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宇科技未收業績補償內幕:與子公司股東反目

2021-01-08 網易財經

作者|梁耀丹

編輯|趙妍

因遲遲未收回業績補償款,贊宇科技(002637.SZ)收到了浙江證監局監管關注函。

6月11日,浙江證監局對贊宇科技下發監管關注函。關注函中提到,如皋市雙馬化工有限公司(下稱「雙馬化工」)未完成業績承諾,應贊宇科技分別補償1.08億元。但截至目前,雙馬化工未向贊宇科技償付上述業績補償款。浙江證監局要求贊宇科技積極採取措施,督促雙馬化工儘快履行業績補償義務,並在7個工作日內向浙江證監局提交書面報告。

贊宇科技,總部位於浙江杭州,主要從事日用化工、表面活性劑等,2011年上市。2015年,贊宇科技從如皋市雙馬化工有限公司(下稱「雙馬化工」)處收購了南通凱塔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南通凱塔」)及杜庫達(印尼)有限公司(PT Dua Kuda Indonesia,下稱「杜庫達」)各60%的股份,雙方籤訂了業績承諾協議。目前雙馬化工仍持有南通凱塔和杜庫達分別為40%和22%的股份,為第二大股東。

此前,贊宇科技曾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已就支付業績補償款事項起訴雙馬化工,此案已由浙江省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立案未開庭。

然而,雙馬化工披露了一個鮮為人知的情況:其不肯支付業績補償款的原因是,贊宇科技公布的兩家子公司2018年的業績完成情況系自行編制,未經雙馬化工一方確認,不符合此前雙方約定。與此同時,贊宇科技與雙馬化工近期就南通凱塔的管理權問題發生了矛盾,但在回復深交所的公告中,贊宇科技卻刻意隱瞞了此前雙方私下簽訂協議的關鍵部分。

與子公司股東反目

贊宇科技此前披露的交易預案顯示,贊宇科技與雙馬化工於2015年9月21日籤署了《盈利補償協議》,並約定:交易完成後,贊宇科技在2015年、2016年、2017 年和 2018 年的每個會計年度結束時,聘請具有證券期貨業務資格的審計機構對標的公司出具《專項審計報告》。南通凱塔與杜庫達如果截至當期期末累計實際盈利數小於截至當期期末累計承諾盈利數的,則雙馬化工應當以現金對贊宇科技進行補償。

4月30日,贊宇科技發布了《關於PTDua Kuda Indonesia和南通凱塔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業績承諾完成情況的鑑證報告》。

雙馬化工表示,2018年,贊宇科技沒有委託審計機構出具《專項審計報告》,而是逕自以其自行編制的「業績承諾完成情況的說明」及會計師事務所據此作出的鑑證報告代替。

「我們拒絕對這個鑑證報告進行籤字確認,當然現階段也就不會進行業績補償。」雙馬化工相關負責人表示。

雙馬化工方面表示,針對業績補償款的事項,公司已在贊宇科技起訴前向法院提起訴訟,目前法院已經立案受理。

此外,雙馬化工表示,一個鮮為人知的事情是:從今年初開始,圍繞南通凱塔的管理經營權問題,雙方突然間爆發矛盾,反目成仇,其矛盾的關鍵來源於此前雙方籤訂的《股權收購補充協議》。

雙馬化工提供的《股權收購補充協議》顯示,贊宇科技和雙馬化工同意對南通凱塔及杜庫達進行規範、公開、透明的經營,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總經理負責制,經營班子成員主要由雙馬化工人員組成。在公司具體經營、決策、運行過程中,公司董事會應對經營班子充分授權。

該協議末頁有雙方公司印章及法定代表人籤字,並在最後強調,「各協議間的條款內容若有衝突的,均以本協議條款內容為準。」此外,雙方並沒有在合同上約定雙馬化工對兩家子公司擁有管理權的截止時限。

然而,在5月17日以前,贊宇科技並未對外披露《股權收購補充協議》以及雙方此前籤訂了另一份《盈利補償協議補充協議》的內容。

直到今年4月30日,贊宇科技2018年報被出具非標意見,這兩份協議的存在才得以被外界所知。據審計機構對此出具的專項說明,上述被出具非標意見涉及事項包括:贊宇科技與雙馬化工於2015年9月22日和2016年7與15日籤訂的《股權收購補充協議》和《盈利補償協議補充協議》未經公司董事會、股東大會審議通過,雙方也未實際履行該補充協議,截至本報告出具日,上述補充協議始終未生效。

對此,深交所4月30日對贊宇科技下發關注函。5月17日,贊宇科技在回復深交所的公告中披露了這兩份補充協議的主要條款,同時稱上述協議「由時任董事長代表公司籤署並蓋章,但只是作為內部考核的調整條款,也未經董事會、股東大會審議,也未實際履行,且籤署時公司信披部門也並不知情,未違反《股票上市規則》的相關規定」。

值得強調的是,贊宇科技回復深交所而披露的《股權收購補充協議》主要條款中,未包括雙方對兩家子公司的經營控制權的約定內容,即兩家子公司的經營班子成員主要由雙馬化工人員組成。雙馬化工方面多次強調,這才是雙方近期發生矛盾衝突的關鍵。

贊宇科技在公告中表示,上述《股權收購補充協議》由雙馬化工臨時提出要求籤署,「時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方銀軍先生認為臨時籤署補充協議不合適,但雙馬化工十分堅持,在公司通知召開第三屆董事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後,《股權收購協議》和《盈利補償協議》已定稿,但雙馬化工拖延著不籤署」,在時間緊迫而為了完成交易的情況下才籤署的,而《盈利補償協議補充協議》也是在雙馬化工強烈要求的背景下簽署的。

對此,雙馬化工相關負責人回應,事實上是,兩份補充協議均是在數個協議的基礎上由贊宇科技起草定版,不容雙馬化工提出異議而籤訂。「從法律上講,披露(和審議)是你的義務,如果不這麼做就是無效,那當初訂這個協議不就是有意坑蒙拐騙?」雙馬化工相關負責人稱。

北京康達律師事務所韓驍律師表示,贊宇科技與雙馬籤訂的補充協議,不涉及交易對象、交易標的、交易價格等實質性內容的變更,未經過上市公司董事會審議及股東大會批准,不涉及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如果上市公司章程規定,有關股權收購協議均需董事會及股東大會審議批准,則該補充協議視為無效,如果沒有,則不影響法律效力。

廣東三環匯華律師事務所林星宇律師則認為,《股權收購協議》與《股權收購補充協議》是一體的,在雙方交易的時候,贊宇科技不應該選擇性不披露一部分協議,其屬於應當披露的重大事項的一部分。

子公司停產系管理權紛爭

南通凱塔已經停產超過兩個月,據悉,這也源於雙方對子公司的管理權分歧。

雙馬化工方面稱,4月9日,南通凱塔停產進行例行檢修。4月10日,贊宇科技則發布《關於子公司臨時停產的公告》稱,為了「配合地方政府各級部門的安全檢查測試整改要求,並結合自身安全隱患大排查需要」,決定讓南通凱塔全面停產檢查整改。

在李雷等3名南通凱塔員工看來,從4月12日起,南通凱塔的遭遇則與「停產檢查整改」完全無關。

他們表示,4月12日上午,工廠門口突然駛來數輛大客車,一百餘名人員從車上下來,列隊堵在南通凱塔門口,前來上班的員工被告知停工並被阻止進入公司。隨後,一名自稱代表大股東贊宇科技的人員要求接管工廠,與南通凱塔管理人員發生衝突。最終,南通凱塔被上述人員所佔據,工廠檢修因此中止。

雙馬化工提供的蓋有如東縣公安局小洋口邊防派出所印章的《接警處工作登記表》顯示,4月12日當天,民警到達現場後了解到,上述佔據工廠的人員為贊宇科技外聘浙江鐵軍及河南優特兩家公司安保及管理人員,贊宇科技一方稱南通凱塔在經營銷售上存在問題,「經公司董事會決定要接管該公司」。

(如東縣公安局小洋口派出所出具的《接警處工作登記表》,圖片由雙馬化工提供)

李雷表示,目前廠區檢修只完成一部分,而由於工廠內有制氫加氫設備,氫氣為易燃易爆氣體,一旦停工太久,管道中容易混入空氣,重新啟用的時候將非常危險」。雙馬化工相關負責人表示,南通凱塔每年一次的例行停產檢修一般僅持續一周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據新京報報導,關於南通凱塔停產的情況,新京報記者也曾致電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政府,對方回應稱:「有進行安全檢查,沒有要求停產。」

5月14日,贊宇科技證券事務代表鄭樂東在電話中否認了派人控制南通凱塔,並稱,「我們佔(南通凱塔)60%的股份,他們佔40%的股份,你說應該是誰佔主導?」

同一天,贊宇科技在子公司臨時停產進展公告中提到,「公司正加快推進對南通凱塔原管理層的調整及日常運營管理責任的移交工作,以進一步加強對控股子公司的管理整合。但在此過程中,受到了來自雙馬化工方的阻力」。

值得強調的是,南通凱塔為國內核心的油脂化工生產企業之一,亦是總資產佔贊宇科技整體兩成左右的重要子公司。

贊宇科技謀劃轉讓子公司

正在雙方為子公司管理權交戰正酣之際,贊宇科技突然謀劃把南通凱塔大部分股權轉讓出去。

5月23日,贊宇科技發布公告稱,2019年5月22日,公司與天津東方華澤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東方華澤」)籤署了《股權轉讓合同》,公司擬將所持有的凱塔化工51%股權及享有的部分債權約5302.97萬元轉讓給東方華澤,其中股權轉讓款為9800萬元,債權轉讓款約5302.97萬元,共計約1.51億元。

雙馬化工相關負責人表示,其原本有意購回子公司的股權,不料贊宇科技突然宣布把南通凱塔轉讓給第三方。

雙馬化工方面多次強調,當初與贊宇科技的交易純屬「城下之盟」。

據雙馬化工方面的說法,雙馬化工原是國內產量位居前列的油脂化工企業。2014年,雙馬化工發生硬脂酸粉塵爆炸事故,受此影響,雙馬化工面臨銀行斷貸、追債並被吊銷了危險化學品生產許可證,迫於資金壓力,雙馬化工才選擇把旗下兩家核心子公司股權轉讓給贊宇科技。

2015年,贊宇科技以6.95億元向雙馬化工收購杜庫達及南通凱塔各60%股權。雙方當時在《股權收購協議》中約定,收購完成後,雙馬化工將不再擁有油脂化工產品生產能力,相關銷售人員、銷售渠道、商標、專利權也將轉移至交易標的公司。

「南通凱塔與杜庫達是雙馬化工核心資產,你說失去控制權對我們影響有多大?」雙馬化工相關負責人稱。

雙方爆發矛盾背後,一個不容忽視的背景是,2018年7月23日,河南房地產商人張敬國旗下的河南正商企業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正商發展」)入主贊宇科技成為控股股東,張敬國之女張惠琪取代方銀軍成為贊宇科技實控人。

雙馬化工相關負責人回憶,在今年兩家子公司被強制接管前,雙馬化工與贊宇科技合作一直正常,雙方過去幾年共事並沒有發生過矛盾,而正是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贊宇科技與南通凱塔的關係發生微妙變化。比如,按照《股權收購補充協議》,贊宇科技應向收購的標的公司提供充分的流動資金支持,但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南通凱塔對多筆借款向贊宇償還後再申請續借時,贊宇科技均未向凱塔續借。此外,從2019年開始,贊宇科技開始取消對南通凱塔提供銀行授信擔保。

「我們猜測這件事(指贊宇科技突然不承認雙馬化工的管理權)跟正商有關,但不能完全確定。」雙馬化工相關負責人表示。

雙馬化工稱,公司已針對該決議以及贊宇科技強行接管南通凱塔及杜庫達的違約行為向法院提起訴訟。截至目前,正商發展未對此作出回應。

(文中李雷為化名。)

本文來源:網易商業 責任編輯: 楊斌_NF4368

相關焦點

  • 贊宇科技:對2019年年報問詢函的回覆公告 贊宇科技 : 關於對2019年...
    原標題:贊宇科技:關於對2019年年報問詢函的回覆公告 贊宇科技 : 關於對2019年年報問詢函的回覆公告贊宇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於 2020 年6月23日收到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板管理部下發的年報問詢函【2020】第 218號《關於對贊宇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年報的問詢函》,立即組織相關部門進行補充說明,由年審會計師對相關問題進行了核查,現回復如下: 1、關於業績補償。
  • 受響水事件波及 贊宇科技子公司停產
    受此影響,上市公司贊宇科技(002637)旗下一家2017年營收達16.78億元的子公司也停產檢查,進行整改。  受響水事件影響,鄰縣開展安檢  4月10日,上市公司贊宇科技披露公告稱,公司控股子公司南通凱塔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南通凱塔」)位於江蘇省如東縣洋口化學工業園區,為配合地方政府各級部門的安全檢查測試整改要求,並結合自身安全隱患大排查需要,於2019年4月9日起全面停產檢查整改,預計停產時間在10天以上。
  • [公告]富臨運業:關於控股子公司兆益科技三年業績承諾未實現情況的...
    [公告]富臨運業:關於控股子公司兆益科技三年業績承諾未實現情況的說明 時間:2018年03月23日 21:33:01&nbsp中財網 本次股權收購及增資完成後,公司持有兆益科技51.20%的股權, 兆益科技成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在與兆益科技原股東籤訂的《股權轉讓合同》中,公司與其前三大股東韓毅、田平莊、李秀榮約定了三年業績承諾及補償事項,具體詳見公司於2015年7月7日及2015年7月10日在巨潮資訊網披露的相關公告。
  • 贊宇科技信披遲到淨利蒸發近億 董事長方銀軍吃警示函
    60%股權之補充協議》和《浙江贊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如皋市雙馬化工有限公司關於收購杜庫達(印尼)有限公司和南通凱塔科技有限公司股權之盈利補償協議的補充協議》,遲至2019年5月17日才在贊宇科技對深交所關注函的回覆中披露上述補充協議的主要條款。
  • 奮達科技與富誠達原股東就業績補償爭議糾紛達成和解協議
    5月5日,獲悉,奮達科技(002681)公告稱,為避免業績補償糾紛對公司及全資子公司深圳市富誠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誠達」)正常生產經營帶來進一步不利影響,減少損害公司及股東利益。
  • 贊宇科技擬設立全資子公司優化公司戰略布局
    贊宇科技(002637)(002637.SZ)發布公告,公司擬以自籌資金設立全資子公司杭州贊宇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州贊宇」,暫定名,以工商部門名稱登記為準),擬設立的全資子公司註冊資本為1億元。
  • [關聯交易]金路集團:關於控股子公司未實現業績承諾補償方案及轉讓...
    [關聯交易]金路集團:關於控股子公司未實現業績承諾補償方案及轉讓該控股子公司全部股權暨關聯交易的公告 時間:2018年11月22日 17:21:47&nbsp中財網 股票簡稱:金路集團 股票代碼:000510 編號:臨2018-48號 四川金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關於控股子公司未實現業績承諾補償方案及 轉讓該控股子公司全部股權暨關聯交易的公告
  • 東方鐵塔二股東「願賭服輸」 擬減持股份補償業績
    擬至多減持6%股份2016年,汝州順成(當時名為「新餘順成投資合夥企業」)作為匯元達股東方之一,在東方鐵塔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收購匯元達100%股權後,成為東方鐵塔第二大股東,最初持股比例為13.9%,經過歷次業績補償及股份回購,目前持股比例為11.97%。作為併購重組的常規操作,汝州順成等股東對匯元達被收購後的業績做出了承諾。
  • 天澤信息遭關注 子公司虧損更正實控人孫伯榮業績補償
    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日訊 深圳證券交易所近日公布的創業板關注函(〔2020〕第521號)顯示,2020年11月27日,天澤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澤信息」,300209.SZ)披露《關於公司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中上市公司自願性業績承諾實現情況及所涉業績補償的更正公告》,子公司遠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遠江信息」)2018
  • 收購「踩雷」 富臨運業預計子公司兆益科技三年業績承諾不達標
    原標題:收購「踩雷」 富臨運業預計子公司兆益科技三年業績承諾不達標 摘要 【收購「踩雷」 富臨運業預計子公司兆益科技三年業績承諾不達標】富臨運業(002357
  • 金盾股份:關於紅相科技業績承諾補償暨定向回購應補償股份的公告
    中宜投資、紅將投資應承擔的補償金額應在《關於浙江紅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業績承諾完成情況的鑑證報告》(天健審〔2020〕9793號)、《關於收購浙江紅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權減值測試的專項鑑證報告》(天健審〔2020〕9794號)出具日後的30個工作日內,即2020年11月27日之前履行完畢;若中宜投資、紅將投資未在2020年11月27日之前以現金方式進行足額補償的,不足部分將由中宜投資、紅將投資分別以等值的上市公司股份進行補償
  • ...收部分裁決書,與子公司原股東馬俊華、劉瑞環糾紛陷入「羅生門」
    (原標題:長江健康收部分裁決書,與子公司原股東馬俊華、劉瑞環糾紛陷入「羅生門」)12月23日,資本邦獲悉,A股公司長江健康(002435.SZ)收到北京仲裁委員會部分裁決書。
  • 漢邦高科2020年前三季度淨利3288萬至3683萬 全資子公司獲得業績補償
    挖貝網 10月12日,漢邦高科(300449)近日發布2020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2020年1月1日–2020年9月30日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288萬元—3,683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49.18%—179.11%;其中第三季度盈利525萬元—683萬元,上年同期虧損527.99萬元。
  • 航天科技:關於業績承諾補償股份回購註銷完成的公告
    如 AC 公司實現的淨利潤數低於前述各年淨利潤承諾數,益聖國際應按所持 Hiwinglux 公司 100%股權的交易對價向航天科技進行補償;如 AC 公司實現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數大於或等於前述各年淨利潤承諾數,益聖國際無需向航天科技進行補償。補償金額以益聖國際通過前次重組取得的航天科技股票為限。
  • 業績巨虧股市連陽 華映科技19.14億元業績補償款糾紛難解
    圖片來源:攝圖網華映科技(000536,SZ)在資本市場的表現與自身業績情況呈現出了巨大的反差。Wind數據顯示,從2018年12月14日,華映科技第一大股東中華映管宣布發生債務危機至今,華映科技的總市值不降反升,從54.49億元飆升至108.4億元,2019年年初至今,華映科技股價收盤最大漲幅達136%。
  • 匯元通連續3年未達成業績承諾,1.5億元業績補償款1年僅付三成
    自2016年被廣博股份(SZ.002103)收購13.94%股權後,跨境支付平臺匯元通從2016年到2018年的三年間不僅未能達成業績承諾且利潤不斷下滑,應付的業績補償款也因未及時支付而使上市股東遭到深交所問詢。
  • 宇信科技:業績新高,股東快跑
    一方面是宇信科技(300674,股吧)業績創新高,一方面卻是大股東們加速離場,還有高管相繼離職。是因為靚麗業績背後,有不解之處?  本刊特約作者  任海/文  宇信科技(300674.SZ)是國內規模最大的金融科技解決方案市場的領軍者之一。
  • 田中精機甩賣失控子公司 控股股東0.3折接盤
    審計人員無法進場,委任的高管被拒之門外,一場子公司失控的鬧劇,讓業績巨虧、剛剛蹭熱點被監管關注的田中精機(300461.SZ),有了甩包袱的理由和時機。甩掉失控的子公司田中精機稱,為加強遠洋翔瑞及控股孫公司惠州沃爾夫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下稱「沃爾夫」)的管控,2019 年 11 月 19 日,公司派工作組進駐遠洋翔瑞及沃爾夫,但受到後者人員阻擾,且未按要求配合 2019 年財報審計,導致遠洋翔瑞、沃爾夫年度財報審計無法開展。
  • 派思股份:原控股股東2019年度業績承諾未完成所涉及的業績補償方案...
    本次業績補償系公司原控股股東大連派思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派思投資」)及原實際控制人謝冰向水發眾興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水發眾興」)出讓公司控制權時於2018年12月和2019年1月做出的相關業績補償承諾(詳細情況參見公司2018-095號、2019-001號公告)。
  • 未收到業績補償款 *ST東洋多項風險壓境
    12月9日晚間,公司發布公告,此前收購的美國Avioq公司2018年業績未達標,交易對方李興祥的業績補償款卻遲遲未到帳  業績補償款未到帳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關注到,本次未按期支付業績補償款,已經是李興祥第二次「爽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