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歲婆婆自述:帶孫兩年累成狗,與老伴分居,兒媳說「你活該」

2020-12-23 菀彼青青的情感專欄

導語:

在我們身邊的小家庭裡,有很多婆婆或者丈母娘進城來幫小夫妻帶娃的故事。

如今的年輕人,尤其是80後和90後,生活壓力非常大。房貸、車貸、吃穿、育兒,每一樁每一件,都需要大把的鈔票。

因此很多媽媽生了寶寶之後,就不得不重回職場,將寶寶留在家中,請家中長輩幫忙照顧。

長輩照顧有三點好處。

第一:不用擔心孩子被月嫂或保姆虐待。有些小孩子,尤其是男孩,真的很調皮,有時連爸爸媽媽都忍不住動手打他們,如果保姆煩了,沒準也會動手。但有長輩照顧,就放心的多了。第二:減輕小家庭的經濟壓力。很多長輩照顧孩子,不僅不要錢,還會自己帶著錢來貼補小家庭,買菜做飯、買尿不溼奶粉等,畢竟寶寶是全家的心頭肉,做奶奶或姥姥的,最捨得給孩子花錢。第三:寶爸寶媽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事業中。家有長輩坐鎮,寶爸可以安心工作,寶媽可以重回職場,兩人的事業不會被家庭瑣事耽誤,且能時常在外面搞個二人燭光晚餐。

但是,那些進城帶娃的奶奶或者姥姥們心裡有沒有什麼委屈呢?有沒有人替她們想想處境呢?

今天,我們就講述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

自述:劉阿姨,55歲,來自小鎮。

我今年55歲,和老伴養育了一兒一女,如今兒子在二線城市結婚生子,女兒在讀大學,我們夫妻在小鎮上一直以賣菜為生。

前幾年,我們掏出半生的積蓄,為兒子買房付了首付,但我們的任務還沒完成,還要給女兒攢嫁妝,因此沒黑沒夜的又奔波了幾年。

不過前年兒媳生了寶寶,他們小兩口商量著讓我去城市照顧孩子。

其實看多了婆媳難相處的故事,我心裡有點打鼓。按理說親家母去照顧最合適,我們可以出錢,因為母女之間更和諧,但是無奈親家母身體不好,所以只能由我這個婆婆來承擔起照顧孫子的重任了。

於是,我背井離鄉,一個人收拾行囊,坐上了火車。

照顧孫子,我是一百個樂意,但是進入到小家庭的第一天,我便有點畏手畏腳。畢竟,我不是這裡的女主人。

我一點點的學習科學育兒知識,在做菜的口味上儘量滿足兒媳,每天滿臉含笑,即便我累的直不起腰。我心裡想,只要他們小夫妻高興,只要我孫子健健康康長大,我做什麼都值得。

但是,我的內心也時常覺得難過。

我兒子是普通白領,工資不高,為了貼補家用,他每天下班後要去做兼職,不到夜裡十一點都回不來。

而兒媳性格偏內向,回家後吃完飯哄睡了孩子,她便也在房間裡忙自己的事,從不與我多說一句話。

我一個人坐在客廳裡,空落落的反覆摁著電視遙控器,望著窗外的燈火,覺得異常寂寞。

說實話,我想家,也想自己的老伴兒。

我和老伴兒結婚幾十年,沒有一天分開過,這次被迫分居兩地,也是迫不得已。

我們曾經商量過,要不要一起進城來,但是後來放棄了。一則,兒子兒媳只邀請了我一人,沒說讓老伴兒也過來,人家不邀請,他不好意思來。二則,他也想在老家多掙點錢,給女兒多攢點嫁妝,而且我在城裡也時常要花錢,畢竟買菜買奶粉,我身為婆婆,不能一毛不拔。

我們夫妻感情非常恩愛,說句矯情的話,我也是一輩子被疼愛的女人,雖然我已經55歲了,是個老太婆,但是我的丈夫,他依然把我當成是手心裡的寶貝。

在鎮子上賣菜,他從來不讓我搬重物,冬天出攤時總會給我懷裡塞個暖寶,累了一天回家後,他也總是主動做飯,讓我多歇著。

在老伴兒面前,我是個被人疼愛的女人,但在兒子的家中,我變成了一個任勞任怨的奶奶。

我每天六點起來給他們做早飯,打掃衛生,然後照顧孩子,中午他們不回來,我就簡單吃一口,但孫子的輔食一定會做的豐富,到了晚上兒媳回來,我會做一頓豐盛的晚餐,為了她能夠吃好喝好。

兒媳對我不親熱,但是很客氣。我直覺她並不歡迎我,但是迫於生活的壓力,她沒辦法,只能接納我。

而我的內心,又何嘗願意背井離鄉呢?

說到底,女人就是女人,女人有情緒有心思,她覺得委屈,我其實也覺得失落。

但是,家以和為貴,我身為長輩,只能盡我所能去幫助他們,貼補他們,成全他們。

在兒子家住了兩年,如今孫子兩周多了,我與老伴兒也分居兩年了。女兒也大學畢業參加工作了。

幸虧我還有個貼心的女兒,可以每日和她在電話裡聊聊天。都說女兒是父母的小棉襖,這話真是不假。

這兩年,我獨自哭過也笑過,真是百般滋味。

其實我兒子很孝順,但是他太累了,每天回家又晚,因此我們娘倆幾乎沒有好好說過話,他沒時間,也累的沒心情。

甚至有一次,我摔了一跤,把頭摔破了,鮮血如注,但是直到痊癒,他也沒注意到。

兒媳倒是看見了,但她也只是問,「怎麼摔的?寶寶沒事吧?」

我在電話裡跟老伴兒大哭了一場,老伴兒生氣了,打電話大罵兒子,兒子這才知道了此事。兒子心疼我,但是我知道,他真的不容易。

我和兒媳一直相處的算是和諧吧,直到前天,我們發生了衝突。

孫子兩周歲後,越來越淘氣,前天翻柜子把她的口紅弄斷了,她回家看到後很生氣,然後看到家裡被翻得狼藉,吼著說,「天天這麼亂,媽你咋不收拾收拾。」

我解釋說,「剛收拾完他又翻亂了,家裡小,就顯著亂,我今天收拾了好幾遍呢,腰都酸了。」

沒想到,她更生氣了,「你活該,誰讓你兒子沒本事,掙不了大錢買不了大房子啊!

她這一句話,令我當場瞠目結舌。我這兩年背井離鄉的辛勞,竟然就換了這三個字「你活該」。

說實話,那一刻,我後悔了,後悔生兒子了。

結語:

這個世界上,沒有誰活著是容易的,年輕人如此,老年人更如此。

老年人背井離鄉到城裡幫兒女帶孩子,先不論是否要感恩,但起碼要做到尊重老人。因為這不是她們的義務,而是她們在心疼兒女。

我相信這個故事並不罕見,很多進城帶娃的婆婆或者丈母娘都會遇到這樣的難題,那就是,自己獨自一人進入到小家庭裡,孤單又勞累,委屈又無奈。

那麼我們為什麼還要對父母惡言惡語漠不關心呢?

或許,你眼中那個「惡」婆婆也曾經是別人真心疼愛過的人啊。

其實,很多長輩進城都是獨自一人,與老伴兒分居兩地,這樣真的不妥。如故事中那樣,其實是不是有折中的更好的辦法呢?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世上也沒有哪一種辦法是萬能的。但是,我們一定要對家中那個背井離鄉來帶娃的長輩多一點關心多一點體諒。

因為這一生,父母並不欠我們的,是我們一直在虧欠他們啊。

相關焦點

  • 60歲退休女人坦言:安享生活還未開始,照顧老人的累就來了
    孫大姐每個月都有4000塊的退休金,兒子覺得自己的母親已經辛苦了這麼久,退休後就好好享受生活,孩子他們可以找保姆帶。兒媳也都同意了,她們的收入算是比較可觀的,之前買房的時候,孫大姐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所以兒媳也能站在婆婆的角度考慮。
  • 65歲婆婆的心聲:兒媳你別再嫌棄我,我也不想和你一起生活
    導語世界上最難相處的關係,也許就是婆媳關係了吧,婆媳自古以來都是天敵,相處不來,經常發生矛盾,有的婆婆總是針對自己的兒媳,有的兒媳總是向婆婆索取,總要求婆婆幫自己帶孩子,就算婆婆付出再多,也不會感恩一句。一位65歲的婆婆自述:「兒媳,你不要嫌棄我,我真的不想和你一起生活。」
  • 婆婆進城兒媳煮白粥招待,丈夫不滿指責,婆婆:兒媳比你孝順
    小姑子生怕嫂子和她爭寵,總在婆婆面前挑唆,說嫂子種種不好,婆婆聽多了,自然對兒媳不待見。當時新房子剛裝修好在通風,徐慧珠懷著身孕只得暫住公婆家,受了委屈她與丈夫凌峰雲傾訴,每次丈夫都說妹妹不懂事,讓她這個做嫂子的多包涵。徐慧珠見丈夫十分維護婆婆,只能息事寧人。
  • 婆婆自述:兒媳破水進產房,我兒子開車太累去酒店休息,有錯嗎
    前幾天下班,坐在地鐵上,聽到有位老太太和旁邊人抱怨,大意是說,前幾天自己兒媳婦生孩子,當時在家裡的時候已經破水了,於是大半夜的,她喊醒兒子送兒媳婦去醫院。後來看兒媳已經進了產房,她想著兒子開了半個小時車,到醫院又各種忙挺辛苦的,醫院也沒其他啥事就讓兒子去附近的酒店開個房休息。誰知道兒媳婦知道後不願意了,還在月子裡,就鬧著要離婚。
  • 「即使我不帶孩子,你也有義務養老,」兒媳一句話,婆婆啞口無言
    哪有什麼重大的事情,只不過是鍋碗瓢盆,女人坐月子、帶孩子、老人需要養老等等這些都是比較重大的事情。如果婆婆不能做好前期的事情,那麼到後來想要指望兒媳養老也就難了。因此,婆婆應該要從長遠考慮,絕不能刁難兒媳,能幫的就幫一把,畢竟自己日後還要指望兒媳。
  • 婆婆不想帶孫子,又怕兒子兒媳不養老,怎麼辦?過來人說得很現實
    所以那些不想給兒媳婦帶孩子的婆婆,有錢出錢,沒錢出點力,你的幫助會幫兒子減輕負擔,一家人其樂融融,又何愁養老呢?」硬性條件具備,軟性條件偶爾缺失,婆媳之間的關係不會有太大影響,畢竟兒媳婦讓婆婆帶孩子,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出去上班賺錢,如果老人不差錢,適當幫助一下,兒媳會更加尊重婆婆。
  • 當婆婆10年,只給大兒子帶孫子,小兒媳卻誇我,終於想明白原因
    02、孔女士給兩兒子平分存款,兒媳心服口服看過了我這個同事的例子,我們再來看看另外一個家庭的故事。這個家裡不僅有高情商丈夫,還有深受媳婦好評的婆婆。孔女士,58歲,有兩個兒子,大兒子今年35歲了,小兒子30歲。大兒子結婚10年來,大兒媳從來沒有說過她不好。
  • 婆婆生病兒媳悉心伺候,羨煞鄰床:將心比心在婆媳關係裡太重要
    若是遇到蠻橫無理的婆婆,總看不順眼兒媳,沒事還總是找茬、挑刺,那麼往後兒媳在婆家的日子就更不好過。 老話都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如果兒媳在婆家一直不怎麼受待見,等婆婆老了之後,身邊需要人近身伺候了,也很難會有圓滿的結局。
  • 婆婆55歲生日,我花600給她買禮物,婆婆:這個兒媳很摳門
    自從給婆婆過完55歲生日後,阿瓊明顯感覺到婆婆對自己的態度變了。以前,她和自己有說有笑,沒事了就習慣拉著自己的手噓寒問暖,問長問短,不明內情的人見了還以為是一對親母女。阿瓊一度也為自己能遇到這樣一個知冷知熱的好婆婆而感到慶幸。可如今,婆婆顯然像變了個人似的。
  • 婆婆幫小姑帶二胎,兒媳生二胎她分身乏術,女兒說番話婆婆扔下外孫...
    如果你和婆家的小姑子生二胎,時間衝突了,導致婆婆不能給你帶孩子,你會怎麼做?很多人也許會忍氣吞聲,也有很多人會捍衛自己的權利,讓小姑子找自己的婆婆帶孩子。
  • 62歲婆婆坦言:兒媳,並不是我管得寬,你任性也要看時機
    導語: 婆婆跟兒媳的關係簡單又複雜。之所以說簡單是因為一個男人就把她們牢牢地綁在了一起。說複雜是因為女人心海底針,永遠不知道她們心裡的想法。一個尚且不能應付,何況兩個在一起,才是針尖對麥芒,還能指望和平相處。
  • 他六十歲喪偶,兩年後想再婚,聽他的三個兒媳怎麼說
    男人到了六十歲,已是兒孫滿面,不用再去操心孩子們的事,跟老伴一起帶著孫子樂呵樂呵,等著享受幸福的晚年生活。然而,命運卻要捉弄人,使其不能圓滿如願。老年痛失相濡以沫幾十年的伴侶,感覺活著再也沒有意義,也走到了人生的盡頭。年年新綠斷枯枝,歲歲黃葉化春泥。自然規律是不可更改的。60歲的文大哥,在愛妻病逝之後,身邊的親人都這麼勸慰著他。
  • 一位63歲婆婆的感嘆:對兒媳好,是我這輩子做的最正確的事
    人都是相互的,你全心全意對別人,別人也會全心全意對你。」這句話實在有理,人心都是肉長的,對許多家庭來說,當婆婆對兒媳婦真心實意,關懷備至,在婆婆年齡增大後,大多數兒媳婦都會盡心照顧婆婆。自古以來,婆媳關係都困擾著許多家庭。
  • 為什麼和婆婆一起帶娃,比自己一個人帶更累?答案心酸又無奈
    前段時間,閨蜜一個人帶娃累出了毛病,到醫院一檢查是心臟供血不足,醫生囑咐她好好吃藥,多休息。但是,娃才一歲多,正是難帶的時候,她怎麼能安心休息呢?沒辦法,老公就把婆婆請過來給她幫忙帶娃了。可是,婆婆來了一周,閨蜜覺得比自己一個人帶娃時還累,又想個法子把婆婆送走了。
  • 《民法典》頒布,不肯幫兒媳帶娃的婆婆傻了,心理學家:亡羊補牢
    而中國人的家庭觀念很重,所以從古至今都是女方嫁男方娶,生了孩子跟男方姓,婆婆幫忙帶娃。奶奶帶孫子是非常常見的現象,甚至可以說,很多人都認為奶奶帶孫,天經地義。但是,也有不少婆婆總想「反其道而行之」,圖個清閒,說什麼也不肯幫兒媳帶娃。
  • 婆婆與兒媳同時出軌,小三竟是同一人:說我對不起你兒子,你呢
    在梁女士三十左右時,由於與老公長期兩地分居,認識了村裡另一個男子餘某。餘某當時比梁女士小几歲,在村裡靠修理電器為生。梁女士在修理電視機的時候,認識了這個小她好幾歲的餘某。餘某由於家境有些不好,一直沒娶上媳婦。跟梁女士認識了之後 經常幫梁女士修理各種電器。
  • 那些善待兒媳的婆婆,老年過得怎樣?2位婆婆說了實在話
    現在很多媳婦都愛說,你現在對我不好,你老了我也不管你。有些媽媽喜歡說,我老了,我有養老金,我去養老院,我不用你管? 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好婆媳,那些對兒媳好的婆婆,年老時生活幸福嗎?讓我們聽聽兩位婆婆說的實話。 1、65歲的李婆婆
  • 「曹王戰「疫」——白衣天使,我想對你說徵文選登」兒子、兒媳:等...
    兒子今年已經是連續兩年大年三十在醫院值班,自從3個孫兒出生,年三十這個全家團圓的日子,總是少了兒子,雖然知道其中道理,也能體諒這份工作的特殊性,我和老伴心裡還是難免失望,老伴說:「讓兒子調換個班,都兩年沒回來過年了」,兒子說:「誰不想在家吃團圓飯,再說咱年輕,咱不值誰值」。
  • 情感解析:兒媳不理我,身為婆婆該如何應對?
    現代婆婆首先要有個寬廣的胸懷,那就是見得了兒子對兒媳的好。兒子對兒媳越好,也就是兩個人的感情越好,他們過的就越幸福,他們幸福了,看著多高興啊!現代婆婆還要有為孩子付出的精神,就像對兒子怎麼付出都無怨無悔一樣。兒子如果需要看孩子,只要自己身體允許,就毫無條件地去帶孫。
  • 66歲婆婆「給你帶孩子是情分,不帶是本分」,媳婦:不帶就給錢
    66歲的張姨有一兒一女,今天已經五歲了,但是她從來都沒有幫過忙,孩子都是有女兒的婆婆來幫忙帶,她從來都沒有操過心。仔細想想,張阿姨不帶孩子也很正常,自己受了半輩子的苦,才把孩子拉扯大,到了晚年也想好好休息休息,張阿姨的兒媳婦生孩子難產死裡逃生才撿回了一條命,她把兒媳的月子伺候完以後,就沒有再管過任何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