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大同市推薦山西省五一表彰名單
公 示
2020年,大同市申報山西省五一勞動表彰名單經山西省評選表彰領導組審定,現確定我市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狀6個,山西省工人先鋒號9個,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章21名。現予以公示,公示時間:2020年4月17日至2020年4月23日。公示期內,如有不同意見,請向市總工會經濟技術部反映。
電話:5031714
大同市總工會
2020年4月17日
山西省五一勞動表彰公示名單
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狀(6個)
陝汽大同專用汽車有限公司
陝汽大同專用汽車有限公司是由陝西重型汽車有限公司與大同市政府共同投資組建的專用汽車生產企業。公司始建於2011年,現有員工480餘人,佔地面積700餘畝。公司產品範圍覆蓋常規柴油車產品、LNG\CNG汽車、新能源汽車、專用汽車(自卸車、橋梁檢測車)等領域。公司具備完善的專用車研發能力,配備專業理化中心,取得了ISO9001:2015管理體系認證。目前公司在大同市政府工業轉型以及集團公司「做精專用車」的雙重發展要求下,通過外拓市場,內強管理,整合社會資源,促使經營業績持續提升,已經步入持續發展的快車道,2019年全年共計生產各類汽車14023輛,銷售各類汽車14047輛,工業總產值38.4億元,同比增長63.75%,營業總收入38.35億元,同比增長64.03%。2020年面對新冠疫情,公司科學防範,率先復工復產,產能穩步恢復。
同煤國電同忻煤礦有限公司
同煤國電同忻煤礦有限公司隸屬於同煤集團千萬噸礦井,國有企業,現有員工1188人,2017年完成利潤12.07億元,2018年完成利潤總額15.44億元,2019年完成利潤總額13.45億元,連續三年完成集團公司下達的利潤指標計劃。同忻礦智能化遠程控制系統在中國(山西)國際能源博覽會上展出,實現了百公裡外開啟綜放工作面智能開採,8209、8305工作面率先列入山西省能源革命建設的50個智能工作面之中。
大同冀東水泥有限責任公司
大同冀東水泥有限責任公司,主要從事水泥及熟料的生產和銷售,現有職工498人,是山西省規模較大的水泥企業之一。公司定期召開產銷對接會,協調解決銷售問題,與同行對標對本,優化產品品質。為客戶提供技術服務、文化宣傳等多項增值服務,2019年客服行程12.03萬公裡,送樣89次,為客戶解決了外加劑摻加、噴漿凝結等數十項技術難題。2019年利潤總額:完成1.63億元,同比增加2857萬元,同比增加21%。主營業務收入:完成7.79億元,同比增加5114萬元,同比增加7%。
國電電力山西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
國電電力山西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國有企業,國電電力山西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是國家能源集團上市企業國電電力的全資子公司,負責山西、內蒙區域的新能源開發、建設及運營,註冊地山西大同。目前風電裝機容量836.5MW,核准容量累計1184.5MW,在建項目123MW,在山西省各新能源企業中裝機規模和利潤總額名列前茅。近三年來累計發電量約52億千瓦時,利潤約9.5億元,最高年利潤4億多元,年上繳稅費達1.2億元。
山西億晨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山西億晨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註冊資金4億元,屬於山西省「十二五」重金屬環保治理項目,是山西省唯一的綜合回收利用處置含鉛危險固廢的環保企業。公司在確保生產經營的同時,積極投身脫貧攻堅戰役,定向幫扶廣靈縣西蕉山村貧困戶64戶,成為廣靈首家駐村幫扶的民營企業。2019年公司出資20餘萬元,綠化荒地140餘畝,種植各類苗木9000多株。新冠疫情爆發後,公司在保證生產供給的情況下,捐出所有的庫存N95口罩500餘個,向武漢捐款30000元。
大同市第一中學校
大同市第一中學校堅持「美育為基、活動育人、自主管理」理念,落實「立德樹人、全面發展」育人目標,全力開展豐富的德育活動和德育教育,增強了德育新成效。2018年我校一本達線率72%、比2017年提高18個百分點,二本(B)以上達線率96%、比2017年提高6個百分點。2019年一本達線比2018年又提升3個百分點達到75%,二本達線比2018年又提升1個百分點達到97%,文理科各分數段均居全市第一。達清北線4人。
山西省工人先鋒號(9個)
大同市第四人民醫院肝病科十五病區(隔離病區)
大同市第四人民醫院肝病科十五病區(隔離病區),差額事業單位,病區床位設置45張,人員19人,該病區堅持「平戰結合、應急為先」的原則,平時作為肝病一個病區,大同市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後立即啟動應急工作。曾先後承擔禽流感、甲流和鼠疫等應該任務。1月22日上午收治大同市首例發熱病人,成為大同市首個收治發熱病人的隔離病區,直到大同市新冠肺炎患者清零後,目前仍然堅守在河離病區的崗位上。
中煤大同能源有限責任公司電廠發電管理處
中煤大同能源電廠發電管理處現有員工81人,其中共產黨員12人,高級技師5人,技師12人。在生產過程中,以節能降耗為中心,不斷強化精細化管理,堅持以「節能、降耗、減排、增效」的指導思想,在進行設備節能改造和加強設備檢修質量的同時,努力提高運行管理水平,消除薄弱環節,深挖潛力,不斷完善節能管理。發電管理處以安全生產為基礎,全能值班為抓手,助力電廠2019年完成利潤達1.1億多。
國電電力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大同第二發電廠
電氣運行班
電氣運行班肩負著大同第二發電廠六臺機組和全廠公用系統電氣設備的正常運行調整和維護及異常處理任務。班組成立以來,根據電氣專業特點始終把確保機組安全運行和嚴把操作質量貫穿每一項工作的全過程,實現全年無事故、無異常、無違章。2018年遇到前所未有的#4、5、6機組同時A級檢修,班組根據工期緊、人員少、操作量大的實際情況,創新性提出了「十不試運」和「三到位」等一系列措施,合理制定每天操作計劃及倒班制度,嚴格執行「兩票」,高質量、高標準完成26條高、低壓母線輪停及恢復、輔機高壓設備62臺次、低壓設備76臺次試運及三臺機組A級檢修後電氣整套試驗啟動的操作,保證了三臺機組啟動一次成功,按期併網。
大同鵲山精煤有限責任公司機掘隊
大同鵲山精煤有限責任公司機掘隊主要從事煤礦綜合機械化掘進作業,為綜合機械化採煤工作面做巷道準備工作,現有職工41人,擁有兩臺ZDJ200H掘進機,。機掘隊狠抓質量標準化管理,在掘進北八盤區2810巷時,按照質量標準化要求,嚴格現場把關,明確目標,責任到人。從風筒吊掛、管路安裝、電纜敷設、巷道規格、工業衛生等方面均符合質量標準化要求。2019年節約材料三十多萬元,多次受到了各檢查組專家和領導們的一致好評。
天鎮縣喜祥建材有限公司趙喜隔牆板生產車間
天鎮縣喜祥建材有限公司是中小型民營科技企業,現有員工22人,趙喜隔牆板生產車間成立於2010年10月,主要生產無機複合型材輕質隔牆板,在歷年創新的產品品類眾多,遠銷全各地。趙喜隔牆板生產車間接待了社會各界的人士視察和指導備受關注,其在趙喜同志的帶領下一直履歷前行,受到公司領導的一致好評。車間生產研發的高強無機複合型材隔牆板,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具有輕質、抗壓抗衝擊能力強、保溫、節能、環保、成本低、提高施工效率等優良特性。與同類產品比較,具有極強的競爭力。2016年以來,產品供不應求,特別是山西、河北、內蒙各地需求量非常大,供不應求。幾年以來,趙喜同志申報了9項實用性專利。
大同三利農產品有限責任公司黃花車間
大同三利農產品有限責任公司黃花車間現有職工25名,主要加工黃花、綠豆、小米等農產品,所在公司為私營農業企業。該車間支援抗疫一線,積極響應復工復產,經過2天夜以繼日的努力工作,價值50餘萬元的600箱(合計16800袋)黃花菜和200盒綠豆,經裝袋、打包、裝箱後按時交付,保證捐贈物品順利發往災區。經過不斷地研究,試驗成功了330㎡蒸汽烘乾烤房並投入運行,日烘乾鮮黃花5000斤。建成了700㎡黃花保鮮恆溫庫3座,還開發出來冰鮮黃花。
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武建軍科創研發技術中心
武建軍科創研發技術中心隸屬於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成立於2013年,其工作宗旨為立足特種石墨體質增效,共有成員50人。武建軍科創研發技術中心立足工藝創新和技術創新,自2015年到2019年累計投入研發費用6572萬元。截止2019年12月,累計申報專利1127項,名列山西省第9,大同市第一。5年來,武建軍科創研發技術中心項目組圍繞碳滑板研發生產中的一系列高難度工藝技術,將該項目200項專利全部轉化到生產工藝之中,特別是碳滑板浸銅工藝經過千百次試驗,成功生產出1576A和1576A01兩個規格的碳滑板產品並於2019年8月取得了中鐵檢驗認證中心CRCC認證證書。
大同市陽高縣龍泉鎮農民工驛站
大同市陽高縣龍泉鎮農民工驛站成立於2018年2月8日,組織機構工作人員與大同市龍泉鎮工會聯合會是一套人員。成立以來幫助貧困村,建起6個扶貧超市,投資6萬元,服務建檔立卡貧困戶350戶,並以農民工驛站為平臺,組織農民技術員,對種植蔬菜大棚建檔立卡貧困戶的農民工進行技術培訓3次,發放種植蔬菜技術資料1800多份。通過農民工驛站,提供就業信息,介紹農民工就地就業和外出打工人數達到1900多人,幫助返鄉農民工李國、趙志輝建起服裝加工廠2個,就業人員156人,農民工每人月收入3000-5000元。
靈丘縣長青村鎮銀行有限責任公司業務經營部
靈丘縣長青村鎮銀行有限責任公司,是經中國銀監會批准的新型金融機構,屬私營企業性質的銀行。本行註冊資本3000萬元,現共有職工50名,其中管理層7名。所推薦的靈丘長青村鎮銀行業務經營部現有職工23人。靈丘長青村鎮銀行業務經營部成立以來,以立足「三農」,服務中小微企業和廣大農戶為宗旨。截止2019年末,涉農貸款餘額32768.42萬元,佔比87.17%。先後舉辦40餘次大型便民惠民公益及扶貧獻愛心活動。疫情防控期間,向靈丘縣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捐贈160000元,為助力復工復產向小微企業和個體戶發放專項政策貸款883萬。
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章(21個)
宋天嬌同志事跡簡介
宋天嬌,女,漢族,1988年7月生出,中共黨員,本科學歷,現任大同泰瑞集團建設有限公司工會副主席。工作以來,她始終愛崗敬業、嚴於律己。思想上保持與黨中央高度一致,對黨忠誠。學習中不斷以理論滋養初心,以理論引領使命。工作中與人為善、寬以待人,為職工解決實際困難,如:為員工開設「紅娘服務」、為職工發放2000元暖氣費等共計30多件實事。不僅如此,她還動手錄製黨建小視頻共38期,供大家學習,這一創新舉措在全區和全市都引起了熱烈反響。她創辦的集團刊物也被評為山西省建築業優秀內部報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作為集團黨員先鋒隊隊長,她帶領30多名黨員志願者幹部,在集團分公司、各項目部等「抗疫」30多天。
喬曉平同志事跡簡介
喬曉平,男,漢族,1979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工程師,現任大同煤礦集團馬道頭煤業有限責任公司綜採一隊隊長。自擔任隊長以來,先後順利完成了8203、8202、8207、8210、8101、8401工作面的穩裝、回採、撤退等全部任務,目前負責8404智能化工作面回採。自2019年2月份,工作面始終受到火成巖侵入影響,生產環境相對更加惡劣,為圓滿完成我礦制定的安全生產任務,制定員工培訓計劃並嚴格組織落實,對每個班組及作業人員進行嚴格考核、獎罰兌現。,在生產條件極其惡劣的情況下,按計劃完成了600萬噸原煤生產任務。2020年伊始,順利通過火成巖影響區域,1月原煤產量112.8萬噸,2月份完成原煤產量115萬噸,屢創公司單面月產原煤最高紀錄。
楊育旗同志事跡簡介
楊育旗,男,漢族,1972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學曆本科,政工師職稱,現任大同市供水排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生產處處長。近年來為了配合城市建設發展的需要,楊育旗同志領導改造了兩個日供水量6萬m3水廠(五、六水廠)的高低壓配電室和輸水泵房的技改工作,提高了這兩個水廠的供電安全性和輸水能力。在高鐵項目和溼地公園建設當中,改造了近5公裡的高壓輸電線路,確保了高速鐵路的安全運行,和御河生態公園的美化。2019年,楊育旗同志調任集團公司生產處後,積極推進了水源井節能型水泵的使用工作。水源井的單井電耗平均降低了25%,響應了國家建設綠色節能型國家的號召。
蘇晨同志事跡簡介
蘇晨,男,漢族,1984年11月生,中共黨員,碩士,高級工程師,現任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大同供電公司建設部安全管理專責。2015年起,先後擔任110kV左雲變增容、陽高-金光110kV線路新建、220kV玉泉變電站110kV接續線、渾西35kV變電站擴建、35kV下韓變電站輸變電工程工程以及110kV西坪輸變電工程、大張鐵路山西大同大同南牽引站220kV外部供電工程等多項基建工程業主項目經理,在保證安全質量的前提下,按照裡程碑計劃全部竣工投產,圓滿組織完成了各項建設任務。他負責的大張鐵路大同南220kV牽引站外部供電工程是大張鐵路沿線第一個投運的工程,為大張高鐵試車提供切實保障。
崔賓同志事跡簡介
崔賓,男,漢族,1976年11月出生,群眾,大專學歷,助理工程師,現任中車大同公司客戶服務中心管理主管。從事售後服務工作18年,服務過多種交、直流車型。2010年查出配屬南京HXD2B機車B0版圖紙的兩處錯誤,從而節約改造費用120餘萬元,降低公司產品的機破率。2013年配屬安康的HXD21000機車運用狀況不夠理想,出現「安康危機」,他臨危受命,很快扭轉了不利局面,避免了客戶巨額索賠。2016年組織編制「售後服務管理手冊」,2020年初編制了《售後服務疫情防控管理辦法》《境外人員疫情防控管理辦法》等管理辦法,正向引導職工科學預防,為疫情防控、服務保障作出突出貢獻的。
劉洋同志事跡簡介
劉洋,男,漢族,1985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現任山西大唐國際雲岡熱電有限責任公司設備部汽機專業副點檢長。劉洋同志從參加工作以來,紮根基層生產一線,勤學苦練,多次解決現場安全、技術難題,堅持並發揚恪守盡職、任勞任怨的工作作風;善於發現問題,提出解決辦法,盡心盡力於設備治理、科技創新及外包工程管理,在設備日常點檢、專業技術創新、機組檢修、尖峰冷卻工程管理、高背壓供熱改造及供熱系統穩定運行等工作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在科技創新方面,該同志做出突出貢獻,並先後轉換到生產中,其中《乾濕聯合尖峰冷卻在熱泵中的優化應用》為公司年節約成本560萬元,《空冷鋼結構穩定性研究》為公司年節約成本120萬元。
高文龍同志事跡簡介
高文龍,男,漢族,1981年4月出生,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高級工程師,現任山納合成橡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研發副總監。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工作十多年間,他先後主持開發出SN24、SN23XT、SNL5042三個系列十幾個牌號新產品,產品經過生產檢驗和市場驗證,質量和國外同類產品性能接近,得到了國內外用戶的認可,市場佔有率逐年提高。這些產品的開發打破了國外產品長期壟斷中國市場的格局,填補了國內空白,每年可為公司增加銷售收入1.8億元左右;先後改進了SN244X系列、SN12/SN322X系列幹膠和SNL511A膠乳等多個產品的質量,提高了公司產品的市場佔有率;在工藝改進、節能降耗、原材料替代方面,每年可為公司節約400萬元。
石嵩山同志事跡簡介
石嵩山,男,漢族,1974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現任大同國際能源革命科技創新園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2019年接到大同市國際能源革命科技創新園A區的建設任務,此項目工期緊、任務重,帶領項目部成員夜以繼日的推進各項工作,研究、協調完成各項手續。深入施工現場組織協調,制定落實管理方案,組織各參建單位按既定進度要求和時間節點完成階段性任務。全面組織施工生產,靈活協調外部單位,為項目能保質保量順利完工而盡職盡責。只要是工地上的問題,就要第一時間帶隊去解決。施工單位24小時不停的施工,我們就要保證24小時的管理服務到位。
陳麗瓊同志事跡簡介
陳麗瓊,女,漢族,1983年10月生,群眾,研究生學歷,會計師職稱,現任山西威奇達光明製藥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自她任職以來,結合製藥企業的特點,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企業管理方案,使公司的經營業績逐年遞增。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該同志在1月23日接到市、區防控疫情要求,主動放棄春節休假返回工作崗位,組織人員制定公司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方案,統計落實公司防控疫情所需物資,認真摸排休假員工的流向。特別是在1月25日春節當天,她親自在公司值守籌備防控物資。1月29日親臨到公司生產一線落實疫情防控措施情況。由於她的周密部署與組織落實,使各生產車間於2月1日達到計劃產能,在疫情防控和復產達效做出了突出的成績。
林全同志事跡簡介
林全,男,漢族,1990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現任工行大同礦務局支行客戶經理。自2017年從事信貸工作以來,林全同志參與發放法人貸款累計50億餘元、籤發銀行承兌匯票累計8億餘元、為同煤集團發放短期融資券25億元等,所放貸款均能按時歸還本息,所籤銀行承兌匯票均能按時解付,經手業務零不良、無違規放貸。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嚴峻的形勢下,為支持同煤集團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穩定全國能源供應,林全同志作為同煤集團主管客戶經理積極主動與企業聯繫,了解其生產經營情況及融資需求。在疫情期間,分批次、高效地為同煤集團發放流動資金貸款8.58億元,助力企業全面復工復產。
鞏彪同志事跡簡介
鞏彪,男,漢族,1988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雙學士學位,初級經濟師,現任農業銀行大同渾源支行副行長。2019年他分管的各項業務工作均取得了長足進步,對公存款較年初淨增31361萬元,對公貸款較年初淨增34559萬元,向貧困戶發放精準扶貧小額貸款1200萬元,向優質養殖戶發放養殖貸共425萬元等。成功上線天然氣代收代繳業務,全縣居民通過掌銀就可繳納燃氣費;與縣人民醫院合作開發「銀醫通」項目,搭建民生場景,預計2020年能夠落地;支持旅遊產業,建設大同恆山懸空寺智慧景區BMP系統項目,目前收費系統已開通運營;為渾源縣113個村級衛生室配備醫保智能刷卡器,居民社保卡有了用卡環境;幫扶5戶貧困戶,每月至少到村幫扶1次,經常與扶貧工作隊同吃同住,並肩作戰。
昝日旭同志事跡簡介
昝日旭,女,漢族,1985年5月出生,群眾,碩士研究生學歷,現任大同華嶽集團財務部部長。昝日旭同志在工作中從財務管理和戰略管理的角度出發,充分發揮自己具有國際視野的專業金融財務知識,對熱電廠項目多次提出有操作性、前瞻性的方案和意見,積極主動地做好資金籌劃、成本核算、經營指標分析、投資運營方案策劃等工作,運用EPR系統規範財務基礎工作,建立集團公司全面預算管理模式,制訂財務成本核算系統,以成本為中心,以資金為紐帶,協助企業順利完成併網發電及供熱、供汽,為解決開發區環境綜合治理達標,打造「六最」營商環境,實施國家及省、市「碧水藍天」計劃作出了實質性貢獻。
康金花同志事跡簡介
康金花,女, 漢族,1967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初中文化,現在天鎮縣晉嫂陽光家政有限公司擔任保姆。2014年因丈夫生了一場重病耗光了家裡的積蓄,當時還有兩個在讀大學生,隨後她起早貪黑,任勞任怨,合租20個蔬菜大棚,10月份她帶領10個婦女去天鎮縣博城蔬菜有限公司打工,2017年,她主動去家政培訓基地學就業技能,學管理並取得了母嬰護理資格證書。在此同時經過縣婦聯的推薦,她來到北京著名經濟學家——衛興華家裡,她不僅負責老人的日常起居,還發揮自己的特長,幫助老教授整理列印文稿,她受到衛教授的高度讚賞,為此老教授專門向縣委領導寫信予以表揚,並推薦康金花加入中國共產黨,她在此刻覺得找到了人生價值。
張旭娟同志事跡簡介
張旭娟,女,漢族,1975年4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中學高級教師,現任大同市第七中學校教務處主任。從教25年,一直在教學一線擔任英語教師,連續20年擔任班主任,出色完成了學校交辦的各項教育教學任務,受到了領導、同事、學生、家長的一致好評。疫情期間,在學校的統一指揮下,組織教務處和年級部利用兩天的時間部署了釘釘教學平臺,召開多次視頻會議進行教師線上培訓,並撰寫了<<線上復學方案>>,完成各項準備工作,確保大同七中線上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疫情期間帶頭參與年級教學,每天上一節英語直播課;同時堅持線上聽課,及時解決在線教學出現的各類問題,完成一名普通黨員義不容辭的使命,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盡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楊冬梅同志事跡簡介
楊冬梅, 女,漢族,1971年4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現任大同大學附屬小學校長。30年來,楊冬梅同志牢記責任與使命,以一顆敬畏之心,以滿腔的熱情投身教育工作,樹立辦人民滿意教育的信念,做熱愛教育的守望者。愛學生就要為學生一生考慮,每一項工作都圍繞一切為了學生這一宗旨,融入責任和愛。學校遵循「立德樹人」的原則,把優化課程與豐富活動相結合,依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為學生的幸福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礎。她擠時間從書籍中汲取營養,向優秀的校長學習,將學到的理論知識、先進經驗,結合學校實際運用到管理實踐之中。懷著對教育本源的追求,和老師們提煉出「為每一個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辦學理念,使學校辦學目標更加明確。
程瑾同志事跡簡介
程瑾,男,漢族,1980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碩士,現就職於大同市第五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職稱副主任醫師。程瑾同志始終把患者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除了重視呼吸系統疾病的規範化診治,還積極開展支氣管鏡下治療、內科胸腔鏡技術等。2020年初,在對疫情的風險性、傳播性不甚明了的情況下,作為首批抗疫醫生進入發熱門診工作。2月11日,作為大同市第三批援鄂醫療隊隊長,帶領我市26名醫務人員出徵湖北仙桃,進駐重症病區參與各項危重症患者的診治工作。3月23日按照我省前方指揮部的統一部署,醫療隊開始有序撤離,但同時需要成立專家組繼續留守完成後續的醫療救治工作,程瑾再次主動請纓並遞交請戰書,以實際行動踐行著「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職業精神!
祝剛同志事跡簡介
祝剛,男,漢族,1980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現就職於大同市第三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職稱主治醫師。2005年就職於大同市三醫院,始終把患者的病情放在第一位,15年未曾休假。作為山西首批援鄂醫療隊員,被分派到湖北潛江市應急醫院,1月30日晚上6點開始接收病人,仔細詢問病史,耐心安撫病患,穿著厚重的防護裝,經過6個多小時的工作,把首批16位患者全部安頓好,並且根據症狀給予了相應的治療,次日8點為16位患者進行咽拭子取樣,接連5天,每天都是這樣的工作強度,在潛江市應急醫院工作31天,收治新冠肺炎病人97例,治癒出院32例。
李曉棟同志事跡簡介
李曉棟,男,漢族,1987年12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現任大同市脫貧攻堅指揮部綜合協調組副組長,大同市扶貧開發辦公室計劃財務科副科長。2016年10月大同市脫貧攻堅全面鋪開,該同志負責市脫貧攻堅指揮部辦公室整體協調工作,並協助起草了2017—2020年《大同市脫貧攻堅工作總結》、《大同市脫貧攻堅行動計劃》、《大同市關于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實施意見》,參與彙編《扶貧政策知識》4冊等相關工作。在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李曉棟同志不僅作為共產黨員志願者到社區防控,且在全市貧困勞動力復工復產工作的推進中起到了積極作用。
武強同志事跡簡介
武強,男,漢族,1976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現任山西省公路局大同分局辦公室主任。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武強同志在兩個月餘的疫情防控工作中,積極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身先士卒,在一線抗疫中貢獻了重要力量。2月3日復工後,第一時間協調組織各基層單位對大同公路分局所轄幹線公路出省口進行了統計,並電話會談局屬9個養護段段長了解出省口現下防控防疫點設置相關情況,積極督促各養護段與縣政府主動聯繫配合相關部門投入一線防疫工作。
孫建國同志事跡簡介
孫建國,男,漢族,1965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專學歷,現任山西省大同市公安局警令部副主任兼指揮中心主任。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他擔任市公安局疫情防控領導組總聯絡人,帶領指揮中心的同志們投入到疫情防控戰疫中,從每一次調度會議組織到重要精神的落實,從每一條涉疫情線索的流轉核查、結果的反饋、統計上報他都親自過問、親自參與。他同專班全體民警24小時盯辦,無縫隙開展工作;經手向基層推進各類信息3萬多條,第一時間落地核查,及時反饋;從預警研判、實時盯辦,到指揮一線民警開展查驗工作,他都發揮帶頭作用,逐項盯辦,切實做到了線索一條不誤、核查一人不漏、一查到底。
張虎同志事跡簡介
張虎,男,漢族,1974年4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現任大同市雲岡區農業農村局(區扶貧開發辦)局長。在擔任局長以來,他持續壯大牧同乳業、華建油脂、口泉米醋、小雜糧等品牌產品,構建「一鄉一業」產業體系,加快發展奶牛養殖、蔬菜產業、水果產業等特色優勢產業,不斷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全區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工作取得明顯實效,農村常住農民可支配收入達到17027元。在全省脫貧攻堅市級交叉檢查中,雲岡區受到省委督導組的充分肯定。
來源:大同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