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合資車還靠譜,中保研說這些國產車夠硬耐撞很良心!

2020-12-17 精英談車

小學的時候老師就教過我們:凡事不能只看表面,想不到長大了,買車了也能用到這句話。誰能想到一輛動力強、空間大、牌面大的車,安全性會這麼差呢,簡直就是銀槍蠟頭,中看不中用。

影響汽車的安全性能的因素有很多,不能你說這輛車安全,它就是安全,依據在哪?為此教授根據中保研的碰撞測試,用權威數據來說實話。有留意中保研發布成績的小夥伴就會發現,近段時間測試的國產車,有幾輛安全性能獲得G,比一些合資車厚道多了。我們挑出兩輛分析一下。

人們對造車新勢力旗下的車型抱有質疑的態度,可能就有「不安全」這一條因素,畢竟造車新勢力的底蘊與傳統車企相差太多了。不過小鵬G3的碰撞成績一出來,立馬贏得了不少人的好感。3個G的安全成績在測試的車中名列前茅,其中正面25%偏置碰撞、側面碰撞測評結果均為良好;車頂強度、座椅/頭枕測評結果均為優秀(G)。

再來看一下傳統國產車企旗下的車型榮威RX5 MAX ,它的成績和小鵬G3相近,都為1個P,3個G。正面25%偏置碰撞中,A柱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呦。把鍋甩給上汽集團是行不通了,黑子們另想辦法吧。

國產車主打性價比,配置、用料等方面其實都很耗成本,因而國產車的利潤其實沒有合資車大。但是在看不見的安全方面,國產車還是一如既往的下本,可以說比某些合資品牌厚道多了。

對被動安全性能影響比較大的有結構、材料、用料多少等等,也就是力學、材料學加上車企的良心。把這幾個方面講透要花費很長的篇幅,在這裡我們主要了解用料就夠了(主要是因為我把物理都還給了老師)。

材料有兩個很重要的值,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簡單一點可以理解為這兩個數值直接體現材料的堅硬程度。屈服強度可以理解為需要用多大的力把材料弄變形;抗拉強度可以理解為需要多大的力把材料弄斷,它們的單位都為MPa。對於汽車來講,當發生碰撞時,車身結構任何形變都有可能致命,所以屈服強度在教授看來更重要。

汽車主框架由很多種材料組成, 屈服強度由高到低依次為熱成型鋼、超高強度鋼、高強度鋼、普通鋼材。210MPa<屈服強度<510MPa、270MPa<抗拉強度700MPa的鋼為高強度鋼;屈服強度>510MPa、抗拉強度>700MPa的鋼為超高強度鋼;而熱成型鋼的屈服強度一般位950MPa-1500MPa,抗拉強度為1300MPa-1700MPa。

一般ABC柱等重要部位由熱成型鋼組成,發生碰撞時可有效保護乘員的安全。車型、龍門架、底盤一般都採用高強度鋼或者超高強度鋼。而發動機蓋、尾箱、車輪護板等一般採用普通鋼材。

以前面說的榮威RX5 MAX為例,ABC柱都由950Mpa屈服強度的熱成型鋼組成,A柱內還有熱成型加強板,前排車型還有熱成型防撞梁。籠式車身結構本身就安全,這款車的用料也很厚道,前防撞梁吸能盒體積大,吸能效果是以往的4倍。

除了主要結構件外,在邊梁不太注意的位置加長或者採用三角緩衝區的設計,一定程度上也能吸收一部分受力。6安全氣囊也是保護到位,榮威RX5 MAX的碰撞成績優秀不是沒有道理的。主動安全上也有AEB等智能系統輔助,本身又有這麼低的價格,我懷疑這款車的利潤空間其實很小。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對車身材料已經有了一定的理解了,或許有一部分經常看教授文章的小夥伴,會提出碳纖維這種用在跑車等高端車型上的材料。雖然它的質量更輕,而且屈服強度是熱成型鋼的1-3倍,但是價格也要貴很多,用在買菜車上就有點不太實際了。

總結

市面上車型的車身材料其實都是差不多的,但碰撞的結果卻不相同,原因在於結構差異和用料多少。結構缺陷碰撞成績差,偷工減料更是致命。大家一定要把安全意識抓起來,只有這樣車企才不敢為所欲為。

相關焦點

  • 國產車比合資車安全?不一定,最不安全的國產車排名!
    而是想借上汽榮威在碰撞測試中的優異表現,探討以下兩個問題:第一,合資車和國產車誰更安全?第二,最安全和最不安全的國產車是哪幾款?我們先說第一個。假如只看個案的話,國產車在最關鍵的25%正面偏置碰撞中,安全性確實贏了合資車。
  • 中保研碰撞測試成績排名:國產車表現亮眼,你的車上榜了麼
    中保研碰撞測試成績排名出爐,45款車型上榜,而國產車表現亮眼,看看你的車上榜了麼?下面來一探究竟吧!大家對汽車質量都是非常關心的,畢竟質量才是汽車的根本,如果沒有質量作保障,就算擁有再高的顏值、再霸氣的外觀,再強勁的動力,也是無法保障車主的人身安全。
  • 合資車越來越便宜,國產車卻越來越貴,是梁靜茹給的《勇氣》嗎?
    2、與合資車的質量差距越來越小 同級車中,國產車的價格之所以比合資車低,其主要原因就是國產車在質量方面無法匹敵合資車,而這些都會導致國產車造車成本增加。
  •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國產車在這3個方面已經超過合資車!
    都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在這麼多年的發展進程當中我們的國產車也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副模樣了,而在最近幾年國產車的市場銷量也在一步一步的提高,但是也有一部分人仍舊保持著外國的月亮格外圓的心理,他們也依舊認為國產車仍是多年之前那幅不靠譜的樣子,但是事實卻早已不再是如此,國產車在彌補自己的同時甚至比起合資車還有了很多的優勢。
  • 名爵到底是不是國產車?分不清國產車和合資車進來看看吧!
    市場上各種類型的汽車都已經出現就這些汽車的背景來說。有的是國產車,有的是進口車,還有的是合資車。人們對這些車型進行區分的時候是很容易的。但是有一個品牌很多人分不清,那就是名爵,有人說名爵是國產的,有人說是合資的,那麼名爵到底是不是國產車呢?分不清國產車和合資車進來看看吧!首先說一說國產車,國產車顧名思義就是在中國生產的車。只要是自己國家生產的車,一般都可以說是國產車。
  • 中保研評出最安全國產車,真比帕薩特耐撞太多了
    中保研的碰撞測試結果掀起了一股大浪,不過幾乎所有人的關注點都放在了帕薩特身上,A柱撞斷、安全氣囊兜不住臉,成績完全偏離消費者預期軌道, 這也直接撕開了上汽大眾在國內的真正面目。不過暴露了本性的帕薩特,在後續會不會就此沉寂呢?
  • 名爵是國產車?國產車和進口合資車有什麼區別?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隨著中國汽車市場越來越繁榮,國產車品牌也慢慢開始崛起,一改之前由進口車和合資車統治的汽車市場的局面。但是在之前,有很多人在討論名爵汽車到底是國產車還是進口車?
  • 國產車與合資車差距有多大?車主說出心裡話:太真實了!
    現如今的汽車車型越來越多,價格也更加的便宜,但有細心的人就會發現,汽車市場出現了一種奇怪的現象,合資車的價格越來越便宜了,而以前一直被國人忽視的國產車,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價格越來越昂貴,這讓很多的消費者都感到疑惑不解。
  • 國產車可以媲美甚至超越合資車嗎?未必,很多方面我們還差得很遠
    國產自主品牌汽車也是這樣,雖然這些年努力拼搏積極向上,也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是與真正強大的合資車企相比,還是遠遠不如,甚至可以說根本無法相提並論。相信狂熱的國產粉肯定不服,那麼我們不妨用一些事實來論證一下。首先來看國產車的設計。
  • 可以說合資車好,但不要說國產車不好,因為有這幾個品牌
    現在國內的汽車關注者明顯分為兩派,其中一派認為合資車要比國產車好,其實我不知道好不好,比較而言,合資車總體上超過了國產車,但是合資車和十年前一樣,各合資品牌都是國產車,這裡的BMW概念必須明確,兩個品牌的通用汽車沒有明顯的區別,例如有法系、韓國系、德國系的車,我覺得現在國產車的發展很好,合資車可以說是不錯
  • 十萬塊錢左右買合資車還是國產車?
    就合資車和國產車而言,其實這一級別的技術差別不會太大,如果只是家用車,你也不會有太大的感覺差別,但國產車絕對是配置最好的,每個人看車的時候,一定要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再去看車,有些人要牌子,有些人要配置,有些人要空間,我因為個子較高,選車的時候,這一級別的第一看空間,第二看三大件,第三看自動檔
  • 國產車與合資車到底還有哪些差距?聽車主聊聊3優3劣
    在過去,當我們提到國產車的時候,大多數人的印象就是山寨臉、油耗高、質量差,但同時國產車價格上要比合資車便宜許多,而且配置還豐富,這也是過去一段時間國產車的最大賣點之一。但是隨著近年來國產車的崛起,各方各面都已經達到了很多合資車的水平,而像吉利、哈弗、比亞迪等一眾國產領頭羊甚至在很多方面已經超過了合資車水平,這些國產車確確實實讓國人看到了國產車的努力和成果,說到這也許很多人就要問了,國產車與合資車到底還有哪些差距?聽車主聊聊3優3劣。先說說3好中的第1好,那就是外觀好。
  • 國產車內飾挺好看的啊,配置又高,為什麼總有人說不如合資車呢?
    事實上這2個發動機確實也不錯,這麼多年了口碑還行,但也不能說是沒有問題,比如BT發動機機油越用越多的問題,這個就不為什麼了,一般是越用越少才對,它偏偏變多,可能它想和別人不一樣吧!再個奧迪,奔馳,寶馬都有個通病,跑長途吧,你得備上幾桶機油放後備箱裡,開幾百公裡就加點,不知道是不是發動機特別喜歡喝機油,沒事懟來2口,過過癮。
  • 為什麼有些人開個十萬的合資車,敢看不起開二十多萬的國產車?
    實際上,開合資車的人都看不起國產品牌,以前可能存在這種情況,現在應該不存在或者只是個別人。近年來國產品牌也開始開發中高端車型,紅旗品牌就不多說了,合適的豪華品牌。我不會這麼說,我真正想說的是,中國搞中高車型豪華品牌比日本韓國更有潛力,也更容易為歐洲所接受,首先,國內有大量的合資車,幾乎世界上大多數汽車品牌都湧入中國市場,國內合資車眾多的國產品牌集百家之長,發展自己的高端品牌是理所當然的。擅長經濟型汽車的日系車以量取勝,走大眾路線。韓國各方面都太小,只能搞一些物美價廉的型號。
  • 中保研都拿它們沒轍!看了這些合資車的用料 我恍然大悟
    當減配這事飽受爭議時,中保研來了一個神助攻,它用美國的安全標準來測試國產車,結果證明一大堆國產車與海外版在安全性能上搞「雙標」。減配是實錘了,可消費者並沒有搞明白,國產車到底在哪裡減配!稍微了解過汽車製造就知道,開模價格很貴,不管你是國產還是進口,模組都不會有什麼變化,所以國產與進口結構是一樣的,問題出在模具下方的鋼材,鋼材說便宜也便宜說貴也貴,主要還得看用什麼性能的鋼材。
  • 國產車已經不是「吳下阿蒙」,它標配2.0T+8AT,還看啥合資車逍客
    以前的國產車不得不承認和本田、日產等合資品牌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如果真的用心去做一件事的話,會帶來更大的驚喜,可以毫不猶豫地說,現在的國產車已經不是「吳下阿蒙」了,有些方面和主流合資品牌還有差距,但已經不是很明顯了,我有很多國產車,在保證品質的前提下,價格性能比和整體性能都更好,今天的主角是個好例子
  • 十萬買車預算,你是買合資車還是國產車?老司機:量力而行吧
    在汽車市場競爭十分激烈的今天,國產車的進步我們有目共睹,而且價格比合資車便宜。所以合資車企也是絞盡腦汁辦法擴大市場,為了把所有購車群體都囊括了,合資車也開始布局十萬內的車型。而德系車和日系車在我國的汽車市場表現最為突出,作為合資車中的佼佼者,終究還是放下身段迎合消費者。
  • 開國產車與合資車上路,車主分別是什麼心態?這一點很現實
    在我們國家有很多可以接觸的車型,除了國產車和合資車外,還有直接進口的原創車,進口車比較少,所以大部分人買的是國產和合資的車型,其實我真的很想說,國產車也只是以這幾年的勢頭開的,以前國產車被稱為「山寨貨」,所以很看不起,這幾年國產車的技術進步了,所以才逐漸受到了國人的重視,路上也有了較多的國產車型
  • 到底是誰把合資車價格拉下來了?
    一、小編曾經聽到有這麼一種說法:國產車把合資車的價格拉下來了。我覺得,再怎麼為了標榜自己愛國,而去偏愛合資車,也不能說出這麼無恥的話吧。真的是國產車把合資車拉下馬嗎?小編表示懷疑。從28.5萬,降到了最低配14.78萬,關鍵排量還做大了(從1.6升到了1.8)。我就想問,讓04年老車主怎麼辦?現在都說什麼凱迪拉克降價傷害老車主,但有這麼傷害嗎?
  • 合資車甩國產車十條街?老司機一句話懟回去:不懂車才這麼說
    在20年前,人們要買車的話肯定會首先選擇合資車。國內一些比較知名的合資汽車品牌,已經有了幾十年或上百年的造車經驗,生產出來的汽車質量可靠,燃油經濟性方面也有很大的優勢。在15~25萬這個價格區間內,可以買到很不錯的合資車。