意營造的,不像中文那樣,小孩一出生就要在一個大家都講中文的環境中長大。
  • 孩子幾歲學英語比較合適,如何學效果會更理想
    孩子幾歲學英語比較合適,如何學效果會更理想 2020年12月25日 14:00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就目前來看,確實有很多家長,在孩子才四五歲的時候,就開始接觸英語學習,尤其是做一些英語啟蒙課,給孩子培養英語學習興趣,學思維,學基礎,對以後的學習非常有幫助,就比如,到了三年級正式學習英語的時候,可以贏在起跑線上,快人一步把英語學好,小學階段可以學好英語,初中也可以,知道高中高考的時候,都會得到一定的加持。
  • 發音不準就不能教孩子英語?聽聽四大英語啟蒙名家怎麼說!
    這年頭好像觀點不偏激就不是自媒體,昨天逛知乎看到這麼一個題目難道我等普媽真不能給孩子進行英語啟蒙,口語水平差的父母做英語啟蒙時發音會對孩子造成嚴重的影響?等等,網上碎片化的知識太多,且莫亂了心神,我們先看看專注英語啟蒙的大神怎麼說!
  • 楊冪女兒3歲說一口流利英語!寶寶幾歲開始學英語最好?
    當時,楊冪的女兒小糯米才3歲。其實說到英語啟蒙這件事,很多家長都是比較糾結的,不知道在孩子幾歲的時候讓孩子進行英語啟蒙?不知道應該如何帶著孩子進行英語啟蒙?所以可以給家長一個明確的答案,最好是在孩子0-7歲的時候就讓孩子接觸英語,對孩子進行英語啟蒙。那麼應該如何給孩子進行英語啟蒙呢?
  • 英語課應該從幾年級開始學,一年級還是初中?網友:高中
    英語課,到底應該從幾年級開始學呢?現在的中小學,對於英語課是非常重視的。有些小學,從一年級開始,就設立了英語課,恨不能從小把英語成績抓起來。而像我們這兒呢,英語是從小學三年級才開設的。對於英語在中考、高考中所佔的分數比例,不少家長恨得牙根痒痒,提出一個建議——不如把英語課取消吧!全民都不要學英語了!畢竟,不少中小學生,連自己的母語都學不好,還要擠出大量時間去學英語,精力根本不夠用。
  • 孩子幾歲學英語合適?抓住語言發展關鍵期,語言環境的支撐是關鍵
    瑤瑤家的孩子馬上就要面臨中考,雖然和瑤瑤認識也才三四年,但據了解她家孩子從剛剛三四歲開始就已經在學習英語,但自從進入小學之後因為種種原因將原本在學的英語停滯了,而孩子進入小學後所學的英語知識和他曾經在英語班中學到的完全不是一個等級,因此孩子在學校上英語課的時候也不認真聽,綜合以上英語這門語言就算是「壞在了胎中」。
  • 上學後再學英語真的比早學英語的孩子成績差嗎?
    一句話來說如果提前學習英語並能保持持續學習的熱情和投入,領先優勢無疑會更大;如果就此放棄或學習熱情不再,那麼幾乎就沒什麼優勢了;如果後學的孩子能夠勤奮努力刻苦學習,方法得當,那麼最終後來居上一切都是有可能的。一、孩子幾歲學英語比較好呢?
  • 3歲是學英語的「優勢期」,記住啟蒙4要訣,收穫一枚「雙語娃」
    但是對於英語啟蒙時間的問題,育兒專家又眾說紛紜,有的說從出生開始就得給孩子創造英語語境,有的又說6歲之後學習才好,太早了造成母語混淆,那麼到底幼兒幾歲開始學英語,更有優勢呢?
  • 孩子學英語如何入門
    如今社會,學好英語對我們來說幫助很大,所以現在很多家長都讓孩子從小開始學習英語。下面就來說說孩子學英語如何入門,一起來看看吧!一、培養興趣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特別是學英語這門語言,我們不必把它想得太難,畢竟它是一門知識語言。
  • 學英語不是越早越好 3歲孩子學英語優勢有哪些?
    每個周日,4歲的琪琪都要去某英語幼兒班上課,用媽媽的話說,是讓她在國內感受美國的幼兒教育,然後再感受美國的小學教育,學習原汁原味的英語。通常,4歲以內更為關鍵,這時最好不要給孩子太複雜的語言環境,父母要把握一個原則,就是要先學好母語,在孩子有了一定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之後,再開始讓他接觸外語,否則會攪亂其語言系統,造成孩子混淆語言概念,導致語言發育遲緩。
  • 0歲開始學英語?你沒有看錯,淺析被內卷綁架焦慮背後的那些事
    你相信零歲就開始讓孩子學英語嗎?但此事千真萬確。最近有一個朋友告訴我,鄰居寶寶剛剛出生幾個月,就開始安排孩子在某個早教平臺上學英語了。我聽了以後覺得不可思議,零歲的寶寶能學英語?為此我專門去研究了那個早教品牌,發現他們已經拿到了幾家大型資本1.5億的B輪融資,去年就號稱已經有了400萬用戶。中國家長的焦慮,說來說去就為了一句話「不要輸在起跑線上」,這種焦慮推動了中國早教市場的快速增長,今年預計能達到大約3000億元的規模。現在把起跑線再次往前推到了零歲,相信這個規模會變得更大。三歲學鋼琴,五歲學編程,我都勉強接受了。
  • 少兒英語怎麼學?專家:浸入式學習是關鍵
    原標題:少兒英語怎麼學?現場邀請多位教育專家齊聚羊城,探討少兒英語教育。  發布會上,就「少兒英語教育到底該怎麼選」為主題,教育行業專家們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廣州外語協會常務理事展思華表示教育的重心應該從知識傳播轉向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獨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