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暖了!
今天,華東師範大學附屬杭州學校有對年輕教師舉辦婚禮。學校送了他們一件想都想不到的禮物,現場不少賓客紅了眼眶,新郎新娘直接感動落淚。
這份禮物,是來自3000裡外貴州大山深處的兩份特別來信。
貴州初中生輾轉寄來兩封信
新郎名叫秦鑫興,是名體育老師,新娘名叫何綺雯,是名信息技術老師。兩人都是95後,是華師大附校的第一屆老師,相識兩年,今天舉辦婚禮。
他們收到的這份婚禮祝福,是貴州黃平二中的兩名女生潘雨馨和楊娟送出的。兩人各寫了一封信,輾轉幾天,終於到杭州。
他們之間有什麼故事?隨信寄來的一封感謝信,揭開了謎底。
「我是拱墅區康橋中學的夏衛民老師,去年7月來到黃平二中,擔任校長,任期2年。學校貧困生數量很多,全校2109位學生,貧困家庭學生558位。很多家境貧寒而又品學兼優的孩子,雖身處逆境,但都在勤奮苦學,期待用知識改變命運。
兩位老師得知我校學生現狀,在新婚之際,主動結對幫扶兩位品學兼優的貧困學生,可謂雪中送炭,感動不已。兩個孩子分別是楊娟和潘雨馨,都是實驗班中的優秀學生,也是全家的希望所在,謝謝兩位老師的真心、真愛!
兩個孩子得知兩位老師即將邁入婚姻殿堂,特地親手寫了兩封信。我們都未曾看過!」
信裡還夾著一張「榮譽證書」,上面印著:「秦鑫興老師、何綺雯老師,感謝你們在東西部扶貧協作中對我校教育事業的愛心之舉,大力支持。特發此證,深表感謝。」下面是蓋著當地教育局的印章。
就在前幾天,兩名女生各收到1500元,是這學期的生活費,捐助人一欄寫著秦老師與何老師的名字。
不過,這件事情秦老師和何老師一開始並不知情。這兩封信也是在婚禮現場,才拆封的。
校長馬驫說:「兩位老師都是華師大附校開辦第一年進來的。兩位年輕人有緣攜手走在一起,學校想送出一份特別祝福。為人師者,不僅要關愛身邊的學生,還要關心有困難的需要幫助的孩子,有時這些孩子可能離我們比較遠,這就是愛的輻射。」
拱墅區和貴州黃平是結對關係,兩地之前已有多次教師交流活動。馬校長和夏校長是好朋友,所以他有了這個點子後,第一時間聯繫夏校長,悄悄地辦好了這件事。
在校園裡拍了婚紗照
前兩天,記者在校園裡先後見到這對情侶。
秦老師剛上完體育課,一頭汗地跑過來,咧嘴一笑,陽光、帥氣。何老師身材嬌小,眼睛圓圓,笑容甜甜的,很可愛。
秦老師是紹興人,出生於1995年,兩年前從華東師範大學畢業。何老師是1996年出生,餘杭人,在學校教技術。
「我是華師大畢業,來到華師大附中,校長也是從上海引進的,感覺是命中注定。」秦老師說,沒想到會在這裡遇到「命中注定」的女孩。
當時,學校第一年招生,一批年輕教師聚在一起,每天參加培訓、教研活動,布置校園、安排教室等,整個暑假都在一起。就在這朝夕相處中,兩人有了火花。
「何老師待人真誠,假期裡籌備新校,我們從早忙到晚,她沒有叫過一聲苦,總是主動去做很多事。好像在世界上看到了另一個我。」秦老師說完,低下頭笑了,好像回憶起當時的畫面。
因為喜歡和孩子交往,兩人選擇了當老師。
下午孩子們放學後,校園安靜下來,兩人經常一起逛操場。「華師附的校園非常好看,我倆經常逛逛,所以校園的各個角落,都很熟悉。」秦老師說,沒想到,前段時間工會搞活動,自己抽中了一套攝影寫真。校長馬驫當即拍板:就在校園裡拍婚紗照!
所以,穿著禮服和婚紗,兩位老師就在教室前的走廊、校門口的草坪以及上課的教室這些每天都要走過的地方,拍下了一張張甜蜜的照片。
「這個禮物太特別,我倆一定做好接力」
婚禮現場,秦老師與何老師現場打開兩封信,讀給大家聽。讀著讀著,秦老師的眼睛紅了,賓客們也安靜下來。
秦老師告訴記者:「這個禮物太特別了,真的沒有想到,學校會送出這些。對於這兩個孩子的責任,我倆就此接過了。這個愛心接力,一定繼續做下去!」
「馬校長以前常說,一個好老師最首要的是愛孩子,對每個學生都用心。現在,我對這句話有了更深的理解。愛眼前自己班裡的孩子,也愛那些遠方需要幫助的孩子,這才是教育人應該有的胸懷。」
記者 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