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島沒轍了:100萬噸放射性廢水哪裡去?

2020-12-11 快科技

2011年3月,日本福島核電站發生嚴重核洩漏,隨後大家談核色變,「福島」就成了一個全球居民熟知的恐怖名詞。

福島核電站位於太平洋沿岸,此次核洩漏始於2011年3月,當年的9級地震海嘯導致核電站關鍵的控制設備被海水淹沒,並引發該核電站徹底崩潰。

近十年以來,福島核電站的工作人員一直使用水冷技術對核電站殘骸進行降溫處理。目前,直接管轄該核電站的東京電力公司(TEPCO)又面臨著新的窘境:如何處理放射性汙水?

每個反應堆都裝有鈾芯球,鈾本身就具有天然放射性,它會經歷一個裂變過程,鈾原子能以可預測的速度衰變或者分裂,釋放出中子和熱量。

在反應堆燃料中,鈾的裂變能力是「與生俱來」的,中子和其他鈾原子碰撞,並在連鎖反應中將它們分裂,產生的熱量用於燒水,從而驅動蒸汽渦輪機發電。

核反應堆通過在燃料棒周圍放置吸收額外中子的「控制棒」來控制裂變率,為了保持燃料冷卻,避免過熱和熔毀,燃料將浸泡在水中

。2011年3月的9級地震海嘯發生之前,福島6座反應堆中有3座已投入使用,並實現正常發電。

地震發生時,福島核電站反應堆經受住了地震破壞力,控制設備卻受損失去了動力。隨後巨大的海嘯迎面而來,淹沒了核電站關鍵的操作設備,冷卻系統也停止工作,並引發熔毀。

雖然工作人員最終控制了熔毀,但他們不得不將水注入核電站損壞的建築物中。冒煙的地方冷卻了近10年的時間,現在核電站儲存大量放射性廢水卻無法進行安全處理。

這個沿海核汙染難題又該如何解開呢?

福島為什麼會有放射性積水?

當核反應堆受損時,核電站自動關閉和保護系統失效,冷卻系統也停止正常運行。此時裂變加速,直到燃料溫度高到足以液化,燃料棒開始熔化。

工作人員奮力將海水直接泵入受損的反應堆和暴露的燃料,從而導致高放射性水在核電站建築殘骸中積聚,並逐漸滲入核電站周圍的地下水。

這個過程自2011年以來一直在繼續,燃料仍處於高溫,需要持續冷卻。

雖然部分水可以在冷卻熱反應堆時重複使用,但一部分水在接觸反應堆後必須要儲存起來。

東京電力公司將核電站大部分區域用作儲存區,並建造了水箱儲存放射性水,因為真的別無選擇。

然而到2020年,水箱中的放射性水已超過100萬噸,到2022年,福島核電站將沒有空間安裝新水箱,而受汙染的放射性水將持續增多。

關於儲存水的放射性輻射我們知道什麼?

當核電站燃料時,會以可預測的方式產生放射性元素,因此東京電力公司對這裡產生的放射性元素非常清楚。

該公司指出,福島核電站廢水中可能有多達62種不同的放射性元素,但對外僅公布了部分放射性元素,例如:銫-137和鍶-90。

東京電力公司曾在2018年表示,儘管經過多次「清理步驟」,這些儲存罐中的放射水仍超過了安全限制。然而該公司一直對存儲水的全部放射性元素清單含糊其辭。

如何處理或者清潔廢水?

通常工作人員通過樹脂珠過濾存儲廢水,樹脂珠帶有電荷,可以吸引放射性同位素,其中包括:銫和鍶在內的放射性同位素。這些樹脂珠隨後被作為標準的放射性廢物儲存起來。

大部分廢水還要進一步處理,其中涉及一個先進的ALPS液體處理系統,它可以將帶電粒子從水中剝離出來。

但ALPS系統無法將水中所有放射性雜質都清理幹將,它會在水中殘留一種叫做氚的氫同位素。目前研究人員還不知道氚是否對生命有害,儘管大劑量氚對人體的影響未經過測試。

放射性廢水的處理方案是什麼?為什麼日本要考慮排放到海洋?

事實上,放射性廢水處理可選擇的方式非常有限。由於劑量決定毒性,任何處理方案都必須儘可能稀釋放射性水。一支尋找解決方案的專家小組將目光聚焦於兩種可能的選擇:將放射性廢水蒸發並從一個高煙囪釋放至大氣;或者將它們傾倒在海水。

2020年,專家小組建議日本政府將核電站廢水傾倒在海洋中,並認為這是一種更可行的處理方案。同時,負責核電站監測的聯合國原子能機構也認為該方案是可行的。東京電力公司表示,如果該方案獲批,水箱中的放射性廢水將在幾十年內非常緩慢地排入福島附近海域。卡倫指出,放射性廢水不傾倒將存在風險,在核電站原址儲存,很可能會出現另一次自然災難或者人為失誤的失控釋放,這將帶來毀滅性的災難。

哪個機構負責監督放射性廢水排放?

聯合國國際海事組織負責監管執行《倫敦議定書》(London Protocol),這是一項2006年達成的管理海洋廢物的協議,日本是該協議的籤署國之一。

依據《倫敦議定書》,禁止所有國家向海洋傾倒核廢料。目前還不清楚怎樣的法律條文可以允許傾倒核廢料,同時在核廢料傾倒之前、期間和之後的監測工作是至關重要的。

如果放射性廢水傾倒海洋,會影響人類和海洋生物嗎?

當前沒有任何方法來測試核電站放射性廢水進入海洋後對人類造成的深遠影響,預測唯一的方法是觀察之前放射性物質進入海洋後產生的威脅性,以及放射性同位素對人體構成的影響。

同位素銫-137和鍶-90可能對人體有害,因為它們與營養物質鉀和鈣通過相同的方式進入細胞。

生物體可以很容易地將放射性銫或者鍶吸收到體內,就好像它們是一種營養物質一樣,同時,這些同位素本身無毒,但是其衰變過程將產生毒性。

當這些同位素衰變時,將產生自由基,其中產生某些有害的氧分子形式,會攻擊重要分子,例如:細胞內DNA,這將導致DNA複製問題,潛在引發癌症等致命疾病。

銫具有生物放大作用,當它通過食物鏈時其濃度會不斷增大,並在頂端捕食者體內聚集。

例如:一項研究發現,蘇格蘭海岸附近海豹體內碳同位素與英國塞拉菲爾德核廢料處理場釋放的物質有關。

2011年,研究人員在日本海岸附近勘測數據表明,福島核事故中產生的放射性銫遍布當地生態食物鏈,靠近海岸附近捕撈的海洋生物體內銫含量較高。

自2015年第二季度以來,所有生物體內的銫含量都遠低於日本居民食用的安全上限,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種同位素一直存在於福島核電站,能對人體構成一定傷害。

向海洋傾倒放射性廢水所造成的危害尚不清楚,只有知道儲存箱裡到底有什麼,才能確定對公眾和環境產生的風險,而這一點,我們沒有做到。

民眾和其他國家對此有何反應?

日本鄰近國家對此表示擔憂,例如:韓國現已禁止從福島進口海鮮食物。

反對向海洋傾倒放射性廢水的一個關鍵群體是福島當地漁民,他們的漁業經營基本上都被這場災難摧毀了,在核洩漏之後,福島地區所有海產品出口都被叫停。

近年以來,當地漁民逐漸地恢復了捕撈業,福島海產品的放射性元素含量遠低於安全消費水平,但如果在福島鄰近海域傾倒放射性廢水可能將完全破壞當地漁業生產。

目前,日本政府一直在研究分析,對2020年全部選擇方案進行評估,表示將儘快宣布放射性廢水處理的最終決定。

事實上,每個選擇方案都存在風險,但可以明確的是,漁民、鄰國和其他利益相關者只有知道廢水中含有多少放射性微粒和相關類型,才能做出全面完整的評估。

- THE END -

#日本#核電站#福島#核汙染

原文連結:新浪科技 責任編輯:上方文Q

相關焦點

  • 日本還想瞞到啥時候?福島核電站出現41條裂縫,放射性廢水或洩露
    圖為被毀的福島核電站機組近日,相關國際組織披露,日本福島核電站防止核輻射擴散的地面保護層的狀況已經不容樂觀,甚至有些問題隱瞞2年至今沒能解決,至關重要的隔離牆上甚至出現了多達41條裂縫,如果不能儘快封堵,放射性廢水或發生洩露,從而造成巨大的汙染危機,面對福島核電站出現41條裂縫的尷尬情況,日本到底打算放任隱瞞到何時。
  • 日本或將福島123萬噸核廢水排入太平洋,中國海域會受到影響嗎
    除此之外,放射性物質外洩,持續冷卻堆芯的作業以及雨水、地下水流入反應堆設施產生了大量核汙水,並在不斷增加。 對於這些核汙水,東電公司採用多核素去除裝置進行過濾處理,但這種裝置無法有效去除核汙水中具有放射性的氚。經過處理的含氚汙染水被存儲在大型罐體內,截至今年9月已有123萬噸。
  • 不顧反對 日本政府堅持將含放射性氚核廢水排放大海
    原標題:不顧反對,日本政府堅持將含放射性氚核廢水排放大海[文/觀察者網鞠峰]近7年,核電站廢水的處理問題在日本爭論不下。據日媒10月15日爆料,政府已決定將福島核電站處理過、但仍含有放射性物質氚的廢水排放至大海。
  • ...搬到福島核電站家庭12萬 福島核汙染處理的怎麼樣了現在有人住嗎
    該舉措也在日本網上引發了熱議,有網友稱,「這金額還不至於讓我冒生命危險」;還有網友建議稱,「為啥不把首相官邸搬到福島」;還有網友表示,「我就生在福島長在福島,但現在當地工作少工資低,孩子想上幼兒園都沒地去,我結婚後搬到了東京,作為過來人就算給我200萬我也不會回去」。
  • 重壓下,日本推遲福島130萬噸「核汙入海」決定
    福島核電站的廢水將如何處理,如今已成為了一個「燙手的山芋」。  原本,日本政府計劃在27日正式決定是否將處理過的福島核汙水排入大海,但鑑於此事引發的巨大爭議,目前這一決定的時間已推後。
  • 福島核電站,日本人道主義危機的定時炸彈
    雖然福島核電站是由2011年海嘯引起的爆炸並引發了核汙染危機,但是日本政府對核電站的危機處理卻並不讓人滿意。其實在福島海嘯核洩漏事故之前,福島核電站就發生多次核洩漏事故,不過日本政府及核電站相關負責人直接鞠躬辭職了事。1978年,福島第一核電站曾經發生臨界事故,但是事故一直被隱瞞至2007年才公之於眾。
  • 日本福島百萬噸核汙水將排入太平洋?國際組織警告:或損害人類DNA
    日本首相菅義偉21日在訪問印度尼西亞時表示將儘早決定上述受汙染水處理方案。日本原子能規制委員會委員長更田豐志21日表示,在依據相關標準的前提下將福島核事故中的受汙染水稀釋後排放入海,不會對海洋環境和海洋生物造成影響。但有日本媒體指出,經東京電力公司處理後的上述受汙染水中的放射性氚難以被清除,此外,該汙水中還會殘留其他放射性物質。
  • 福島核電站廢水要排放,日本又計劃另啟反應堆,專家:挑戰全人類
    2011年的311東日本大地震的影響依舊無法消退,其中最為主要的就是福島核電站的全面癱瘓,還有因為地震停電造成的反應堆洩漏問題在短期內根本就無法得到解決,如今福島核電站用於存儲核處理廢水的容器很快就會沒有更多的空間,為此日本政府宣布將向太平洋排放120萬噸含有核物質的廢水,此舉遭到了國際社會的強烈反對,因為廢水中含有的核物質對於人類生態鏈的影響是巨大的
  • 日本要把福島核汙水排入大海?福島核洩漏的真相是啥?
    自衛隊和東京電力均無人願意去搶修,最終只好派了不足50個老年社會邊緣人去送死,就連美軍都看不下去了,派遣直升機前去,結果發現輻射太大而放棄,隨後撤離航母艦隊...... 謊報假報、各種隱瞞 除了貪生怕死,日本還在事故細節、原因、危害等多方面層層隱瞞。
  • 傾倒120萬噸福島核廢水!日本這個決定,對中國有哪些影響?
    而第二例就是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恰好日本決定向太平洋傾倒約120萬噸核廢水,所以今天就來跟大家聊一聊這個和廢水到底是什麼東西,以及會對我國乃至世界造成什麼影響?首先,咱們還是先從地理位置上來介紹一下日本及福島核電站。
  • 太平洋「毒瘤」:比起日本的120萬噸核廢水,美軍的危害更大
    近日,日本前環境大臣原田義昭公開宣稱,要將福島核電站中的百萬噸核汙水排入太平洋。此言一出,國際輿論炸開了鍋。自從日本福島核電站2011年3月發生核洩漏事故後,國際社會就對日本核安全的質疑聲不絕於耳。此次,日本核安全問題再度成為國際焦點。核廢水當中含有大量的碘-131、銫-134和銫-137等超放射性有害物質,也是世界上目前輻射性最強的液體。之前的核洩漏已經給環境帶來了無法彌補的傷害,而這次更是高達100萬噸高濃度的核輻射廢水。
  • 日本還是沒瞞住,這次聯合國來真的,大批專家緊急奔赴福島核禁地
    【南方+12月21日訊】據國內媒體12月21日報導,聯合國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 總幹事格羅西於日前對外透露,他們正就福島第一核電站不斷增加的核廢水問題,與日本政府展開磋商。與此同時,該機構還計劃向福島地區派遣一個檢測小組對核廢水進行檢測,以解決外界對核廢水排放問題的擔憂。
  • 日本犯錯全世界買單?福島120萬噸核廢水將排放入海,或成人類災難
    據央視新聞10月25日報導:對新首相菅義偉而言,日本福島核電站洩漏產生的核汙水處理,可以說是一個重大難題。由於福島第一核電站中的核汙水儲蓄罐即將裝滿,所以日方正在考慮將大量儲存的核汙水全部排放到大海中,預計需要兩年時間進行排放準備,現存的120萬噸左右的汙染水全部處理並排放完大約需要30年。
  • 日本127萬噸核廢水排放,中國尚未明確反對,美反替中國警告日本
    日本自從當年福島核電站發生爆炸事故後,核廢料就一直緩慢地滲透進地下水之中,由於核電站靠海太近根本無法阻斷其核廢料的洩露,只能將其在流進大海之前儘快封裝起來,暫時裝進罐子裡。而如今,日本面臨著一個大難題,就是核電站附近已經完全放不下罐子了,日本必須想辦法徹底解決這些核廢水。
  • 環保組織警告:日本將福島核汙水直接入海 將改變人類DNA
    據日本媒體報導稱,日本政府將在本月底給出最終的決定,其最終應該是同意將福島核廢水直接排放到海水中。這樣的消息持續發酵,除了引起很多人的反對外,國際環保組織也表示,日本政府應該慎重給出決定。環保組織綠色和平日前發布報告警告稱,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所存放的核汙水除了含有放射性同位素氚外,還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碳-14,一旦進入大海,可能會改變人類的DNA。環保組織綠色和平德國分部的資深核專家肖恩·伯尼表示,這一基因損害會持續數千年。
  • 福島核事件一晃十年,日本還在推卸責任,當年事故真的難以避免?
    根據11月初的報導,日本政府準備將一百多萬噸的因福島核事故產生的廢水排放進太平洋。在福島核事件爆發初始,還只是五級事故,可最終卻一步步演化成了和車諾比事件同一等級的七級核事故。這期間究竟發生了什麼?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又是如何處理的?這其中有什麼經驗和教訓?我們來詳細剖析一下。
  • 130多萬噸核廢水直接排進太平洋,這種禍害全人類的事,日本真...
    130多萬噸核廢水,2022年起向太平洋排放,持續長達30年......最早本月27日,日本政府就將敲定這項有關福島核廢水排放入海的政策。有媒體說,這將導致整個太平洋甚至全球性的災難。最初幾年,每天產生核廢水四五百噸,即便去年開始降到170噸左右,到今年9月累積的總量也達到了123萬噸。這些放射性汙水被儲存在核電站廠區的存儲罐內,同時進行淨化處理。
  • 日政府鼓勵民眾搬到福島居住,日民眾:堅決不去
    日本福島核洩漏事件已經過去了9年,但時至今日,福島仍被很多日本民眾視為「地獄」。前不久,日本政府計劃向太平洋排放核廢水,這一消息一傳出,就遭到了國內外環保人士和太平洋周邊國家的指責。沒想到幾個月過去了,日本政府不坑別國了,竟改成了「坑」自己人。
  • 菲律賓發現南海輻射上升,福島核廢水罪魁禍首,呼籲大國必須阻攔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9日的報導稱,菲律賓科技部核研究所負責人卡羅·阿基拉日前表示,通過分離檢測海洋珊瑚中的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碘129,發現南部海域的輻射水平正在升高。分析人士認為,菲律賓在南部海域發現海水輻射水平上升,此事的罪魁禍首很可能是日本的福島核電站。菲律賓學者呼籲,包括中俄在內的大國必須阻攔日本向大海排放核廢水的行為。根據日本當局在10月中旬的說法,他們打算將123萬噸核汙水排入到大海之中,日本的這一計劃立刻引起了全世界的一片譁然。據悉,日本當局想要召開內閣會議,討論將福島核電站內部廢水排放到太平洋的相關事宜。
  • 福島百萬噸級核汙水,是否只能排入海洋?
    近日,日本或將決定將123萬噸放射性核汙水排入大海的消息,讓本就不景氣的日本東北地區漁業雪上加霜。而幾千公裡之外的中國,正在一家進口超市選購海產品的顧客表示,如果排放方案最終敲定,那麼她在日後購物時會儘量避免吃來自日本的海鮮。  據日本共同社等多家日本媒體報導,日本政府已基本決定,將福島第一核電站淨化後含有放射性物質氚的核汙水排放入太平洋。如此巨量的核汙水從哪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